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第二章 东方闪电的书卷

一、闪电"书卷"的作者


 在上一章的闪电起源中,我们已经谈到东方闪电的发起者,"女基督"被神化的过程,及"女基督"的工作。在本章中,我们将介绍它打着基督教的旗号所出版的一系列书籍。我们将从这些书卷的作者、分类、内容等方面,来看一下这群"披着羊皮的狼"是何等的荒谬、何等的猖獗。 


一、闪电"书卷"的作者

  东方闪电系列书卷的作者,就是所谓的"女基督",又称"全能者"、"实际神"或"闪电"。 

  (一)成书过程 

  这位所谓"权威性"的作者,在书中自称她是二次道成肉身的"女基督",是向人显现结束时代的"全能神",她声称自己此次来到世上,既不行神迹也不管行政,主要的工作是在肉身说话。她称自己的话为神在末世最新的启示,为"神的话"。 

  可是,一位原本是精神失常被鬼所附的人,她还能写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但反过来思考,这位农村出身没有受过高深教育的女人,竟能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说"出一部上百万字的著作(因为她的书籍都非常口语化),也算是个奇迹了!? 

  如果"女基督"是"说话者",那么,就必然有一群帮助她记录这些话的人;既然"女基督"有这么多的拥护者、推崇者(况且近几年来有不少知识分子被她的邪说所迷惑),那么帮助她修改、加工、出版这些书籍的也肯定是大有人在。 

  参闪电书上的话:"让神在神性里的工作借着几个合神心意的人’翻译’出来,能解开,就是把神性的语言变成人性的语言,让人都理解、都明白,若不这样作,人都不能明白神在神性里的语言,......神在道成肉身作工的时候才采用这种方式......"(《话在肉身显现》196页) 

  由"女基督"所说的"话语"可知,她有两个目的:一是要用她所发表的"神的话",征服人接受她的工作,并拯救、成全一批得胜者为她效力。这就是所谓的"耶稣再来像贼一样",将这些"宝贝"(得胜者)偷走(被提),也是他们所说的"末日大收割的工作"。二是要用这些"神的话",来审判、刑罚一切不接受她、抵挡"全能神"的人。这就是所谓的"耶稣再来时扬场"的工作,即"末日的大灾难"。由此可见,这位"作者"的"话语"对于东方闪电的人是何等的重要。 

  撒但也正是利用这个女人的这些"话语",来迷惑和控制跟随她的人,所以,今天在东方闪电内部,这位自称是"耶稣二次道成肉身"的女人所说的连篇"神话",成了他们"信仰的权威性经典";也正是这些道理的迷惑,才会有那么多人愿意为他们的"全能神"效力,"至死忠心"地卖命。 

  (二)神话?鬼话? 

  "女基督"自称她的"话语"为"神的话"、"真理",为启示录五章一节所说的"书卷"或启示录十章二节所说的"小书卷"。"女基督"身边的"七灵"也见证说:"你是展开那书卷的,你是那揭开七印的,因一切的奥秘都从你而出,一切的福分被你揭示,......"(《话在肉身显现》15页) 

  但根据《圣经》可知,启五章一节所说的"书卷"是指只有大卫的后裔、被杀的羔羊耶稣基督,配揭开、配观看的书卷;这书卷也已经被耶稣基督揭开和观看了,就是启示录中所记载的"七印";启十章二节的"小书卷",是指在启十章一节中"大力的天使"手里所拿的"小书卷",后来在启十章八节中记载,这"小书卷"被约翰吃下了。 

  希腊文《圣经》中,"小书卷"一词在此处为βιβλαρτδιον(英文为the little scroll或作 the little book),而五章二节的"书卷" 则为βιβλτον(英文为the scroll),并且约翰在十章八节中,又用βιβλαρτδιον这一词表示"小书卷",可见约翰是有意要将五章二节的"书卷"与十章二节的"小书卷"区别开。根据十章二节中的记载,"小书卷"是 "展开的",在希腊原文中,约翰用的是"展开的"一词的完成时态的分词,因此就表示并强调了"小书卷"是一直维持在展开的状态,显明这是神的启示,并且所启示的内容是人人都知道的,并未被印封或被隐藏。(参考《启示录讲义》) 

  当年约翰吃下"小书卷"时,"口中甜如蜜"而"肚子发苦"。"吃下"通常意味着要消化,表明"小书卷"的信息要被完全地了解和消化。在吃的过程中,约翰体会到甜和苦两种滋味。大部分学者认为"口中甜如蜜",是指着"神话语"的特色而言(诗119:103,耶15:16);而"肚子发苦",则是因为当约翰仔细思想神话语时,才明白其中也蕴含着审判的事实。 

  不容置疑的是,在"女基督"的背后,一定有一个灵在支配她(任何一种理论或主义都出自于灵感),而这个满口抵挡神并诋毁《圣经》的"女基督",她的"话语"是出于圣灵,还是出于邪灵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因而,东方闪电所说的,"’小书卷’是’全能神’在末世给人的启示"的说法,根本就是撒但欺骗人的谎言;根本就是撒但借"女基督"所说,迷惑人的鬼话。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