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S 部

圣体圣事,感恩圣事


shèngtǐ shèngshì
EUCHARIST, SACRAMENT OF THE
参阅 559圣事 17入门圣事 681弥撒 677临在 334纪念 708体变 616意义变换
(一)概念说明:
圣体圣事sacrament of the Eucharist也称感恩圣事或感恩祭宴,此词包含两部分:圣事和圣体。圣体(Eucharist,拉丁名词eucharistia)意即感恩,或感恩祈祷(得前三9;格前十四16;斐四6),或筵席的祝福(弟前四3~4)。把Eucharist一词用在圣体圣事上始自教父时期,这不是新约的说法。新约还用别的名称表达今日教会中所谓的感恩礼的事实,如主的晚餐(格前十一20)或擘饼(路廿四13~35;宗二42~46;廿7,11)或感恩聚会(格前十一17~34)。
圣体是天主教会七件圣事之一,从进入圣事性的公教团体来看,它也是三件入门圣事之一(此外还有圣洗、坚振)。圣体是天主教会的中心圣事,也是礼仪崇拜的高峰。「传教工作所指向的目标,就是使所有的人藉信德及洗礼,成为天主的子女,集合起来,在教会中赞美天主,参与祭献,共进主的晚餐」(SC 10)。
圣体圣事两个描述性的定义指出这件圣事的深义:
1)梵二大公会议(1962-1965)《礼仪》宪章47号:「我们的救主,在祂被出卖的那一夜,在最后晚餐中,建立了祂的体血感恩奉献,藉以永留十字架的祭献于后世,直到祂再度来临,并把祂死亡复活的纪念,托付给亲爱的净配─ 教会。这是仁爱的圣事、统一的象征、爱德的联系、逾越宴会,在此以基督为食物,心灵充满恩宠,赐给我们将来荣福的保证。」
2)普世基督教协会(参 534)在《利玛文献》〈圣洗,圣体和牧职〉(1982)111号描写圣体的意义如下:「圣体基本上是天主在基督内藉圣神的德能恩赐给我们的圣事。基督徒藉着与基督体血的契合领受这项救恩之赐赠。在圣餐中,在享用饼酒之际,基督与我们契合。天主自己把生命赐给基督的身体,更新每个肢体。如同基督所应许的,基督身体中每个领过洗的成员在圣体中得到赦罪的肯定(玛廿六28),永生的保证(若六51~58)。圣体有许多含义,应该从这各种含义来了解它:「向天父的感恩、对耶稣的纪念、向圣神的呼求、与信众的共融、天国的宴席。」
(二)圣经:在旧约以色列人经验的准备下,新约包含对圣体的基本解释:
在犹太人当中,筵席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和宗教礼仪,有好几个不同的方式:除了平日的家庭筵席之外,还有节日的筵席,它为一些特别的庆典(如巴斯卦筵席)提供纲领。节日的筵席习惯上以擘饼开始,并饮两杯正式的酒,但在特别重要的日子,还有第三杯酒:「祝福的杯」(祝福,感谢:eucharistein),由参与者共享。此外,巴斯卦筵席在结构上还要主礼者解释它的意义。
对观福音最后晚餐的叙述(谷十四22~25;玛廿六26~29;路廿二19~20)与巴斯卦筵席连在一起(谷十四12,16;玛廿六17,19;路廿二8;13)。但若望却把它放在「逾越节庆日前」(若十三1);保禄也没有指出最后晚餐就是逾越节晚餐(格前十一23~26)。总之,可以说,最后晚餐不是当年的逾越节筵席,但它与逾越节相当接近,时间上的接近加给耶稣和宗徒的最后晚餐很多寓意,这些寓意在教会的纪念中留下了记号。最后晚餐的叙述显示了耶稣对祂的死亡和最后晚餐的理解。藉着一个先知性的象征行动,耶稣邀请祂的门徒藉分享饼酒与祂进入爱的亲密关系。这分享包含两个主要因素:完全交付自己(爱的牺牲),相互间深切的共融(爱的共融);耶稣的这种分享后来在团体的筵席中,在主的临在下重演。在旧约的暗示下,耶稣把自己等同为依撒意亚笔下交出自己性命承担罪过的上主仆人,祂也解释祂的行动为耶肋米亚所预见的新盟约的开始。
保禄在提及圣体之前,首先问到吃祭肉的适当性的问题。他坚持分吃饼酒是真实地分享基督的体血(格前十14~22)。其后,保禄又直接谈到格林多人在主餐中的行为(格前十一17~34)。各种弊端陋习让格林多主餐礼不能成为真实对基督的纪念;基督在爱中交出自己的性命救赎众人,但格林多人却因自私自利让自己陷入杀害耶稣的人的党羽之中。所以他们必须拋弃自己精神上自以为高人一等的心态,而面对基督的死亡及祂虚己的爱。否则,他们就等于吃喝自己的审判,而不是喝饮他们的救赎,因为他们未能体会到基督徒团体就是基督的身体(格前十一29)。保禄恳请人更深切地体会到在主餐中所分享的新盟约的意义。如此才是真正宣布主的死亡,直到祂光荣的来临。
