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天道人语

四、人类的惨痛历史(创4-11章)


 
创4 至11章可称之为“罪恶的泛滥”。第一个罪过在人间引起了分裂:灵肉之间的分裂,夫妻之间的分裂,在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分裂、对抗与张力。现在我们观看人类每况下的分裂:兄弟之间分裂,民族之间的分裂;罪恶因为是与天主分裂,自然使人与人之间发生分裂。
在创4 至11章所绘画的这幅人类惨痛历史的大壁画,是由三幅图画组成的:即加音杀亚伯尔,洪水,巴贝尔塔。这三件事道出了人类命运的悲剧。
加音与亚伯尔(创41-16
       这段记述告诉我们:第一个男人和第一个女人生了两个儿子,加音和亚伯尔,并且写出:“亚伯尔牧羊,加音耕田”。有人认为作者要以这两个人物,表达两种文化的斗争。亚伯尔是牧人,代表游牧文化,希伯来民族大致属于这种文化;加音耕田,是农民,是定居民族的典型,代表另一种文化。在旷野中的游牧民族和在富饶平原中的定居民族,不断的发生对抗。
       在加音和亚伯尔的故事中,有一个好主角:即亚伯尔,他代表牧人;另一个坏主角,他代表农民。在这场戏剧里,格斗十分残暴:“加音对他的弟弟亚伯尔说:我们到田间去,当他们在田间的时候,加音就袭击了弟弟亚伯尔。将他杀死”。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仇恨?圣经只说:“上主惠顾了亚伯尔和他的祭品,却没有惠顾加音和他的祭品;因此,加音大怒,垂头丧气”。为什么天主没有惠顾加音的祭品?这是一个很大的奥秘。有人以为:这是因为天主认识加音的心态。也许这段很古老的经文想表达天主有无上的自主权,天主是绝对自由的。总而言之,作者是要表示天主的判断,不是按外表,而是按心地的正直。
       这是第一次凶杀的出现,加音袭击了弟弟亚伯尔,将他杀死。上主对加音说:“你的弟弟亚伯尔在哪里?”他答说:“我不知道,难道我是看守我弟弟的人?”上主说:“你作了什么事?听!你弟弟的血由地上向我喊冤”。天主本来不愿意人死亡,是人心的恶毒招致了死亡。人与人本来应是兄弟姊妹,人与人之间,应彼此照顾,彼此守护,彼此帮助,彼此相亲相爱。
       天主诅咒杀人犯:“你现在是地上所咒骂的人,地张开口由你手中接收了你弟弟的血”。但是应注意:天主即刻保护杀人犯,上主对他说:“……凡杀加音的人,一定要受七倍的罚”。“上主遂给加音一个记号,以免遇见他的人击杀他”。天主不容许报复,更不容许私人报复。天主自己保留审判罪人的大权,创4所描述的这场具有象征性的情况,是要准备并引进在人间应有统治正义的法律。所谓的“报复律”:“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即是为限制暴力,要在刑罚与过失之间制定一种平衡。但是从今以后,罪犯不应公开报复,因为没有人能替代天主的正义,对罪犯亦应有所保护。在此我们得到了一项圣经中非常基本的要素,也得到了以色列整个历史中,以不同的方式,常可遇到的定理:天主不愿意罪人丧亡,而是要他们悔改,得以生存。罪人是贫困的,是弱小的,理应加以保护。
