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F 部

佛教


佛教

fóiào

BUDDHISM

参阅: 266宗教 269宗教史 275宗教哲学 277宗教神学 278宗教现象学 272宗教批判 240非基督宗教 595传教神学

()概念说明:「佛教」(Buddhism)一词涵盖着一个很广泛的哲学和宗教的体系,此体系源自一个叫佛陀() Buddha的人(Siddhartha Gautama)。「佛陀」意思是觉悟者,佛陀

原住在印度北部靠近尼泊尔的地方;学者们认为他死于公元前480年左右,但佛教传统本身却认为他约死于公元前544年。佛教发源于印度,早在公元第八世纪在此国度里就开始衰微了。式微的原因一是佛教教义被吸收回到印度教里,一是僧侣组织的腐败。712年回教开始发动侵略,摧毁了佛教的制度及组织。1200年左右,回教军队攻占了古代佛教的摇篮─ 摩揭佗(Magadha)。佛教在印度虽未彻底灭绝,但对印度世界却不再产生任何真正的影响力。

公元前500年左右,佛教创始于印度,先传到印度本土的西部与南部;然后,约在公元前三世纪中叶,传入斯里兰卡(古名锡兰)和印度西北边境;大约在基督宗教时代的开始,就传遍了中亚(土耳其斯坦,新疆)直到远东一带。约在公元一世纪中叶,就传到了中国;「小乘」(Hinayana)和「大乘」(Mahayana)两种佛教传统同时都进入了中国。但最后,

只有大乘传统得以普遍流传(Zuercher)

公元第九世纪时,佛教的怛特罗乘,或称密秘乘(Tantrayana)传统,开始盛行于西藏(Soothill and Hodous, 89)。后来,这种佛教传入了蒙古。

佛教在东南亚的传播,是东南亚整个地区逐渐「印度化」的一部分。佛教影响了缅甸、

泰国、寮国、高棉及部分越南地区。流传于这些国家中的就是上座部(Theravada或小乘)传统。

东南亚「印度化」的期间,佛教传到了印尼,但第十三世纪以后却被回教取而代之。现今那儿大部分的佛教信徒都是从中国来的,属于中国式的大乘佛教。

四世纪末,佛教由中国传到韩国,韩国人把佛教当作中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而接受了。大约公元550年,佛教又从韩国传入日本,日本人也把佛教视为中国文化的遗产。禅宗创于中国后,约公元七、八世纪逐渐传进日本,日本更进一步发展为典型的日本禅(Zuercher, 62-63)

近五十年来,佛教从日本传入美国,大抵都是走「禅」传统的路线,后更传至欧洲和世界其他各地。1959年中共占领西藏的结果,使得「西藏佛教」传进了欧美。如今,在欧美已有数处西藏佛教中心。

()佛陀的宗教经验:整个佛教奠基在「佛」、「觉悟者」的灵修经验上。佛陀生于印度北部,靠近尼泊尔的仙城Kapilavastu。他姓乔答摩,或瞿昙(Gautama),属于释迦(Sakya)这一家族,所以称为释迦牟尼(牟尼的意思是贤者)。他的父亲可能是个国王,母亲是摩耶(Maya)。佛陀小时候被取名为悉达多(Siddhartha),意思是「一切义成」或「达成目标的人」。他自幼生长于豪门,从未经历过艰辛的生活。当他离弃一切,过着赤贫、默观的日子时,他已结过婚,生了一个儿子。由于他发现了人生尽是痛苦,他乃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佛陀发现人类的痛苦,这是他探索生命意义的起点。有一天,当他前往一座所喜爱的花园时,途中遇到人类生命的三种情况:一个精疲力尽的「老」人、一个「病」人以及一个要送去火葬的「死」人。他问自己的仆人,这些到底是什么?……仆人答道,这就是人类的情况:老、病、死,没有一个人能够幸免。这年轻人听了,不禁悲伤不已,终于他发现了存在的实况:万事皆苦。这个发现困扰着他,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一个僧侣,这僧侣脸上散发着宁静的神采。这年轻人领悟出:宁静超越痛苦是可能的。于是他决定找出痛苦的原因以及解脱痛苦之道。这就是他离开妻儿的原因。

此时,印度盛行婆罗门教。悉达多先跟随了一位婆罗门师傅;接着又跟随另一位师傅,这位师傅把更好的沉思默想与自我共融方法传授给他。最后,他离开了师傅,决定靠一己之力探索觉悟之道。六年的探索,使得他心神疲惫不堪。后来,他放弃了这种苦修方式,静坐树下,在此,他得到了「菩提」(bodhi意思是觉悟),在觉悟中,他发现了「四圣谛」。

佛陀在波罗门师傅的指导下,对「三昧地」、「三摩地」(samadhi)或「定」的功夫虽然有些进步,但仍未找到生命的真正意义。他在树下凝神默思时,魔鬼「魔罗」(Mara)来试探他,但他却不为所动。佛陀以右手指向地面的姿势,即「木得罗」(mudra)手印,意思是佛陀要大地为他作证,证明他受魔鬼诱惑时,未曾动心。