马尔谷以增饼故事(谷六32~44;八1~10)及「杯」的话语(谷十35~45;十四32~36)来准备最后晚餐的叙述(谷十四22~25)。从格前的写作到马尔谷福音的完成中间这十几年内,基督徒团体在各个不同地方、社会场合来庆祝主餐礼,并有着不同的神学重点。马尔谷把圣体的故事放在失败和出卖的上下文中,以映照出和解的主题;这和解是在最后晚餐中耶稣把自己交与门徒时出现的。祂交付自己,没有把持不舍,而且许诺在痛苦黑暗的事件之后会与他们再团聚。在这里,马尔谷的教会会听到和解的劝导:在争执和分裂后要和解,并要与各不同国家不同宗教背景的归化者一起分享主餐。最后晚餐的杯,字面上的是为盛满基督盟约的血,但它也象征耶稣救赎性的苦难。门徒共饮耶稣的杯让他们与耶稣的盟约结合。共饮此杯也包含他们要参与耶稣的服务,及苦难和死亡。耶稣在爱的牺牲中把自己的生命交出来,这种行动也将是作门徒的模范。
玛窦在某些程度上重复马尔谷的圣事神学。但是他对圣体却有他独特的看法,他改写增饼故事(玛十四13~21;十五21~28)和最后晚餐的叙述(玛廿六17~29)。玛窦改编最后晚餐(以晚餐的准备开始)的叙述,以突显出在门徒使命上的听命的重要性。基督命令,而那些门徒听命服从。信徒称祂为「主」(雅威),而不是「辣比」或「师傅」,这显出他们对祂身分的理解。即使吃喝饼酒也是门徒对主的命令的回应。「喝这杯」,除了马尔谷的象征意义之外,还有听基督的命、参与祂的生命和救赎使命的决定。另外玛窦最独特的还是来自旧约的厄马奴耳的主题:耶稣具体地证实天主渴望居住在祂人民之中的心怀,祂一直存留在教会内,直到历史的穷尽。如今,祂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临在圣体之中,它是将来永恒筵席的预像。耶稣说:与我一起喝这杯吧,而我也将与你一起在我父的国里共喝美酒。
路加的食粮主题(路一53;十二35~40;十三28~29;廿二16~18;宗十10~16)和筵席主题(路五27~32;七36~50;九11~17;十四15~24;宗二42~47;廿7~11;廿七33~36)有着很丰富的含义,遥指最后晚餐(路廿二14~28)和复活后的筵席,它们都暗示教会的圣体礼。耶稣与人共席是天主给所有人赐下生命和救赎的比喻。耶稣没有转面不理那些遭受世人遗弃的人、罪人和出卖者,反而与人同席,产生联系,这联系在最后晚餐时就成为新盟约的联系。筵席刻划耶稣为老师、为医生,为一个愿意宽恕及和解的人。祂恩赐希望给卑微的人,推倒骄傲者的自满。路加的杯不强调马尔谷的苦难的意义。「为你们而舍弃」的身体,和「为你们流出」的血代表耶稣终极的爱的服务,接受谦下,甚至死亡,听命的服务;如此乃摧毁了罪过的捆绑。这就是新盟约关系的基础,这关系建基于祂的临在、支持,及效法祂的召唤。圣体一方面在纪念中回顾救恩历史,另一方面也在期待中前瞻圆满的天国筵席。
若望福音在最后晚餐中没有叙述圣体的故事,他也不用「主的晚餐」,或「分饼」等说法。但若望却传达了基督徒传统中非常富影响力的圣体教导。在若望与对观福音一起保留下来的少数耶稣公开生活的故事中,有一个是增饼的故事。若望在这叙述中认出圣体的主题,却没有把它应用为最后晚餐的预像,却把它放在一段很长的生命之粮的言论之前,作为这一章的主调(若六1~15;25~59)。若望指出从耶稣公开生活中的言语和行动中倾留出来的圣体圣事。这是若望降生神学的一部分。耶稣是回答人类最深渴望的、成为血肉的圣言,祂藉自己的礼物,即祂的生命和死亡,给信友传达永生,就是在在圣神内与天父的契合。若望福音第六章生命之粮的言论为信从祂的人而言,是圣言降生为人的圣事性的最高峰,祂指出这粮食为每个参与者所带来的意义。如此,发挥生命之粮的若望与强调团体行动的保禄两位作者在看法上就有所不同。若望的团体向度是藉葡萄树与枝条的形像来表达的。
(三)教会的历史显示:
新约丰富的圣体神学是如何的在许多不同的社会文化脉络中宣布和庆祝的。宗徒大事录对耶路撒冷团体的简短描述(宗二42~47)包含基督徒团体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分饼,也称为「主的晚餐」(格前十一20)。很快地,对耶稣的纪念发展成独立的宗教庆典。「圣体」(原意是感恩)变成了庆祝主餐礼的专有名词。