一代又一代(创417-532101110-32
       由4:17至5 章末,我们读到所谓的“祖谱”:“加音认识了自己的妻子,她怀了孕,生了哈诺客。加音建筑了一座城,即以他儿子的名字给这城起名‘哈诺客’。哈诺客生了依辣得;依辣得生了默明雅耳;默明雅耳生了……”。如此一代一代的记录下去,我们在第十章会遇到更长的祖谱。
毫无疑问,在游牧民族中,因为还没有文字发明,记忆应扮演最主要的角色……。古代所记忆的事物,忠实地一代一代传授下来。当某人述说古老人所做的事迹时,自然会提及自己先人的名字:“我是谁的后代,谁是谁的儿子……谁是谁的儿子……”。
圣经中所记载给我们传流下来的祖谱,可能是在以色列支派中口头传述的回声。这些传述可能出自更古老的传说。如果我们想在里面寻找历史顺序的资料,那便犯了错误!这些祖谱搜集在创世纪中,目标是在于教导,具有很大的意义:愿意告诉我们:在人与人之间有不可置疑的联系,我们都彼此相关,我们都由先人继承了德行与罪恶,成功与失败……我们所承受的,我们也传于下一代。这在经济方面或攻治方面属实,在道德方面,尤其在信仰方面,更为属实。
在罪恶的记述之后(第一对夫妇的罪恶,加音的罪恶),记载这一连串的祖谱,明显的在告诉我们,我们是出于罪人的后代。我们都负有软弱和罪恶的重担;另一方面,我们也承受了我们先人神性方面的努力成效,和信仰方面的成长效果。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时时意识到我们与我们祖先之间彼此之间的联系。
洪水(创6-9章)
       “上主见人在地上的罪恶重大,人心天天所思念的无非是邪恶。”
圣经经文用了这几句话,指出了罪恶的普遍性。人类堕落了!
难道创造失败了?
面对这一事实,天主的反应(若能这样说)是:
“上主遂后悔在地上造了人,心中很是悲痛。”
我们在圣经中很多次遇到这一说法:“天主后悔了”!这一说法实足奇怪……天主好像后悔了他所从事的创造大业,他好像为人的自由挫败了,而大失所望。人的罪恶伤害了他的心:“心中很是悲痛”。我们以前曾说过:圣经为了使人容易明白,有时表达好像一位老祖母一样,她描述天主的作为或行动,好像一个人一样。这种说法并不是把天主贬低到我们的水平上,相反的,是要我们从我们自己的经验发现天主的奥秘,因为,我们是按照天主的肖像和模样所创造的。不错,天主悲伤是由于人不服从,好似使天主的计划失败了。其实,更深一层,是由于人拒绝了他的爱。
“上主于是说:我要将我所造的人,连人带野兽、爬虫和天空的飞鸟,都由地面上消灭,因为我后悔造了他们”。
稍后,13节说:“天主遂对诺厄说:我已决定要结果一切有血肉的人,因为他们使天地充满了强暴,我要将他们由大地上消灭”。天主在此所谴责的,是人的暴力,这一暴力已在加音对他兄弟的行为上表现了出来;在本章内,这种暴力已蔓延到整个地面,天主对当时人类的这一谴责,实在具有现实性:有如诺厄时代,今天的大地也充满了暴力!
