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评论

我也评两句

评论:北京颁布神职人员网络行为规范:禁止讲道、举行仪式或开展教育活动

查看原文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平均得分: 0 分,共有 0 人参与评分
   网友评论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10-08 02:30:14 发表
穆勒枢机谈教宗的牧职方向,以及教廷与LGBTQ+争议…
意欧视点

日前,圣座教义部荣休部长格尔哈德·路德维希·穆勒枢机(Gerhard Ludwig Müller)就教宗良十四世执政初期的若干议题发表了看法。穆勒枢机的论述立足于天主教教义与神学传统,为理解当前圣座的牧灵方向提供了重要视角。

穆勒枢机首先肯定了教宗良十四世在牧职开端所展现的“以基督为中心”(cristocentrismo)的取向。他指出,这种“基督中心”的态度是必要的,因为教会的首要使命并非政治或社会倡议,而是“向众人宣讲得救的福音与永生”。他表示,虽然社会和政治议题在教会的社会训导中占有地位,但它们永远不能取代信仰的核心使命。

在谈及教会治理的主教集体性原则(collegialità episcopale)时,穆勒枢机指出,主教共治并非行政手段,而是信仰与教义的内在组成部分。教宗作为罗马主教,并非孤立的权威,而是与枢机团(collegio dei cardinali)协同行使牧职。枢机们的职责,是在智识与道德层面上协助教宗,为教会合一与信仰生活提供支持。

针对部分舆论将教宗良称为“回归传统”的象征,穆勒枢机认为,这种标签化解读是不恰当的。他以教宗佩戴肩衣(mozzetta)为例,解释这是职务的象征,而非个人风格的展示。教宗良的意向,是更清晰地体现伯多禄继任者(successore di Pietro)的角色,而非以个人魅力塑造形象。

关于拉丁礼弥撒(messa in latino)的问题,穆勒枢机指出,第二届梵蒂冈大公会议并未改变弥撒的本质,只是调整了部分礼仪形式,以促进信友更积极地参与礼仪生活。他承认部分信友对1962年后的礼仪形式仍存保留,这些“传统主义者”(tradizionalisti)表达了他们的感情与信仰敏感度,但强调“不能认为唯有旧式拉丁弥撒才有效”。他认为,应区分圣事的本质与礼仪形式的可变性,寻求一种基于天主教思想的包容与协调,而非依靠权威命令来解决。

针对近期关于“LGBTQ+群体禧年”(giubileo della comunità Lgbtq+)的争论,穆勒枢机作出了明确回应。他指出:“圣年(Anno Santo)与圣门(Porta Santa)不能被意识形态化或政治化。”他强调,教会奉基督之名接纳所有人及他们的处境,但必须忠于信仰教义:“上帝创造男与女,这样的婚姻是唯一可以以夫妻方式共度生活(vivere coniugalmente)的可能。”

穆勒枢机指出,圣门象征的是进入基督、进入天主家庭的道路,而非特定群体政治诉求的标志。基督徒的召叫,是克服敌意,而不是击败敌人。

谈到教宗多次重申的“所有人,所有人,所有人”(Todos, todos, todos/Tutti, tutti, tutti)的牧灵原则时,穆勒枢机解释说,所有人都被召唤去寻求耶稣基督,但这同时意味着生命的改变与皈依。他指出,有人误解“所有人”是指无条件接纳一切生活方式,这并不符合福音精神。为说明这一点,他举例说,早期教会时期的角斗士(gladiatori)在受洗前必须放弃其暴力职业,显示信仰始终要求个人生活的更新与转化。

对于教宗关于堕胎、死刑及移民的相关报道,穆勒枢机也作出澄清。他表示,教宗并非意图把这些问题“相对化”,而是要求信徒在维护生命尊严的各个层面保持主体一致性(coerenza soggettiva)。他重申:“堕胎是杀害无辜者的行为,是残忍的罪行。”但这不能与针对杀人罪犯的死刑等同。他个人反对死刑,但指出教会在历史上,在极端限制情况下,曾承认民事当局的惩罚权。关于移民议题,他主张信徒应以弟兄般的爱接纳他人,同时承认各国政府有责任规范非法移民,保护本国公民免受可能的犯罪威胁。

