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Z 部

哲学


哲学

zhéxué

PHILOSOPHY

参阅:68中国哲学 140西方哲学 441基督徒哲学 304思想典范 194形上学 385神学

()概念说明:以字面而言,「哲学」(philosophy)并非中国固有名词。它是明治维新时期由日本人西周(Amane Nishi, 1829-1897)所译,以后也在中国通用的西洋哲学名词,源自希腊文philo-sophia,意指智慧的爱好。开始时西周把它译成「希哲学」,以后简化成「哲学」。以名词而言,哲学虽导源于希腊,但哲学思考活动却与人类同其永久,亦即对世界、对别人、对自己所进行的反省和所提出的终极问题及答覆。尽管如此,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哲学史传统却祗有三个,即印度、中国与西方哲学。由于这三种哲学传统的内容与形式都很不同,因此究竟什么是哲学,本身就成为一个问题。

()哲学特色描述:

(1)     最流行的见解是把源自希腊的西方哲学视为模范,甚至以为这是唯一哲学:因为唯有西方哲学最具系统,而且发展出一套基于理性推理的思想方法。这一想法并以为印度与中国所呈现的,祗不过是一些基于经验的生活智慧而已。果真如此的话,那么像西方哲学中的存在思潮也将无法称为哲学;更何况中国与印度思想也有某种系统和方法。比较持平的说法是承认哲学的多元性。它可以采西方路线,以逻辑及系统思考为主,同时兼及人生问题;也可以把宗教上的解脱及道德上的规范列为中心题旨,这是印度哲学的路线;但也可以采中国哲学路线,把思考重心放在道德实践与政治问题上,再旁及其他问题。上述三种路线可以综合成二种:第一是侧重逻辑思考及理论知识的西方哲学,由理论哲学兼及人生的实践问题,尤其是道德社会与政治问题;第二是侧重实践行道的中国与印度哲学,旁及知识及理论哲学问题。今日世界早已走向整合,再也无法各自为政,因此最好是互相截长补短,建构成一套世界性的哲学。

(2)     假如把哲学视为人生的领导者(philosophia biou kybernetes),那么基督徒神学无疑地也会对人生发生领导功能,而被视为哲学的一支。然而,从启示观点而言,基督徒神学的核心思想并非来自人本身的能力与智慧,因此必须和哲学分界。尽管如此,基督徒神学既必须走向人生实践,所以不得不接触到道德哲学、社会哲学、政治哲学的问题。基督徒神学也必须讨论到诸如宇宙起源、人性、天主、知识可靠性等理论问题;同时必须注意到如何适合各该地区的文化历史传统及时代需要。这一切无可避免也都接触到哲学。

(3)     由于中国传统精神一向把哲人视为能躬行实践的行道者,中国的哲学与神学工作者一方面诚然非保持学术的严正态度不可,同时也必须以身悟道证道。其实这不仅是中国人的要求,今日西方人也早已重新发现:理论知识,以替自己负责的人生实践为基础;而如何体现人生的具体方法亦已成为迫不及待的问题。

参考书目:

Gadamer H. G.   Vom Ideal der praktischen Philosophie.  Neue Zuercher Zeitung, 9/10.  Februar, 1980.  67.

Heidegger, M.   Was ist das die Philosopie?  3rd ed.  Pfullingen: G. Neske, 1963.  12-17.

Pieper, J.   Was heisst philosophieren?  3rd ed.  Muenchen: Koesel, 1956.

项退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