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
J 部 |
进化 |
进化 jìnhuà EVOLUTION 参阅: 521进化主义 524 创世主义 12人化 509单偶论 522进步 539发展 (一)概念说明: 进化evolution一词来自拉丁文动词evolvere,此动词包括e (ex) (出来)和volvere (转动,发挥)。Evolution的基本意思就是「转动出来」、「发挥出来」的过程。 宇宙、生物和人类的进化,是现代思想的一个主要范畴:物种永远在变化,一个物质可以繁衍出不同的后裔,这样的自然过程称为生物进化。现代进化论认为,当今世界上几百万种生物,全是由远古时期地球上出现的微小原初生物演变发展而来的,而原初生物则是在原始地球的演化条件下,由无机物质合成的。十八世纪一些学者便明确表示,一些物种彼此相似可能是因为同源共祖的缘故。但直到1859年达尔文(Ch.R. Darwin,1809-1882)发表《物种由来》一书后,才使进化思想流传开来。这一名词有时限于有机物或生物的进化,但认为宇宙与人类是进化的想法,其历史远较达尔文主义来得悠久。 现代进化论则认为演化是由一个物种变为另一物种的过程。依照演化的起点有一个或数个(原细胞),原始类型演化可以分单元的(monophyletism)与多元的(polyphyletism)两种。 柏克纳(F. Birkner, 1868-1944)则表示如下的意见:「生物的单元演化应该加以否定,因为由一个物种变为另一物种的过渡类型并不存在。多元演化似乎更合乎事实。可惜至今我们还不能断言生物曾经有过多少原始类型与基本组织。」 (二)哲学进化观:在西方哲人中,有主张宇宙无始无终,自本自根,永恒存在者。有认为神由永恒中创造了宇宙的;或上帝在时间中创造万物的。而不论宇宙如何来,在古代哲学家的眼中,宇宙乃是形体实物的总积;其生成有以下不同的主张: 「原子论」者主张,系不可分的无量原子,彼此相连着,由一种不断的降落,被拖进空间,它们结集在一起,并形成很多变化;自然万物皆由之而生。而根据必要性定律,生生灭灭的灵魂与神,亦都是这些原子的变化过程中的因素。 「力说」者主张:宇宙的形体物是靠吸引或排斥的力量,由简单的物构成。这些力量的集合与不同的空间支配,就是各种不同的形体物;力量本身不占空间,但却使人有空间的印象。 「型质合一说」(参 294)则主张:自然界中的物体是由两种形上因素组成的,即「第一质料」(materia prima)及「实体型式」(forma substantialis),即「本质型式」(forma essentialis)。「实体型式」不单是殊种差别的(静态)始元(principle),而且是殊种特有完美为目的之行动的(动态)始元。自然物体靠那尚非固定的「第一质料」(它是形上的潜能)可能获得新的型式,也可能与其他型式融合为一,故而可能形成新的物体。人的精神灵魂由于能独立存在及活动,所以称为「本身自立的型式」。由于「本身自立的型式」之故,人不可能是别的物体之进化过程中的「阶段」而已,反而人是其他物体之进化过程的目标。 黑格尔(G.W.F. Hegel, 1770-1831)则主张万物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表达,绝对精神在自我表达中走向更圆满的自我。 中国传统哲人都认为宇宙来自有位格的「天」,或无位格的「道」,天与道都是独立永在,无根源的根源。至于宇宙之生成,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三十二章)。易经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系辞上传)。依学者解说,大体可说,构成万物之元素或使之变动不停的两种动力─ 阴阳,是宇宙进展的第二阶段;从此,由简而繁,由少而多,终成大宇宙。又有学者认为:「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生焉」(周濂溪太极图说)。