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
若望福音总论 |
若望福音第6课 |
新若苏厄与安息日简介在若5,耶稣显示自己就是新若苏厄(在希伯来语中,耶稣和若苏厄均为「Y’shua」),祂降来是要带领以色列往真正的福地——天乡去。祂向瘸子所发的问题(「你愿意痊愈吗?」)同时也是向我们和以色列提出的,祂也是要满全旧约的真司祭和天主的安息日。祂审判人的特点,是依据人内心的深处对祂的抉择,意即对至善至真的天主的抉择,而不在于一些主观的标准和外在的能力。因此,祂说梅瑟会判断犹太人,因为他们都称他为导师。梅瑟为基督作证,故拒绝基督就是拒绝梅瑟,无法藉巧言令色作掩饰。
若5:1-471这些事后, 正是犹太人的庆节,耶稣便上了耶路撒冷。2 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门有一个水池,希伯来语叫作贝特匝达,周围有五个走廊。3在这些走廊内,躺着许多患病的,瞎眼的,瘸腿的,麻痹的,都在等候水动,4因为有天使按时下到水池中,搅动池水;水动后,第一个下去的,无论他患什么病,必会痊愈。5在那里有一个人,患病已三十八年。6耶稣看见这人躺在那里,知道他已病了多时,就向他说:「你愿意痊愈吗?」7那病人回答说:「主,我没有人在水动的时候,把我放到水池中;我正到的时候,别人在我以前已经下去了。」 8耶稣向他说:「起来,拿起你的床,行走罢!」9那人便立刻痊愈了,拿起自己的床,行走起来;那一天正是安息日。10于是犹太人对那痊愈的人说:「今天是安息日,不许你拿床。」11他回答他们说:「叫我痊愈了的那一位给我说: 拿起你的床,行走罢!」12他们就问他:「给你说拿起床来,而行走的那人是谁?」13那痊愈的人却不知道他是谁,因为那地方人多,耶稣已躲开了。14事后耶稣在圣殿里遇见了他,便向他说:「看,你已痊愈了,不要再犯罪,免得你遭遇更不幸的事。」15那人就去告诉犹太人: 使他痊愈的就是耶稣。16为此犹太人便开始迫害耶稣,因为他在安息日作这样的事。17耶稣遂向他们说:「我父到现在一直工作,我也应该工作。」18为此犹太人越发想要杀害他,因为他不但犯了安息日,而且又称天主是自己的父,使自己与天主平等。19耶稣于是回答他们说:「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 子不能由自己作什么,他看见父作什么,才能作什么;凡父所作的,子也照样作,20因为父爱子,凡自己所作的都指示给他;并且还要把比这些更大的工程指示给他,为叫你们惊奇。21就如父唤起死者,使他们复生,照样子也使他所愿意的人复生。22父不审判任何人,但他把审判的全权交给了子,23为叫众人尊敬子如同尊敬父;不尊敬子的,就是不尊敬派遣他来的父。24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 听我的话,相信派遣我来者的,便有永生,不受审判,而已出死入生。25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 时候要到,且现在就是,死者要听见天主子的声音,凡听从的,就必生存。26就如父是生命之源,照样他也使子成为生命之源;27并且赐给他行审判的权柄,因为他是人子。28你们不要惊奇这事,因为时候要到,那时,凡在坟墓里的,都要听见他的声音,29而出来: 行过善的,复活进入生命;作过恶的,复活而受审判。30我由我自己什么也不能作;父怎样告诉我,我就怎样审判,所以我的审判是正义的,因为我不寻求我的旨意,而只寻求那派遣我来者的旨意。」31「如果我为我自己作证,我的证据不足凭信;32但另有一位为我作证,我知道他为我作的证足以凭信。33你们曾派人到若翰那里去,他就为真理作过证。34其实我并不需要人的证据,我提及这事,只是为叫你们得救。35若翰好比是一盏点着而发亮的灯,你们只一时高兴享受了他的光明。36但我有比若翰更大的证据,即父所托付我要我完成的工程,就是我所行的这些工程,为我作证:证明是父派遣了我。37派遣我来的父,亲自为我作证;你们从未听见过他的声音,也从未看见过他的仪容,38并且你们也没有把他的话存留在心中,因为你们不相信他所派遣的那位。39你们查考经典,因你们认为其中有永生,正是这些经典为我作证;40但你们不愿意到我这里来,为获得生命。」41「我不求人的光荣;42而且我认得你们,知道在你们内没有天主的爱情。43我因我父的名而来,你们却不接纳我;如果有人因自己的名而来,你们反而接纳他。44你们既然彼此寻求光荣,而不寻求出于惟一天主的光荣,你们怎么能相信我呢?45不要想我要在父面前控告你们;有一位控告你们的,就是你们所寄望的梅瑟。46若是你们相信梅瑟,必会相信我,因为他是指着我而写的。47如果你们不相信他所写的,怎么会相信我的话呢?」
问题探讨读若5:1-471. 在若5:1,为什么耶稣回到耶路撒冷去呢?见肋23:1-2、申16:1
2. 瘸子已患病38年,为什么耶稣仍要问他是否愿意痊愈呢?「38」这个数有什么特别意义呢?(见「其它研读」)
3. 先看厄下13:15-20和耶17:21。为什么法利塞人斥责那人拿床呢?他们对事件的理解正确吗?他们疏忽了什么要点呢?
