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M 部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

mǎkèsī zhǔyì

MARXISM

参阅:285社会主义 134共产主义 417教会社会思想 348马克思社会分析 621资本主义

()概念说明:

(1)     一般而言,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马克斯) (K. Marx, 1818-1883)本人的学说,以及许多针对他的思想而发挥、批判、后加、修正的各种思想。其定义可分三种:

1)指一种群众运动的学说,它结合具有历史感的革命热诚且持有解释社会改变型态的关键信念。(可称为马列主义(Marxism-Leninism):即马克思、恩格斯(F. Engels, 1820-1959))、列宁(V.I. Lenin,1870-1924)思想的混合。这是苏联共产主义和以苏联为典范的一切政党的「官方思想」。这思想完全搜罗在经典中,作为群众信仰的依据;经典的解释权则保留给官方批准的诠释者。

2)自从路加斯(G. Lukacs, 1885-1971)以降,它不再指学说本身,而指一种方法或生活方式─ 即理论上及实践上( 399)应付社会存在和转变的方式。

3)指在历史上可辨识的思想及行为传统。由于此传统演变迄今,内在的歧异如此明显,以致所有单一传统的说法都令人怀疑。

(2)     作为第一义「官方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因实际上所造成的严重祸害,已证明其理论思考上的贫瘠。若从第二、第三义来论述马克思主义的观念时,将包括列宁及路加斯、考茨基(K.J. Kautsky, 1854-1938)及拉森堡(R. Luxemburg, 1871-1919),特洛斯基(L. Trotsky, 1879-1940)及毛泽东(1893-1976)、亚多尔诺(Th.W. Adorno, 1903-1969),与格兰斯基(A. Gramsci, 1891-1937)及沙特(J.P. Sartre, 1905-1980)等人的思想,绝不亚于马克思本人,甚或恩格斯。又因马克思潜在且深远的影响,什么才算是「马克思主义」不能只凭他的著作来断定。当然,从他的著作拔出一些主题的指标是适当的。但这工作着实不易,因:1)马克思不断整合各种课题及学说的企图,使其思想显得不完整及不清楚,极易被批评者视为前后矛盾而遭弃置不顾。2)18301850年代,他那些最富创作性的作品问世之前,以他的名义而起的运动已使制度及理论相当稳固。因此,有关他的思想的统一性,尤其是早期较「哲学性」与晚期较「科学性」著作间的关系,引起许多争论。今天的注解家大多同意马克思的思想应以「1844年左右他首次处理的中心课题之后续探索」观点来阅读。

()思想描述:

(1)     大体而言,马克思关注的是他的时代(十九世纪)里的社会、经济革命原因和命运,以及改革的过程,他的主要远景是透过共产主义,人克服四层「疏离」(与自己、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产品、自己的同胞的疏离)与控制自己命运的可能性来达成。其经济分析中的特色─ 「多出价值」(旧译「剩余价值」Mehrwert),甚至可视为「疏离的劳力」理论的定论。人对自己命运的控制对人类自由而言是最基本的。从这意义来看,马克思的思想是一种人类解放过程的理论,他本人把这种解放称为「人性的全面救援」。马克思过度乐观地相信这种「全面性的救援」会在历史中实现,这是因他忽视了人的自私自大等等难于克服的障碍所致。而他在预测未来方面的不准确,则出自他对窥探未来不感兴趣,他只想了解十九世纪资本社会正在发生的是什么。基于历史、经济、哲学(承自黑格尔)观点,他深信资本主义因有内在矛盾,最后必被无产阶级所铲除。

(2)     由于彼此利益的冲突,社会四分五裂而出现政治权力斗争的局面,此时由一个团体主控的制度性表达,就是「国家」。但在削除人与人、团体与团体疏离的社会里,制度性的机构(如国家)终将消失。马克思误认为在过去和将来,「神」只是人面对「身外力量」(alien powers)时所作的一种象征性表达:面对「工作」时,工作成了工人的监工,而不是工人自我表达及自我实现的工具;另一「身外力量」是国家的镇压力量。所以,在人的四层疏离已被超越的社会里,工作被人性化了,国家被废止了,神的问题根本就不会产生。

