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
S 部 |
神学认识论 |
神学认识论 shénxué rènshì lùn EPISTEMOLOGY, THEOLOGICAL 参阅: 411教会 472启示 596传统 385神学 391神学与科学 335真理 (一)概念说明: (1) 认识论epistemology一词源自希腊文,共含两部份:episteme意为知识,及logos意为讨论叙述。因此认识论之真意实为研究知识之根源、性质、方法及限制之理论或科学,既指瞭解之过程,亦指此一过程之结果。 (2) 神学认识论theological epistemology系研究及解释神学知识根源、性质、方法及限制之学问,既指瞭解之过程,亦指此项过程之结果。某些作家称之为「神学原则之学理」(doctrine of theological principles)、「基本教义论」(fundamental dogmatics),或「教义序论」(prolegomena)。神学认识论亦可称为「神学之科学」(science of theology),它研究神学知识之过程,一如「科学之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研究自然知识之过程。因之亦可称为「神学后理论」(meta-theory of theology),意即它研究神学理论之根源、性质、方法及限制。 (3) 神学之求知在获得结果,该项结果称为「客观的」知识。神学认识论在此一求知过程中显示甚多互相关联之要素。下图乃尝试对神学之不同求知过程提供广泛之看法,包括各种可信程度之不同权威,同时也表示神学知识的多种来源(loci theologici=sources of theological knowledge)。 (4) 一如梵二大公会议(1962-1965)在《启示教义》宪章(10号)坚定宣称,神学认知有一「最后根源」:即天主圣三强力的及创造性的自我显示,圣经系在神学求知过程中此一自我启示之「未经规范过的规范」(或不能改变之规范) (norma non normata)。 但根据天主教之瞭解,圣经并非单独存在,而系存在于生活的教会团体内。在教会团体内,训导权就是天主自我启示之正当合法宣布。教会是在历史过程中的团体,自当有其本身之传统。各教会在礼仪、神修、艺术及生活方式上表现其基督信仰。所有信徒共有所谓的「信仰意识」(sensus fidei),此乃对于基督徒信仰的一种感觉,发自信仰之光,但在各个基督徒及整个教会团体内常是未经反省的。而神学就是有系统的研究此一求知过程及其结果。 (二)神学认识论简史: (1) 在新约内可初次发见其踪迹。在罗马书十14圣保禄宗徒询问一个问题:人如何能有信仰?在迦拉达书一11~12圣保禄宗徒坚持福音系耶稣基督给他的启示。圣路加对福音接受过程描述甚详(路一1~4;宗一1~5)。 (2) 在第二、第三世纪,教会必须面对诺斯底主义(参 673)。在这方面信仰规则(regula fidei)业已详察列出,特别强调对于新约全书,尤其对于教父传统信仰之原则。 (3) 在第四、第五世纪,历史批判性之诠释学业已发展,以便能对圣经作者之原意获得最接近之瞭解。此事被认为是在神学求知过程中主要项目之一。 (4) 在中古时代,理性要素开始肯定其在神学家中之权力及功能:1)在亚贝拉(P. Abelard, 1079-1142)很有刺激性的「既是亦非」(sic et non)方法中。2)在深思而有系统的《神学大全》的巨着中,诸作家在序言中质疑神学之性质及作用、信仰与理性之关系(参 322)、以及关于神学的正确性(参 389)等。3)埃义人伯多禄(Peter of Ailly, 1352-1420)及哲尔松(J. Gerson, 1363-1429)系开始从事神学认识论之理论研究的首批人士;以后,其方式为理性的怀疑论,一般称之为唯名论(参 463)。唯名论之环境连同深沉之主观经验,共同为神学认识论之新强调项目铺了路。 (5) 于十六世纪达到高峰的宗教改革(参 273),宣布圣经为神学知识之唯一规范(唯靠圣经) (参467)。如是已原则性地将教会之训导权和传承拋诸一旁。在天主教方面之反应,包括对训导权之重要性日益强调,而神学在各方面亦产生差异,神学知识研究方法在观念上求取精炼,加诺(M. Cano, 1509-1560)可视作神学认识论之父。在其身后遗作《论神学》(De locis theologicis)(1563)中,他解释神学知识之根源。在〈理智〉标题下提及哲学、历史及自然理论。在《权威》(auctoritas)标题下列举圣经、传承、普世教会之信仰、历次大公会议、罗马教会、圣人、及士林神学家。 (6) 第十八及十九世纪理性主义(参 398)、不可知论(参 53)及唯物论(参 464)对神学认识论提出强烈之挑战。谢奔(M.J. Scheeben, 1835-1888)在1874年发表了他的《神学认识论》。梵一大公会议(1869-1870)说明了神学求知的部份程序(DS3016) 。 (7) 在第廿世纪,「逻辑实证主义」、「极端理性主义」及「文化多元论」使基督徒神学家对神学认识论提高警觉。梵二特别在三方面提及各该问题:诠释学(DV 12)、信理神学(OT16)及大公主义(UR 11)。 (三)今日的东正教神学(参 227)认为包括于圣经及传承内之启示(尤其最初七次大公会议及教父之共识),已由教会团体经由信仰而接受了。这些启示就是神学知识之主要根源。信理宣告文件(牧函、地区主教会议规定、信仰宣告、神学家声明等)则居于次要。 (四)今日之神学认识论:它系一高度纷岐之学问,该项学问且并有多项互相交织之因素,然后共同形成一强劲且属有机性之总体。在此总体内有数个层面,这些层面一方面在理论上可能互异,而另一方面在神学求知之真正过程中则不可彼此分开。 以下之顺序并非有意在重要性上表示其优先,而实系遵循由信仰恩宠得到光明之人类,其意识内在能力方面之流程。