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S 部

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

shízhèng zhǔyì

POSITIVISM

参阅: 344哲学 441基督徒哲学 53不可知论 322信仰与理性 391神学与科学 392神学认识论 387神学方法

()概念说明:实证主义positivism,一般而言,是要求任何学问或道德行为必须以可以感觉到的事实为出发点,并限于描述可感觉事实及其规律的思想态度。

()实证主义可分为哲学实证主义与道德实证主义两种:

哲学实证主义:

1)凡是要求任何学问必须以可感觉到的事实为出发点,并自限于描述可感觉事实及其规律的哲学看法总称为实证主义。此主义的共同特征是唾弃传统哲学,尤其强烈反对形上学。后来的「新实证主义」(neo-positivism)更强调直接用纯自然科学方法使哲学成为一种科学,企图排除一切形上和非科学的成份,以成为不同凡响的新哲学。古代怀疑主义、伊比鸠鲁(Epicurus, 341-271)和中世纪的唯名论( 463)都有实证主义的倾向。但它真正创始于英国经验主义( 627)者,如培根(F. Bacon, 1561-1626),试图把人类知识建基于实验方法和归纳法上;霍布斯(Th. Hobbes, 1588-1679)强调感觉而拒绝形上原理;休谟(D. Hume, 1711-1776)对实证主义贡献非凡,他主张知识只能建基于数学或科学所处理的实验事实上,他拒绝了因果原理。孔德(A.M.F. Comte, 1798-1857)开始用「实证主义」一词,他把人类思想发展分为神学、形上学与实证等三时期,人类先后摆脱了神学与形上学的束缚,而进入了实证时期。源于维也纳集团的新实证主义则把哲学转向逻辑和语言分析的研究,代表人物如维根斯坦(L.J.J. Wittgenstein, 1889-1951)、卡纳普(R.P. Carnap, 1891-1970)和罗素(B. Russell, 1872-1970)等,他们使哲学的任务祇限于检证命题。

2)实证主义吹嘘自己很客观,事实上,在对象和探讨方法上的限制却很独断很不公正。它面对人类「开放的渴望」这大问题时,竟然默不作声,未对所有层面,包括形上与宗教层面开放。但毕竟它的贡献是无可置疑的,强调知识必建基于经验,无异提醒哲人:哲学的首要任务在于解释与改造这世界,而非构思各种可能的世界。它要求叙述的验证,对教条主义( 406)起了制衡作用。再者,它也提醒神学家:神学的首要工作应从历史和经验的角度去探讨天主已启示的救恩,在此基础上建构一个合乎逻辑的系统或理论。

道德实证主义:它否认在道德秩序中普遍、客观和不变的规范,拒绝一切道德上的绝对命令。它又细分为两类型:

1)神律的(theonomous)道德实证主义认为道德的秩序、价值、结构和义务建基于天主「绝对的」自由意志,而非其神性。天主随时下的命令都是善的,禁止的都是恶的。欧坎(W. of Ockham, 1285-1347)和唯名论者即持此说。

2)自律的(autonomous)道德实证主义宣称道德规范既不是来自事物或人的本性,也非来自神的启示,而是人的自由理性行动;藉此行动人去管理各种政经和人际关系。

综合而论,在较平衡的看法中要注意两方面:一方面有那些先验、超越的事实,如受造物的本质、人良心判断的能力及超越一切受造物的奥秘,就是神。另一方面有人的历史性、不同的时空中的反省思考,也因此才有各种道德律及道德规则的改变或修正。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