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S 部

神学


神学

shénxué

THEOLOGY

参阅 386神学反省 387神学方法 392神学认识论 698类比412教会史

()概念说明

(1)     神学theology一词源自希腊之theologiatheos神、logos论述。广义而言,神学系论述神,或「研究神及神与宇宙之关系;研究宗教教理及有关神明之事物」(根据韦伯Webster字典)。狭义而言,神学系指该项研究之特别方式或体系,由某一特定宗教或宗派所发展者,如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及基督宗教。最狭义而言,本文把神学应用在基督徒神学上,而关于基督徒神学所谈的,在某些方面也适用于非基督宗教的神学。

(2)     有关神学已有甚多描述性之定义。所有定义都依其作者的观点及目的而有其特定之焦点。整体而言,它们均以足够之明晰度描述神学所涵盖之领域。例如:神学系「信仰寻求理解」(fides quaerens intellectum) (安瑟莫Anselm of Canterbury, 1033-1109)。「神学系天主在耶稣基督内启示天主的科学」(潘南伯W. Pannenberg, 1928- )。「神学是一种启示神学,启示目标是在天主身上,天主又因其全能启示,事实上即是神学之主体」(巴特K. Barth, 1886-1968)。「神学是信仰之科学。系将在信仰上所接受及所掌握之神圣启示作有意识及有条理之说明与解释」(拉内K.Rahner, 1904-1984)。「神学系就信仰上所遭遇之神圣启示事实作科学的,亦即有条理、有系统的详细说明,目标在尽量使该项启示就人类理性言,成为可信」(贝内W. Beinert, 1933- )。「神学系救赎之科学」(拉脱雷R. Latourelle, 1918- )。下面的描述定义说明神学工作的程序:「神学系一种思考方式,在这种思考方式中,我们使用模型公式将我们隐喻性的宗教语言转化为简明清晰的理论观念,因而即设法把我们临时性但很肯定的有关天主的知识,作一个暂时的清楚说明」(胡斯登W. van Huyssteen)。综合言之,神学是以启示及信仰为出发点,以救恩史中三位一体的天主为对象,是学术性而有本身处理方法的学问。

()神学的存在主要有三个原因:

(1)     人类思想史迄目前情况止显示愈来愈分工,每一学科均有其日益精炼之方法及实际程序。同样,信徒亦须以日益深思之方法及不同之意识来面对其信仰。

(2)     根据关于耶稣基督之启示,教会之生命实如一基督徒文化之团体。但此团体经常有内忧外患。内忧来自其成员之不信或异端,外患则来自反对基督宗教的人;他们在理论及实际上恶意攻击基督信仰。神学则经由其理论支持及自行改正之洞察去服务教会。在不断的科学反省中,神学显示出,意义及价值的世界是来自耶稣基督启示之基本事实。

(3)     自个人与个人间沟通而言,教会可称为「语言事件」(event of language),这有三重意义:1)教会系自启示中天主圣言事件而诞生。2)教会使用各种「光荣颂」(doxology)以实现及庆祝其本身之事实。3)教会以行为及「语言」宣扬福音。

因此神学瞭解其本身系属一种科学领域之活动。知识理论与科学哲理之一般原则亦因而与神学发生关联。就其本身言,神学一方面须面对理性、客观性、真理、及科学责任等认识论的难题;另一方面须面对主观宗教经验、负责之投入及沟通的实行等。但是因为人类是生活在一自觉、自由及友爱之共融环境中,也生活在历史过程中,注入光明与黑暗超越之奥秘;历史过程可令人为之着迷或发生恐惧,它包括已经出现的,亦可能发生于未来的事实。故神学在它的深思之理论中,永远不能完全地掌握其本身之活动。然而,在一批判实在论者之远景下,神学仍可表现其在科学领域中之合法与相关地位。

()在神学作为科学上有其紧张面:

(1)     在总体与具体间之紧张。总体系指天主圣三与人类救赎无所不包之诸事实。具体系指此时此地基督徒之实际情形。神学并不能完美的、适切的把启示之总体纳入此一或另一特殊情况;它须满足于近似之说明及主张;易言之,神学必须停止于在基督内启示的「已经」和在基督徒内及与他们同在的天主圣三奥秘最圆满的「尚未」间一度不能超越之界线上。

