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基督宗教外语汉语神学词典

A-8 (attribute-azymites)


attribute 属性,特性,特质
~ of the church 教会的属性 宗徒信经↗Creed, Apostolic中强调,教会的属性是「唯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Council, Vatican II↗附录三)强调,教会的属性有四:奥迹性↗mystery、圣事性↗sacramentality、合一性↗unity、历史性↗historicity。
~ of God 天主的属性,上帝的属性,神的属性 ↗attribute, divine
~, divine 天主的属性,上帝的属性,神的属性 天主/上帝的特质与属性可从两方面得知:一方面从哲学推论,能够推论出无限存有的质量与特性;另一方面是无限天主/上帝的自我启示,使信徒们更圆满地知道天主/上帝的属性和特质。
attribution 归属 ↗appropriation
attritio (拉) (1)忏悔 (2)不完善痛悔,下等痛悔 ↗attrition
attrition (1)忏悔 (2)不完善痛悔,下等痛悔 人的忏悔有不同的程度,此为较次等的忏悔,指因害怕天主/上帝的惩罚,或因惧怕地狱的罪罚,而引发的悔罪;其动机包含了不十分完善的真心痛悔。较上等的忏悔,即因爱天主/上帝而自发性的忏悔↗contrition, perfect。
attritionism 不完善痛悔主义 认为告解圣事中要获得成义↗justification的恩宠,只需不完善痛悔↗attrition,不需要完善的上等痛悔↗contritionism。
Atzberger, Leohard (1854-1918) 阿次贝格尔 德国信理神学家,天主教司铎。其神学研究焦点为末世论↗eschatology。着有《新旧约启示中基督徒末世论的阶段》(Christliche Eschatologie in den Stadien ihrer Offenbarung im Alten Testament und Neuen Testament, 1890)、《天主教信理学纲要》(Grundzüge der katholischen Dogmatik, 1907)等。
Auberlen, Karl August (1824-1864) 奥贝尔伦 德国神学家,信义宗牧师。思想趋向圣经基要主义↗fundamentalism及千禧年主义↗chiliasm。着有《但以理先知书及约翰启示录》(Der Prophet Daniel und die Offenbarung des Johannes, 1854)、《启示录,辩护学的研究》(Die göttliche Offenbarung, ein apologetischer Versuch, 1861)等。
Aubigné, Jean Henri Merle d’ (1794-1872) 奥比涅,梅尔 瑞山新教神学家、历史学家。1832年创办福音杂志,加入福音学会,后成为独立的福音教会。致力于撰写宗教改革的历史,分为二部分:第一部为《十六世纪宗教改革》五卷;第二部为《加尔文时的欧洲宗教改革》八卷。
AUC (拉) (Ab Urbe Condita) 自罗马建都起 自古罗马于公元前753年建城以来。
Auctorem fidei (拉) 《信仰的创造者》宪章 标题为宪章首句。教宗碧岳六世(Pius VI↗附录一)所颁布,谴责比士督(Pistoia)会议有关教会权威与制度问题、人的本性与超性关系、圣事问题、宗教礼仪、修会改革、召开地区会议等规定的错误等。
auctoritas (拉) 权威 ↗authority
~ Dei 神权,天主的权威[天],上帝的权威[基] ↗authority of God
~ Scripturae 圣经权威↗authority of the Scriptures
Audians 欧迪派 第四世纪由欧迪(Audius)所创的理想派异端,批评俗化的圣职人员,主张天主/上帝与人同形同性,由肉体与灵魂组合而成。