佛陀得到「天眼通」,了悟「轮回」与「因缘」(因果之律)。他认为人根本不需要神,只靠自己的因缘就够了;他认为没有神,但有一绝对的「真如」(bhutatathata)存在。

佛陀明白世界上每一件事情都是痛苦的,痛苦的主因是万事无常与人的爱欲(渴、贪、爱)。人为在今世得到心灵的平安,并进入涅盘,必须灭绝所有的爱欲。

()四圣谛:佛陀静坐树下的那晚,他「觉悟」了。现在他是个觉悟者─ 「佛」(就是得到「菩提」的人)。他聚集五个弟子,向他们解说「四圣谛」,此「四圣谛」成了整个佛教的基石,包含了佛教的许多基本原理:1)苦谛:万事皆苦;2)集谛:痛苦来自爱欲的聚集,又称为「聚谛」;3)灭谛:灭尽爱欲则痛苦止息;4)道谛:遵循「八正道」以勤修德行,止息痛苦(Rahula ch. 2-5)

佛陀认为许多痛苦来自无常,这「无常」感是寻求涅盘(nirvana不生不死)的根基;涅盘是人生回归「绝对」与「永恒」的最后阶段,进入涅盘之道全然操在人手中,不必靠神的助力。他要人离开任何神,自己独立,以涅盘为依归。因涅盘是人在爱欲、幻觉灭尽之后,回归到绝对的一种境界。由于因果律(因缘律),人只要对自己负责就行了。佛陀认为没有「神的旨意」,也没有救世主。

佛陀不否认「绝对者」的存在,他以实际的态度带领弟子渡过苦海,到达彼岸─ 涅盘。他宣讲:谈论或思考神及形上学问题,都是浪费时间与精力的。

大乘佛教认为有许多佛陀、菩提萨唾(bodhisattva)、阿弥陀佛的西天等;看起来大乘佛教比小乘更富「宗教性」。故似乎不宜说:任何佛教只是一种局限于此世的哲学或生活之道。

支配人类存在之律是因果(因缘)之律。人不仰赖任何在他之上的力量,而只靠他自由努力及人内在的「因」与「果」相随之「因果律」。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业(karma)的规律(就是因果律)所产生。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每件事都是以前(今世或前世)的每一个行为的「果」。而这个新自由行为,又将成为一个「因」而产生新的「果」,「果」的好坏,视「因」而定。「业」假如是个「因」时,则称之为「业因」、「业缘」;假如「业」是个「果」时,则称为「业果」、「业报」。「业」有业力,能自我运作,不需拿神来解释「业」,「业」能自给自足的。所以,整个人类的生活可说是个「业田」。

业的作用不限于人的此生,如果死时,还留下业,他就得再生。不管残留下来的业是好或坏,都要求再生。死时一个人若未留下任何业,完全得到解脱,他就能进入涅盘。但无论如何,这生与死的连续过程令人有「无常」的感觉,这就是人类痛苦之所在。换句话说,生命之所以「痛苦」,不只是因生命中充满了各种痛苦的悲惨状态,更重要的理由是生命的「无常」(Raguin, 12;中译本34)

在死时,如果人还留下某些善或恶的业,那么他必须再生。再生之道有五或六,「六道」是天、人、阿修罗(asura)、畜生、饿鬼、地狱。其中「天」、「人」两道是好的,其余四道是坏的。而「五道」则略去「阿修罗」(Raguin, 16;中译本43)

()小乘与大乘:在其他文化、哲学和宗教的影响之下,佛教不断地进化。早在印度时期,佛教便分裂为两大教派:小乘(或称Theravada上座部)和大乘。上座部(意为「长老的传统」)较注重僧侣团体,他们的理想是成为阿罗汉(arhat)或罗汉(arhan),也就是设法凭自力进入涅盘,谋求自己的得救;这种观念使佛教徒团体和得救的这两观念变得很狭窄。公元前250年左右,一股反对运动就形成了。这运动自称为摩诃僧祗部(Mahasanghikah)或大众部。他们要扩大「佛教徒团体」这观念,将在俗的信徒也包括在内;并反对过分系统化的教导,反对太注重「论藏」(abhi-dharma),主张回归保存于「经」(sutra)里的佛陀本人的主要教导;并把小乘的「阿罗汉」得救观,扩展为自救救人的「菩提萨捶」教义(Raguin, 6;中译本15)

根据小乘佛教的说法,人无法从自身以外得到任何救援,又能完完全全地依赖自己的力量(自力)得救,连佛陀也不能以所谓的「恩宠」来帮助那些追随他的人。而大乘佛教则认为人能依靠佛及菩萨的帮助而得救,因此,人的得救,不但靠「自力」,也靠「他力」(Raguin, l6;中译本43)

大乘的另一个重要教义是佛的「三身」,这三身使佛成为绝对或「真如」的外显。小乘佛教中,佛只有一个,即历史上的释迦牟尼佛(Sakyamuni)。而大乘教义则主张人人都能成佛,因为人人都有人性,此人性也是「佛性」,佛性是万事万物的根基。佛的三身是:1)化身(nirmanakaya):意为会变化的身体。化身是历史中佛在世上的身体。2)报身(sambhogakaya):「得赏报的身体」指一个人在世上死后所接受的光荣身体。3)法身(dharmakaya):「绝对」律的身体,此种身体与「绝对者」相同,相当于道家所说的「道」。

