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
D 部 |
单志论 |
单志论 dānzhì lùn MONOTHELETISM 参阅: 449基督论 4一性论 223亚略主义 290阿波林主义 216君士坦丁堡第三届大公会 (一)概念说明:单志论(单志一论) monotheletism来自希腊文,包括两部份:monos (一、独一),thelema (意志)。单志论是第七世纪的一种基督论的异说,主张在基督内有神性与人性等二性,但只有一个意志,只有一个行动方式(energeia, mode of activity)。认为在基督内只有一个「位格」(hypostasis, person),因而只有一个(神性)意志,且由此唯一意志只能产生一个(神性的)行动方式,(因而又称为独作说monergism),其人性只是个工具而已,故此派否认了基督内有人的意志。 (二)简史: 起初,单志论主要是受到下列异说的影响:一是亚略主义(Arianism)和阿波林主义(Apollinarianism);此两派皆主张在基督内唯一的原则是圣言本身。另一种异说是塞凡里(Severus, 约465-538)所倡的塞凡里派;此派采用亚历山大的济利禄(Cyril of Alexandria, +444)有关基督内一个性体的术语来表达基督「位格」的唯一性。 第七世纪单志论之争的领域是在加采东大公会议(451) (参 130)驳斥一性论之后的拜占庭东方教会。此单志论运动是由君士坦丁堡宗主教赛奇(Sergius, +638)所发起;他主张在主基督内只有一个行动方式,企图将一性论者(monophysites)带回教会。634年成为耶路撒冷宗主教的索弗洛尼乌(Sophronius, +638)发行其著作Synodica,引用教宗良一世(Leo I, 440-461)的话以攻击「一个行动方式」的说法。而赛奇则重申其看法,且写信给教宗何诺利乌一世(Honorius I, 625-638)。教宗为排除于基督内人性意志与神性意志的冲突的可能性而提到一个意志与行动的伦理一致性;但他有意把一个或两个行动的问题留给学者讨论。而638年赫拉格利乌斯皇帝(Heraclius, 610-641)在其著作《Ecthesis》中却采取赛奇的立场,主张一个意志而有贬抑基督内人性意志的迹象。 证道者马克西木斯(Maximus the Confessor, 580-662)超群出众地将济利禄、伪狄奥尼修(Pseudo-Dionysius Areopagita, 约500)、塞凡里等人的学说与加采东大公会议的基督论整合在一起。马氏的论释与加采东大公会议采同一立场,对于知识与自由、人的意志与基督的行动方式都有独到的见解和中肯的评论,并很清楚地与神的位格连贯在一起,因而为加采东大公会议的基督论和救援论奠定了基础,使其在「一与多」的辩证紧张中,保持了平衡。 教宗若望四世(John IV, 640-642)在罗马会议中谴责了赫拉克里乌皇帝的《Ecthesis》;拉特朗会议(649)和教宗玛尔定一世(Martin I,649-655)拒绝了单志论(DS 500-522)。君士坦丁堡第三届大公会议(681)明确谴责了单志论(DS 550-559)。 如今在基督内不分离、不相混、且彼此和谐的两个意志行动方式已被看成信理了。而教宗何诺利乌一世则被视为在基督论上趋向单志论者,并未被判为异端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