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
S 部 |
死亡 |
死亡 sǐwáng DEATH 参阅: 90末世论 709灵魂不灭 153死人复活 157肉身复活 649轮回 297耶稣基督受难圣死 (一)概念说明:「死亡」(death)指人生很基本的事件;可从生理、哲学及宗教神学三个平面来说明: (1) 生理平面:医学上将一切生理作用停止视为死亡,但也有人曾在医学界定的死亡中又恢复了意识而活过来。现今医学界以脑干的死亡做为宣判死亡的标准。有些文化忌讳「死」字,也有些人类的神话故事中多半讲述如何克服死亡之事,如道家的追求长生。此外也有人会逃避或否认死亡之事。 (2) 哲学平面:在此死亡指的是形上层面的事,是此世生命过程决定性的结束。生命和死亡息息相关,较低层的存有物死亡后可以支持高层存有物的生存基础,例如植物在死亡中喂养了动物。早期的海德格(M. Heidegger, 1889-1976)把人生当作走向死亡的存有物,即是说生命和死亡相互寓居,是在人有自由但又不完全自由的存在过程中的互动情况。孔子曾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这话也可反过来问:未知死,焉知生。东西哲学家终其一生在探索死亡之谜,并寻找这不可逃避的事实所具有的意义。但是也有人渴求死亡,视为恩惠。在较强调轮回(无我)的思想体系中,把死亡视为按照因果律所发生的作用上或因素上的改变,这与直线性历史过程方式的思想典范不同。 (3) 宗教神学平面:此时死亡是一种逾越,由生前的时空转入决定性的境界中。由此可见出死亡的另一意义,即是死亡为别的受造物带来救恩。在耶稣基督的死亡中,可看到为人类所带来的决定性救恩。 (二)圣经中有关死亡的看法甚多,无法整合一致: (1) 旧约:旧约中死亡非独立神化性的权柄,但死亡表达出雅威的全能。生活的天主是一切受造物的生命之源(咏卅六10;四六5;依五五1;耶二13),祂赏赐生命,又将生命自死中赎回。雅威典的溯源故事中,就曾描写雅威把气吹到人身上;而阴府(Sheol, Hades)则好似万人冢一般(参 97),意思即是人为死亡的权柄所攫取(咏八八6,11~13;依十四2,9;卅八11);但阴府又非完全消灭人,也不完全离开天主(咏十三1~8)。然而这种不生不灭,如同影子般的存在方式毫无生趣,与那蓬勃有意义的生存状态恰好相反。放逐巴比伦后,默示文学论及死亡时,使之成为犯罪而受惩罚的后果(德廿五24;创三1~6;智二23~24),或地狱(gehenna),或末世受罚之所。在希腊文化的影响中,以色列将死视为不灭的灵魂离开腐烂的肉身。综合起来说,旧约的信仰体系无法很完整的将死亡的概念予以整合。 (2) 新约:新约以旧约为基础,并反省耶稣基督的逾越奥迹中死亡的意义。同时也感觉到罪和死亡是反对人的极大恶势力,也是魔鬼控制世界的具体表达: 1)耶稣使光照耀那坐在死亡阴影中的人(玛四16;路一9;依八23)。对观福音中,耶稣使死人复活的奇迹里,很清楚地指出耶稣是掌管生命和死亡权柄的那一位(玛十一5)。 2)保禄在对他所建立的教会所写的信中,讲论出死亡的意义,他指出死亡是罪的后果(罗五12;六23;七13;八10;弗二15;哥二13)。因为耶稣是真天主也是真人,使保禄将死亡和耶稣带来的救恩相连(斐二7)。同时,耶稣在世,除了罪过外和人度着一样的生活(希二17;四15),所以耶稣和人一样的死亡。在祂的复活中,也使祂的死亡被赋予救恩的意义。保禄书信也以不同的图像(如补赎、补偿、代价、解放、盟约等)来描述耶稣死亡的意义。耶稣藉着死亡推翻了人类的死亡,去除了死亡的黑暗,消灭那在死亡中最可怕的情况,「因为死亡既因一人而来,死者的复活也因一人而来;就如在亚当内,众人都死了,照样,在基督内,众人都要复活」(格前十五21~22)。保禄也认为基督徒是与耶稣基督一同死亡(罗六8),是在基督内死亡(格前十五18)。人也藉洗礼分享基督的救恩(罗六3~5),为此,人可从死亡中复活。