有一人常同天主往来
“惟有诺厄在上主眼中蒙受恩爱……”
“诺厄是他同时代唯一正义齐全的人,常同天主往来”。介绍这一个远代的古人,多么出色!诺厄是个“正义”的人。在此我们应确定一下,“正义”在圣经中的意义。普通来说:正义是一种德行,就是互相尊重对方的权利。在圣经中,正义是忠于天主的意;一个义人,是一个满全天主所期待于他的人……按这个意思来看,义人是一个“刚好合格“的人,即合乎天主要求他应该怎样就怎样的人,亦即我们现代所说的圣人,一个完全实行了天主对他的旨意的人。
经文还加了一句“他是同时代唯一齐全的人”。他是出类拔萃,与众不同的人;他在当代所有的人中,是唯一寻求并满全天主旨意的人。此外,更进一步,他“常同天主往来”!这句话表示诺厄一生常保持在天主面前,从心底听从天主,始终忠于天主。
与这唯一的义人,天主再重新开始工作。一个人便可使天主的计划得以实现。天主在“后悔”之后,再一次显示他要达到他的计划的志愿,和天主的忠实。有如我们感恩经第四式中所表达的:“人虽然违背了你的命令,失去了你的恩宠,你并没有弃置不顾,任其丧亡,反而大发慈悲,向所有的人伸出援助的手,使寻求你的人都能找到你。并且多次与人订立盟约,借着先知施以教导,以期待救恩的来临。”
遂后,天主要诺厄建造一只方舟,把各种走兽聚集在方舟内,并带领自己的妻子、儿女,以及全家进入方舟,以逃避惩罚罪恶的洪水:
“诺厄全照办了,天主怎样吩咐了他,他就怎样做了。”
诺厄躲进了方舟,洪水便开始泛滥。四十天四十夜,天降大雨,掩盖了大地。
“四十天”这个数字,我们在圣经中屡次见到。梅瑟在领受约版,即法律石版之前,曾在山上停留了四十天。厄利亚为与天主相遇,步行了四十天。耶稣也在旷野里禁食四十天。这四十天好似天主的选民流浪在旷野里四十年的翻版。
当我们说:“一个星期内”或“半个月内”或“百年战争”,一个星期,半个月,一百年,都不是指一定的数字,而是差不多之意,或具有象征的意义。在希伯来语中亦是如此。七、十二、四十,并不是计数的数字,而是一个成数。这里的四十天的大雨,是表示暴雨成灾,时间相当长,甚至消灭了整个地带(在美索不大米亚一带,时有暴雨成灾,洪水泛滥惊人)。
憧憬新的世界
“看,我要使洪水大地上泛滥,消灭天下一切有生气的血肉;凡地上所有的都要灭亡。但我要与你立约,你以及你的儿子……”。
整个人类堕落了;这不但是指“原罪”说的,而且也是天主所指出的:“人在地上的罪恶重大,人心天天所思念的无非是邪恶”。堕落的人类必自趋灭亡。只有诺厄和他一家逃避了灾害。天主即由这一家开始,与他们一起,再兴起一个新的世界。
和平鸽
创7:17-18这样记载说:“洪水在地上泛滥了四十天;水不断增涨,,浮起了方舟,方舟遂由地面上升起。洪水汹涌,在地上猛涨,方舟漂浮在水面上。”
8:6-7又记载说:“过了四十天,诺厄开了在方舟上做的窗户,放了一只乌鸦,乌鸦飞去又飞回,直到地上的水都干了。”以后继续记载,诺厄放出了一只鸽子,鸽子找不着落脚的地方,遂飞回方舟;诺厄伸手将它接入方舟内……再等了七天,他由方舟中又放出一只鸽子,傍晚时,那只鸽子飞回他那里,看,嘴里衔着一根绿的橄榄树枝,诺厄于是知道,水已由地上退去。诺厄又等了七天再放出一只鸽子;这只鸽子没有回来。这只鸽子嘴里衔着一根深绿的橄榄树枝,深刻地留在人的记忆里,作为和平的象征。
在耶稣受洗后由水中出来,要开始宣讲“喜讯”的时候,也有一只鸽子出现。并且创世纪最初数节,也告诉了我们:“天主的神在水面上运行。”
诺厄的祭献
诺厄由方舟出来之后,“给上主筑了一座祭坛,拿各种洁净的牲畜和洁净的飞禽,献在祭坛上,作为全燔祭。”
全燔祭是一种崇拜的祭献。将动物或地上的出产,用火焚尽,以表示一切都是属于天主的。全燔祭——在原始的宗教里皆有——是表示人承认天主对于世界具有全权的表现:物归原主。在祭献中人表达了人是造物中的司祭。