audiatur et altera pars (拉) 必须听取另一方 指已听过一方说词,也必须听取另一方。在一般法律意义上,为了法案上有客观平衡的看法,必须听取多方面的立场。在神学的平面上,为达到一个整体、丰富的神学观念,必须听取其它宗教、文化的观念。
audition 听力,听觉,异声
~, mystical 神秘的异声 指在异象中听到神的声音。
auditor (1)听者,听众 (2)陪审推事 教廷、枢机会议的陪审推事。(3)推事,预审官 教区法庭受命调查案件的推事、预审官。
auditus fidei (拉) 聆听信仰,听取信仰 借着信仰,聆听天主/上帝的自我启示。
Auer, Alfons (1915-) 奥尔 德国伦理神学家,关注于今日多元社会的伦理问题,尤其是生态环境问题。着有《生态伦理学:从神学反省的角度参与生态研讨》(Umweltethik: Ein theologischer Beitrag zur ökologischen Diskussion, 1984)等。
Auer, Johann (1910-1989) 奥尔 德国信理神学家,天主教司铎。其神学研究重点为中古时代的神哲学,及信理神学中的天主圣三(三一上帝)。着有《士林神学高峰期的恩宠论发展》(Die Entwicklung der Gnadenlehre in der Hochscholastik I-II, 1942-1951)、《位格:基督徒奥迹的钥匙》(Person: Ein Schlüssel zum christlichen Mysterium, 1979) 等。
Aufheben (Aufhebung) (德) (1)取消,放弃 (2)保存 (3)提升 黑格尔↗Hegel在辩证思想中常用的词语,表示某种事物在过程中,一方面被取消,另一方面又被保存,之后又提升转换到新的境界之中。基督宗教一方面脱离犹太宗教的母胎,另一方面将旧约中天主/上帝的启示加以保存,并提升至新约耶稣基督的奥迹中。在教会神学本位化↗inculturation的努力中,也不断地出现类似的过程。
Augsburg Confession 奥斯堡信条 ↗Confession of Augsburg
Augustana Invariata (拉) 奥斯堡信条原本 ↗Augsburg Confession
Augustana Variata (拉) 奥斯堡信条改本 ↗Augsburg Confession
Augusti, Johann Christian Wilhelm (1772-1841) 奥古斯蒂 德国信义宗神学家、圣经学家。在理性主义的氛围下,为教会信理辩护。着有《对旧约之历史批判导论纲要》(Grundriß einer historisch-kritischen Einleitung in das Alte Testament, 1806)、《信理神学教科书》(Dogmatik, 1809)、《基督徒考古学手册》三册(Handbuch der christlichen Archäologie I-III, 1836-1837)等。
Augustine of Tagaste (354-430) 奥古斯丁,奥斯汀[基][文] ,奥斯定,奥思定[天] ↗Augustinus
Augustinianism (1)奥古斯丁学派,奥斯汀学派[基][文],奥斯定学派,奥思定学派[天] 以奥古斯丁↗Augustinus为权威的神、哲学派别。 (2)奥古斯丁主义,奥斯汀主义[基][文],奥斯定主义,奥思定主义[天] 奥古斯丁本人强调罪的存在,因此恩宠是绝对的需要。十七、十八世纪以来,奥古斯丁隐修会士们却走向极端,主张伦理的绝对预定论↗predestination。
Augustinus 《奥古斯丁传》[基],奥斯定传》[天] 荷兰神学家杨森↗Jansen所著(1640),主要内容论恩宠与人性,认同教父奥古斯丁反对白拉奇主义↗Pelagianism的立场,并反对新士林/经院神学家↗Neo-Scholasticism的主张。↗Jansenism
Augustinus (of Tagaste) (354-430) 奥古斯丁,奥斯汀[基][文],奥斯定,奥思定[天] 北非洲西波(Hippo)主教,西方拉丁教父,古代教会伟大的神哲学家之一。其《忏悔录》(Confessions, Confessiones) 深刻描述他在信仰上追寻、皈依及成长的过程。他依据柏拉图的思想发挥基督宗教的神学,特别描写天上与地下的两个领域,成为其著名的《天主之城》↗De Civitate Dei。在其著作《论人性与恩宠》(De natura et Gratia, 413-415)中,反对白拉奇↗Pelagius的思想,后被称为「恩宠博士」↗Doctor Gratiae,是四位拉丁教父之一。另着有《天主圣三论》十五册(The Trinity I-XV, 399-419)、《其著作之反省与修正》(Retractationes)等。