在晚餐中主耶稣胜过罪及死亡(格前十一26);在末日,天主也要决定性地消灭死亡(格前十五26)。 3)若望的著作中,把死亡当作此世的记号,与生命相对立,但藉着信仰耶稣,人可由死亡中进入永生(若五25;八51~52)。人若不爱近人,也将停留在死亡中(若壹三14)。 4)默示录提到第二次死亡(默二11;廿6,14;廿一8),即那永恒的死亡─ 永恒地远离天主;在基督的来临中,死亡和阴府也将被投入火坑,这火坑即第二次的死亡(默廿14)。 (三)基督宗教的历史过程中,有关死亡的论题有下面的几个重点: (1) 初期的教会以圣经的整体性思想强调死人的复活,那时教会把死亡当作由此一生活过渡到另一生活(即新生命)中,也把死亡视作为信仰做见证的行动。 (2) 在希腊罗马文化中,基督信仰逐渐扎根,并吸收了希腊思想中的人生观以及灵魂肉身二元论(参 5)的思想,但在圣经的背景下,基督徒信从耶稣复活的信仰,而未完全接受彻底的二元论思想,而以「灵魂」表达人继续存在的事实,重点即是人靠天主的恩宠经过死亡仍然存在,而不是在二元论本身。 (3) 十九世纪黑格尔(G.W.F. Hegel, 1770-1831)提出一种新的思想:个人虽然死亡,但人类仍继续生存,因此人类团体的力量胜过个人。所以死亡并非终极。这主张也为马克思(K. Marx, 1818-1883)所接受。 (4) 廿世纪天主教仍在强调灵魂不死的二元论。但基督教却不喜欢哲学式的分析,同时又在当时研究圣经、历史的社会风潮中,基督教即以圣经来强调整体性的人观。为此天主教和基督教神学即展开热切的辩论,在这辩论中,天主教仍持灵魂不灭的思想,而基督教神学家,如亚陶斯(P. Althaus, 1888-1966)、巴特(K. Barth, 1886-1968)、库尔曼(O. Cullmann, 1902- )、爱勒(W. Elert, 1885-1954)等则主张极端的「全人死论」(Ganzheitstod-Hypothesis):主张死亡乃是人类的整体性事件。在死亡中,人没有任何关系存在,因此人停止存在;但是天主的忠信关系却继续存在,因此死人复活是天主将已死的人重新创造。这种极端的主张如今已无人支持。至于「缓和的」全人死论则很相似旧约中的阴府思想。 (5) 最近几十年中,神学家们,如格雷雪克(G. Greshake)等,又开始主张「人在死亡中复活」之说,这种说法仍基于圣经及初期教会所主张的整体观。教会传统中有许多很难答覆的问题,如在炼狱中多久?公审判与私审判之间的距离多长?等较物化、时空化的想像。为此神学家才努力提出较整体性的神学思想。「人在死亡中复活」(参 142)是指人一方面「已经」分享了耶稣基督复活的光荣,另一方面却「尚未」达到那新天新地的末世圆满。这种主张因为本来不太喜欢采用灵魂不灭的说法,也在开始发挥此思想时比较忽略了已复活的人「尚未」的事实。为此教会训导当局和一些较保守的神学家不能接受此说,甚而产生了辩论。不过在辩论中,也日益澄清了彼此的歧见,也清楚地交待了中间「尚未」的向度。 (四)教会训导: (1) 教会训导权在圣经的基础上,面对不同的历史情况而表达了教会对死亡的看法。在奥伦居(Orange)第二次地区会议(529)中,教会指出死亡是亚当之罪的后果(罗五12)(DS 371-372)。 (2) 中古时期教会训导权比较倾向于灵魂肉身分开的假定,并指出死亡也是人生旅程的终点,生前的过程对死后的情况有绝对的影响(DS 856-858,1000)。 (3) 特利腾大公会议(1545-1563)在论原罪的法令(1546)中,又再次重申奥伦居地区会议的说法(DS 1512)。碧岳五世(Pius V, 1566-1572)拒绝了巴依乌斯(M. Baius, 1513-1589)的错误声明。巴依乌斯说:当初原祖的「不死」,不是由于恩宠的恩赐,而是由于本性环境所致(DS 1978)。 (4) (五)系统神学:系统神学面对现代的思潮及生活,应以开放的态度对死亡的论题提出更丰富的思想,但仍应注意以下四点: (1) 应注意在死亡中受惩罚、有痛苦的层面,这是此世生命旅程的结束,也是人在软弱无能中的体验,人要在这情况中放弃他在生前原有的关系(若十二24:「一粒麦子如果不落在地里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结出许多子粒来。」) (2) 应注意死亡的关系性,因为人是在死亡中放弃了生前所有的关系的形式,而建立和人类整体、宇宙及天主圣三间的新式关系。 (3) 应注意死亡那动态性存在的面目,即将死亡当作自由历史的结果、完成和高峰。 (4) 应注意人的死亡与基督死亡的关系面,即将人的死亡带入基督的逾越奥迹中,也让人将洗礼中所表达的象征意义具体地实践出来。 (六)面对临终者,人在表达关怀与照顾的行动中也应注意三点: (1) 让临终者有表达恐惧的机会,并促使其在与人交谈中叙述感受,且更深地体验人的意义与价值。 (2) 帮助临终者认清实际的情况并面对事实。 (3) 勿将临终者置于陌生而无人理会的环境中,而应将其带到他原本熟悉的生活中。现今有一些医院有所谓「安宁照顾」,即是为临终病人的居家服务。 参考书目: 江大专编辑,《死死生生》,九龙:崇基学院神学组教牧事工部出版,1987。 黄凤梧编着,〈死亡的奥迹〉,《人类的未来:基督信仰中的末世论》,台中:光启出版社,1977,109-139 。 罗林斯(M. Rawlings),橄榄翻译小组译,《死─ 怎么回事》, 台北:橄榄基金会出版,1989。 Beinert, W. ed. Einuebung ins Leben - der Tod. Regensburg, 1986. Boff, L. Was kommt nachher? Salzburg, 1982. Boros, L. The Moment of Truth: Mysterium Mortis. 1965. Finkenzeller, J. "Tod." Beinert. 509-511. Greshake, G. Staerker als der Tod: Zukunft ﹣Tod -Auferstehung -Himmel -Hoelle -Fegfeuer. Mainz, 1976. Heidegger, M. Being and Time. 1962. Hick, J. Death and Eternal Life. Louisville: West-minster/John Knox Press, 1994. Kueng, H. Eternal Life? New York: Doubleday, 1984. Manser, J. Der Tod des Menschen: Zur Deutung des Todes in der gegenwaertigen Philosophie und Theologie. Frankfurt, 1977. Quardini, R. Die letzten Dinge: Die christliche Lehre vom Tode, der Laeuterung nach dem Tode, Auferstehung, Gericht und Ewigkeit. Wuerzburg, 1940. Rahner, K. On the Theology of Death. Quaestiones Disputatae, vol. 2, 2nd ed. 1965. Ratzinger, J. Eschatologie: Tod und ewiges Leben. Regensburg, 1977. Troisfontaines, R. I Do Not Die. 1963. Volk, H. Der Tod in der Sicht des christlichenGlaubens. 1958. 谷寒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