它致力为宗教及神学意义之评估提供有效的标准,并设法为神学求知程序建立一可信赖之说明: (1) 「个人宗教经验」之基本层面:此一独特经验的内在核心已超出适切描述之可能(就如以任何纯真爱情经验无法真正及客观地予以表现一样)。本质上与此一独特经验相关者为对耶稣基督之宗教投入。或如罗五5所述,是因为圣神将爱浇灌在信友身上,使他们的心灵改变。 (2) 这种经验及投入事实上发生在「宗教语言的媒介上」。用辩证法说,就是「有中介的直接性」。无限之奥秘触及有限之人类,其触及之方式无法使用有限方法如形象、比喻、象征、及语句等适切而充份地表达出来。而人类则希望在有限解说方式上能捕捉此一独特经验之若干要素。 (3) 各该基本中介方式(形象、比喻、象征、及语句)在思想典范(paradigm)(参 304)内发生作用。思想典范系一基层见解,也是一思想家基本投入及形上学前提之总体。思想典范类似一思想过程相连之母体。 (4) 思想典范内之基本中介方式导至「宗教证言」(religious testimony)关联性陈述、神话、传说、及宣信。对基督徒神学家而言,圣经及教会信仰宣布在其本质上属于第四层面。现代圣经解释学及重要历史学术(参 578, 573)均给以合理之价值。 (5) 深思及有系统的信理神学,创造关于第四层面之神学理论内容,以便对整体启示(参 313)达成关联性、有机性、及不同之瞭解。各该理论必须经过严格之「确证」测验(参 387)。 (6) 「实践」(参 399)依其多重要素乃神学思想真正具体之母体。实践─ 一方面是行动,另一方面是内容─ 为神学思想之意义提供重要而非理论之标准。 (7) 在第七层面,亦系最后一层面,有所谓「神学后理论」;其兴起系由于以下各项问题:如何在这个时代 仍能以令人可信的方法谈论天主?基督信仰的神学思想及说法真正完全可靠吗?如何证明基督徒的信仰完整无缺?如何一方面很诚实地解释基督信仰的可靠性,同时又对其他宗教信仰之存在采取正面的开放态 度?郑重地面对这些及类似问题,并设法予以答覆(不计各项答覆如何受到限制),这就是神学认识论的使命和工作。 参考书目: 谷寒松,〈神学的地位与方法〉,《神学中的人学》,三版,台北:光启出版社,1996,29-43。 ───,赵松乔合着,再版,〈神学研究方法提要〉,《天主论.上帝观》,台北:光启出版社,1992,117-130。 武金正,〈哈伯玛斯(J. Habermas)的沟通行动论〉,《解放神学:脉络中的诠释》,台北:光启出版社,1991,317-330。 Arens, E., ed. Habermas und die Theologie: Beitraegezur theologischen Rezeption, Diskussion und Kritik der Theorie des kommunikativen Handelns. Duesseldorf: Patmos Verlag, 1989. Balthasar, H. Urs von. The Glory of the Lord: A Theological Aesthetics, vol. 1. Seeing the Form. San Francisco: Ignatius Press, 1982. Cassirer, E. Language and Myth. New York: Har-per and Brothers, 1946. Ebeling, G. Introduction to a Theological Theory of Language. Philadelphia: Fortress Press, 1973. Fabella, V. and S. Torres, eds. Doing Theology in a Divided World. New York: Orbis Books, 1985. Kern, W., H. J. Pottmeyer and M. Seckler, eds. Handbuch der Fundamentaltheologie, vol. 4. Traktat Theologische Erkenntnislehre. Freiburg: Herder, 1988. Peukert, H. Science, Action and Fundamental Theology. Cambridge: MIT Press, 1984. Ricoeur, P. Hermeneutics and the Human Sciences: Essays on Language, A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 , and E. Juengel. Metapher: Zur Hermeneutik religioeser Sprache. Muenchen: Chr. Kaiser Verlag, 1974. Schillebeeckx, E. Concept of Truth and Theological Renewal. London: Sheed and Ward, 1968. Song, C. S. Third-Eye Theology: Theology in Formation in Asian Settings. New York: Orbis Books, 1979. Van Huyssteen, W. Theology and the Justification of Faith: Construction Theories in Systematic Theology. Grand Rapids: W.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1989. Waldenfels, H. Kontextuelle Fundamentaltheologie. Paderborn: Ferdinand Schoeningh, 1985. 谷寒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