(3)     自从马克思早期著作出版之后,哲学性的争论在马克思信徒之间日趋活络,主要课题如:「意识型态」问题,或在何意义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才看成「科学的」等问题。大部分「官方」的马克思主义都和马克思本人一样,对宗教保持敌对态度,但许多大理论家,如:布洛霍(E. Bloch)、加洛蒂(R. Garaudy)、亚多尔诺(Th. W. Adorno)、霍尔克海美(M. Horkheimer)都很认真地处理神学问题。再者,马克思主义信徒通常未能窥见基督宗教内在多样性的堂奥;同理,基督徒通常也未能认真地思考马克思主义者对宗教的批判。近数十年来,在欧洲,双方「交谈」的进展,以及在第三世界双方合作日增的趋势,使「双方在任何情况下都仅是冤家」的假设成了学者争议不休的问题。此外,更有些基督徒试图把马克思的「经济及政治」观点从其「哲学」成分中抽离出来,以便赞同前者,而不接受把无神论建构在后者之内。单就马克思自己的思想而论,这是行不通的,因为马克思对历史过程的看法与其哲学、对人的「本质」和命运的概念等都是密不可分的。

()历史具体面:

(1)     马克思关怀的是十九世纪资本主义将瓦解的过程,而日后的布尔希维克(Bolshevik)革命则需要转移注意力。因为在革命之后,马克思思想家面对的是两个相连的问题:一是经济问题,即共产主义社会的建构;另一是政治问题,即共产党与工人阶级的关系:

1)对于经济问题,「苏共」最后是透过大规模工业化来处理的;但「中共」一开始便以农业发展为主;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复苏,使人们对马克思经济论的兴趣锐减,但最近因资本主义内部再度升起的危机,以及西方与第三世界关系的背景,人们对马氏经济论的兴趣又死灰复燃。

2)至于政治问题,苏联和中共采行列宁的「先锋」(Vanguard)党概念,藉先锋党使革命意识得以具体地实现,并逐渐灌输在工人阶级中。实际上,此党已脱离它所代表的工人阶级而成了特权阶级。在西方,好几个马克思思想家的团体已不相信工人阶级的革命潜能了,有些甚至认为「教育」胜过「革命」,教育才是社会转变的工具。

(2)     1989年共产主义政权在东欧崩溃。199151,教宗若望保禄二世(John Paul II, 1978- )颁布《一百周年》通谕,指出马克思主义不但不能解决社会问题,更导致极权统治,压迫人民(25)。接着,199195苏联共产体制也正式宣告瓦解。

()综合反省:

(1)     马克思主义并未完全绝迹,但有三方面可说已宣告死亡:

1)在哲学上,以粗糙的唯物论为形上学基础未能解释整个世界的思想体系,亦即苏联本着辩证唯物论所写的教科书、传统上所宣传的马克思主义已死亡。

2)从政治观点看,最近共产解体的事件显示,马列主义(含列宁提出的「先锋党」概念及「帝国主义」理

)未来在工业化世界的发展性极小,但仍将横行于低度开发的亚非地区。

3)在经济上,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实际上只是个空洞的许诺而已。

(2)     然而马克思主义传统有三方面仍很活跃:

1)马克思本人所谓的历史唯物观,即以生产的经济关系来解释历史,强调以经济(物质资源的分配)来改革社会,至今依然通行于世。但这种历史概念有三个困难:首先,缺乏预测能力,如对资本主义及宗教的预测错误。其次,过分强调生产力。生态危机已使人认清「生产力」对人类的危害。其三,太强调经济因素而忽略政治、社会及文化因素。

2)马克思为检视社会、政治概念而提出「意识型态的批判」,迄今仍被采行。如探究选择或权利等普遍概念,在这概念背后,受惠最大的常是社会中独特的小团体。大体而言,权利(或选择)的行使由所拥有的经济力之大小而定。

3)数十年来,马克思主义对各学问(如解放神学、文学批判等等)的影响不可抹煞。

参考书目:

Fucek, I.  "Marxism."  Latourelle. 630-644.

Lash, N.  "Marxism."  A New Dictionary of Christian Theology.  Ed. A. Richardson and J. Bowden. London, 1983.

McLellan, D.  "What Is Living and What Is Dead in Marxism?"  The Month  24 (1991): 138-143.

武金正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