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
T 部 |
痛苦神学 |
痛苦神学 tòngkǔ shénxué SUFFERING, THEOLOGY OF 参阅: 297耶稣基督受难圣死 600奥秘 603逾越奥迹 7十字架神学 (一)概念说明:痛苦神学theology of suffering是有关「痛苦」的神学说明。痛苦有它的奥秘性,以下分三点来发挥: 痛苦是人生不能避免的事实,是一个永久的谜,也是各宗教特别关注的问题。佛教(参 208)教义更以痛苦为中心主题,四谛论开宗第一章就是苦谛,说明人生一切都是痛苦,生老病死是人生痛苦的代表。佛教以人的痛苦源于贪欲,贪欲起于愚昧无明;为了消灭痛苦,必须克除贪欲,改正无明。消除了贪欲与愚昧的人便是得道成佛,死后不再轮回,却寂灭而入涅盘,获得痛苦的最后解脱。 基督宗教信奉有位格性的神明,祂创造主宰一切;神本身是无限美善的,也是万善根源;因此,世界上恶与痛苦的事实便成了相信神的存在的绊脚石。护教学往往试图以各种理论解释痛苦存在的理由,但未能提供完善的解答;以下是一些替痛苦答辩的解释:痛苦是世界进化过程中的自然现象,是由适者生存的竞争所产生的结果;痛苦是由于人滥用自由,破坏了世界的和谐与秩序所导致的混乱状态;痛苦有考验的作用,能使人在磨练中成长;痛苦指出世界在消逝中,在结束人世旅途后,便开始永恒和圆满的生命。 以上各种理由只能给予痛苦部份的解释,未能给人满意的解答,对于痛苦圆满的解答可以说是根本找不到的,因为痛苦本身是一个奥秘。天主是无限的奥秘,祂对于世界和人类的救恩计划和自由决策也是奥秘:「啊,主的富饶、上智和知识,是多么高深! 祂的决断是多么不可测量!祂的道路是多么不可探察!」(罗十一33)。从救恩史可以看到,痛苦包括在天主的救恩计划与措施内,因此,痛苦也成了天主无限奥秘的一部份;拉内(K. Rahner, 1904-1984)指出,接受天主为莫可名言的奥秘也要求信友接受痛苦的奥秘,二者是同一事件的两面。 (二)圣经启示的解答: 在救恩史中天主给信徒启示了祂自己的奥秘,祂也给他们提供有关痛苦的启示;但正如天主本身的奥秘在启示后仍是奥秘,祂所启示的痛苦也不失其奥秘的特性。有关痛苦的启示是渐进的,这启示首先指出痛苦与恶是连在一起的,但两者都不是来自天主,祂是一切美善的创造者。由于人滥用自由意志,遂产生罪恶,而痛苦是罪的惩罚(创三16~19);民族整体性的观念影响了天主惩罚罪过的理论,个人的罪行能给整个家族、国家和下代招致天主的惩罚(户十二1~15;申八28;撒下廿四10~17);充军后,厄则克尔先知修正这理论,主张痛苦是个人罪行的惩罚(则卅一29~30)。但面对无辜者的痛苦,厄则克尔的修正理论也无法提供解答;圣咏作者表达了无罪者对于罪人享福及繁荣的抗议(咏六4;卅四17;八八47);关于义人受苦的事实,约伯书作者只能劝人在天主不可探测的智慧前保持缄默(约四二1~6)。一些充军后的著作提出天主末世的审判作为痛苦的解答,在末世善人和恶人将获应得的永恒赏报或惩罚(达十二1~3;加下七9,11,23)。充军的经验也使一些先知看到痛苦是个人和民族悔改的机会(依廿五8;卅五4~10;耶卅一15~20);依撒意亚先知的「仆人诗歌」更指出痛苦有代全体人民和其他民族赎罪的价值(依五二13~五三12)。这反省有助于新约作者了解耶稣的死有替人类赎罪的价值(伯前二24;罗三25)。祂的苦难与死亡使世界与天主和好(哥一20~21;罗五10);这种赎罪与和解的意义应该是耶稣本人首先所提示的(谷十45;玛廿六26~28)。新约作者也邀请信徒参与基督的苦难,指出这是分享祂复活光荣的必经道路(罗六5;七4;八17)。 