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若望福音总论

若望福音第22课


「被捕和在亚纳斯和盖法前」

简介  

受难的情节现在由那间屋子转往园子里。第一个亚当犯了负卖的罪,而最后的亚当却忍受被人出卖。耶稣被带到亚纳斯处,然后又从该政治权贵转往另一个政治权贵,就如古往今来无数农民和政治犯的遭遇一样,不过若望坦言指出,无论耶路撒冷的政治权贵如何自以为是,但身为伟大的「我是」耶稣才是真的主宰,是祂的父亲计划了这些事件来光荣祂。伯多禄也如耶稣所预言的,三次否认祂,可见天主就是把福音的宝藏注入在泥制的器皿里,使基督所见证的真理能更光芒四射。  

若18:1-27  

1耶稣说完了这些话,就和门徒出去,到了克德龙溪的对岸,在那里有一个园子,他和门徒便进去了。2出卖他的犹达斯也知道那地方,因为耶稣同门徒曾屡次在那里聚集。3犹达斯便领了一队兵和由司祭长及法利塞人派来的差役,带着火把、灯笼与武器,来到那里。4耶稣既知道要临到他身上的一切事,便上前去问他们说:「你们找谁?」5他们答复说:「纳匝肋人耶稣。」他向他们说:「我就是。」出卖他的犹达斯也同他们站在一起。6耶稣一对他们说了「我就是。」他们便倒退跌在地上。7于是他又问他们说:「你们找谁?」他们说:「纳匝肋人耶稣。」8耶稣答复说:「我已给你们说了『我就是』;你们既然找我,就让这些人去罢!」9这是为应验他先前所说的话:「你赐给我的人,其中我没有丧失一个。」10西满伯多禄有一把剑,就拔出来,向大司祭的一个仆人砍去,削下了他的右耳; 那仆人名叫玛耳曷。11耶稣就对伯多禄说:「把剑收入鞘内!父赐给我的杯,我岂能不喝吗?」12于是兵队、千夫长和犹太人的差役拘捕了耶稣,把他捆起来,13先解送到亚纳斯那里,亚纳斯是那一年当大司祭的盖法的岳父。14就是这个盖法曾给犹太人出过主意: 叫一个人替百姓死,是有利的。15那时,西满伯多禄同另一个门徒跟着耶稣;那门徒是大司祭所认识的,便同耶稣一起进了大司祭的庭院,16伯多禄却站在门外;大司祭认识的那个门徒遂出来,对看门的侍女说了一声,就领伯多禄进去。17那看门的侍女对伯多禄说:「你不也是这人的一个门徒吗?」他说:「我不是。」18那时,仆人和差役,因为天冷就生了炭火,站着烤火取暖;伯多禄也同他们站在一起,烤火取暖。19大司祭就有关他的门徒和他的教义审问耶稣。20耶稣答复他说:「我向来公开地对世人讲话,我常常在会堂和圣殿内,即众犹太人所聚集的地方施教,在暗地里我并没有讲过什幺。21你为什幺问我?你问那些听过我的人,我给他们讲了什幺;他们知道我所说的。」22他刚说完这话,侍立在旁的一个差役就给了耶稣一个耳光,说:「你就这样答复大司祭吗?」23耶稣答复他说:「我若说得不对,你指证那里不对;若对,你为什么打我?」24亚纳斯遂把被捆的耶稣,解送到大司祭盖法那里去。25西满伯多禄仍站着烤火取暖,于是有人向他说:「你不也是他门徒中的一个吗?」伯多禄否认说:「我不是。」26有大司祭的一个仆役,是伯多禄削下耳朵的那人的亲戚,对他说:「我不是在山园中看见你同他在一起吗?」27伯多禄又否认了,立时鸡就叫了。  