殉道者儒斯定(Justin the Martyr, 约+165)是第一位记载在星期日早上(就是指复活节的早上)连同天主圣言的庆祝举行圣体庆典的作者。教父们特别发展了圣体圣事牧灵的和神秘的角度,指出基督徒藉着领受基督身体慢慢成长成基督身体的圆满(头和肢体)。
圣体之为「圣事」的观念也开始发韧,到了中世纪,由于一些神学家,如都尔的卑伦加(Berengar of Tours, +1088)谈到复活的主在圣体中「象征性」的临在;基督的「真正临在」乃成了一个主要(但也有点片面)的问题。到了宗教改革(参 273),由于改革者坚持圣体的「宴会特性」,而不明确地宣认传统天主教所强调的基督真临在于圣体中的信仰,天主教的圣体神学便特别注意圣体的「祭献特性」和「真正临在」,并且采用「体变」(transsubstantiation)的说法。这种有点简约的圣体圣事思想乃流行在天主教会,直到廿世纪。圣经研究、礼仪运动、合一运动却再展开圣经的圣体圣事的向度。梵二大公会议(1962-1965)非常肯定这种革新的圣体观。
(四)教会训导权回应各种错误的圣体思想:
都尔的卑伦加必须接受透过圣体庆典的祝圣行动,饼酒真地变成基督的体血的信仰(DS 700)。
佛罗伦斯大公会议(DS 1320) (参 209)按照教会圣师和教父的见证宣布在祝圣以前圣体圣事的「质」(matter)是麦面饼和葡萄酒渗以一点点的水分。
特利腾大公会议(1545-1563)由于宗教改革者激烈的攻击,必须明确面对圣体的问题。它在第13、21、22会期中面对这些问题发挥教会的训导:
1)第13会期会议讨论基督的临在问题。《圣体圣事》法令共有八章及十一法典(DS 1635-1648,1651-1661)。特利腾大公会议在圣经的基础上肯定基督的体血临在圣体中的事实和意义。大公会议所针对的不是马丁路德(M. Luther, 1483-1546),因为路德从没有否认真临在,而是针对次温格利(U.H. Zwingli, 1484-1531),他主张:基督只是「标记」性地(in sign only)临在于圣体之内。此外,加尔文(J. Calvin, 1509-1564)的说法也与教会的理论不符,他主张基督「藉祂的能力」动态地临在圣体中。天主教会主张,复活的基督在饼酒形中的临在是完全的;成圣体圣血,虽然以领圣体圣血为目标,但是基督的临在并不靠人领或不领。因此人若不领圣体,基督的临在仍继续临在圣体中。对于这点,路德迟疑不决,梅朗东(Ph. Melanchton, 1497-1560)则显然否定它。圣体的临在是由体变成就的。路德跟随威克里夫(J. Wycliffe, 约1320-1384)的主张,认为饼酒与基督体血一起存在。特利腾大公会议反对这理论,肯定在实体上完全的改变,只有饼酒的外形还存留下来;大公会议所宣布的道理是自拉特朗第四届大公会议(参 236) (DS 802)以来教会内官方用以述说「体变」这种实体的改变的说法。如此,特利腾大公会议对于圣体圣事的领受、应用和祭礼,都有了具体的结论。但此大公会议的道理需要详细的解释,应该分两个层面:一个是基本信仰的层面,即天主教会相信复活的主耶稣基督实实在在临在于圣体中。另一层面就是信理神学如何解释复活的主耶稣基督实在临在于圣体中。就此层面而言,「体变」是许多解说复活的主的真实临在的可能性之一。
2)特利腾大公会议的第廿一期会议(1562)以四章四法典(DS 1726-1734)说明兼领圣体圣血以及儿童领圣体的问题。大公会议肯定:没有神律要求信徒领圣体兼领圣血,因而,教会有权决定施行圣体圣事的方式,只领其中一种,大部分只领圣体不领圣血,并没有实质上的损失。但大公会议却有意地对兼领圣体圣血是否会得到更丰富的恩宠这个问题不作决定,因为不同的的学派有不同的意见。至于儿童,他们则没有领受圣体圣事的义务。
3)第廿二期会议(1562)以九章九法典(DS 1738-1759)说明弥撒圣祭的道理。这文宪的内容有着非常不同的神学意义。人类的救赎是因为十字架的牺牲,弥撒圣祭并不是一个独立于十字架以外的新的祭献;它是现在由教会在礼仪中来纪念十架上的祭献;当教会跟随基督的命令庆祝主耶稣于最后晚餐的时候交付自己,教会所「奉献」的便是经过十字架的祭献而复活的主耶稣基督。这就是所谓的十字架祭献的「再现」(representation)。这教义面对路德、梅朗东、加尔文诸人,他们把基督的祭献只限于十字架之上,否认耶稣于最后晚餐中的自我给予和祭献性的死亡有任何的关连,也把教会所庆祝的主的晚餐视为一个没有任何祭献的因素的圣宴。因为特利腾大公会议的首要目的是要护卫改革者所否定的弥撒的祭献意义,该大公会议没有完整地阐释圣体圣事在各个层面上的意义。