4. 为什么耶稣寻找那治愈了的人并警告他不要再犯罪呢?见伯后2:20-22
5. 在若5:17,耶稣说祂父亲一直在工作是什么意思呢?
6. 先看若5:18,为什么法利塞人那么失望呢?
7. 先看若5:24,拒绝耶稣是否等于拒绝天主圣父呢?
8. 若5:25说「死者要听见天主子的声音,凡听从的,就必生存」是什么意思呢?
9. 先看天主教教理第2185和2186段,天主教会对主日时工作有何论点呢?
10. 耶稣在若5:26的话有什么意义呢?
11. 耶稣在若5:27说自己有「审判的权柄,因为他是人子」,祂这样说有何意思?谁是人子呢?
12. 耶稣说「我由我自己什么也不能作」有何意思呢?(见若5:30-31)
13. 耶稣在若5:31说:「如果我为我自己作证,我的证据不足凭信。」祂这话有何意思呢?
14. 先看若5:36-37,天主圣父怎样为耶稣作证呢?
15. 先看若5:39-44,宗教领袖们深入研究圣经并深切了解,他们也因为遵守梅瑟法律而自豪。既已熟读圣经,他们为什么不承认梅瑟和先知们所指向的那人呢?
16. 在若5:45-47中,耶稣告诉法利塞人,说梅瑟会控告他们,指出他们是假善人,没有真正接受他所写的。为什么耶稣这样说呢?(看创3:15、户21:9, 24:17、申18:15-18)
问题反思默想天主圣言最好的方法是把圣经金句深化在生活里,每课都特显圣经纪念金句,或者由你自己选择一金句,下述提出一些主题作参考用:
1. 你曾否感到自己习惯了犯的错,却不愿意改变固有的生活方式,以致妨碍了正确的决策呢?
2. 法利塞人觉得自己是好犹太人,熟识圣经,但他们并不承认耶稣,甚至拒绝祂。你试问自己有否觉得自己是好教友,但耶稣所建立的教会的一些训导,你却不接受呢?(玛16:18)
3. 耶稣说:「你们若不变成如同小孩子一样,决不能进天国。」你曾否害怕同辈的嘲笑而容忍自己心硬呢?
其它研读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门有一个水池 …请留意,若望一直用现在时。公元70年后,耶路撒冷没有水池或羊门,因为整个城市已被罗马人尽毁。正因如此,有些人说若望福音写于公元70年前,不过其它人则认为这一节不足为证。
你愿意痊愈吗?若5继续展示另一次洗礼的意象 —- 贝特匝达水池。若望福音的大多数早期手抄卷都没有第4节,但它却出现于「所接受的正文」中,明显地反映出一项传统,在解释为什么那人如此答复耶稣,且投诉别人在他以前已经下到水里去了。「所接受的正文」这样记述若5:3b-4:「都在等候水动,因为有天使按时下到水池中,搅动池水;水动后,第一个下去的,无论他患什么病,必会痊愈。」
特别的是,若望提供了清楚的数字 —- 「有一个人,患病已三十八年。」在若望福音里,数字是非常敏感的,在这片段中亦无例外。我们已见过若望多层内在的意思,他眼光独到,看出事件的双层甚至三层意义,这里正好如此。
从最基本的层面看,若望记载那人患病三十八载,而这亦是事实,他病了那么久。在这层面上,我们亦应发现一些灵修意识,如果留心耶稣所发的问题:「你愿意痊愈吗?」我们要立即稍停片刻来反省一下,耶稣既非愚昧之辈,那人久病求诊多时,祂却如此发问,原因何在?