Augustinus Triumphus (1243-1328) 奥古斯丁,奥斯汀[基][文],奥斯定,奥思定[天] 意大利神学家,奥古斯丁会会士。担任里昂第二届大公会议(Council of Lyons II↗附录三)神学顾问。主张教宗有直接、无条件的权柄,但若教宗为异端者,则不再是教宗,应予停职。着有《论教会权柄大全》(Summa de potestate ecclesiastica, 约1322) 等。
Augustus (拉) (公元前63-公元后14)  奥古斯都[天],亚古士督[基]奥古斯图斯[文] 原名屋大维,罗马第一位皇帝(路二1)。
Aulén, Gustaf Emanuel Hildebrand (1879-1977) 奥伦[天],奥连[基] 瑞典信义宗神学家,非常反对希特勒。他从神学立场批评中世纪的士林/经院神学↗theology, scholastic和正统的路德派↗Lutherans,但他本人赞成古代教父和路德本人。着有《胜利的基督》(Christus Victor, 1930),主要内容为论赎罪,另着有《基督宗教信仰》(The Faith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1923)、《近代历史研究中的耶稣》(Jesus in Contemporary Historical Research, 1973)等。
aurea (拉) 金冠 天国内直观天主/上帝的本质福乐,默示录/启示录描绘为「头戴金冠」(默/启四4)。
aurea mediocritas (拉) 平凡人心态 ↗mediocritas, aurea
aureola (拉) 光圈,天国的赏报,荣冠 ↗aureole
~ beatorum 真福者的光圈
~ sanctorum 圣人的光圈
aureole 光圈,光环,天国的赏报,荣冠 描写由战胜反对天主/上帝的恶势力及行善而来的欢乐。在图画中,一般于头部或身体四周画光表示。
Aurobindo, Sri Ghose (1872-1950) 奥罗宾多 印度文学家、哲学家、灵修学者,新印度主义 (Neo-Hinduism) 的思想领导者。在监狱中得到启示,往后便致力促进印度本位化的宗教灵修。以相似于德日进↗Teilhard的思想脉络,依据印度传统,描述从物质、生物、精神直至「超意识」新人类圆满境界的发展过程。
Ausculta Fili 《我儿要听》 教宗博尼法奇乌斯八世(Bonifatius VIII↗附录一)致法王诏书(1301),强调教宗的权威高于世俗权柄。
austerity 严峻,严格,朴素,朴实 宗教灵修生活中的一面,即为了达到宗教性的高等价值及修养,而放弃某些舒适正当的生活享受。
Austin, John Langshaw (1911-1960) 奥斯汀 英国语言哲学家。发挥「理解、真理与行动的理论」,并创立「说话行动理论」(Speech Act Theory),探讨在人说话行动时的内在理性、感情、直觉的结构,使今日神学家更意识到语言的多元性。着有《如何以言语做事》(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1962)等。
Austin, Richard Cartwright (1934-) 奥斯汀 美国新教神学家。从圣经神学的立场发挥生态神学,着有《土地的希望:圣经中的大自然观》(Hope for the Land: Nature in the Bible, 1988) 等。
autarkeia (希avuta,rkeia) 自给自足 ↗autarky
autarky 自给自足 此词源自希腊文的「autos 自己、本身」及「arkein 管理、指导」,指自己控制管理。在基督宗教信仰中,人非自立生存,而完全依靠创造者天主/上帝存在;因此基督神学不接受人在天主/上帝面前可以自给自足的想法,故反对白拉奇主义↗Pelagianism及理性主义↗rationalism等。