问题探讨  

读若18:1-27  

  1. 在若18:1,耶稣和门徒往园子去。看路22:39-46和谷14:32-42,那园子名叫什么?耶稣带了哪三位门徒在祂身旁呢?(见玛26:46)
  1. 他们往园子里去做什么?他们经常到那里去吗?这景象为玫瑰经启示出什么奥迹呢?
  1. 犹达斯给兵士们什么暗号?(见玛26:49、谷14:45和路22:47-48)
  1. 兵士们捉拿耶稣的原因是什么?(看路23:2)
  1. 若18:6所载的并不见于其它福音,你认为若望为什幺记载那些人倒退跌在地上?(见出3:14)
  1. 伯多禄为了保护耶稣,削下了大司祭仆人的耳朵,也先看路加所载的相同的故事,对此耶稣做了什么来责备伯多禄呢?
  1. 若18:11中耶稣说「杯」一词意指什么?(看谷14:36、依51:17和则23:31-34)
  1. 若没有记载的另一事件记载于玛26:56和谷14:50,那是什么事件呢?宗徒们这行动应验了耶稣什么话呢?
  1. 兵士们先解送耶稣到大司祭盖法的岳父亚纳斯那里,而不是大司祭处,原因何在呢?(看「其它研读」 --「在亚纳斯和盖法前受审」)
  1. 耶稣预言了伯多禄会做些什么并在若18:17-27中应验了呢?
  1. 先看天主教教理第598条,谁要承担害死耶稣的责任,是罗马人,还是犹太人?  

问题反思  

默想天主圣言最好的方法是把圣经金句深化在生活里,每课都特显圣经纪念金句,或者由你自己选择一金句,下述提出一些主题作参考用:  
  1. 很明显,耶稣多次到革责玛尼园子里去祈祷,路加福音告诉我们,祂白天在圣殿施教,黑夜便去那园子住宿(路21:37)。你有自己喜欢的或特别的地方来祈祷吗?当你遇到困难时,你会先藉祈祷寻求天主的旨意,然后再去面对考验吗?
  1. 你曾被朋友出卖过吗?你有何感受呢?耶稣不但被一个视为兄弟的人出卖,而且由于被出卖,还被侮辱,拷打,折磨,最后被可怕地杀害。对照耶稣所受的苦,尤其当你知道祂甘愿为你而受苦时,你怎样理解你所受的苦痛呢?
  1. 伯多禄肯定想保护耶稣,他爱祂,不想让祂受苦。你曾否尝试为了保护朋友而劝他们寻找捷径摆脱困境,却没有劝勉他们祈求天主的带领呢?你是否会走捷径来避免受苦呢?你愿意为别人而受苦吗?你会为朋友而舍掉性命吗?  

其它研读  

「你说的是」  

圣史中只有若望在描述耶稣被捕时,插入了令人好奇的片段,与若的其它故事一样,这是一个可同时从两个层面来解读的故事,较明显的层面是事件的真相,但在神学和灵修的层面,可展示若望多次强调的,即耶稣控制着整个场面。
犹达斯带领一帮人到革责玛尼园子,不是他们而是耶稣主动接触他们,耶稣「上前」(若18:4)说:「你们找谁?」他们答说:「纳匝肋人耶稣」,祂的答复是「我就是」(希腊原文是「ego eimi」,是天主的称号)(出3:14),要注意的是:犹达斯不但与他们「一起」,而且是「站在」逮捕者的一方(若18:5),但当耶稣以天主的名号发言时,这些未意识到自己是地狱使者的人(耶稣此前称犹达斯为魔鬼,若望也说「撒殚进入了他的心」(若6:70-71, 13:27))便跌倒在地上。从人性的角度来看,这显示耶稣的敌人恐惧祂。今天我们会说,这曾使盲人复明、死人复生、魔鬼被逐的拉比,当公开以天主的名显示权威时,会吓倒他们,这些迫害者的内心受着良心的冲击,对自己所作所为感到害怕,尤其是犹达斯。
同时,若望想我们在这里能看见超越人性的幅度:这些魔鬼的使者象征着地狱的掌权者,它们从未真的控制世界,但其叛逆行为终被天主利用进行其计划,使万物达至光荣祂,连犹达斯也要向基督「叩首」,保禄也表达了同样的讯息说:「致使上天、地上和地下的一切,一听到耶稣的名字,无不屈膝叩拜。」(斐2:10)无谕仁爱或仇恨以至恐布,均要向基督叩拜。  