入涅盘之道是基于从爱欲以及任何与现世有关联的事物中解脱出来的概念。达臻这种解脱的两个主要方法是实践智慧、知识之道与虔信、信仰之道。

虔信、信仰之道发展得很早,尤其在大乘佛教里,特别强调虔诚敬拜阿弥陀佛(Amitabha)和菩萨(如观音菩萨)。这种虔信之道就是净土宗的特征之一。

智慧、知识之道盛行于中国小乘佛教里,而大乘佛教的禅宗使其更加发扬。

()中国佛教的主要派别:佛教是以一种大乘与小乘混合的型态传入中国的,但后来大乘却完全取代了小乘。首批由国外来到中国的佛教徒,与道教徒建立了友好的关系。佛教徒几乎一到中国,就开始翻译佛经,这译经工作持续不断,达六百年之久。

按照传统来说,佛教在中国共分十个主要派别。有些派别是从印度直接输入的,但很难在中国生根;另一些派别如禅宗、净土宗则具备了典型的中国特色;天台宗试图集各宗派之大成,也具有中国特色;法相宗是由玄奘从印度传入中国的;这派的思想方式属于「唯心论」,对中国知识分子影响甚距。

佛教在中国的主要派别,先后建立于公元第四到第八世纪之间,其中第六及第七世纪是巅峰时期。这些派别是:

(1)     净土宗:建于第四世纪。「净土」意即「纯净的乐土」。崇拜阿弥陀佛、观音。

(2)     成实宗:建于第五世纪。「成实」意即「达到真理」。起源于印度。是鸠摩罗什(Kumarajiva)所创。

(3)     三论宗:建于第六世纪。起源于印度。「三论」意即「三部论典」。又称为中论派(Madhyamika)。由鸠摩罗什引进中国。

(4)     禅宗:建于第六世纪,「禅」意即沉思瞑想。通常说是菩提达摩(Bodhidharma)所创。此宗吸收了道家大部分静坐瞑想的基本理论(吴经熊,1)

(5)     天台宗:建于第六世纪。「天台」意为天上的平台。因创立人智顗(538-597)住在天台山而得名。此派融合各派教义。

(6)     俱舍宗:建于六世纪。「俱舍」意即形上的宝藏,源自印度。

(7)     华严宗:建于七世纪。「华严」意为「花之冠」。

(8)     法相宗:建于七世纪。「法相」意为「佛法的特性」,又称为唯识宗。源自印度,由玄奘引进中国。

(9)     律宗:建于七世纪,「律」指「戒律」。

(10)  真言宗:建于八世纪。「真言」意即真正的话,是三位印度僧在中国所创。

在这些宗派之间,比较具有中国特色的是净土宗、禅宗、天台宗及华严宗。其中除成实宗、俱舍宗属于小乘佛教外,其余八宗都属于大乘(Raguin, 7;中译本17)

()台湾的佛教:台湾的佛教跟大陆的一样属于大乘。此地大部分的佛教徒奉行「净土宗」的传统。但「禅宗」越来越吸引那些寻求默想方法的人。当然,其他各宗(如华严宗)也都有自己的信徒。台湾最近由于受到西藏僧人的影响,佛教「密宗」方兴未艾。

很难说台湾到底有多少佛教徒,因为大部分的情形是这样的:人们信奉一个基本上是传统的宗教,即通称的「民间道教」(Popular Taoism),但奇怪的是:在为数可观的寺庙当中,竟然有一千多间纯粹的佛寺;这些佛寺不敬礼「神」。

根据最近的统计显示,台湾现在约有一万名受戒的僧和尼住在修道院里;有许多佛教善会、协会在知识分子之间发挥了很大的影响力;现今大约有廿、卅个佛教机构十分活跃;大专院校校园里有六十个左右的佛教社团。此外,佛教徒最近很努力宣扬佛教的人生哲学和宗教信仰,而且在宗教与宗教之间的交谈与合作(interreligious dialogue and cooperation)越来越开放。

参考书目:

甘易逢(Y. Raguin),明镜译,《浅谈佛学》,光启出版社,1983

吴经熊,吴怡译,《禅学的黄金时代》,台湾商务印书馆,1969

Rahula, Walpola.   What the Buddha Taught.   Gordon Fraser, 1959. In French: L'Enseignement du Bouddha.  Paris: Le Seuil, 1961.

Raguin, Y.   Buddhism: Sixteen Lessons on Buddhism and Christianity.   Taipei: Ricci Institute, 1975.

Soothill and Hodous.   A Dictionary of Chinese Buddhist Terms, With Sanskrit Equivalents and a Sanskrit-Pali Index.    London: Kegan Paul, 1937, 台北重印。

Zuercher, E.   Buddhism: Its Origin and Spread in Words, Maps and Pictures.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62.

甘易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