在谈及对教宗牧职的期待时,穆勒枢机期望“看到关乎天主圣言的惊喜,而非世俗意义上的轰动”。他强调,教宗不是公众人物或媒体偶像,不应按照好莱坞式的规则塑造形象,而应如善牧一般,为基督的羊群献出生命。总而言之,穆勒枢机认为,教会的中心永远是基督,而非个人或意识形态。

据介绍,穆勒枢机于1947年出生于德国,是当代天主教会内一位极具分量的神学家和高级神职人员。他因其在神学上坚定的正统立场以及对天主教教义严谨而不妥协的捍卫,被广泛视为教会内保守派(在教会语境中更常被称为“正统派”或“信理捍卫者”)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长期从事神学学术研究,曾是德国著名的天主教神学教授,在系统神学与教义史领域著述颇丰。他尤其因其与梵蒂冈信理部前部长、后来的教宗本笃十六世在神学上的密切关联而备受关注。穆勒曾主持编辑《本笃十六世作品集》的出版工作,二人亦合著过关于神学的书籍,这体现了他们在神学思想上的高度一致性。

2012年,教宗本笃十六世任命他为圣座教义部部长,并擢升为枢机。圣座教义部是罗马教廷中最为重要的部会之一,负责维护信仰与道德的纯洁性、正统性,其职责范围包括审查神学著作、处理重大信理问题等。2017年穆勒枢机卸任,成为圣座教义部荣休部长。总而言之,穆勒枢机是一位学者型枢机。他代表了天主教会内一种强调传承、教义清晰和神学严谨的声音。理解他的观点,对于全面把握当代天主教会内部关于现代性、传统与革新之间复杂而持续的对话与张力,至关重要。

——
看完这篇文章,中国天主教那些自以为是的保守派心凉了半截,呵呵
 
回复  支持[2反对[2]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10-08 02:29:20 发表
川普威脅援引《反叛亂法》 加劇與民主黨城市的對立

川普再次提到聯邦反叛亂法(Insurrection Act),如果援引,可擴大向美國城市部署軍隊人員,此舉加劇了總統與民主黨執政的城市之間的法律爭議,也牽涉到美國司法系統的獨立性。

路透社報導,川普週一告訴記者,他已經在考慮是否要利用兩個多世紀前頒布的《反叛亂法》,來壓制那些阻止他派出國民兵部隊的地方州官員。

川普說:「我們有《反叛亂法》是有其重要原因。如果有人被殺,法院阻止我們,或者州長或市長阻止我們,我當然會這樣做。」

《反叛亂法》賦予總統在緊急情況下,可以動用軍隊平息騷亂,但是這只在極端情況下會祭出,而且在美國歷史上,都是美國總統順應州長的主動要求。比如上一次法律被動用,是1992年洛杉磯騷亂期間,當時的總統是老布希(Bush Senior)。

如果川普真的動用這項法律,意味著川普執意把軍隊派駐到民主黨執政城市。這也將是美國總統權力的重大擴張,很可能是使聯邦制的分權政體,愈發傾向中央集權制。

上週,川普在對高級軍事指揮官的演講中,還有一段頗嚇人的建議,他說「美國城市可以擔任美軍部隊的訓練場。」

先前,他已派出國民兵到洛杉磯、華盛頓特區,之後下令向美國第三大城市-伊利諾州的芝加哥,以及奧勒岡州的波特蘭派出國兵兵部隊。儘管遭到民主黨市長和州長的堅決反對,但是川普仍然下達上述命令。

川普的理由都同一套「城市治安崩潰、到處犯罪」,但是據當地官員稱,治安不的說法完全是川普的誇大之詞;這兩座城市的暴力犯罪率都沒有特別嚴重,今年還已較往年大幅下降。

現在,地方政府發起法律戰,伊利諾州和芝加哥市週一起訴川普政府,希望地方法院能阻止國民兵前往芝加哥的命令。在法庭聽證會上,司法部律師告訴一名聯邦法官,數百名國民兵部隊已經在前往伊利諾州的途中。