罪恶造成人与天主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决裂,破坏世界的和谐与秩序,招致痛苦与混乱的结果;这痛苦不但打击罪人,也落在无辜者身上;整个世界都陷于罪恶与痛苦的阴影下。在救恩史中,天主透过历史事迹和先知的反省,逐步启示痛苦的意义;及至救恩史的高峰,天主没有给予痛苦一个清晰的理论解答,却给了一个具体的最后启示:祂派遣自己的儿子到世上来,分享人的一切处境与际遇,饱受各种痛苦的打击,无辜地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替人类赎罪和带来救恩;基督的苦难与死亡成了祂对天父和对世人爱的最大标记,基督的复活却表明天父悦纳了圣子的自我奉献。基督死而复活的逾越奥迹给痛苦带来最后的解答。但这解答并没有除去痛苦是奥秘的特性,因为逾越奥迹本身便是一个爱的奥秘。 (三)基督徒面对痛苦应有的态度: 梵二大公会议(1962-1965)《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指称,痛苦和死亡的哑谜只有在基督死而复活的逾越奥迹的光照下才获得新的意义(GS 22);对于痛苦的奥秘,天主没有给予理论性的解答,却在基督身上给了一个具体的指示;基督对痛苦与死亡的态度也该是基督徒应有的态度,在基督徒身上,痛苦与死亡也该成为爱的标记与表达。在逾越奥迹的光照下,痛苦已不是「问题」,而是「奥秘」,信徒应有的反应不该是设法完全地了解和寻求解答,而是爱心的回应与接纳;这样,他们才可像保禄宗徒一般,在自己身上,「为基督的身体─ 教会,补充基督的苦难所欠缺的」(哥一24)。 基督一面经历了痛苦,一面也尽力免除人间疾苦;祂被派遣向贫穷人传报喜讯,向俘虏宣告释放,向盲者宣告复明,使受压迫者获得自由(路四18)。基督以言语和行动宣讲天国的喜讯,并使天国具体的临现;藉着祂死而复活的奥迹,基督更成了「使人生活的神」(格前十五45),开创了新的救恩境界。天国表示全面性的救恩,包括精神与物质,个人与社会的向度;天国在末世才圆满实现,但在今天历史中已开始临现;基督徒有责任巩固和扩展这天国。因此,基督徒一面应参与基督的苦难,一面也该同情今天仍继续在世界各地受苦的基督,勉力以实际的行动消除人间的疾苦,尤其当这些痛苦是由罪恶和不正义所造成的。基督在世时饱受创伤,因此格外善于怜悯和治疗痛苦;在这充满忧患的世界,基督徒也该像基督一般成为「受创的医治者」(wounded healer)。 参考书目: 施惠淳,〈『主啊!为了甚么?』.圣经论痛苦〉,《神思》8 (1991),23-31。 高夏芳,〈十字架─ 永恒的绊脚石?〉,《神思》8 (1991),15-22。 嘉理陵,〈天主爱我自有祂的方式:默想痛苦的神学意义〉,《神思》8 (1991),1-14。 Boros, L. Pain and Providence. New York: Seabury, 1966. Dougherty, F., ed. The Meaning of Human Suffering. New York: Human Sciences Press, 1982. Moltmann, J. The Crucified God. London: SCM,1974. Rahner, K. "Why Does God Allow Us to Suffer?" TI, vol. 19. 194-208. Walsh, J. and P. G. Walsh, eds. Divine Providence and Human Suffering. Wilmington: M. Glazier, 1985. 黄克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