[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
Z 部 |
中国伦理学 |
zhōngguǒ lúnlǐxué ETHICS, CHINESE 参阅: 345哲学伦理学 68中国哲学 66中国各种思想典范 671儒家 619道家 208佛教 (一)概念说明:正如同中国哲学祇包括未接触西方哲学以前的哲学题材,中国伦理学Chinese ethics亦仅指未受西方影响的道德理论。中国哲学的各流派都有相关的伦理学。这里祇提及影响最深远的几种,亦即儒、道二家,以及佛教、道教和民间宗教。儒道二家及各宗教的伦理学不但在历史上都扮演过重要角色,即在今日仍然如此。 (二)历史最悠久而且二千年来一向被尊为正统的是儒家伦理学。它至少可溯源于西周时代。当时的文献如《尚书》、《诗经》已提及「秉文之德」(《诗经》:周颂:清庙),「永言孝思,孝思维则」(《诗经》:大雅:下武),并由祭祀之礼逐渐发展出一套道德与政治规范,而均以「礼」名之(十三经中因此有「三礼」)。孔子(551-479)的不朽贡献是以「仁」概括古老的道德传统,并首倡不计利弊之自律伦理学。孟子(约371-289)则更进一步用「仁」字作为人的定义,视之为每个人自我实现的正确途径(「人人有贵于己者」,告子上17),但这一实现途径恰好又与五伦的社会关系相辅相成(滕文公上4);孟子不但关心人类社会,同时也关心宇宙(「上下与天地同流」,尽心上13)。孟子心目中的自我实现与关心社会和宇宙实为对立、统一而升高的辩证过程,这是他天才的创见,远较「大学之道」视个人修养(修身)以治国平天下为目的之意境为高。孟子与荀子(约289-238) (尤其是后者)也发挥了任何道德行为所需要的思虑与抉择二个心理条件。 (三)道家要人返朴归真,绝圣弃智,同时反对儒家的仁义,以为这是「易性」、「伤性」(《庄子》:骈拇18~21);主张无为而任其自然,培养柔弱、谦晦之德,不可分是非(《庄子》:齐物论22~30),而应「保身」、「全生」、「尽年」(《庄子》:养生主2),「没身不殆」、「无遗身殃」(《道德经》:十六、五二)。这些导源于乱世时自卫心理的道德思想对二千余年中国人的影响力自无待烦言而喻。 (四)佛教从人生一切皆苦的大前提为出发点,认为超脱痛苦进入涅盘才是人生终极目的。自从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它已逐渐成为中国人生活与思想的重要部份。佛教出世思想却为禅宗的入世倾向所淡化。对一般老百姓的道德生活而言,佛教所倡导勿因恶业而来世轮回为畜生,以及藉为善而投生西天极乐世界,世世代代均系强烈动机,至今依然如此。 (五)道教虽可分许多派别,仍以炼丹服食企图与天地同寿的丹鼎派与以驱鬼为事的符箓派为主。道教又相信世界之中有许多神灵,人身中亦然。晋代葛洪所作之〈太上感应篇〉经宋真宗广为流传,对道教伦理学影响至深。此通俗作品一开始就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又详细绘述善恶诸行所受奖惩,而劝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六)一般老百姓的民间宗教根本佛道不分,可以说亦道亦佛,沉浸于佛教的因果报应,同时也受到儒家仁义及五伦思想影响。可惜,由于民间宗教的伦理学太强调功过报应,难免沾染功利主义色彩。这在现时代格外明显,非常需要返归古典儒家的自律道德(autonomous morality)精神。现代新儒学这方面的努力是值得赞同的;祇不过新儒学所一味推崇的宋明理学仅系古典儒家发展出来的一支。就目前情形而言,现代新儒学会成功与否的关键端在于有否足够的道德热诚和思想的包容性,而使古典儒家的自律道德深入知识份子与民间。 (七)基督宗教的伦理学一方面以道德的自律性为基础,另一方面也不鄙视一般老百姓的道德行为含有求福避祸的动机,但绝不鼓励人仅仅以此为念。基督宗教似乎最有潜力使中国伦理学得以去芜存精,开创新境界。 参考书目: 王治心,《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台五版,台北市:台湾中华书局,1980。 沉善洪、王凤贤,《中国伦理学说史》(上卷),杭州市: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此书具马克思主义观点,唯历史资料甚丰,从古代一直到唐朝)。 傅勤家,《中国道教史》,台七版,台北市: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 项退结,〈心术与心主之间─ 儒家道德哲学的心理层面〉,《中国人的路》,台北市:东大图书公司,1988,53-84。 郑志明,《中国善书与宗教》,台北市:台湾学生书局,19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