法官艾普麗爾佩里 (April Perry) 允許出發的部隊「暫時繼續前進」,但命令美國政府要在周三之前提出回應。

另外,奧勒岡州一名聯邦法官。週日下令阻止政府派遣國民兵部隊前往波特蘭,是地方政府法律戰的一項勝利。

國民兵也叫國民警衛隊,是駐紮在各州的民兵部隊,通常聽命於各州州長,並經常被派去應對天災。聯邦法律的《民兵法》(Posse Comitus Act)規定了國民兵的權限,通常不能進安治安任務,但是《反叛亂法》是例外。
 
回复  支持[1反对[2]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10-07 01:34:26 发表
日经新闻星期天(10月5日)报道,美国特朗普政府即将于10月公布的国家防务报告,可能预示美国防务优先事项将出现重大转变。

五角大楼已在8月底完成新战略草案,目前正于政府内部传阅。草案据称将把保卫美国本土置于优先地位,而非聚焦对抗北京和莫斯科等主要对手。这与2018年版本设定的优先次序正好相反,可能削弱美国在欧洲和印太地区的安全承诺。

分析员指出,自特朗普今年1月上台以来,美国就更加重视本土安全,增加边境经费,动用国民警卫队与海军陆战队在国内执行任务,新版的国家防务报告预计将正式确立这一转变。

——
老特,你这样会让粉丝们失望的,他们可是期待你“击垮中国”
 
回复  支持[2反对[2]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10-04 17:39:07 发表
亚洲新闻,看看你主人美利坚公司,不行啊

沈泽玮:中国“大豆牌”打中美国七寸

特朗普本周发帖,抱怨中国为了谈判而不买美国大豆。按特式笔法,重要的事,他用感叹号和英文字母大写。

三句加重语气的句子是:“我绝不辜负我们的农民!”“我爱我们的爱国者,每一位农民都是真正的爱国者!” “让大豆和其他农作物再次伟大!” 特朗普还把中国不买美国大豆问题归咎于前任拜登,并承诺将利用加征关税的收入帮助农民。

上述为安抚农业州支持者、稳住共和党票仓的贴文看似诚意满满,但同时也犯了谈判大忌——在上谈判桌之前显得焦虑。

特朗普称,四个星期之后将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见面,并明确大豆将是“主要讨论议题”。他在8月间也曾发帖,呼吁北京迅速将美国大豆订单量增加四倍,又称“中国正担心其大豆短缺”。

特朗普两次针对中美“大豆之争”发帖,一下把拜登拖下水,一下指中国缺大豆,其实都凸显他底气不足。无他,全因数字会说话。

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中国这个原美国大豆最大买家,自今年5月以来,没有下过任何订单。去年,美国总值245亿美元(315亿新元)的大豆产出中,有125亿美元,即50%以上被中国买走。如今,这个数字已连续多月挂零。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说,去年这个时候,美国大豆近40%海外订单归中国买家,今年一个订单都没下。这是1998年有官方网上记录以来的首次。

继稀土牌之后,中国打出了大豆牌;前者不卖,后者不买。不管是不卖或不买,中国显然已做足多手准备,不仅充分利用其垄断供应链和庞大国内市场的优势,还施展合纵连横战略,转向拉丁美洲国家大量采购大豆,两次出招,都打中美国七寸。

大豆被形容为“餐桌上的千面手”,也是中国民众的主要蛋白质来源。

在特朗普1.0贸易战之前,美国大豆占中国进口量约三分之一;贸易战开打后,中国进口大豆市场格局大变。2018年,美国大豆占中国进口大豆总量份额,从上一年34.4%降至18.9%,巴西则快速成为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

与稀土不一样的是,“中美豆争”并非首次,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已上演过。中美最终在2020年签署“第一阶段协议”,中国承诺在2020年和2021年购买额外20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和服务,但后来因冠病疫情不了了之。

中国吸取了与特朗普第一任期交手经验,加上扩大全球南方“朋友圈”外交战略奏效,让北京更有底气应对特朗普2.0关税战。

美国《新闻周刊》报道,中国企业已从巴西和阿根廷采购1200万吨大豆,交货期持续至今年10月。即便美国大豆比巴西大豆每吨便宜40美元,北京因贸易战而向美国进口大豆加征34%关税,也让美国大豆失去价格优势。