autexousios (希a,utoxou,sioj) 靠己权柄的 指依靠自己能力与权柄↗exousia的状态。
authentic 真实性的 ↗authenticity
authenticity 真实性 此词源自希腊文的「authenteein 自己掌握」,指自己拥有掌握某些证据及权利。从基督神学的层面而言,指启示宗教依靠许多文件及经典,在历史过程中,信仰团体不断地分辨、证明哪些文件真实地包含神的启示。
author 作者 此词源自拉丁文的「augere, auctor 增加、加上」,指在文学方面增加新的作品。在基督信仰中,圣经有两种作者,即天主/上帝与受天主/上帝灵感的人↗inspiration, Biblical。
Authorised Version 钦定译本 ↗Authorized Version
authoritarian 权威的,独裁的 ↗authoritarianism
authoritarianism 权威主义,独裁主义 以完全顺从权威为主,不主张个人自由判断与行动的思想态度。此态度如同在社会生活中一般,在宗教信仰团体生活中也时常出现。但中庸之道的原则,是在爱的共融下寻求权威与自由的平衡。
authoritative  (1)有权威的 ↗authority (2)命令的,独断强制的 ↗authoritarianism
authority 权威 (1)此词源自拉丁文的「auctor, auctoritas 自己、本身」,指自身的权力↗power、权势、威信的特质,表示团体中的最高力量,可以管理、决定行事方针,以分配责任,补救弊端,及时防止一切危害公众的离心事件发生。(2)在宗教中,最高的权威即为神,或内心对「真如」之不可否认的体验。(3)在基督宗教中,一切的权威来自天主/上帝,但各教会对分享天主/上帝权威的看法与施行权威的方式有所差异。
~ figure 权威原型,权威模型
~ of the Scriptures 圣经权威 圣经为基督宗教中表达天主/上帝启示的最高权威。天主教会将圣经权威、传承↗Tradition及训导权↗Magisterium of the Church三者密切联合,新教却认为圣经的至高权威,应置于一切之上。
~, charismatic 神恩性权威,灵恩性权威 与法治性权威相互补充。↗charism
~, divine 神性权威
~, ecclesiastical 教会权威 指来自耶稣基督的一种管理教会的权力。
~, legal 法律权威
~, moral 伦理道德权威
~, papal 教宗权威
~, political 政治权威
~, public 公共权威
~, religious 宗教权威
~, scientific 科学权威
authorization (1)授权,委托,委任 此词源自拉丁文的「auctor, auctoritas 自己,本身」,指将自身的权益、威信交托于他人管理。在基督宗教中,最高的权威来自耶稣基督,而基督将此权威给了他的宗徒及教会:「上天下地的一切权柄都交给了我,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玛/太廿八18-19)。↗authority (2)批淮,核定,淮许,认可
Authorized Version of the Bible 《圣经钦定译本》 由英王雅各布选派学者47人译成的圣经,出版于1611年,又称《英王雅各布译本》(King James Version)。
authorship 著作 ↗author
autism 自利主义,自我主义 指一种人生观,将整个人类世界的价值体系以自己的欲望、冲动为中心。与基督信仰所强调的利他主义↗altruism相对。
Auto da fé (葡) 信仰审判,信仰判决,判决宣告 葡文、西文的「auto」为拉丁文的「actus」,指行动。此词汇为「act of faith」之意,指中世纪天主教会宗教裁判所↗Inquisition对异端者公开处以死刑的判决宣告,一般用火焚。最后一次执行为1781年,后被教会废除。
Auto de fe (西) 信仰审判,信仰判决,判决宣告 ↗Auto da fé
