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天道人语

三、旷野(出、户)


 
以色列子民在旷野中经过了相当长的时期,圣经给我们保存了许多事迹,但是叙述得十分散漫,甚至有些杂乱无章,令我们读起来,十分困难。所以我们决不能从中抽出真正的“历史”,而是一些具有意义的情节汇集,以显示天主与人之间的交谈。
其实,圣经的作者所要追忆的,并非是人的日常生活,而是追忆如何发现天主的临在,天主的忍耐,天主的仁慈。天主在旷野里赐予了一切;领导路程,赐予食物,战胜仇敌;但希伯来人却犹豫不决,软弱失足,甚至背叛盟约,天主却一概宽恕。艰苦的穿过旷野,由背离再复合,实在是一段美妙的爱情史,实在也值得谈一下,其中的曲折。
金牛
刚隆重地举行了订立盟约的仪式,梅瑟还留在西乃山上等待天主赐予祂刻有法律的石版,民众便失了忠。以色列子民见梅瑟久久不下来,便开始不安烦躁,要求亚朗给他们造一个能看见的天主。他便把他们的金首饰,金戒指融化了,“制了一个模型,用来铸了一个牛像”(不必说,即他们在埃及所见到的神像——公牛);大家便大事庆祝他们的神像。当时梅瑟还在西乃山上,上主便告诉他说:“你从  败坏了……你且  大民族“
梅瑟的回答又巧妙又具有信心:“上主,你为什么  叫他们永远占有”(出32章)
实在是动人的交谈!天主向梅瑟说“你的百姓”,而梅瑟答说“你的百姓”(你给了我这一任务,但这百姓是你的)!“我要消灭他们,我要使你成为一个大民族”,有如洪水之后的诺厄,有如亚巴朗:只由一个义人,天主便可使之出生一个新民族。但梅瑟与他的兄弟们是休戚相关的,他以全副的信德与全心的爱为他们辩护。“上主遂撤消了要加于百姓的灾祸”。天主虽仍然惩罚了他们,但没有把他们消灭。天主遂下令,要他们向许地进发。以后又重新隆重的订立了盟约(出34章):梅瑟又在山上与上主一起,停留了四十天主四十夜,带来了两块新的石版(因为原先的在以色列人背信时他已摔碎了),“把盟约的话,即十句话,写在石版上”。
希伯来人遂向许地进发。由西乃山到许地相隔直线三百五十至四百公里。这一距离,今日不需要一天便可到达,但为一群游牧民族,带领牲畜要走半个月至一个月的时间;但百姓要经过四十年之久才达到客纳罕地……,户籍纪(按希伯来原文的书名解说“在旷野里”)记载了这一段长时期的大事,并告诉了我们:为什么希伯来人在旷野里逗留了这么久?
云彩
出谷纪的记述中曾提及一根神秘的云柱,是天主在祂的百姓前有形临在的标记:“上主  能走路”(出13:21)
当约柜造成后,按放在会幕里,“那时云彩遮盖了会幕,上主的荣耀充满了帐篷”经文这样叙述约柜和云彩实在令人惊奇。它要说明天主一步一步地领导祂的子民;并且也表明以色列子民的信德,他们知道上主是盟约的天主。
“几时  那里扎营……云彩若多   营前行……有时云彩   或一年……他们依照  命令起程……”(户9:15—23)
这段将奇迹与信仰配合得天衣无缝的记述,很明显的是要给我们描述一个理想境界;这应是盟约的正常结果。但天主所拯救的子民是否真正如此生活了?