古怪且奇妙的是,不是所有病人在心底里真的想完全康复,只要在报章上看看(或心里想想)便不难发现,可能适应了所受的苦、卷标了自己是个病人、享受别人对自己的怜悯和对劳动工作上的免役。由疑病症以至患病所引发的错误满足,甚至安于受病魔所缠扰,有些民族回味数个世纪以来的苦况,很可能拒绝应诊,因此耶稣严肃地问:你想痊愈吗?
不过,这里有一个更深层的含意,三十八年使人想起以色列一件史实,若望必定知道那事。户13-14(是以民众所周知的)记载天主鉴于以民长久为奴于埃及后,给予他们一个治疗的机会。经历了多年和长途跋涉的旅程后,以民终于抵达福地的门栈,便派遣了十二名探子潜入侦察,其中十人回来报告所见到的地方城镇坚固且住有巨人,根本不可能占据客纳罕;另两人(若苏厄和加肋布)却说:「我们侦探所经过的地方,确是一片极好的地方。若上主恩待我们,必引我们到那里去,将那地方赐给我们。那实在是一块流奶流蜜的地方。只要你们不反抗上主,就不必怕那地方的人民,因为他们要作我们的掠物;护佑他们的,离开了他们,上主却与我们同在;所以不要怕他们。」
可惜以色列人惶恐不安而拒绝了,于是天主遣回他们往旷野去,除了若苏厄和加肋布外,一代人都死在旷野里,四十年就象征那段流离浪荡的时期。
但从申2:14-15所见,四十年只是个完整数字,正确的时期是三十八年:
「从离开卡德士巴尔乃亚到我们过了则勒得溪所用的时间,共计三十八年,直到能作战的那一代,照上主对他们所起的誓,由营中完全消灭。实在是上主的手攻击了他们,使他们由营中完全消灭。」
现在第二位「若苏厄」已准备就绪,要领以民进入最后的福地天国去,于是便问说:「你愿意痊愈吗?」以民是否真的期望得到天主许诺的完成和满全呢?第一个若苏厄占少数人的报告,说只要以民相信上主,必能满载而归;可惜群众择恶而从,拒绝了第一个若苏厄,结果在旷野里继续三十八年的流浪生涯。以民继续反对天主,这种态度持续了多个世纪,也受到天主的惩罚和试探,先知们许诺默西亚必来,以色列一直在等待,犹如在水池旁的那病人。作为新若苏厄的耶稣正在这里,清楚表明他们正重蹈古人的覆辙:「你们也没有把他的话存留在心中,因为你们不相信他所派遣的那位。」
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若望福音当然不是最先为了犹太领袖而写的,而是写给那些向耶稣宣认了信仰的基督徒,当时他们正处于迫害的水深火热中,有些人意志不坚而舍难取易。耶稣借着向水池旁的人发言,也透过他向全以民讲话,同时向新以民教会和我们说:「你愿意痊愈吗?」
我父到现在一直工作,我也应该工作法利塞人和耶稣之间一直困扰着一个问题,就是前者认为耶稣违反安息日的规定。同样的问题在若5中再一次出现,因为耶稣在安息日治病。
类似的事件也曾在其它福音中记载,背景与此故事相同。例如在玛12,有人批评耶稣的门徒在安息日掐麦穗吃。耶稣便引述了先祖达味的事件,吃了只许司祭吃的供饼。总之,作为达味之子默西亚的祂,相当于司祭在安息日的工作,祂治愈病人,等于肋未司祭在安息日进行割损的工作。这点将在若7:23详加说明。
耶稣所自称的不只是默西亚达味之子,因而称为「默基瑟德品位」(咏110:4、希7:20),祂是安息日的主。
安息日提醒我们天主完成创造的许诺,我们在安息日停止工作是要自我提醒,我们的工作得以完成全赖天主而不是我们。换而言之,安息日再一次显示我们需要天主的恩宠,耶稣就是天主的恩宠,祂是恩许的满全。圣保禄这样说:「天主的一切恩许,在祂内都成了「是」」(格后1:20)。创造的满全却被罪恶所破坏,因此受造物都叹息和期待,直至天主的子女得到启示为止。然而,基督是恩许的满全,在祂内一切受造物得到救赎。作为堕落的我们,安息日正好提醒我们,没有基督的恩宠,我们无法恢复我们应有的身份,我们必须停止工作,前往天主台前求助。但耶稣活在天主的安息日内,祂所作的都在圣父内,因为祂是子。安息日是庆祝天主许诺完成创世,当我们成为新天新地全面参与天主子名份的成员后,创造便告完满结束。