圣经告诉我们:天主悦纳了诺厄的祭献。圣经表达的方式使我们觉得有些奇怪,好似火烧的全燔祭的香气能够平息天主的怒气。但是,这一古老的说法,无疑地是表明人的愿望和天主辨识人心之间的对照,“上主闻到了馨香”,经文即刻写说:“我再不为人的缘故咒骂大地,因为人心的思念从小就邪恶;我也再不照我所作的打击一切生物了,只愿大地存在之日,稼穑寒暑,冬夏昼夜,循环不息。”
洪水之后,天主表示要继续工作,对人类仍表示信任。
“天主祝福诺厄和他的儿子们说:你们要滋生繁殖,充满大地。”我们在此遇到天主与第一对夫妇所说的同样的话。天主再托付给人在大地上生育繁殖生命的伟大任务。同时也交给了人治理一切的权柄:“凡有生命的动物,都可作你们的食物;我将这一切赐给你们,有如以前赐给你们蔬菜一样。”
一条礼规
但是有一个限制,公布了一条禁令:“凡有生命,带血的肉,你们不可吃。”按照闪族人的思想,血是生命之源,亦可说,是某一物的生气。丧失了血,即是丧失了性命。因而血很受人尊敬。这一条规律,在犹太民族中,至今仍然生效,人不能吃带血的肉……是因为人不能将别的生命归为己有。只有天主是生命的主宰。
一条基本法令
比这一礼规更为基本的,是下一条大为诫命:
天主说:“我要追讨人的命。凡流人血的,他的血也要为人所流,因为人是照天主的肖像造的”。你不可杀人,你应尊重别人的生命;你要在别人身上看见天主的肖像,因为使别人生存的生命,也就是天主给予你的同样的生命。这实在是一个伟大的奥秘!
普遍的盟约
以后的几节(9:8-17),甚为重要。经文如此记载说:天主对诺厄和他的儿子们说:“看,我现在与你们和你们未来的后裔立约,并与同你们在一起的一切生物:飞鸟、牲畜和一切地上的野兽,即凡由方舟出来的一切地上生物立约。”
天主与诺厄和他的儿子们立了约……天主预许再不抛弃由洪水救出的生物。但他等待他们的忠诚和服从。
11节说:“我与你们立约:凡有血肉的,以后不再受洪水洇没,再没有洪水毁灭大地。”
17节:天主对诺厄说:“ 就是我在与地上一切有血肉的生物之间,所立的盟约的标记。”这句话标榜了天主与诺厄之间所立的盟约的特性。这不是一项与一个支派,一个民族,一个种族所订立的盟约,而是一项普遍的盟约。所以,由圣经的开端,天主即显示了他的爱的计划。他是“与地上一切有血肉的生物立约。”
不错,以后天主也与亚巴郎立了约,以后又借梅瑟与以色列子民立了约,在天主与选民之间建立了特别优越的连系。这约虽然也很重要,但具有时间性。先知们曾宣布了一项“新约”,这是基督以他的血所订水的盟约。这一盟约圆满地实践了预许与诺厄的盟约。这一盟约是普遍的,是具有决定性的。
洪水之后,便有盟约:雨停止了,天主出现了一道虹霓;天主说:“这是我在我与你们以及同你们在一起的一切生物之间,立约的永远标记:我把虹霓放在云间,作我与天地之间立约的标记。”
※※※※※※
洪水的记述,是否是由于回忆古代一场洪水蹂躏了整个美索不达米亚?或者可能,但这并不重要。这一记述更好说是一种具有先知性的预告。这里所展示的形像:大水泛滥、方舟、口衔橄榄枝的鸽子、天上的虹霓……都深刻在记忆中,以诗的语言,再加上象征的色彩,可使人隐约的看到天主对待有罪的世界的作风。
巴贝耳塔
创10章和11章大部分,都是由祖谱构成的。这些祖谱,一方面说明人类在地面上的扩展;另一方面说明人与人之间的连系。这在11章10节特别看得出来:“当时全世界只有一种语言和一样的话”。
那么,现在的人为什么说如此多种的语言,使到他们沟通如此困难?创的作者感觉到在世界上出现了一个反常的场面,使到人类彼此之间发生了分裂。
现在我们面对一个新的破裂,这同样是罪恶的后果。诱惑者说:“你们将如同天主一样……”因为人被这一“预许”所迷惑,世界的和谐便崩溃了!