特朗普搬起的关税战石头,砸到了自家农民的脚。美国中西部农业州还是共和党传统票仓,随着明年国会中期选举到来,中美豆争必将升级成美国国内政治问题。中国显然看准这一点,用大豆做谈判筹码,迫使特朗普做出让步。

让特朗普政府难堪的是,财长贝森特的手机荧幕竟被美国媒体拍到。贝森特与相信是农业部长罗林斯的短信沟通内容显示,美国正计划向阿根廷提供200亿美元货币互换额度之时,阿根廷为了刺激谷物销量而取消出口税,结果中国乘机抢下大量阿根廷大豆。

特朗普与阿根廷总统米莱关系密切,特朗普出手救友却搞出冤大头,反助中国这个竞争对手掌握更多谈判筹码,如此荒诞情节,电影编剧都未必写得出。

贝森特10月2日接受美媒采访时称,特朗普和习近平本月底到韩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期间将见面,他也将与中国副总理何立峰进行第五轮贸易谈判,应该会取得“相当大的突破”。

那会是什么样的突破?

6月伦敦谈判后,中国对应美国放松高科技出口管制,承诺恢复稀土出口。如果继续是小范围交易,中国有可能用包括大豆与波音飞机等采购,换取美国取消或降低因芬太尼而向中国累计加征的20%关税。

如果北京乘势在更核心问题上需求突破,中美谈判会否牵扯到最敏感的台湾议题?大陆近日多次重申反台独,西方媒体则多次报道,中国欲借贸易协议迫使特朗普正式表态反对台独,而不仅仅是不支持台独。

日本《产经新闻》本周还报道,日本智库公布最新卫星图像显示,解放军在内蒙古朱日和训练基地扩建设施,除了原先模拟台湾总统府的建筑外,还新增模拟司法院的建筑,并以地下通道将两者相连,显示解放军正强化对台“斩首作战”演练能力。

特朗普政府似欠缺全盘战略考量就点燃关税战,原以为用极限施压就能让中国破防,迄今看来不仅低估对手硬扛能力,自身防线漏洞也不少,接连被中国两张牌打到痛点。就本区域安全格局而言,最引人关注的是,特朗普会否为达成与中国签署贸易协议的首要目标,而在台湾议题上做出实质性或象征性让步?
 
回复  支持[2反对[2]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10-01 08:13:18 发表
习近平:推动宗教严格执法 引导教义礼仪体现中国特色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星期一(9月29日)主持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总结运用历史经验,加强体制规范建设、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系统推进在华宗教中国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习近平并要求推动宗教严格执法,引导教义礼仪体现中国特色。

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星期一下午进行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聚焦系统推进在华宗教中国化。中央统战部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张训谋就该问题进行讲解,提出工作建议。

习近平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讲话,指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把宗教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鲜明提出坚持在华宗教中国化方向等一系列新理念新举措,完善宗教工作体制机制,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推动宗教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习近平表示,历史和实践证明,只有不断推进在华宗教中国化,才能促进宗教和顺、民族和睦、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

习近平强调,中国是由中共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必然要求。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不断增进“五个认同”,并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五个认同”指的是对中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习近平指出,中国各宗教只有始终扎根中华大地、浸润中华文化,才能健康传承。要植根中华五千年文明,推动在华宗教同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

习近平强调,激发宗教界主动作为、自我变革,对推进在华宗教中国化至关重要。要支持引导宗教界在教义教规、管理制度、礼仪习俗、行为规范等方面体现中国特色、适应时代要求,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水平。

中国古刹少林寺前住持释永信今年7月底官宣被查。官方通报指他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和寺院资产,还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

习近平指出,依法治理宗教事务,是正确处理宗教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严格执法,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

习近平强调,各级中共党委要加强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中共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深化战略性、基础性、现实性问题研究,加强宗教工作队伍建设,夯实基层基础,进一步形成推进在华宗教中国化的合力。
 