(2)     在天主绝对奥秘,和人类有限语言之间的不能比较。天主在其真正奥秘中,永远超过神学的探讨。但神学不能缄默。然亦只能使用相似语法。在神学知识方面,要应用一种批判性及实在论(critical realism)之理论作为媒介,以面对不能比较的问题。

(3)     历史以往、现在、未来的辩证法:1)神学认为其本身具有漫长之历史;因此应从事历史性释经工作,以便将以往的信仰及神学历史知识导入目前。2)神学必须面对目前之事实,目前基督启示之救赎讯息必须作有意义之传达,其中包括消息、挑战及诉求;因此神学必须作有系统之思维。3)神学将与未来学携手,使人重视关于天主未来之想像,天主许诺全人类一超乎全人类想像之历史巅峰。教会之生活团体就是整合以往、目前、未来之主体。

(4)     最后,还有一个在理论与实际间无法解决之辩证法( 399)。如上所述,真正的神学常在一个富创造性,但也有紧张的情况下执行其功能。

()神学历史是基督宗教历史很重要的一面。它说明神学如何在经过基督宗教甚多世纪之旅程后,慢慢分别而成为各种神学科目,然后缜密发展成为目前之形式。为避免重复,本文不多加论述,请读者参阅相关题目。

()神学范围:一如科学区分为理论及应用实用等类别一般,神学亦有理论及应用实用之别。但因神学之根源系出自基督启示,传达于教会之生活团体,因此更有其第三科目,即所谓实证科目。而实证科目又可区分为圣经及历史。

在下表内,三种类别之神学置于三个标题下研讨:即基本问题、答覆问题方法、及个别项目。在本表内,仅提及最重要之神学项目。再者,有一些项目()不能清楚地区分于三种神学之某一类别内。例如伦理神学兼有理论及实用内容;同样礼仪等亦然。但此表可使读者对整个神学获得一有效之全盘瞭解。

 

类别

基本问题

答覆方法

个别项目

实证

基督信仰根源为何?

基督信仰宣扬何事?

基督信仰如何代代相传?

研究圣经

综合圣经主要内容

研究基督信仰之传统

圣经课程

圣经神学

教会史、信理史

教父学、传教史

理论

基督信仰是否属实?

 

 

如何瞭解说明基督信仰之意义?

对基督徒信仰之事实作批判性、

实在性的说明

 

分析、推论、系统化

基本神学

神学中之学术理论

 

信理神学

伦理神学(*)

礼仪神学(*)

牧灵神学(*)

应用

如何使基督信仰落实于具体的教会及社会脉络中?

与世界对话

 

科际间之协调合作

教会社会思想

灵修学

礼仪

实践

 

理论与实际之整合

宣道学、要理讲授

牧灵辅导学

教会法

教会管理学

圣乐

 

神学欲批判性地解释其信仰,必须设法完成三项工作:1)必须郑重寻求其本身之根源与传统。2)必须设法将其信仰之全部内容作有系统及综合之解释。3)必须尽最大努力将其讯息传达于其所处实际环境中具体之社会、政治、文化及宗教生活内。

()就目前世界而言,神学必须包括以下重要因素:

(1)     神学与其他科学:

1)宗教科学一如哲学,均系独立于神学之外,但为系神学之一种重要辅助科学。哲学一方面曾经对神学有重大影响;但反过来说,在另一方面,西方哲学(在现代世界文明中以多种方式出现)如无启示及基督宗教之历史,则其发展实不可想像。神学并非哲学之固有规范,但在历史之实际过程中,却主要是神学给哲学开启了其可能性。按梵一大公会议(1869-1870)的主张(DS 3015),神学与哲学在其「原则」及「目标」上是不同的。神学乃基于启示信仰之恩宠,并尊敬天主启示之奥秘;而哲学则出自自然理性,且关切可以接受此理性之诸事物。如就更深一层言,哲学与神学间之关系属于「自然与恩宠」( 492176)间的关系这一道神学问题。对此问题,一个更为统合之解释设法同时显示哲学与神学间之相互解释及其显着差异。