这几页的作者可能在眼前有这一幅瓦解的图画。在美索不达米亚曾有人建筑了一些梯形的高塔,其目的是要建筑一座圣山,作为敬神的祭坛。经过了许多世纪,这些塔被放弃了,慢慢变成了废墟。创的作者便把这一历史变成了说教的资料。
“当人们由东方迁移的时候,在史纳尔地方找到了一块平原,就在那里住下了。他们彼此说:来,我们做砖,用火烧透。他们遂拿砖当石,拿沥青代灰泥,然后彼此说:来,让我们建造一城一塔,塔顶摩天。”
“上主遂下来,要看看世人所造的城和塔。上主说:看,他们如今就开始做这事,以后他们所想做的,就没有成功的了。”天主在此指责人的,是他们的抱负,他们的高傲,他们太过分了。人想建造高塔,顶可摩天,这一诱惑是出于他们不满自己的现况,想与天主相比,想与天主列为同等。这与创2所描述的诱惑相同:“你们吃了这果子,将如同天主一样”。人总是努力不懈的梦想以自己的能力来与天主竞争。
“于是上主将他们分散到全地面,他们遂停止了建造那城。为此人称那地为‘巴贝耳’,因为,上主在那里混乱了全地的语言,且从那里将他们分散到全地面。”
巴贝耳……是人任意建造的一座城,是人按照自己的愿望和本能所布置的地方;它不是天主所愿要的世界。巴贝耳是一罪恶的渊薮。
罪使人分散,罪使人分裂、愤恨、斗争。罪使人本身分裂,使夫妻不和,使兄弟相反兄弟,使人类分散,由此民族与民族时常彼此攻击。罪恶阻止人彼此了解。罪恶尤其破坏团结。
在新约中,五旬节正是巴贝耳塔历史的反面。这惊人的一幕,并非如有些人所设想的,把各种不同的语言使之成为一致;相反的,而是各种语言从此一致歌颂天主的奇能。创所表现的语言分歧是恶,但这不同的语言成了光荣天主的大合唱。
世界起源的奥秘
当你打开圣经,便会在这本厚书的开始,读到前11章。这11章好似是全部著作的序言。这一使人惊奇的序言所叙述的是历史,是富于反省的历史,足以挑起读者的注意,因为其中所叙述的是我们人类起源的奥秘。创世纪,按原文的意义,是“起始”,是“开端”。
其实,我们所读的这11章,其中有记述,有诗篇,有比喻故事,可说是一篇较长的沉思,追溯人类的起源。
所以,这11 章并非是智者的作品,想要揭开宇宙起源的秘密,或者探求大地生命的出现;也不是史家的作品,寻求史前发展的阶段。无疑的,智者和史家对人类都有所贡献,应受注意和尊崇。
但是,远在准确的科学出现以前,以色列子民生活在信仰之中,慢慢发现了自己的身份,尤其寻到了他们自己的天主。创前11章即是给我们传达这一沉思的结果。它们构成了一本智慧书,因为将人定位于天主面前。这是世界的全貌,给我们显示了人在整个宇宙中的地位。
全部圣经,使我们认识了一些伟大的人物,如亚巴郎、梅瑟、达味、众先知等等……我们将看到一些人的信德或无信,或一个小民族所受的考验。有时我们难以捉摸这段直到基督时代的漫长历史的意义;但是这前11章,给我们提供了全部圣经的一个壮观的引言。借着这些展示在我们眼前的伟大人物,这几章好似划了一幅天主对人类的计划的大壁画,赋予了历史一番意义;并且标出了一些重要的课题:天主的爱、人的自由、罪恶、天主的忠实、预许永不能毁的盟约。
我们在若望福音中,将会遇到这些辽阔的远景。若望好似回应创世纪,一开如即用“在起初”,目的是宣布新历史的开展。
创使我们认识天主和他的神与万有起源的关系,若望则给我们展示天主的圣言——基督,临现在和参与这创造:
“在起初已有圣言,
圣言与天主同在,
圣言就是天主。