回复  支持[1反对[2]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9-27 11:42:18 发表
以色列总理内坦亚胡星期五(9月26日)在美国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并发言之际,数以千计的抗议者在纽约市游行,抗议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战争。

路透社报道,视频显示,许多抗议者挥舞巴勒斯坦国旗、戴头巾、举着写有“解放巴勒斯坦”、“停止让加沙挨饿”和“立即实施武器禁运”的横幅。

示威群众在时报广场聚集后游行到联合国总部,并高呼:“内坦亚胡,你无法躲藏,我们指控你犯有种族灭绝罪”。

内坦亚胡在当天的联大一般性辩论第一个走上发言台,众多落座不久的联合国会员国代表立马起身离席,从不同方向退场抗议,数人径直从内坦亚胡面前走开。代表席顿时空空荡荡。

——
内坦亚胡在2023年11月写给士兵一封信,他将加沙军事行动比作《希伯来圣经》(旧约圣经)中所谓的“一场彻底歼灭的圣战”。

哈哈哈
 
回复  支持[2反对[1]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9-27 06:06:46 发表
计划向加沙地带运送物资的“全球坚毅船队”受到多架无人机锁定,通信受干扰,联合国呼吁展开调查,意大利与西班牙决定派海军协助。

——
让已经接受“人人平等”思想的欧洲和“仍把自己放在神坛上”的以色列去斗。
 
回复  支持[3反对[1]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9-27 03:14:15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援助船队遇无人机阻挠 以色列欲制止船队抵达加沙地带

计划向加沙地带运送物资的“全球坚韧船队”遭到多架无人机锁定,通信受干扰,以色列此前声称要阻止船队抵达加沙地带。

“全球坚韧船队”(Global Sumud Flotilla)星期二(9月23日)发声明说:“发现多架无人机,有不明物体被抛下;通讯遭受干扰,并听到几艘船传出爆炸声。”声明称,船队正面对心理战术,但不会因此被吓倒。声明未说明是否有人员伤亡。

法新社引述德国人权行动者亚瑟敏·阿卡尔(Yasemin Acar)在社群平台Instagram发布的影片说,有五艘船遭到干扰。

“全球坚韧船队”试图前往加沙,挑战以色列的海上封锁,要将粮食和人道物资运送给饱受战火蹂躏的加沙居民。船队目前已集结50多艘民船,来自44个国家,登记参与者有数千人。

路透社报道,瑞典环保活动人士格蕾塔·通贝里(Greta Thunberg)星期二呼吁那些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国家向以色列施加更大压力,迫使其停止对加沙地带的攻势。

她透过视讯会议连线,在希腊附近海域对路透社记者说:“当然,巴勒斯坦议题更受关注是件好事,但这些象征性的声援,若没有加上实际行动,终将无疾而终。”

——
上帝子民、圣经学生以色列在为上帝和圣经作见证。通过以色列,我们知道它的上帝和圣经是什么货色。

7月20日,在韩清平的文章下面,我有一句评论:
慢慢等,等以色列越来越疯,连锁反应带来百年变局

“美国优先”、“美国正确”的“美国主义”思想,是一种“美国代表上帝治理世界”的思想。这种思想在美国白人占据主流,后来也成为美国华人的主流思想。

以色列也有这种思想,这种思想的根源就在以色列:以色列优先,以色列正确,以色列代表上帝。

这个时代,就是破除这种迷信的时代。

然后,接下来就要对“以色列的上帝”,以及“新以色列(天主教)的上帝”重新诠释。上帝不是“某个社团的老大”,不要以为上帝会偏向你们。
 
回复  支持[1反对[1]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9-27 02:23:05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援助船队遇无人机阻挠 以色列欲制止船队抵达加沙地带

计划向加沙地带运送物资的“全球坚韧船队”遭到多架无人机锁定,通信受干扰,以色列此前声称要阻止船队抵达加沙地带。

“全球坚韧船队”(Global Sumud Flotilla)星期二(9月23日)发声明说:“发现多架无人机,有不明物体被抛下;通讯遭受干扰,并听到几艘船传出爆炸声。”声明称,船队正面对心理战术,但不会因此被吓倒。声明未说明是否有人员伤亡。