董仲舒认为:由阴阳而有金、木、水、火、土五行,由阴阳五行构成万物。有些哲学家则认为气是物的构成之本,「太虚无形,气之本体」,「感而生,聚而有象」(张载正蒙太和篇),认为气,机械地,必然地聚而为万物。人即「气之聚也」。 (三)圣经:圣经首卷创世纪的作者,无意以科学的言语和方法,对述说天主创世的历史;他只想给人讲一段重要的宗教真理─ 人的信仰之基础,即宇宙万物,尤其是人类,都是以独一无二的神─ 天主─ 为绝对的根源。因此,作者用了最简单而又通俗的字句、观念与表达方式,好使当时的读者能对天主创造万物的事实具有生动的印象。他把创造天地万物的事实描绘成六天完成的工程,并亚当、厄娃(夏娃)男女二人类视为创造的高峰(参 509)。这显然是用比喻的说法给当时人讲述启示的真理,并且使以色列人将每周的第七天当作休息及恭敬天主的日子。 (四)教父:少数教父,尤其是奥斯定(Augustine, 354-430),曾经认为生物可以有某种进化。他们假设天主在同一时间创造了万物(德十八1),其中有一部份受造物自始即以完满的状态存在,至于其他受造物则是从原始的胚种(rationes seminales or causales)逐渐演变而来。教父与士林派(参 20)神学家中,若有接受生物演化说的,也祇以每一物种均分别由天主所创造的原始类型演变而来。 以有神论的宇宙观为基础的进化论,承认天主为物质与生命的原因,承认生物是按照天主的计划从被造的胚种,或从原始的类型(进化论)发展而来的。这种理论可与启示真理相协调。不过,有关人的起源,则必须承认有天主的特殊创造参与。 (五)教会训导权:教宗碧岳十二世(Pius XII, 1939-1958)在1950年说:「教会训导权并不禁止『进化论』的学说,即对人肉身的来源,从现已存在的生物原始,着手研究。至于人的灵魂,则公教信理,命令我们要坚信:她(灵魂)是由天主直接创造的……」(DS 3896)。教宗保禄六世(Paul VI, 1963-1978)于 (六)今日神学: 天主启示给人的不是「如何」创造世界,而是创造它的「由来」和「所以然」。至于进化论的详细解释,是生物学家的使命;教会并不将它列为训诲万民的直接教材。即使一般人都认为所有生物都是从原质而来,这与基督宗教信仰还是不冲突。基督徒仍相信天主创造原质,并赋与它生命,使它生长、发育、进化。 拉内(K. Rahner, 1904-1984)则认为:「可能我们可以把天主创造灵魂看成是存有物藉本质的自我超越(essential self-transcendence)演变成新的存有物,因为本质的超越事实上已包含天主创造灵魂的主要意义。灵魂有特殊的、唯一的来源,与宇宙中其他存有物的来源不同,因为灵魂的自我超越乃是走向绝对、唯一、精神的、个别存有物,即天主,绝对第一因(absolute first cause)。」 总之,大自然及其规律和圣经的道理都是由至善、真理的天主而来,绝不会有任何的冲突。达尔文也在他所着的《物种由来》一书中写着:「在我看来,所有过去和现在、在世界上生存过的生物,他们的产生和灭亡,是由于间接的原因。这样的说法,更符合于我们所知道的造物主制定的有关生物方面的规律。」在这本书的结论里他写着:「造物主最初赋与生命于一个或数个形体,然后不断地由这简单的形体开始演化,而成为无数极为美丽奇异的形体;这种对生命来源的解释是奇妙伟大的。」达尔文认为这种解释更可证明造物主的无限智慧和全能。遗憾的是达尔文死了之后,在许多修订版和译本里(包含学校的课文),竟将他表明对造物主信仰的词句删掉了。 德日进神父(P. Teilhard de Chardin, 1881-1955)融合科学、哲学与神学,把宇宙进化分为物质化、生命化和人化三大阶段,视每一个新阶段为一次大跃进;而物质化的阶段中分子的形成,是跃向生命化的准备期。他认为,宇宙的演化是整体性的「内在动力」推着万物经超越自身的方向前进,任何物质皆非无生气的死物,其实质内早已含有一种「先天生命」与「意识的种粒」,使物质发出生命,生命发出心智;而其终向则皆是集中地奔向天主─ 宇宙万物的核心,最高的意识,最高的精神实有。