在亚纳斯和盖法前受审  

亚纳斯约于公元六或七年成为大司祭,虽然在公元十五年失去职位,但仍具很大的影响力,因为其子厄拉撒尔和另外四个子及女婿(若瑟盖法)均曾在不同时期任大司祭。在新约中,他的名字常与耶稣公开传教时任大司祭的盖法联系在一起(玛26:3, 26:57、若11:49, 11:51),宗4:6也以大司祭来称呼亚纳斯和盖法,从神学角度看,会使看圣经的人误以为亚纳斯和盖法同时任大司祭,较容易理解的方法是循「权力政治」的角度思考(亚纳斯和盖法也常如此思考),从技术上来说,盖法是公元十八至三十六年唯一的大司祭,犹如政客任「唯一的总统」一样,但亚纳斯是前度上司,对总统和其党派所支持或反对的某些议案仍具很大的影响力,他的话对耶路撒冷权贵来说具有重大的力量,其它人都要听命于他。
根据若望所载,耶稣理所当然地被直接解送到亚纳斯那里作「非官方」的审讯,祂的命运很可能在那里已决定了,而盖法的工作是要寻找罪证来支持亚纳斯的决定。留意若望称亚纳斯为大司祭(他却已不在位超过十五年了),为什么?因为他仍掌权,在其政党(即耶路撒冷的权威)内操生杀大权,也可能有些犹太人认为他才是合法的大司祭,因为他只是被罗马人所罢免的。无论如何,耶稣在「亚纳斯那里」接受「初步聆讯」,「那里」多幺腐败,甚至犹太法典也认为其可恶,加上司祭团的腐败领袖们,他们的临在亵渎了圣所。
虽然亚纳斯权高气焰,盖法仍具地位,在公元十八至三十六年间任大司祭,他与比拉多不同,始终想与人同谋判定耶稣的死罪,若望已告诉我们,盖法曾从政治角度宣称,叫一个人替百姓死,以免全民族灭亡,是多幺有利(若11:49-50)。这是若典型的讽刺风格,一个没有信仰的盖法竟藉其权位而道出了真的预言,同时这又带出另一层的讽刺来,因为对观福音清楚地表示,「一个人」遭人杀害而令整个民族受到审判,并且圣殿被摧毁(看玛24)。私设的公堂可从福音里见到:假见证人(玛26:60),互相矛盾的证据,和蛮不讲理的回答,如比拉多要求证据时,他们回答「如果这人不是作恶的,我们便不会把他交给你」(若18:30),在比拉多无法找到罪证时,仍乱呼要求判人死刑(路23:22-23),因境况需要而把宗教罪转移为政治罪(路23:2、若19:7, 12)。很明显,盖法早有定案,只是做一场戏来寻找借口支持其判决而已,他唯一欠缺的是执行刑罚的权力。为此,他必须借助于比拉多,采用一些手法来吸引罗马的关注,明白指控人犯了亵渎不会有效,因为罗马根本不会理会梅瑟法律或对犹太教的冒犯,故此,盖法强加一项政治罪到耶稣身上:祂宣称自己是基督「君王」。  

伯多禄和福音圣史的诚实  

由于伯多禄的故事吸引了读者的焦点,容易使人疏忽了其主要内涵:即宗徒们和圣史们均诚实可靠。现代人普遍指控福音只是一些美丽的描述,把一个纯人性拉比的风雨经历,加上一些奇迹故事来神化一个纳匝肋人,他们控诉说是宗徒们的背后动机,把自己说成是耶稣的挚友,藉此建立自己的新教会,成为别人崇拜的领袖。
问题是在若18:11-12和尤其是在若18:25-27,所载的均是伯多禄最不光彩、最不成熟和最懦弱的行为。这种事绝不会记载于宣传的文章里,但在初期教会里却成为众所周知的,且载于全部四卷福音里。由此可见宗徒们的诚实,他们有勇气把这令人羞愧的三度懦弱行为,凌驾于伯多禄所一直声称忠诚之上,让人看到他并没有实践其忠诚。人能够这样描述自己时,他们所说的其它内容必然真确诚恳。  