2)尤其「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已使神学在自我反省上的瞭解及能力更为敏锐,也帮助它察知逻辑实证主义(维也纳集团)、极端理性主义(如颇普K.R.Popper, 1902-1994,亚尔培H. Albert, 1921- )、历史相对主义及心理主观主义(如士来马赫F.Schleiermacher, 1768-1834)、极权的、定理的、实证主义的、及非环境性的基本主义(例如目前在某些基督徒教派及某些主流教会之保守与过度保护趋势)等等之正反两面。科学哲学协助神学建立理性模式的「三种标准」(胡斯登)a)藉着解说神学述说中各组成因素,以作成神学叙述(theological statements)之写实描述;其主要因素为:被召的及负责任、投身的个人经验;在隐喻及思想模型上之知识及语言表达;信仰社会所处之环境等。b)在实际生活及观念瞭解层面上,神学叙述之批判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此一能力系根据圣经、传统及训导权及现代科学(在理论及应用实用方面皆然)c)神学叙述之建设及进步性,此中有关天主之未来方面包括天主永远更大(Deus semper major),天主提升人类(包括神学家在内)至新而未知之境界,并打开发现新事物之可能机会。

现代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在与基督徒思想对话时系伙伴,亦是它须接受之伙伴。对话之目的并非仅为关切调和现代科学主张之差异。其最重要者乃神学与现代科学心态之相遇;此一工作神学至今一直未能掌握。

(2)     神学面对许多权威:这些权威是一种整体性的结构。一方面不同的权威互相贯穿,在另一方面则具有不同程度的确实性及可信度。1)圣经与其灵感权威( 575)为最高标准。2)但此一权威系存在于信仰之生活团体中。此一团体系灵感启发圣经作者的天主圣三所创造之团体。此一团体在历史过程中,创造了大量的训导(主要经由训导权,参 418)和礼仪经文(祈祷的规律是信仰的标准)3)最后为基督徒一般生活中之见证权威。在一般生活中,已列品及未列品之圣徒给人「在他们内充满希望」的可信记述(伯前三15)

(3)     天主教神学及训导权:神学史显示一种一再发生之现象,即在神学作为一科学(由于学术自由基本范围之要求)与训导权作为启示「真理」的保护者间之非常敏感的紧张。当双方面或至少一方面不认识其在生活之天主教团体(全世界范围)内应该执掌之功能时,则此紧张乃成为公然冲突。瞭解与判断间之差异有助于澄清神学与训导权间之不同处,及其互相补足之功能。神学之主要角色在于瞭解方面,而训导权之主要角色则在于对信仰事项之判断方面。在理念上,双方均有其适当及有意义之地位,不应有法理上之冲突。但事实上之冲突则难免,此项冲突系因人性之限制与弱点所激起。由正义及公开结构所支持之成熟对话,似为唯一合理且为基督徒方式解决实际冲突之方法。

(4)     神学与文化之多元化:在神学派别之间永远会拥护相反意见,以不同之假定为起点,发展不同之思想型态。但神学在今日展现一种不同型态之多元化方式,已无法将之归纳统一(one theology)。主要系由于两种理由:1)神学在今日系处于多元化之学术及社会环境中,已非昔日之一言堂。研究方法即不同,而神学在今日之意义则为「诸神学」(theologies)。哲学亦有多种表达。知识之大量累积,远超过单一个人之瞭解能力,每人均发现其个人系工作于有限之知识范围内,而愈益依赖其他学术部门之专业人员。2)由于梵二大公会议(1962-1965)之鼓励,神学已开始面对非洲、亚洲及大洋洲之新文化。各该宗教文化才能愈益影响神学,天主启示丰富内容之荣光愈益光耀。然后一种新的努力形象:相互容忍、相互影响及相互批评便显得更为需要。迄目前为止,训导权好像过于由某种罗马式神学所培养,将来它须觅求新方法以管理及培养此多元主义。

(5)     神学与妇女( 487):无疑神学已进入欢迎人类另一半灵能及观点之时,如果女性神学一直朝平衡地方向发展其能力,不久以后,神学工作将迈进更整体性的学术领域。

