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G 部

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

gòngchǎn zhǔyì

COMMUNISM

参阅: 285社会主义 347马克思主义 417教会社会思想 464唯物论

()概念说明:共产主义communism可分广义和狭义共产主义。广义的共产主义是指一种基于财产公有制的社会制度。狭义的共产主义指以革命运动铲除资本主义,最后建立一个财产社会拥有,经济由社会控制,分配依照「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原则的一种主张。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有区别。虽然两者与马克思思想的关系都很密切,但自从19171919年两者分道扬镳后,如今更是南辕北辙。民主社会主义者( 285)虽保有某程度的马克思思想,但为适应现代民主自由及社会进步的情况,已不得不修正自己,而扬弃了反民主及不道德的共产主义方法。

()历史:

(1)     古代有些个人或团体共同的想法,即私有财产制是一切社会弊病之源,只有透过财产、利益为团体共有才能根治,如柏拉图(Plato, 427-347)的「共和国」,初期教会(宗二4445)有些基督徒团体所实行的财产共享和摩尔(Th. More, 1478-1535)的「乌托邦」等等。

(2)     18361839年间,布朗济(L.A. Blanqui, 1805-1881)以巴黎秘密会社鼓吹革命,造了「共产主义」一词。

(3)     近代共产主义的理论根基则由马克思(K. Marx, 1818-1883)和恩格斯(F.Engels, 1820-1895)所奠定。1848年两人合写的《共产主义宣言》出版,用历史唯物论观点预言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并邀无产阶级接受共产党的领导,以共产主义去废除财产私有制,集中经济、社会活动于国家手里,解散其他各种社会主义运动;委托共产主义者,以暴力推翻(十九世纪)社会现况,宣言「以全世界工人,联合起来」做结语。此后继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主张阶级斗争史观、多出价值(旧译「剩余价值」)理论(德文:Mehrwerttheorie; plus-value,即资本主义社会里由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完全被资本家所占有的那部份价值) 、工人革命,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铲除资本主义,建设一个以生产工具国有为本的新社会制度。但马克思、恩格斯晚期著作所描述的理想「共产主义社会」是一种公有制度,由工人自愿组队生产,按所需分配;国家终必销声匿迹;个人生活自由,与社会保持和谐;并认为在英美等国的社会革命可采和平方式。

(4)     为了与1840年代西方国家的经济、社会改革有所区别,马克思和恩格斯采用「共产主义」一词。但18751917年左右,停止使用该词。此时马克思学说被称为「科学的社会主义」。19181919年俄国的布尔希维克(Bolsheviks)党重新采用「共产主义」一词,宣称自己才是「马克思的真传」,其领导人列宁(N. Lenin, 1870-1924)为「使马克思赶上时代」,分析了所谓的「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的末期」,以及「世界革命」的动力论。又经史达林(J. Stalin, 1879-1953)的润饰,把苏联建设成「世界革命」的根据地。1928年第三国际把列宁与马克思同列,称其理论为马列主义。

(5)     在中国有毛泽东(1893-1976)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在1949101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以马列主义为主的共产主义国家。二次大战后,把世界分割成彼此对峙的两阵营:美国所领导的「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那时,双方的敌对日形尖锐化。他们认为:从资本主义「普遍危机」的结果来看,肇端于1917年俄国革命之「世界革命」已在成熟中,虽然他们的最终目标在于建立一个共产主义社会,但他们把第一阶段视为过渡时期,称为「社会主义建设」期。例如称苏联已达到此社会主义期,跨出共产社会的第一步,而被尊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典型、「世界革命」的中心、社会主义的祖国。认为各地建立类似政权后,将联合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世界联盟」,「完成」世界革命。

(6)     1970年代末期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者,将原有的中国共产主义带入今日所主张的中国式社会主义,并且致力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世界领导性的国家。

()教会训导:在良十三世(Leo XIII, 1878-1903)之《新事》通谕一百年之后,即199151若望保禄二世(John Paul II, 1978- )颁布相关的《一百周年》通谕,指出社会主义体系(含共产主义)最后只是「国家资本主义」(35),不但未解决社会问题,反造成极权统治(25);并提醒不可误以为社会主义挫败后,「资本主义」将一跃而为仅存的经济组织模式(35);因此,资本主义社会应发挥道德力量,不可盲目追求利润,而该共同找出一种更合乎人性尊严及人权的经济、社会制度。

()综合反省:从实际发展及不断革新的原则来看,共产主义在理论基础和实际基础上,也包含一些值得研究的难题。它自称是合乎科学的学说;但今日的学者对它的理论也指出一些需要修正之处:

(1)     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早期马克思主义所预言的实际上并未发生,日后的列宁及史达林主义对「财源资本主义」及「世界政治发展」的分析,历经证明为不完全合乎实际情况的立场。因此在面对事实的历史转变要不断地改变他们的理论,以解释其预言与实际发展不合之处。

(2)     阶级竞争的说法被视为今日社会上的竞争。

(3)     「无产阶级专政」实际上是由共产党及其领导权力的实行。但面对今日多元化的世界,中国如同其他国家,也不得不寻找一种合乎未来社会需要的管理方法。

(4)     「世界革命」概念实为默示性的理想,应更具体的走向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远景及世界和平。

(5)     前苏联本身走向团体不平等、社会分阶层、中央集权的趋势,显然与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社会」背道而驰。他忽略了不断改革的原则。

武金正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