autobasileia (希avutobasile,ia) 「本身即天国」 耶稣在宣扬福音时,把天国的来临与他在人间的生活,紧密地结合,「天主/上帝的国就在你们中间」(路十七21)。初期教会在耶稣复活与圣神降临的全新体验上,肯定耶稣基督的奥迹本身就是天国。
autocephalous 自治的,自主的,独立的 此词源自希腊文的「autos 自己、本身」及「kephalē 首、头」,指自己为首处理一切事宜。从基督神学的层面而言,特别指东正教会早期的主教或教区。
~ church 自主教会 ↗church, autocephalous
autocephaly 独立,自治 特别指东方教会的独立、自主性。
autocheiros (希avuto,ceiroj) 亲手做的 基督宗教一方面肯定一切受造物都是天主/上帝绝对第一因所直接创造的,另一方面也主张祂透过媒介推动万物的演化,非直接以自己的手干预演化过程。
autochthonism 土著主义,土生主义 ↗autochthony
autochthony 土著性,土生性,本土性,地方性 在基督神学中,指教会靠着本地的文化及人力资源,实行传扬福音的使命。
autocritical 自我批评的,自我检讨的 ↗autocriticism
autocriticism 自我批评,自我检讨 基督徒个人及团体生活的基本因素之一,即在走向天国理想的路上,不断地透过反省来接近目标。
autodidaktos (希avutodi,daktoj) 自学者 依据自己能力学成的人。在神学历史上,此词汇阐明耶稣基督在人性方面,除了由人学习而来的知识,亦有直接由圣言↗Logos与圣神↗Holy Spirit所得的智慧。
autoerotism 自淫 满足自体性欲的行为;在基督信仰中,强调所有行为应以爱为出发点,所以原则上不赞同自淫。
autogenesis 自生,自然发生 此词源自希腊文的「autos 自己」以及「gennēsis 生、发生」,指万物的存在靠自己而生,而非依靠任何外在力量。基督信仰却认为天主/上帝是创造万物的泉源↗creation。
autogennēsis (希avutoge,nnhsij) 自生,自然发生 ↗autogenesis
autogeny 自生,自然发生 ↗autogenesis
autography 亲笔,笔迹,真迹版,手稿 在圣经中提到保禄/保罗亲笔问候初期教会的弟兄姊妹(哥/西四18),但事实上教会已没有新约作者的亲笔文件,皆靠抄本传承。
autokinēsis (希avutoki,nhsij) 自动 自发的动作,自然运动;在基督信仰中,认为只有天主/上帝绝对第一因是自动的,其它万物皆依靠祂的参与↗concourse而行动。
autolatry 自我崇拜 人类的基本诱惑之一,就是把自己当作神和至高无上的权威(则/结廿八1-3;达/但三15-18)。
automaticity 自动性,自动化的程度 此词源自希腊文的「autos 自己、本身」及「maein 动」,指不依靠他力而行动的能力。与↗autokinēsis相似。
autonomist 自治论者 ↗autonomy
autonomous 自治的,自主的 ↗autonomy
autonomy (1)自律,自律性 (2)自治,自主,自主权 此词源自希腊文的「autos 自己、本身」及「nomos 法律」,指自我本身就是法律,即自主的统治,不受欲望、情感或他人的支配;与他律↗heteronomy相对。
of the local church 地方教会的自律,地方教会的自主 在基督神学中,指地方教会有自我管理的权柄,但仍需与普世教会维持平衡的关系。
autophilia (希avutofili,a) (1)自爱 指对自己的自我价值持正面肯定的态度。新约圣经中,耶稣鼓励其门徒要「爱近人如同自己」(谷/可十二31)。(2)自恋,自我陶醉 ↗narcissism
autopistos (希avuto,pistoj) 自身可信的 (1)字面意思指某事物因自身内在质量而有可信的价值。(2)新教特别强调圣经有其内在的权威,不需增加任何外在力量的支持。(3)天主教会却较强调圣经、传承及教会训导权是相互支持的整体性权威↗authority, Biblical。
autosoterism自救论 此词源自希腊文的「autos 自己、本身」、「soteria 救恩」,指救恩由自己本身而来。与神救论↗theosoterism相对。
