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Z 部

正统信仰


 

 

zhèngtǒng xìnyǎng

ORTHODOXY

参阅: 92正统实践 399理论与实践 407教理

()概念说明:正统信仰orthodoxy一词由希腊字orthos (正确的)doxa (意见或光荣)所组成,柏拉图(Plato, 427-347)把此二字并列使用;亚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用动词orthodoxeo指「正确的意见」。到希腊教父时代,名词orthodoxy (正确或健全的教义)和形容词orthodox (正统的)才通行起来。最后更在神学中引申为在任何领域中接受或创建的学说。

()圣经有此概念,但未用过orthodoxy。保禄论及他所领受而传授的(格前十五13),所提到的「信仰」(迦一23),含有传授的道理之意(3)。牧函里十五次用didaskalia (教导,教训)一字以区分健全道理(弟前一10;弟后四3;铎一9;二1;弟前四6)与非正统(heterodox)道理(弟前一3;六3)。这些概念由另一主题─ 对背教的警告─ 所补充,背教显然背弃正道(迦一69;后四34;希六48)

()历史:

(1)     在圣经以后时期,安提约基人依纳爵(Ignatius ofAntioch, +117)最早提及非正统的教师及教义;orthodoxy一字终于在安瑟伯(Eusebius of Caesarea, 265-339)、亚大纳修(Athanasius, 295-373)、巴西略(Basil, 329-379)等人的论着中风行。厄弗所(431)及加采东(451)两届大公会议也采用此字。渐渐地,orthodoxy不但指正确教义,也指教会传统、普遍的教义,而与非正统教义或异端(heresy)对立。在这脉络下,该字被视为纯正传统,即由耶稣及宗徒一脉相传的真正福音。由于坚守厄弗所和加采东两届大公会议为反对奈斯多利(Nestorius, +451) ( 228)、优提克斯(Eutyches, 378-451) ( 679)等而宣认的信仰,教会被视为正统的。九世纪平定了「清除圣像之争」后,东方教会把每年四旬期第一主日订为「正统信仰」节日;庆典中咏唱〈正统及非正统教师〉祷文,信众一一为他们祈祷。四至九世纪间,希腊作家把orthodox (正统的)用在圣经解释、教会信仰、礼仪崇拜、各种法令及意见、著作、个人及各教会上。但该字很少出现在拉丁文献里;似乎连教宗的论述也故意避而不用。

(2)     在宗教改革的新教历史中出现了该字。十七世纪时有些作者谈及「路德派正统信仰」。二十世纪的巴特(K. Barth,1886-1968)对自由主义的抨击,拉开新正统神学(neo-orthodoxy)的序幕,以对抗那些想削弱基督徒传统信仰的企图。梵二大公会议(1962-1965)只在论及敬礼圣母是在「健全而正统的教义」(LG 66)范围内时,用了一次形容词「正统的」。

基督宗教所提出与信仰及道德有关而可辨认的真理,常被视为教义的主要部分,或称之为「正统信仰」。然而用来断定教义的标准有很多种:包含在圣经中、教会训导当局所提出者、信徒的信仰感(sensus fidelium)等等。「正统信仰」不等于在信仰的语言表达上严格的划一性,它从未抹杀信众当中合理解释的多样性。再者,各社会对自己本身的特色及个人追求真理的权利及责任很敏感,因此会采用较偏向的论证以反对「一样化的」正统信仰。实际上,「正统信仰」仅指教会从一开始宣讲就传授下来的稳健教义( 407)。今天常把它视为仅是教会生活的一面,亦即只视为与基督徒的认知面有关。其实,「正统信仰」提醒信徒要对「正确教义」的补充(即「正确实践」)作反省。

武金正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