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 ||||||||||||||||||||||||||||||||||||||||||||||||||
S 部 | ||||||||||||||||||||||||||||||||||||||||||||||||||
圣经正典 |
||||||||||||||||||||||||||||||||||||||||||||||||||
圣经正典 shèngjīng zhèngdiǎn CANON OF SCRIPTURE 参阅: 571圣经 574圣经的无误性 575圣经灵感 414教会不可错误性 470伪经 (一)概念说明:「正典」一词来自西文的kanon,在闪族文字里已有芦苇(尺)的意义,然后在希腊和罗马文化中演变成标准和书的清单之义,而在教会初期及以后的传统里取得了规矩和准则的意义。大公会议的撮要性决定以「准则」(canones)简短的说出,一直到梵一大公会议(1869-1870)都如此(DS 3021-3043)。圣教法典的条款也以canones (准则)称之,例如1983年出版的《天主教法典》便有1752条canones。 本文所说的正典与经典之作有关,这是宗教文化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我国自公元一世纪始就有「五经」之说,自清朝以还又增至「十三经」。还有学者将四书由那些经典中游离出来,如是「四书」「五经」成了中国主流文化(儒家)的经典之作。佛教有梵文和巴利文经典,译成汉文和藏文后,成了大乘佛教的基础。禅宗的公案也有经典的作用。下面所讲的是针对基督宗教的圣经正典而言。 (二)古以色列已体验到,有些书写下来的言词最后是来自天主,而为目前还有效,并且发生著作用(厄下八1~12;加下二13~14;八23)。基督宗教的初期团体把这些书面作品接受过来,认为为自己依然有效,并看成是天主的话(宗一16;十七2,11;十八28;迦三8等等)。教会除了承认日后所谓的旧约的权威之外,还加上了今天的新约诸作品,这些作品出自第一世纪后半叶的不同时机,因为教会认定这些作品传递了耶稣的言行,并以宗徒们的权威予以充实。 正典的形成是由公元第四世纪的Laodicea会议开始,但历史细节并不清楚。下表是一个梗概,有的地方是猜测的:
(三)建立正典来自两种需要: 把有关耶稣的口传和书面的传统搜集起来以补足犹太人的圣经,另一需要是保护关于基督的传统,免遭篡改,如马西翁(Marcion, 约85-160)、蒙丹派(参 629)的伪经。将一部著作收入正典的标准是:宗徒性(即来自宗徒或他们的弟子),礼仪用途(指向存在性的意义)及教会的接受(合乎信仰规格,即初期基督徒团体的告白)。 天主教、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基本上都承认圣经正典的约束性,只是在书目上略有出入。天主教的旧约含括四十六卷,东正教经过长期的犹豫之后也与天主教有同样的书目,虽然从未作过官方的决定。 在名称方面天主教和基督新教有一些区别:基督新教把新约七部次经(见上表新约注)及旧约的达、艾希腊文部分(见上旧约表注)称为伪经(apocrypha);而天主教所视为伪经的,基督新教则称为伪书(pseudepigrapha)。马丁路德(M. Luther, 1483-1546)曾把雅各伯书信逐出正典。 (四)神学反省: 由神学和灵修的观点来看,正典的权威在于它所包括的作品,且只有这些作品是由天主默感写成的;在事实的层次上来说,正典的基础在于只有正典里的这些作品让人得以把握建立于天主权威上的基督权威,而基督的权威是透过宗徒们的见证在历史中得以掌握。因此正典的约束性既不来自教会的训导权,否则训导权要取代圣经而成为信仰的准则了;正典的约束性也不由于圣经本身,因为圣经本身需要另一个基础来支撑它;正典的约束性却来自基督的权威。这权威来自耶稣基督的复活;在耶稣基督的复活中初期教会体认到天主的权威。 初期教会经过正典形成的过程使圣经成为教会的书,教会的这一决定是不能错,并且是不可收回的,理由就是拉内(K. Rahner, 1904-1984)所说的,初期教会因为是给复活事件作证的教会,为以后的世世代代都有作为准则的意义。初期教会的信仰藉着圣经在历史中流传下来,圣经就成了教会信仰的准则性的客体化。教会在信奉这一准则并加以肯定中慢慢固定了圣经正典。从此,宗徒时代以后的整个教会都以之为最高的信仰准则。 近十几年的正典研究已由形成过程及清点书目转向正典的神学意义及其对了解整体圣经所引起的作用,而有圣经的文字意义及正典意义,以至各书写成年代与编入全部圣经后的种种关系和所突出的新意义等,这里已无法多说,请读者参阅参考书目中所列的书和文章。 参考书目: 房志荣,〈圣经中默感的具体实现〉,《教友生活周刊》第2059期(1994年6月12日)第四版。 韩承良,〈圣经书目〉,《圣经辞典》,台北:思高圣经学会,1975,919-921。 Beinert, W. "Kanon." Beinert. 298-302. Brown, R. E. The Critical Meaning of the Bible. New York: Paulist Press, 1981. Most W. G. and others. "Bible III (Canon)." NCE, vol 2. 386-414. Sanders J. A. Canon and Community: A Guide to Canonical Criticism. Philadelphia: Fortress Press, 1984. Sceppard, G. T. "Canon." Eliade, vol. 3. 62-69. ─── . "Canonization, Hearing the Voice of the Same God through Historically Dissimilar Traditions." Interpretation 36(1982): 21-33. Wicks, J. "Canon of Scripture." Latourelle. 94-101. 房志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