autotheos (希avutoqeo,j) 神本身,神自身 在神学中,特指在天主圣三(三一上帝)↗Trinity内,子是天主/上帝、圣神/圣灵也是天主/上帝,以避免错误的主张,如嗣子论↗adoptianism、亚略主义↗Arianism。
autozōos (希avuto,zwoj) 自身有生命的,己身有生命的 天主/上帝本身具有生命,即是生命。
auxiliary 协助的,辅助的,辅理的,帮助者,助手
~ bishop 辅理主教 协助教区主教,但无教廷所授的继承权之主教。↗bishop, auxiliary
~ language辅助语言 ↗language, auxiliary
auxiliatrix (拉) 女性助手 在天主教神学传统中,指救主耶稣基督的母亲之合作与贡献。
auxilium (拉) 援助,帮助,协助
sine quo non 不可缺乏的援助在神学层面上,指迈向救恩的道路上,所不可缺少的天主/上帝的援助恩宠↗grace, helping。
availability (1)随时待命,随时受命 一般而言,指属下对合法权威者所采取的态度。在基督信仰中,指人应随时准备接受天主/上帝派遣的基本态度(咏/诗一○八1)。(2)可备性,可获性,可用性 指随时可拿取使用的物品。
Avancini, Nicholas (1611-1686) 阿万奇尼 意大利灵修学家、神学家、耶稣会会士。以优美的文学表达灵修神学的思想。着有《耶稣基督的生平与教义》(Vita et doctrina Iesu Christi, 1655)、《戏剧性的诗》五册(Poesis dramatica V, 1655-1686)等。
avantgarde 先锋,前锋,先驱,先行者 基督世界观主张「新天新地」是人类的未来及目标 (默/启廿一1-5,廿二1-5),历史上常有先知先觉者推动人走向此一目标。
avarice 贪婪,吝啬 七罪宗↗sins, seven capital之一,指对财富贪得无厌的心态与习性。
Ave Caesar, morituri te salutant (拉) 「阁下,将死之人向您请安」 古罗马斗兽场中,表演者向西泽皇帝的问安。表演者有时为受刑人或基督徒。
Ave Maria (拉) 万福玛利亚 天主教〈圣母经〉的开端词(路一26-28),乃天使加俾额尔/加百列↗Gabriel向玛利亚/马利亚所做的请安与宣告。
Averroes (Mohammed Ibn Rushd) (1126-1198) 亚威洛哀[天],亚伟若斯[基],阿威罗伊斯[文] 阿拉伯伊斯兰教哲学家、法学家,生于西班牙的勾尔多巴(Córdoba),对哲学、医学、数学、神学皆有研究。受新柏拉图主义↗Neo-Platonism的影响,主张神是绝对的精神体,与世界无关,仅借着媒介影响世界万物。以大、中、小三种方式批注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的著作,故有「大批注者」(The Commentator)的称号,是将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思想介绍给阿拉伯及中欧国家的桥梁人物,为之后开创士林/经院神学↗theology, scholastic的大雅博↗Albertus Magnus、多玛斯↗Thomas Aquinas等神哲学家铺了路。
Averroism 亚威洛哀主义[天],亚伟若斯主义[基],阿威罗伊斯主义[文] 中世纪亚威洛哀↗Averroes的哲学,认为物质是永恒的,人类只有一个精神灵魂,个别人分享这唯一的精神灵魂。教会神、哲学家反对此说法,如大雅博↗Albertus Magnus、多玛斯↗Thomas Aquinas等。
Averroismus (拉) 亚威洛哀主义[天],亚伟若斯主义[基],阿威罗伊斯主义[文] ↗Averroism
aversion from God 背弃天主[天],背弃上帝[基] 在基督宗教中,背弃天主/上帝是违背人性及作人基本原则的错误行为。
Avicenna (Abu Ali al Hosain Ibn Abdallah Ibn Sina) (980-1037) 亚维衬那[天],阿维森纳[基]阿维琴纳[文] 伊斯兰教徒、物理学家、哲学家和医生。对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的思想有精辟的诠释及著作,并发挥本身的哲学、形上学体系。主张天主/上帝为必然的、宇宙为非必然的,在天主/上帝与人之间存在者从天主/上帝神性流出的力量:最高者为「主动理智」(active intellect),即理念;其次为「被动理智」(passive intellect),即个人心灵。着有《医学大全》(Canon of Medicine)等。