法新社引述德国人权行动者亚瑟敏·阿卡尔(Yasemin Acar)在社群平台Instagram发布的影片说,有五艘船遭到干扰。

“全球坚韧船队”试图前往加沙,挑战以色列的海上封锁,要将粮食和人道物资运送给饱受战火蹂躏的加沙居民。船队目前已集结50多艘民船,来自44个国家,登记参与者有数千人。

路透社报道,瑞典环保活动人士格蕾塔·通贝里(Greta Thunberg)星期二呼吁那些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国家向以色列施加更大压力,迫使其停止对加沙地带的攻势。

她透过视讯会议连线,在希腊附近海域对路透社记者说:“当然,巴勒斯坦议题更受关注是件好事,但这些象征性的声援,若没有加上实际行动,终将无疾而终。”

——
上帝子民、圣经学生以色列在为上帝和圣经作见证。通过以色列,我们知道它的上帝和圣经是什么货色。

7月20日,在韩清平的文章下面,我有一句评论:
慢慢等,等以色列越来越疯,连锁反应带来百年变局

“美国优先”、“美国正确”的“美国主义”思想,是一种“美国代表上帝治理世界”的思想。这种思想在美国白人占据主流,后来也成为美国华人的主流思想。

以色列也有这种思想,这种思想的根源就在以色列:以色列优先,以色列正确,以色列代表上帝。

这个时代,就是破除这种迷信的时代。
 
回复  支持[1反对[3]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9-26 01:04:05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援助船队遇无人机阻挠 以色列欲制止船队抵达加沙地带

计划向加沙地带运送物资的“全球坚韧船队”遭到多架无人机锁定,通信受干扰,以色列此前声称要阻止船队抵达加沙地带。

“全球坚韧船队”(Global Sumud Flotilla)星期二(9月23日)发声明说:“发现多架无人机,有不明物体被抛下;通讯遭受干扰,并听到几艘船传出爆炸声。”声明称,船队正面对心理战术,但不会因此被吓倒。声明未说明是否有人员伤亡。

法新社引述德国人权行动者亚瑟敏·阿卡尔(Yasemin Acar)在社群平台Instagram发布的影片说,有五艘船遭到干扰。

“全球坚韧船队”试图前往加沙,挑战以色列的海上封锁,要将粮食和人道物资运送给饱受战火蹂躏的加沙居民。船队目前已集结50多艘民船,来自44个国家,登记参与者有数千人。

路透社报道,瑞典环保活动人士格蕾塔·通贝里(Greta Thunberg)星期二呼吁那些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国家向以色列施加更大压力,迫使其停止对加沙地带的攻势。

她透过视讯会议连线,在希腊附近海域对路透社记者说:“当然,巴勒斯坦议题更受关注是件好事,但这些象征性的声援,若没有加上实际行动,终将无疾而终。”

——
上帝子民、圣经学生以色列在为上帝和圣经作见证。通过以色列,我们知道它的上帝和圣经是什么货色。

7月20日,在韩清平的文章下面,我有一句评论:
慢慢等,等以色列越来越疯,连锁反应带来百年变局
 
回复  支持[3反对[1]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9-25 11:54:23 发表
援助船队遇无人机阻挠 以色列欲制止船队抵达加沙地带

计划向加沙地带运送物资的“全球坚韧船队”遭到多架无人机锁定,通信受干扰,以色列此前声称要阻止船队抵达加沙地带。

“全球坚韧船队”(Global Sumud Flotilla)星期二(9月23日)发声明说:“发现多架无人机,有不明物体被抛下;通讯遭受干扰,并听到几艘船传出爆炸声。”声明称,船队正面对心理战术,但不会因此被吓倒。声明未说明是否有人员伤亡。

法新社引述德国人权行动者亚瑟敏·阿卡尔(Yasemin Acar)在社群平台Instagram发布的影片说,有五艘船遭到干扰。

“全球坚韧船队”试图前往加沙,挑战以色列的海上封锁,要将粮食和人道物资运送给饱受战火蹂躏的加沙居民。船队目前已集结50多艘民船,来自44个国家,登记参与者有数千人。