若望在这段圣经同时表达了三个形象:新若苏厄带领以色列前往新的福地,大司祭(匝3所预言的新的耶叔亚),耶稣是安息日的主。有趣的是,希伯来书也合并了这三个身份来形容耶稣为「默基瑟德的品位,司祭」(希7),给予我们真正的安息(希3),并呼唤我们进入祂新的福地(希12:22-25)。祂这样说并不是作来世的预言,而是作为天主子的祂,祂完全分享了天主圣父的生命,和作为人子的祂(达7:13-14),像我们那样经历世上的各种挣扎后,祂堪当作为公道的判官,祂来是为使我们「成为有分于天主性体的人」(伯后1:4)。
由于耶稣是一切旧约所指向的天主恩许的满全,祂告诉犹太群众们,他们将来受审判的标准并非外来的,而是他们自己的标准:「不要想我要在父面前控告你们;有一位控告你们的,就是你们所寄望的梅瑟。若是你们相信梅瑟,必会相信我,因为他是指着我而写的」(若5:45-46)。祂既是法律的满全,拒绝祂就是拒绝法律,单凭空话是无济于事的。况且耶稣已清楚表示,他们已开始拒绝祂(若5:40)。
教理联系摘自天主教教理若5:36:「此外,耶稣也完成有关食物洁净与否的法律,这对犹太人的日常生活十分重要;耶稣以属神的解释揭露它的「教育」意义:「凡从外面进入人内的,不能使人污秽 … 这是说一切食物都是洁净的 … 凡从人里面出来的,那才使人污秽。因为从里面,从人心里出来的是些恶念」(谷7:18-21)。耶稣以属神的权威,决定性地解释法律,往往会与某些法学士冲突。虽然祂用一些属神的征兆,来证明祂的解释,但他们并不接受祂的解释。这点在有关安息日的问题上尤为显著:耶稣多次应用经师的辩论方法,说明祂为事奉天主、为服务近人所做的治病工作,并不触犯安息日的规定。」(582)
(摘自《天主教教理》香港公教真理学会1996年10月初版)
罗马之声教宗文章摘录作为人子的耶稣基督,祂也是真天主,有天主的权来判断人的工作和良心,这权力是明确和普世性的。祂解释自己为什么有这项权力:「父不审判任何人,但他把审判的全权交给了子,为叫众人尊敬子如同尊敬父;不尊敬子的,就是不尊敬派遣他来的父」(若5:22-23)。
耶稣把这权力与赐予生命的权力连接起来,「就如父唤起死者,使他们复生,照样子也使他所愿意的人复生」(若5:21),「就如父是生命之源,照样他也使子成为生命之源;并且赐给他行审判的权柄,因为他是人子」(若5:26-27)。故此,根据耶稣所坚称的,审判的权与耶稣身为救世主和世界的赎世者有关,审判本身属于救赎的工作,属于救赎的秩序中,是一项明确的救赎行动。事实上,审判的范围包括了全面参与天主的生命,这是给人恩宠的终向 -- 那永恒召唤的满全。同时,审判的权也借着人类的赎世者而联系在天父光荣的彰显中,「将来人子要在祂父的光荣中同祂天使降来,那时,祂要按照每人的行为予以赏报」(玛16:27),可见公义的秩序从起初已写在天主的恩宠中,最后的审判就是明确地确认这种关系。耶稣曾清楚表示:「义人要在他们父的国里,发光如同太阳」(若13:43),但对于那些作恶的人,祂并没有那么明确地表示放弃(看玛7:23)。事实上,在塔冷通的比喻中(玛25:14-30),审判会以人与天主的恩宠合作的程度来量度,接受抑或拒绝祂的恩宠
--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于1987年9月30日公开接见。
撮要在这一课,我们可以看到:
1. 若望记载了在水池旁那人的故事,不但是件真正的治病圣迹,也涉及以色列由于叛逆天主而在旷野中流浪,以及作为基督门徒应有的信德。
2. 耶稣因称天主为父和在安息日治病受到批评。
3. 耶稣坚称自己是天主子,并以不同形象显示自己是新若苏厄、新大司祭和真的安息日。
4. 耶稣辩称法律也为祂作证,因此凡相信法律的人也相信祂。
5. 耶稣清楚表示以色列已开始拒绝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