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
L 部 |
理性主义 |
理性主义 lǐxìng zhǔyì RATIONALISM 参阅: 344哲学 171自然真理 335真理 391神学与科学 315信仰 639实证主义 (一)概念说明:理性主义rationalism这名词源自拉丁文ratio (理性)。它通常未以明显理论的姿态出现,往往祗是一种心态。它一味强调理性,而忽略整个生命中的其他因素(如感觉、意志等);偏向于将宗教信仰与启示归属于人类理性的批判,而排除信仰中超自然或神秘的成分。再者,它也把一切基于权威或传统的主张都隶属在理性的批判之下。理性主义作为一种时代的心态而言,代表一个意识自我觉醒的阶段,首次使心灵脱离往日献身于对象(外在事物)的状态,转向自我的反省;换言之,从历史角度(尤其十七、十八世纪)而言,它使个人或社会意识因而从权威对「实在界」(参 637)的解释中解放出来。当理性主义应用在哲学问题上时,称为哲学的或认识论的理性主义,因它一味抬举理性而忽略感觉认识;应用在神学上时称为神学或宗教的理性主义,因它纯以人的理性为标准去判断信仰与启示,甚或不承认超过理性的一切。再者,伦理的理性主义强调理性而忽视意志与情绪的力量;苏格拉底(Socrates,469-399)即是主张此伦理的理性主义的典型代表人物。 (二)古代神学可说是在「信仰寻求理解」中发展出来的。当回教思想家亚威洛哀(Averroes, 1126-1198)的理性主义体系被基督宗教的神学家采纳后,到十三世纪时,神学意见首次发生了显着的裂痕。西热(Siger of Brabant, 约1235-1284)清楚划分了哲学与神学的界线。到了中世纪晚期,有关信仰和启示的问题节节升高。其后,文艺复兴(参 84)更助长了理性主义的心态;一连串的文化运动给予「理智隶属信仰行为」的传统概念带来极大的挑战;另一方面,宗教改革运动(参 273)强调信仰与宗教经验,抹杀理智与哲学,似有排斥理性主义的倾向。岂知宗教改革家为了护卫良心权利,强调个人对圣经的解释,这些无意中反促进了日后理性主义的发展。 (三)近代: (1) 十七世纪时,数学与科学方法广泛渗进文化内,这是近代理性主义盛极一时的主因。如此,笛卡儿(R. Descartes, 1596-1650)在他的理论系统(不等于在他本人的信仰生活中)把启示排除在其理性系统、批判精神、方法的怀疑以及数学的明晰性之外,导致日后许多理性主义者颇具破坏性地批评宗教传统。犹裔哲人斯比诺撒(B. Spinoza, 1632-1677)将圣经归属于自然理性的批判,声称宗教的理性核心部分与他的自然主义和泛神论的哲学相符合。 (2) 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参 474)的思想家更以批判的理性之名,将基督宗教的传统隶属在彻底之批判下。洛克(J. Locke, 1632-1704)的《基督宗教的合理性》(1695)与康德(I. Kant,1724-1804)的《纯理性限制下的宗教》(1793)两书企图指出基督宗教的超性靠山已被挪去。在此理性观点下,信仰与启示被贬至人类发展的神话(理性前)阶段中。 (3) 十九世纪时,孔德(A. Comte, 1798-1857)深信近代科学的合理性(rationality)或他所称的实证哲学(参 639),是历史过程中人类意识逐渐从神学和形上学中解放出来的巅峰时期。而黑格尔(G.W.F. Hegel, 1770-1831)则将启示与神学归入「绝对知识」的理性体系中。波内底(A. Bonnetty, 1798-1879)主张缓和的传统主义(mitigated traditionalism) (参 597),他认为中世全盛时期的士林学派有理性主义的嫌疑。 (四)在1855年编列禁书的圣部颁发文告(DS 2811-2814),教宗碧岳九世(1846-1878)当年同意,排除波内底的缓和主义卫护士林学派思想。梵一大公会议(1869-1870)在1870年颁发《天主之子》(Dei filius)宪章(DS 3004-3045),以阐明信仰、启示与理智的关系,而驳斥理性主义。 (五)由上述可知,尽管理性主义者间的论点彼此有些差异(即使近代理性主义以不可知论和无神论姿态出现),都未曾完全断绝承自基督宗教启示与神学的遗产。事实上,现代不少教派的基督徒都把信仰与理智分离开来,可见理性主义带给基督宗教的挑战有多大。 编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