路透社报道,瑞典环保活动人士格蕾塔·通贝里(Greta Thunberg)星期二呼吁那些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国家向以色列施加更大压力,迫使其停止对加沙地带的攻势。

她透过视讯会议连线,在希腊附近海域对路透社记者说:“当然,巴勒斯坦议题更受关注是件好事,但这些象征性的声援,若没有加上实际行动,终将无疾而终。”

——
上帝子民、圣经学生以色列在为上帝和圣经作见证。通过以色列,我们知道它的上帝和圣经是什么货色。
 
回复  支持[1反对[3]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9-22 16:13:41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美国国防分析研究所研究员、前助理国防部长帮办施灿德(Chad Sbragia),星期三(9月17日)在北京香山论坛对话上说,美国战争部长赫格塞斯上周有关“不寻求与中国冲突”的说法,标志着美国政策出现“重大转变”,特朗普政府正寻求与中国“共存”之道。

施灿德在场边接受媒体采访时还强调,眼下唯一重要的是:中美不要开战,否则世界不复存在。

与施灿德同台的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则回应,如果美国能在台湾问题上支持中国和平统一,将极有利于中美实现和平共存。

北京香山论坛星期三至星期五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星期四举行开幕式。

在中美刚结束马德里回合经贸谈判、两国领导人即将通话大背景下, 施灿德与吴心伯围绕“大国正确相处之道”主题展开对话,座无虚席。

在主持人提问后,施灿德发言时首先指出,赫格塞斯上周与中国防长董军通话时提出,“不寻求与中国发生冲突,也不寻求中国政权更迭或扼杀中国”的说法,“独特且史无前例”。他认为,这“标志着美国政策的重大转变”,特朗普政府正寻求与中国共存之道。

——
但亚洲新闻仍在寻求“推翻共产党”,反华人士只有郁郁而终这个结局。

美众议员代表团罕见访华 称两国须寻求和平共处之道

中美就TikTok等问题达成基本协议之际,一支美国国会众议员代表团罕见访华,并表示中美两国需要找到一条在世界上和平共处的道路,以推动双边关系稳定发展。

综合新华社、彭博社的报道,由美国民主党议员、美众议院军事委员会前主席史密斯(Adam Smith)率领的跨党派议员代表团,星期天(9月21日)抵达北京,这是六年首次有美国众议院代表团访华。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当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史密斯一行。

彭博社报道称,李强称此访为一次“破冰之旅”,将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

据中国官方文告,李强表示,中美应当做携手发展的伙伴,真诚相待、相互赋能、彼此成就。中方愿同美方本着平等、尊重、互惠的精神,通过沟通解决各自关切。希望美国国会为两国友好和共同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

史密斯对李强的讲话表示欢迎,并表示两国需要找到一条在世界上和平共处的道路。他表示,中美双方都承认,还需要努力加强双边关系。他说:“我们确实有分歧,而且分歧还会继续存在。但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并确保我们找到和平处理这些问题的途径,开放的对话至关重要。”

史密斯在另一份声明中表示,在同李强的会谈中,美国代表团提出了芬太尼、核扩散以及人工智能和其他新技术的和平发展等问题。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星期五(19日)刚通电话,特朗普会后称,双方批准了短视频平台TikTok在美运营协议。

此次访华的美国代表还包括:来自华盛顿州的共和党人、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成员鲍姆加特纳(Michael Baumgartner),来自加州的民主党人、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成员坎纳(Ro Khanna),以及宾夕法尼亚州民主党人、众议院军事委员会委员成员霍拉汉(Chrissy Houlahan)。

上一次有美国众议院议员访华是在2019年。2023年10月,当时的多数党领袖舒默(Chuck Schumer)曾率领跨党派参议员代表团访问中国。
 
回复  支持[1反对[3]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9-18 06:11:57 发表
美国国防分析研究所研究员、前助理国防部长帮办施灿德(Chad Sbragia),星期三(9月17日)在北京香山论坛对话上说,美国战争部长赫格塞斯上周有关“不寻求与中国冲突”的说法,标志着美国政策出现“重大转变”,特朗普政府正寻求与中国“共存”之道。