教宗碧岳十二世(Pius XII, 1939-1958)在1943年的《奥妙身体》通谕中强调:教会,基督奥体,与基督的祭献牺牲紧密相连。四年后,教宗又在另一通谕《天主的中保》中发挥基督在礼仪中临在的各种方式,这个概念后来收在梵二的文献中(SC 7)。
梵二在没有争论的气氛下,把圣体圣事不能分离的两个因素,即祭献和圣宴之间的平衡建立起来了;它们只是一件基本事实的两面,而这基本事实就是:基督耶稣在爱中对那些相信祂的人所做的终极而完全的自我交付。
梵二详细地讨论圣体圣事,但是不像特利腾大公会议那样采用神学上的专有名词,而是用一种更牧灵性的、更平衡的圣经说法。最主要的文献就是《礼仪》和《教会》两个宪章。此外还有《大公主义》法令,《司铎职务与生活》法令。梵二的圣体论有三个特色:1)包容甚广;2)强调圣体奥秘和教会奥秘的密切关系;3)特别注意「标记」在感恩庆典中的价值。
当神学家开始以「意义变换」(transsignification) (参 616)和「目的变换」(transfinalization) (参 104)等词汇来尝试解释复活的主在圣体中的临在的时后,教宗保禄六世(Paul VI, 1963-1978)在《信仰的奥迹》通谕(1965)中,跟随特利腾大公会议,吁请天主教信徒保持对「体变」的信仰。「体变」经由一位有效地受过祝圣的司铎或主教「祝圣」饼酒而成就,是不能被任何新的名词所取代的。反之,它应该是这些新名词的基础。
(五)普世基督教协会1982年发表《利玛文献》(Lima-Document),〈共同圣洗、圣体和圣职〉。天主教会透过天主教基督徒合一促进委员会,并在教义部的襄助下,经过五年冗长的广泛谘询,在1987年正式给予日内瓦的信仰与教制秘书处一个官方回应。关于圣体,天主教的回应包括下述各项重点:
真诚而积极地赞赏该文宪的主要内容。天主教会认为该文宪论圣体的大部分可以认同,因为它表达了教会从古代以来在实践和理解上的许多主要的道理及具体的礼仪行为。这在通往基督徒的合一上是一个很好的讯息。
某些重点却需要进一步澄清,例如:
1)指出「大地的成果」(饼和酒)与耶稣以祂的生命恩赐的礼物的一致性,意即饼酒是基督真正临在的圣事标记。
2)该文献所用的「代祷」的概念好像似乎并未明确地表示圣体圣事的祭献因素。
3)只以感恩和代祷来描述教会在圣体圣事中的行动是不够的,还必须提及参与者在联合基督永恒的自我交付时所表达的自我奉献。
4)「体变」所表达的事实应该更清楚地说明。
5)有关感恩礼的主持人的问题应该更清楚地解说。天主教的立场是:主礼的人必须是一位在宗徒传承下经由圣职圣事祝圣的司铎。
6)有关天主教徒参与基督教团体的圣餐礼,及基督教徒领受天主教的圣体此问题上应该特别注意这样互领圣体的教会向度。意思是说在解决互领圣体问题的努力中,不应该脱离神学对教会的奥迹及圣职圣事(参 582)的理解。为天主教徒而言,组成教会共融的核心是信仰的合一,而对圣体的信仰是教会信仰的很重要因素。但是,因为新教的基督徒们对圣体的信仰尚未完全与天主教徒相同,因而天主教会现在是不可能从事普遍的教派间的互领圣体。因为教会认为:除非基督徒们完全共享一个信仰,否则他们不能参与同一件圣体圣事。
(六)今日的系统神学也许须在下列事项上作更深入的研究和交谈:
更整合性的阐释基督「圣体临在」的意义,必须注意临在的丰富含义。
更系统地发展圣体圣事的祭献性。
平衡的解释:一方面考虑圣体之为三件入门圣事之一,另一方面注意圣体圣事乃教会生活的中心圣事,是教会礼仪崇拜的最高峰。
找寻一个可以说明圣体之祭献和圣宴性的基本统一原则。这两面特性是同一基本救恩事实的两面:这基本事实就是耶稣在爱中为那些相信祂为天主子,为圣言,为主的人的终极完全的自我交付。
在亚洲及中国文化思想中,要进一步地把下列三个因素整合在一起,即宇宙和谐共融、圣神的德能与圣事的概念。从这个中国本位的角度来反省,圣体圣事包含很丰富的神学意义:亚洲及中国神秘思想体验中的天下万有一体性,藉着圣神的德能在圣体圣事中以动态的「实在象征」表达出来。
结果,圣体圣事可以促进在冲突中的和好,同时也可以促进「天地人」(参 48)的动态的和谐。
参考书目:
《天主教教理》,卷二,1996,1322-1419号。
温保禄,《主爱之宴:感恩圣事神学》,台北:光启出版社,1996。