玛纳和鹌鹑
抱怨与指责很快便开始了:“以色列子民   饿死啊!”(出16:2—4)。第二天早晨,太阳刚升起发红的时候,大地上一片白色的粉末:“以色列家  蜜饼”(出16:31)。按若望福音第六章的记载,耶稣在将生命之粮时,曾提及那旷野中所赐的玛纳……
以色列子民又吃厌了玛纳,又“开始哭泣说:谁给我们肉吃”(户11:4)?“上主大发愤怒……梅瑟见了也很难受”,遂求天主免去他的子责任,因为太困难了。天主允许了帮助……赐肉给他们吃!“上主使  营幕上”(户11:31)
与阿玛肋克人作战
阿玛肋克人来攻击以色列子民,梅瑟便向若苏厄下令前去作战……“我手中拿着天主的棍杖,站在这高岗顶上”。我们观看这场出奇的场面:“当梅瑟  他们胜利”(出17:8—15)梅瑟的角色描写得很美,他以手臂、以信德、以祈祷,扶持着他的百姓。
侦察客纳罕地
奉上主的命,梅瑟派遣了十二个人——每支派一人——去认识客纳罕地,要他们回来描写那地方的情形,那地方的居民,以及他们的资源:看一看占领那地方是否容易?
“他们回来  富庶……但其中  广大!”(户13章)
换句话说:地客纳罕是许地,但要征服,这并不是一件小事。最好还是不去!在这意想不到的发现中,这一反应是颇合乎人性的。不过,天主赐予人的,并非是“现成的”,叫人被动地去接受;而是要人合作,决意为得胜利而振奋自己,因为,既然一切都由天主所赐,那么,一切就得由人负责去接受,去攫取了。
希伯来人当时愿意无须打仗,天主即可赐予他们胜利。他们不愿意听从那两个勇敢的侦探——若苏厄和加肋布。他们肯定的说:“我们尽管上去,必要占领那地方。我们必能战胜……因为上主必与我们同在”。但是他们听从了那另外十个抱有失败主义的人的话,十分恐惧,遂大声哭叫,好象要带他们去死一样。他们遂转向梅瑟和亚朗下结论说:“我们另立头目,回埃及去”;并且,要用石头砸死反对他们的人。
那时,上主亲自显示出来,经文这样记载:“上主的荣耀在会幕上显示给全以色列子民”。但天主只向梅瑟说话,表示天主对这民族的气愤说:“我虽在他们中行了那些奇迹,他们仍不相信我”。以后又是一段相当长的对话,与拜金牛后的那些对话很相类似。天主要消灭这一民族,并由梅瑟一人产生一个大民族。但梅瑟仍然同样为他们转祷,虽然反叛者要用石头砸死他。固执的中间人——梅瑟自认为决不能放弃以色列人,坚持要求天主记起祂的预许,并苦求天主大发慈悲:“宽恕这人民的罪过,就如从埃及一直到现在,你宽赦了他们一样”。
“上主回答说   但……这些见了我荣耀  誓许的地方……都要倒毙在旷野中……只有除外……你们的子女   背信之罚……”(户14:20—33)
这一惩罚相当清楚:凡不愿意以战争征服许地的人,一概不得进入许地。但对圣祖所作——和梅瑟在天主前用它来借辞求情——的预许,仍然保存。他们的后代将是受惠人。在此也可以看出:天主的惩罚是具有教育性的。四十年之久(正是一代)的旷野中的生活,是袄训练一个民族,使之远离外邦人的一切影响。这是一段漫长的初学时期,这一段慢长的时期,深刻的印在以色列人的脑海里。
迈向许地的长征暂时中断了。过了一段漫长的时期以后,才再取道走向许地。因为天主下命令说:“你们应转身,望旷野去”。
击石出水
有一天,百姓又再次抱怨,因为没有水喝,渴的要命:“他们就聚在一起反抗梅瑟和亚朗……”梅瑟和亚朗就到会幕前,求问天主指示他们该做什么,然后他们就把百姓召集到一块盘石前,梅瑟便在众人前,按照天主所指示的,“举起手来,用棍打了盘石两次,才有关大量的水涌出,会众和他们的牲畜都喝够了”(户20:1—11;参见出17:1—7)。