施灿德在场边接受媒体采访时还强调,眼下唯一重要的是:中美不要开战,否则世界不复存在。

与施灿德同台的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则回应,如果美国能在台湾问题上支持中国和平统一,将极有利于中美实现和平共存。

北京香山论坛星期三至星期五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星期四举行开幕式。

在中美刚结束马德里回合经贸谈判、两国领导人即将通话大背景下, 施灿德与吴心伯围绕“大国正确相处之道”主题展开对话,座无虚席。

在主持人提问后,施灿德发言时首先指出,赫格塞斯上周与中国防长董军通话时提出,“不寻求与中国发生冲突,也不寻求中国政权更迭或扼杀中国”的说法,“独特且史无前例”。他认为,这“标志着美国政策的重大转变”,特朗普政府正寻求与中国共存之道。

——
但亚洲新闻仍在寻求“推翻共产党”,反华人士只有郁郁而终这个结局。
 
回复  支持[1反对[2]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9-17 06:34:18 发表
叫中国人都去学《圣经》(实际是邪经)然后歧视异己吗?呵呵

联合国调查:以色列犯下种族灭绝 国际法院审理压力加剧

联合国调查委员会星期二(9月16日)发布结论,认定以色列在加沙实施了种族灭绝,并点名包括总理内坦亚胡在内的多名以色列高官曾发表煽动性言论。

路透社报道,委员会在一份长达72页的法律分析中指出,大规模杀戮、阻断人道救援、强迫流离失所,以及摧毁一所生育诊所等行为,都显示出种族灭绝的特征。这一认定与多个人权组织此前的结论一致。

委员会负责人、前国际刑事法院法官皮莱(Navi Pillay)直言:“加沙正在发生种族灭绝。”她强调:“这些暴行的责任在于以色列最高层,他们近两年来系统性地推动了一场以摧毁加沙巴勒斯坦人为目标的种族灭绝行动。”

以色列拒绝与调查委员会合作。以方驻日内瓦常驻代表团则在声明中批评,该委员会“长期抱持政治偏见,针对以色列”。

尽管该委员会为独立机构,其结论并不等同于联合国官方立场,但这一报告被视为迄今联合国体系内最为严厉的认定。联合国本身尚未使用“种族灭绝”一词,但正承受愈来愈大的外界压力。

目前,以色列正因涉嫌种族灭绝在海牙国际法院应诉。以色列否认所有相关指控,并强调其军事行动是出于自卫,起因是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发动的袭击,当时造成1200人死亡、251人被劫为人质。

根据1948年《联合国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若实施以下五类行为中的至少一项,并具有“摧毁全部或部分民族、族群、种族或宗教团体”的意图,即可构成种族灭绝。

委员会认定,以色列已触犯其中四项:即杀害、造成严重身体或精神伤害、蓄意施加足以导致群体毁灭的生活条件,以及实施阻止生育的措施。

报告所依据的证据包括受害者与目击者访谈、医生证词、经验证的开源材料,以及自冲突爆发以来的卫星图像分析。据加沙当地当局统计,近两年来的军事行动已造成超过6.4万人死亡,部分地区甚至陷入饥荒。

委员会还认定,以色列总理内坦亚胡等官员的言论“直接反映了种族灭绝意图”。包括内坦亚胡在2023年11月写给士兵的一封信,他将加沙军事行动比作《希伯来圣经》中所谓的“一场彻底歼灭的圣战”。

报告同时点名以色列总统赫尔佐克和前国防部长加兰特。

来自南非的皮莱曾担任联合国卢旺达问题法庭庭长。她指出,当前局势与1994年导致逾百万卢旺达人被屠杀的种族灭绝“极为相似”。“当你把受害者去人性化,称他们是动物时,杀戮就会变得毫无负罪感。”

皮莱说:“我希望通过我们的报告,能够促使各国重新审视事实。”她将在今年11月退休。

——
以色列总理引用圣经,很好,证明了本先知的话
 
回复  支持[3反对[4]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我也评两句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还没有注册?
发布人身攻击、辱骂性评论者,将被褫夺评论的权利!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