要避免反闪和历史修正主义  

关于耶稣的受审,圣经学生们必须避免两极化:其一是不公正地归罪,其二不公正地归于清白。过去一些天主教友把耶路撒冷的领袖和一些民众的行为归结为所有犹太人均需承担基督死亡的责任,这是错的,教会也否定这种看法,就如梵二中“教会对非基督宗教态度宣言”所教导的:不应不加辨别地归咎于当时的全体犹太人,或今日的犹太人 …… 不应视犹太人为天主所摈弃及斥责,一若由圣经所得结论似的。同时,有些现代作家为回避基督宗教反闪的历史,有时会把犹太人完全不牵涉在耶稣的圣死内,甚至可笑地否认公议会的罪责,说是耶稣激怒了耶路撒冷的领袖们。这也是言不符实的,毕竟审讯故事的重点是「每个罪人确实是使神圣救主受苦受难的凶手和刑具」(天主教教理第598条)。我们在第十一课已指出,福音的道德并不认为犹太人特别邪恶,只是他们像其它人一样跌倒了。最傻的是外邦的基督徒犯了反闪的罪,把基督的圣死全部归咎于犹太人身上,却忽略了基督也因他们的罪而死。他们这样做等同于否认基督,就像犹太领袖们认为自己能看见且无需接受救赎一样。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当时的基督徒做了傻事,现在就假装对圣经记载的耶路撒冷领袖们合谋害死耶稣一事视而不见。  

教理联系  

摘自天主教教理  

若18:1-27:「福音所叙述的耶稣及其受审过程确有其历史复杂性,只有天主才知道与此案有关的人(犹达斯、公议会、比拉多)的个人罪咎。纵使受人操纵的群众曾呼喊,宗徒在圣神降临后劝人悔改时也作全面的指责,但我们还不能把责任归咎耶路撒冷的全部犹太人,因为耶稣自己曾在十字架上宽恕了他们:伯多禄效法了他,承认耶路撒冷的犹太人以及他们首领的「无知」(宗3:17)。我们更不能由民众的呼声:「祂的血归在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身上」(玛27:25)(它只是一种认可的格式),而在时空上把责任扩展至其它犹太人身上:教会很恰当地在梵二大公会议中宣布:「他们在基督受难时所犯的过错,不应毫无辨别地归咎当时生活的全体犹太人,也不可责怪今日的犹太人 …… 不应将犹太人视作被天主遗弃或被诅咒的,就好象这事出自圣经」。
所有的罪人造成基督的苦难。(597)
(摘自《天主教教理》香港公教真理学会1996年10月初版)  

罗马之声  

教宗文章摘录  

耶稣自己的一些言论导致人指控祂亵渎,若望福音里的确有些地方可见到犹太人「想要杀害他,因为他不但犯了安息日,而且又称天主是自己的父,使自己与天主平等。」(若5:18)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于耶稣受公议会审讯时,大司祭盖法说:「我因生活的天主, 起誓命你告诉我们:你是不是默西亚,天主之子?」对此耶稣简单答复:「你说的是。」意即「我就是。」(玛26:63-64)又再在比拉多前受审时,控方虽提出别的罪状来,说祂声称自己是君王,犹太人仍重复其原有罪状:「我们有法律, 按法律他应该死,因为他自充为天主子。」(若19:7)
因此我们可从上述分析而说,耶稣因祂作为天主子的真理而死在十字架上
--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1987年5月13日的讲道。  

撮要  

在这一课,我们可以看到:  
1.              犹达斯出卖了耶稣。  
2.              耶稣的答复吓怕了来捉拿祂的人,因为祂宣称是天主,也象征耶稣对地狱势力的控制。  
3.              伯多禄轻率地削去了玛耳曷的耳朵,耶稣却谴责了他的鲁莽,表示祂已选择了父赐给祂的「杯」。  
4.              亚纳斯主持初步聆讯,要对付耶稣。
5.              伯多禄跟在耶稣后面到耶路撒冷,他三次否认了祂。  
6.              耶稣被交在盖法手上,进行正式聆讯。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