这段事迹在希伯来人的记忆里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水本是旷野里的游牧民族为维持生命的必需品,成了由天主而来的生命之源,使百姓分享上主的事物。有许多圣咏称天主为“以色列的盘石”。圣经作者——尤其依和则屡次提及活水。日后耶稣在与撒玛利雅妇女谈话时,也强调了活水(若4:7—15),在圣殿里对一群犹太人也说:“谁若渴  江河”(若7:37、38)。圣保禄也将同样肯定地说:“盘石即是基督”(格前10:1—4)。
铜蛇
天主曾赐予了以色列人胜利,战胜了客纳罕人,但“百姓在路上又不耐烦,抱怨天主和梅瑟”。天主遂打发一些蛇来,“咬死了许多以色列人”。希伯来人照样又来要求梅瑟为他们转求,以获得上主的宽恕。天主应允了——不过,又加上了这条出人意外的指令:要制造一条铜蛇,高高举起,梅瑟便照吩咐的做了……“那被蛇咬的人,一瞻仰铜蛇,就保存了生命”(户21:4—9)。
这段历史又是天主对祂子民教育的凭据,给犹太人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为基督徒也是如此,因为圣若望曾告诉我们:耶稣也很清楚地引用了这一事迹:“正如  得永生”(若3:14—15)
梅瑟逝世
百姓经过长时期漂流之后——一个新的子民在旷野中诞生——最后准备进入许地,但梅瑟没有参与此一许诺的完成:他入许地前死了。为什么?圣经中有些经文好似暗示了梅瑟的一项过犯。但按申3:23—28的记载却相反,梅瑟曾祈求上主说:“求你让我过去,得见约但河西的肥美土地”,好似为了希伯来人的缘故,天主拒绝了他:“但是上主为了你们的缘故向我发怒,没有俯听我”。无论如何,梅瑟一直到死,常与他由埃及领出的百姓团结一致。
“梅瑟由摩阿布旷野山了乃波山……上主就将全地指给他看……”(申34:3)。实在地,在这座山顶上,所看到的远景十分壮丽。这座山高出死海和约但河谷一千五百公尺,视野实在广阔。“上主对他  过去”(申34:4)。
百姓不能成为“无牧之羊”,所以,按照梅瑟所祈求的,天主给他指定了一个继承人,“你应   过去……”(申3:28)。若苏厄(同加肋布)是侦察客纳罕地回来的使者,忠于天主的一位。他也是那位青年,常伴随梅瑟和接近上主的人,“若苏厄总不离开会幕”(出33:11)。他也就是梅瑟给他多少改了一点名字,把“葛舍亚”改为“若苏厄”,意即“天主施救”。
人民的领袖梅瑟一直到死,时常照顾交托于他的人民。现在另有一人负责,他得进入福地,梅瑟只有在远处观望:“上主的仆人梅瑟遂死在那里……上主将他葬在摩阿布山地……一个山谷内;直到今日没有人知道埋葬他的地方”(申34:5…6)。
旷野中的考验
许久以后,欧瑟亚先知曾描写这段在旷野中受训的时期,为天主对自己的子民的爱的教育:“当以色列我的儿子……是我   迈步……是我用   喂养他们“(欧11:1…4)。
以色列子民在旷野中应训练成为一个民族,而这民族并非普通的民族,而是天主的民族。这并不容易,因为他们多次成为了反叛的民族,面对天主的恩赐,以色列子民时以反叛来回应。但他们几时悔改祈祷,尤其借梅瑟的转祷……天主再度表示祂的慈爱。居住在旷野中的节奏是:恩赐、反叛、悔改、宽恕。
因为,旷野是受考验的地方,是悔改的时机;但也是又诱惑的时机,所以,需要抉择。旷野在圣经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但决不是偷懒的解决办法,而是便于自洁自决,因为旷野是天主说话的地方。欧瑟亚书中,曾记载上主如何以爱的言词,向祂的聘妻以色列家说“我要  谈心……就如  一样”(欧2:16—17)。