Baciocchi, J. de.   L'Eucharistie.   Tournai: Descl, 1964.
Benoit, P. and others, eds.   The Breaking of Bread.   New York: Paulist Press, 1969.
Bermejo, L. M.   Body Broken and Blood Shed: The Eucharist of the Risen Christ.   Prakash: Gujarat Sahitya, 1986.
Betz, J.   Eucharistie in der Schrift und Patristik.  Eds.M. Schmaus, A. Grillmeier and L. Scheffczyk.   Handbuchder Dogmengeschichte,  vol. 4, Faszikel 4a.  Freiburg: Herder,1979.
Deiss, L.   It's the Lord's Supper: The Eucharist of Christ.   New York: Paulist Press, 1976.
Durrwell, F. X.   L'Eucharistie: Sacrament Paschal.   Paris: Cerf, 1980.
Jacquemet, G., ed.  "Eucharistie."   Catholicism: Hier-Aujourd'hui-Demain,  vol.4.  Paris: Letouzey et Ane, 1956.  630-658.
Koch, G.  "Eucharistie."  Beinert. 146-149.
Kodell, J.   The Eucharist in the New Testament.  Wil-mington: Michael Glazier, 1988.
Ln-Dufour, X.   Sharing the Eucharistic Bread: The Witness of the New Testament.   New York: Paul-ist Press, 1987.
Marty, M. E.   The Lord's Supper.   Philadelphia: Fort-ress Press, 1980.
Moloney, R.  "Eucharist." Komonchak. 342-355.
Nocke, F. J.  "Eucharistie."   Handbuch der Dogmatik,  vol. 2. Ed.
Th. Schneider.  Duesseldorf: Patmos-Verlag, 1992.  267-305.
Power, D. N.   The Sacrifice We Offer: The Tridentine Dogma and Its Reinterpretation.   Edinburgh: T. and T. Clark, 1987.
Rubin, M.   Corpus Christi: The Eucharist in Late Medieval Cultu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Schillebeeckx, E.   The Eucharist.   London: Sheed and Ward, 1968.
Sheerin, D. J.   The Eucharist.  Message of the Fathers of the Church,  vol. 7.  Wilmington: Michael Glazier, 1986.
Swidler, L., ed.   The Eucharist in Ecumenical Dialogue.   New York: Paulist Press, 1976.
Vacant, A., ed.  "Eucharistie."   DThC,  vol. 5, 1.990-1210.  Vol. 5, 2. 1210-1367.
谷寒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