avoidance 避免 「void 使空」,指不做某些事、防止某些情况发生。在宗教信仰灵修及伦理道德传统中,皆主张应避免犯罪、做恶事的诱惑。
Avrillon, Jean Baptiste Élie (1652-1729) 阿夫里永 法国神学家、灵修学者。较趋向伦理神学及礼仪灵修学。着有《有关上帝属性的神学、伦理及信理之反省》(Réflexions théologiques, morales et affectives sur les attributs de Dieu, 1705)等。
await 等候,期待 新、旧约的信仰团体体验到神将要来临并参与人类历史,完成其天国的理想,因此信友常抱着期待的态度(玛/太廿五1-13;路二38,七18-19)。
awake 醒寤,觉悟,警醒,唤醒 宗教生活的基本事实,人常会处于一种昏昧的状况,一旦神或宇宙中光明力量来临,会使人如同由睡梦中醒来一般。在基督信仰中,耶稣基督是使人醒悟的最大力量,「所以你们要醒寤,因为你们不知道主人何时要来」(玛/太廿四42,廿五5)。
awaken 醒寤的,觉醒的 ↗awake
awakening 觉醒,唤醒,振作,复兴,觉悟
Awakening, The Great 大觉醒 1740-1743年以美国东部新英格兰为中心所发生的大觉醒运动。由布道家爱德华滋(父)↗Edwards, Jonathan发起,至怀特菲乔治(Whitefield, G.)加以发扬。他们召唤人悔改信耶稣,特别强调可见的悔改记号,成为美国福音派↗Evangelicals基督徒的前锋。
awareness 觉识,觉知,知觉,意识 一种意识到周围世界,但并未集中注意或细加分析的心灵状态;与有客体的「意识」↗consciousness相似。在神秘神学↗theology, mystical中,指将天主/上帝的临在视为一种氛围,而不当作实在意识到的客体。在神学中,指人对无限真善美的天主/上帝临在于万物中的意识。
~, direct 直接觉知,直接意识 人属于受造界,因此对受造界的一切,原则上具有一种直接觉察的敏感度;对无限的奥迹,一方面虽可直接的认识,但另一方面也需桥梁性的媒介↗immediacy, mediate。
~, ethnic 民族觉知,民族意识 在今日趋向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思想氛围中,人类的生活方式逐渐趋于一致,同时许多民族亦肯定并致力保存本身的地方性特质。
~, indirect 间接觉知,间接意识 人的注意力有限,通常只能专注于某些与行动有关的对象,但在其意识范围内,仍存在许多不直接注意的现象。如身为老师的母亲,虽直接注意教书工作,但家人仍较笼统地临在其意识范围中。
awe 敬畏,惊奇 一般的宗教体验,即人面对无限超越的力量时的惊讶状态(咏/诗一三九,一四五19)。如耶稣平息风浪时,门徒们非常惊惧、敬畏(玛/太四41)。
awesome 引起敬畏的,表示或感觉敬畏的 ↗awe
awe-inspiring 可怕的,可布的,可畏的 ↗tremendous
Axenfeld, Karl Theodor Georg (1869-1924) 阿克森费耳德,阿克森费尔德 德国传教神学家、信义宗牧师。反省信义宗之普世福传使命。着有《论以色列福传的权利与义务》(Recht und Pflicht der Mission unter Israel, 1886)、《基督使者的道路及此世之势力:一个体验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问题》(Der Weg der Boten Christi und die Mächte dieser Welt: Ein Erlebnis und eine Fragestellung des Weltkrieges, 1918)、《从地方教会走向民众教会?有关重新建立教会的反省及问题》(Von der Landeskirche zur Volkskirche? Gedanken und Fragen zum Neubau der Kirche, 1921)等。