(6)     神学与未来:未来之神学应顾虑浩瀚之神学知识及察知基督宗教之基础要素、经由创造广泛之信仰公式,以及有意识的保持所谓真理层次(参336)。

未来之神学如不欲脱离人群,不得不成为一种进化世界观神学及场合神学,就社会内外之立场言,此亦将成为社会上的一种批判性力量。

由于无法管制之浩瀚知识及推理思想,未来之神学就更须寄赖寓言、比喻、及故事之意义,一方面更接近实证主义者,成为一种叙述式神学,但在另一方面,释经学问题及科学哲学将继续向神学挑战。

最后,如果现代之基督徒,已被导入各种不受限制的爱与美之艺术中发现天主,将具创造性的能力彻底掌握此一日益复杂之现代世界。为服务此等基督徒,有人期望神学可以转移为冥思及美之神学,导入神秘经验之神学。

参考书目:

米勒艾历臣编,黄汉森译,《神学探讨入门:神学是什么?》,香港九龙:种籽出版社,1982

谷寒松,〈神学的地位与方法〉,《神学中的人学》,台北:光启出版社,三版,199629-43

拉徒莱(R. Latourelle),王秀谷等译,《神学:得救的学问》,台中:光启出版社,1974

Barth, K.  "Introduction."  Church Dogmatics,  vol. 1. Edinburgh: T. and T. Clark, 1936.  1-47.

Beinert. W. "Theologie."  Beinert. 494-502.

Boff, Cl.    Theology and Praxis: Epistemological Foundation.   New York: Orbis Books, 1987.

Dulles, A. R.   The Craft of Theology: From Symbol to System.    2nd ed.  New York: Crossroad, 1995.

Ebeling, G.    The Study of Theology.   Philadelphia: Fortress Press, 1978.

Fisichella, R. and M. Seckler.  "Theology."  Latourelle. 1060-1080.

Hebblethwaite, B. L.  The Problems of The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0.

Huyssteen, W. van   Theology and the Justification of Faith: Constructing Theories in Systematic Theology.   Grand Rapids: W.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1989.

Kuhn, Th.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2nd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0.

Latourelle, R.    Theology: Science of Salvation.  Staten Island, New York: The Society of St. Paul, 1969.

Lauret, B. and F. Refoule, eds. "Caracteristique de la théologie."  Initiation a la pratique de la théologie,   vol. 1.  Paris: Éditions du Cerf, 1982. 113-325.

Lonergan, B.  "Functional Specialities."   Method in Theology,  chapter 5.  London: Darton, Longman and Todd, 1971. 125-144.

McGrath, A. E.   Christian Theology: An Introduction.   Massachusettes: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4.

Pannenberg, W.    Theology and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London: Darton, Longman and Todd, 1976.

Peukert, H.    Science, Action, and Fundamental Theology: Toward a Theolog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The MIT Press, 1984.

Rahner, K.  "Theology."  SM,  vol. 3. 233-246.

─── .  "Science and Theology."  TI,  vol. 21. 3-112.

Schaeffer, R. Glaubensreflexion und Wissenschafts-lehre: Thesen zur Wissenschaftstheorie und Wissenschaftsgeschichte der Theologie.  Eds. K. Rahner, H. Schlier, H. Fries, and R. Schnackenburg.   Quaestiones disputatae,  vol. 82. Freiburg: Herder, 1980.

Schillebeeckx, E.   The Understanding of Faith: Interpretation and Criticism.  London: Sheed and Ward, 1974.

─── .   Revelation and Theology,  vols. 1-2.  New York: Sheed and Ward, 1967; 1968.

Schreiter, R. J.   Constructing Local Theologies.  Lon-don: SCM Press, 1985.

Schreiter, R. J.  The New Catholicity:Theology between the Global and the Local.    New York: Maryknoll, 1997.

Tracy, D.   Blessed Rage for Order: The New Pluralism in Theology.  New York: Seabury Press, 1978.

───.   The Analogical Imagination: Christian Theology and the Culture of Pluralism.  New York: Crossroad, 1981.

───.   Theological Renewal.   London: Sheed and Ward, 1968.

谷寒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