……万物是借着他而造成的,
没有一样不是由他而造成的。
在他内有生命,
这生命是人的光。”
人的创造是由天主父、子和圣神的工作;由父、子和圣神给与人生命和光明。但人的回应是自由的。有如创的作者,圣若望也提及人拒绝的一幕:
“他(圣言)已在世界上,
世界原是借他造成的,
但世界却不认识他。
他来到了自己的领域,
自己的人却没有接受他。”
由拒绝而产生分裂,真是没有救药了吗?绝不,因为天主重新显示了他的仁慈,天主将自由赐与那些相信他的人,天主仍然施救:
       “凡接受他的,他给他们,
即给那些信他名字的人权能,
好成为天主的子女。”(若一1-12)。
※※※※※※
创世纪继续追忆圣祖的历史(12-50章)。这第二部分不再追述人的起源,而只追述一家一族的历史,天主召选了这一家,为建立一个信者的民族,这是一段新觉悟出的历史,为整个人类亦很重要。
对原界的注释
       创第3 章记述第一对夫妇背叛天主的命令及其所引起的后果。对于这个罪过,通常称之为“原罪”,即是第一个罪过,亦即是罪过的开端。
四部福音中,没有一处提及“原罪”。一个归依的无信的人在读福音的时候,一定发觉到有许多地方提及罪行。但找不到“原罪”这一说法。他知道天主的存在,天主创造世界,天主打发他的圣子来到世界上为救赎世人。他也知道有圣洗和圣体圣事。他透过耶稣的说话也知道,我们并不需要关心恶的由来,反而要去帮助那些受苦的人,并且由我们的罪行中皈依过来。
我们念信经时,也是确认差不多同样的真理。信经表达我们对天主父、子、圣神的信仰,确认我们等待肉身的复活,和得常生……;但没有提到“原罪”。
那么,为什么创世纪由第3 章起,给我们叙述人的堕落?这是因为创的作者愿意我们由开始即认清我们是谁:
1、    人,整个人类是天主的受造物,也是罪人。
2、    由人类历史的开端——无论历史如何开展,如何演变——,虽然天主在各方面对人类亲切关怀,但人反叛了他;由此,人陷于困难痛苦的境界,陷于罪恶、苦难、死亡之中。当人归向天主时,一切都彼此和谐;但人与天主一旦破裂了,人的每一部分——智力、感情、肉身——都想独立自主。人解体了,人分裂了。
3、      不是所有痛苦都由人而来(大自然也会产生灾害与祸患)。但人类的部分痛苦,的确是出于他们的过错。这过错称之为“罪”。罪对人发生的第一个效应,就是指出某些痛苦的由来是出于它。救恩的第一步,就是揭穿罪恶。福音中由头至尾都记载耶稣如此行事。创的做法不同,它只说出从开始罪就是这样。
4、    当人说:出世的婴儿即有原罪,并不说他本人犯了过错,也并不是说他的父母因生他在世界上而犯了罪。只是说:婴儿一开始,就不能生活在天主计划与人分享的圆满友谊中。
5、    圣保禄在罗马书中,曾讲述天主的慈爱多么伟大,甚至借耶稣基督拯救我们于罪恶之中。为了使人容易了解,他将亚当的角色与耶稣基督的角色作一对比:
“就如罪恶借着一人进入了世界,死亡藉着罪恶也进入了世界,这样死亡就殃及了众人……”
“天主的恩宠和那因耶稣基督一人的恩宠所施与的恩惠,更要丰富地洋溢到大家身上……”
“如果因一人的过犯,死亡就因那一人作了王;那么,那些丰富蒙受了恩宠和正义恩惠的人,更要借着耶稣基督一人在生命中为王了”(罗5:12-19)。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