axiological 价值论的,原则性的,本质价值上的 ↗axiology
axiology 价值论,价值学,原则论 研究伦理道德、美学、宗教、形上学等价值的本质、体系的学问。↗axiom
axiom 公理,原理,自明之理 此词源自希腊文的「axios, axioma 有价值的、尊贵的」,指被视为应遵守、应被看重作为模范的原则。从基督神学的层面而言,指人生哲学、宗教思想中,一些不需再证明的基础性原则。如某些金科玉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等。
~, ethical 伦理公理 指基本的、公认的伦理原则,如金科玉律↗rule, golden。
axiomatic 其理自明的,公理的,明白的 ↗axiom
axiopistos (希avxio,pistoj) 值得信任的,值得信托的,值得信赖的 在基督信仰中,指圣经的一种特质,即其合情、合理、可信性。↗autopistos
axis 轴,轴心,轮轴 一般指连贯两轮的横木。哲学思想以模拟↗analogy的说法,用以表示历史过程的中心价值、集合力量;如肯定精神价值为人类进展的中心。就基督信仰而言,耶稣基督是整个宇宙人类演进过程的中心,祂是↗A(阿尔法,原始、初)、↗W(敖默加,终结、终)(默/启一8,廿一6,廿二13)。
Azaēl (希VAzah,l) 哈匝耳[天],哈薛[基] ↗Hazael
Azaria (希 VAzari,aj) (拉) 阿匝黎雅[天],亚撒利雅[基] ↗Azariah
Azariah (希伯hy"r>z:[]) 阿匝黎雅[天],亚撒利雅[基] 圣经中普遍的名字,如:(1)纳堂/拿单的儿子,撒罗满/所罗门十二太守之长(列上/王上四5-7)。(2)阿玛责雅/亚玛谢之子,犹大的国王,十六岁登极(列下/王下十五1-7;编下/代下廿六17),多数抄本称其名为↗Ozias。(3)被俘虏至巴比伦的达内尔/但以理三同伴之一(达/但三24)。
Azariah, Vedanayagam Samuel (1874-1945) 阿匝赖亚 印度安立甘教会首位本地主教。在印度推动大公主义及合一运动↗movement, ecumenical。着有《基督徒的奉献》(Christian Giving, 1939) 等。
Azarias (希Zacari,aj) 则加黎雅,匝加利亚[天],撒迦利亚[基] ↗Zechariah
Azarias (希Zacari,aj) 《匝加利亚》[天],《撒迦利亚书》[基] ↗Zechariah
Azarias, Prayer of 《匝加利亚祷言》[天],《撒迦利亚祷言》[基] 达内尔/但以理补编,次经之一。
Azōr (希VAzw,r) (拉) 阿左尔[天],亚所[基] 厄里雅金/伊莱贾敬的儿子,匝多克/撒督的父亲,见于耶稣族谱(玛/太一13;路三23)。
Azor, Juan (1535-1603) 阿索尔 西班牙伦理神学家、耶稣会会士。致力于神学教育计划(Ratio Studiorum)的革新。其《伦理神学课程》(Institutiones morales, 1612-1616)以天主十诫↗ten Commandments为主要大纲,不再追随传统以道德作基础,为近代伦理学课本铺路。
azyma (希a;zuma) (复) 无酵饼,无酵面饼 ↗azyme
azyme 无酵饼,无酵面饼 此词源自希腊文的「a 非、无」及「zymē 酵母、发酵」,指没有发酵的面饼。从基督神学的层面而言,指以色列为纪念救恩性的事件:出谷,在逾越节吃无酵饼,「在那一夜要吃肉,肉用火烤了,同无酵饼一起吃」(出十二8)。耶稣举行逾越节晚餐时,也跟随以色列的习俗,吃无酵饼 (玛/太廿六17)。天主教会在弥撒中纪念耶稣的逾越奥迹,也用无酵饼。
azymite 无酵者 东西方教会自1054年分裂以来,东正教会认为天主教会在圣餐中用无酵饼是无效的礼仪。
azymites 无酵饼派 为东正教会对西方教会的称呼,因于弥撒中用无酵饼;而东正教会在弥撒中用有酵饼,故称有酵饼派↗prozymites。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