而基督是天主也是人,是天人合一的圆满,祂降生成人,人类跟随祂的基督化,就可说是跃向天人合一之圆满的准备。」耶稣会慕尼黑哲学院宇宙论与生物学教授暨神秘家的哈斯神父(A.M. Haas, 1914-1982)在《进化与圣经》一书中将德日进神父的思想作成图: 德日进于1955年4月10日复活节去逝,前三天(圣周四)最后一次在他日记中以希腊文写出保禄的话「天主是万物中的万有」(格前十五28),然后综合其一生之思想说道:「我的信条有二:宇宙是有中心的,进化的,是向上往前的进化,此其一。耶稣基督是宇宙的中心,此其二」。 德日进的思想与诺贝尔得奖主艾克里斯(J.C. Eccles, 1903- )的看法十分相合。艾氏评论进化假设说:「我们找不到否认的证据,我们承认有许多许多迹象,支持达尔文及其后学者发展出来的普遍原则,并说明动、植物界构造上的变化多端。」他又说:「与达尔文合作发现物竞天择原理的华莱士(A.R. Wallace, 1823-1913)再三强调:生物进化纯物质性的解释,不能说明人的精神性,我们只能在不可见的精神世界寻找精神起源的原因。」 一般来说,今日科学的证据使人类乃由进化而来的假设日益可信。但,假设尚非事实,因为在宇宙进化的巨浪中尚有一些「缺如的环节」(也称「失落的连环」)(missing links),以致无法确切知道人究竟何时、在何处、何种具体环境中出现。然而,造成进化的原因,除了外在因素,如气候、食物、地形等,还有内在因素,如基因突变。虽然有些科学家主张偶然说,多数学者认为宇宙进化是有目标的。 在教会逐渐接受进化论之时,今天在基本主义的教派中,又出现了所谓的「创世主义」。他们的主要论点是天主在六天内直接创造万物,在每一种类中都有天主直接的参与。 天主教会实际上所能接受的是「神导进化论」,它是站在「进化主义」与「创世主义」两个极端之间。神导进化论一方面肯定进化主义中值得采取的看法,就是在受造界中的变化与发展。当然也不接受一切都靠自然的演化而成。梵二大公会议(1962-1965),以德日进神父的思想为后盾,接受过程、动态的思想。根据天主教的信仰,造物主创造了宇宙;至于这是多久以前的事,它开始的情形如何,还是一个有待科学家去考证的问题。当科学家的学说有了确实的证据且可以成立时,基督徒将承认他们的主张,因为他们所证实的,不致违反基督徒的信仰,相反地,更坚定了其信仰(GS 5、34、36、44、54、66)。 参考书目: 德日进,郑圣冲编译,《人的现象》,台北:先知出版社,1972。 潘柏滔,《进化论,科学与圣经冲突吗?》,台北:校园书坊,1984。 蔡松煨,《创造与进化的研究》,台北:圣经与信仰社,1983。 Bendall, D.S., ed. Evolution: From Molecules to Man. Cambridge: Union Press, 1983. Bresch, C., S. M. Daeck and H. Riedlinger, eds. Kann man Gott aus der Natur erkennen? Evolution als Offenbarung. Quaestiones Disputatae, vol. 125. Freiburg: Herder, 1990. Darwin, Ch.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London: 1859. ───. The Descent of Man. London: 1871. Gonoczy, A. "Evolutionstheorie und Schoepfungs-glaube." Beinert. 150-152. Haag, H., A. Haas and J. Huerzeler. Evolution und Bibel. Luzern: Rex Verlag, 1963. Rahner, K. and P. Overhage "Evolution." SM, vol. 1. 283-297. 谷寒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