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第三编 救世者天主

第二章 基督人性的缺陷或受苦能力


第二章    基督人性的缺陷或受苦能力
第二十九节  基督的受苦能力
一、基督身体的缺陷(defectus corporis)
基督的人性曾感受身体上的痛苦——信理
六世纪初叶,哈里加纳斯(Halicarnassus)的主教朱利安(Julien)创立不朽幻象说(Aphthartodocetism)的一性论,宣称基督的身体自降孕之时起,就不能朽坏(),意即他的身体不会解体或腐蚀。这一理论怀向对基督苦难与死亡的史实之否定。
相反地,在各种信辞中,教会明示基督确定受难与死亡。第四次拉脱朗大公会议与翡冷翠大公会议特别强调基督不但受难而死,而且能够受苦。邓429:“他按人性能够受苦与死亡”(secundum humanitatem factus est possibilis et mortalis),邓708:“他取了人性,所以能够承受苦难”(possibilis ex conditione assurnptae humanitatis.)。
旧约中关于默西亚的预言,表明未来的救世主将受剧烈的肉体痛苦。依53:4:“他所背负的,是我们的痛苦,他所担荷的,是我们的疼痛”。参考咏21:68。福音的作者告诉我们,基督也有身体上的一般性缺陷,如饥饿(玛4:2),口渴(若19:28),疲倦(若4:6),睡眠(玛8:24),痛苦和死亡。基督忍受苦难必须成为信友的模范(伯前2:21)。
教父们一致反对幻象说(Docetism),这就表示他们都相信基督能够受苦。不朽幻象说的主要劲敌是相信一性论的安提约基雅的宗主教赛凡(Severus of Antioch)以及天主教方面的拜占庭的雷翁修(Leontius of Byzantium +543左右),教父们中如波阿迪艾的依拉利(Hilary of Poitiers +367),耶路撒冷的赫西奇(Hesychius of Jerusalem 451以后),都相信在正常的情况下基督不能受苦,而凭藉一种意志的特殊决定或一种奇迹,他才有受苦的能力。依拉利的看法是早期士林学派神学激烈争论的主题。有些中古士林派学者如亚培拉(Abelard)的学生赫曼(Hermann)责之为异说;另一些学者如彼得·隆巴(Petrus Lombardus)以善意来解释它,更有一些学者如哈汶的菲力(Philip of Harvenget)曾为这一理论辩护。其他的人如斯德堡·郎顿(Stephen Langton)认为依拉利曾改正了他自己的错误。
基督没有原罪,所以他身体的缺陷并不象旁人一样是原罪的后果;他身体的缺陷是他自愿接受的,为了(一)替人赎罪。(二)显示他真正的人性。(三)作世人忍受苦痛的模范(神3:14,1)。基督甘愿接受缺陷是顺乎自然的事,因为缺陷来自人性的固有特征(神3:14,2)。
基督的救赎工程只要求他接受人性的一般缺陷(defectus or passiones universales sive irreprehensibiles 如饥饿、口渴、疲劳、痛苦、死亡),这些缺陷与他理智和伦理的完善并无冲突。基督没有特殊缺陷(defectus or passiones particulares,sive reprehensibiles,如身体与灵魂的疾病)。神3:14,4。
二、基督灵魂的情绪(passiones animae)
所谓灵魂的情绪,就是感性的欲望(proprissime dicuntur passiones animae affectiones appetitus sensitivi.神3:15,4)。
基督的灵魂有各种情绪——确定意见
圣经记载着,基督具有真正人性的心灵生活,以及各种合乎人性的情绪,如忧闷(玛26:37:“他开始忧闷恐怖”)、惊惧(谷14:33:“他开始惊惧恐怖”)、震怒(谷3:5:“他含怒环视他们”);若2:15;11:33、喜爱(谷10:21;“耶稣定睛看他,就喜爱他”):若11:36;19:26、欢喜(若11:15:“为了你们,我欢喜”)。他为耶路撒冷不愿悔改而流泪(路19:41),也在他的朋友拉匝禄墓前哭泣(若11:35)。想到恩宠在人灵里产生的美果,他便因圣神而欢欣(路10:21;又希2:17;4:10;5:2)。
基督具有人性本有的各种情绪,是一件自然的事。但由于他没有情欲,这些情绪在他身上不会趋向卑劣的对象,不会违逆他的意志,也不会支配他的理智。神学家们都赞成圣热罗尼莫(In Mt., 26, 37)的意见,而称基督的情绪为一些“原初的感动”(propassiones),并不是真正的情欲(passions),即狂乱激烈的情绪。希腊教父们监于这些情绪没有道德的紊乱而称它们为(若望·达马森正统信仰阐详3:20;神3:15,4)。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