谈情说爱的时期,走向旷野的时期,即是盟约关系受考验成加以肯定的时期。在漫长的路途中,人民一步一步地更新;四十年的时期,第一代全消失了。现在是一个崭新的民族,得进入许地。
申命纪对此考验的神圣意义说的好:“你当  言语生活……为此,你   道路”(申8:2…6)。
犹太人每年举行帐棚节,即是为追忆他们出离埃及到客纳罕地时,在旷野居住在帐棚里所过的游牧生活。肋未纪曾表达其意义说:“七天  帐棚里……好叫  内”(肋23:42—43)。
路加在4:1—13也曾记载过耶稣在旷野中居住了四十天,并将这四十天与希伯来子民在旷野中四十年相联系:因为,基督在战胜诱惑的考验时,曾多次引用了申命纪的词句。
认识天主
梅瑟长期作一个民族大团结饿领袖,逐渐认识了在旷野中,在燃着的荆棘丛中召选他的天主,也不见在天主的忍耐中,慈爱中认识了天主。梅瑟领导交托于他的百姓,不断地作为百姓与天主之间的中介:以色列子民每次失了勇气,甚至疑惑天主,要放弃前进的路程——因而惹起天主的义怒——梅瑟领导便居间调停、恳求、说项,为自己的弟兄求恕,甚至不惜自己的性命。因而天主便显示祂的慈爱:施以适当的惩罚,宽恕那些悔过的人:“我,  你的天主……恼恨  千代子孙(出20:5—6)。
就是经过这许许多多的事件,梅瑟逐渐认识了天主;并且天主一次一次地与梅瑟会晤,逐渐将自己启示给他。梅瑟越祈祷,越热切的想接近天主,默观天主。出谷纪用了许多美丽的词句,给我们描写了这些接近天主的愿望:首先,在西乃山上,梅瑟、亚朗、纳达布、阿彼胡和以色列长老中的七十人,分享了一次静观;以后梅瑟独自在山顶上停留在天主前:“云彩  四十夜”(出24:15—18)。这并不只是说梅瑟停留“在云彩中”,而是要表明梅瑟到了人能认识天主的最高地步。我们只能在这四十天的静观前沉没惊讶!
不多几章以后,出谷纪又记载了一次梅瑟与天主的对话。这次对话不必说又引领我们更进一层进入这奥迹中。梅瑟又是在山上,向天主说:“求你把你的   无法看见。
“上主由他面前  豁免惩罚……梅瑟急忙俯伏在地朝拜”(出33:34章)
天主是慈悲为怀的。祂的公义,祂对人的要求常为祂的慈爱所和缓。梅瑟对此深具经验:他作中介的角色即是天主慈爱的反映。天主只让梅瑟见到祂的“背后”,即是说:在我们的历史中,天主的痕迹常能为我们所见。
由圣经经文中可见,天主的启示,天主的显现,为信仰祂的人,擅长逐步实现的。亚巴朗所认识的天主是许诺的天主;梅瑟所遇见的天主是拯救的天主,慈悲的天主。为达味,为诸先知,天主以其他的外貌来一步一步地显示自己。到最后,耶稣基督自己即是天父向所有的人所作的启示。圣经的后半部为基督徒来说,即是新约。新约表明了这决定性的阶段:人在祂圣子身上可以与天主畅快的相遇。
“以后在以色列  与他相比”(申34:10—12)。
这几行是梅瑟五书最后的几行。梅瑟五书(即创、出、肋、户、申)每年或每三年(按地方不同)在会堂里诵读一次,因为犹太人(今日亦然)视梅瑟五书为圣经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梅瑟五书为犹太人好似福音为我们一样。虽然如此,但旧约最主要的一部分只是展望许地。当代人民与梅瑟皆没有到达许地。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