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评论

我也评两句

评论:傅佩荣:我不排斥一切有价值的思想

查看原文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平均得分: 0 分,共有 0 人参与评分
   网友评论
   
本站网友 匿名
2017-03-19 03:24:35 发表
洪七和金轮谁强,郭靖和霍都给出了答案,做徒弟的千万别给师傅丢脸。
 
回复  支持[7反对[5]
本站网友 匿名
2017-03-19 02:35:03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孔子,儒家或道家都不属于我们教会的圣人啊,既然作者也是天主教徒,但太过于提到教会以外的圣人了。我并不是排外。大家知不知道宗徒信经的内容?耶稣钉死后他的圣灵魂去阴府干嘛?也是为了去救那些古圣人的灵魂,耶稣来到之前,这些古圣人死后,不管是国圣人还是外国圣人,他们的灵魂都在阴间,不能自救,而是耶稣钉死以后把他们救上来的。所以不要过于强调本国圣人,他们都不是救世主,救世主只有一位耶稣基督。

孔夫子从不自称救世主,甚至不认为自己是圣人。没人和耶稣抢救世主的名号,不用紧张。
 
回复  支持[5反对[7]
本站网友 匿名
2017-03-18 08:56:43 发表
孔子,儒家或道家都不属于我们教会的圣人啊,既然作者也是天主教徒,但太过于提到教会以外的圣人了。我并不是排外。大家知不知道宗徒信经的内容?耶稣钉死后他的圣灵魂去阴府干嘛?也是为了去救那些古圣人的灵魂,耶稣来到之前,这些古圣人死后,不管是国圣人还是外国圣人,他们的灵魂都在阴间,不能自救,而是耶稣钉死以后把他们救上来的。所以不要过于强调本国圣人,他们都不是救世主,救世主只有一位耶稣基督。
 
回复  支持[11反对[3]
本站网友 匿名
2017-03-18 04:54:10 发表
一股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

在哈佛校园最大的礼堂桑德斯剧院,不断有学生涌入,700多位学生坐满第一层与夹层的座位,有些同学则坐到第二层,专心聆听,记录笔记,场面甚为壮观。

令人意外的是,这堂课的名字居然是《中国哲学概论》。据《纽约时报》报道,在哈佛,中国哲学仅次于计算机和经济学,排在最受欢迎课程的前三名,中国哲学跨越半个地球在美国走红,这也引起国内媒体的广泛报道。

早在2006年,《中国哲学概论》第一次开设时,课程就受到大量哈佛学子的欢迎。在次年第二次开课时,涌入的学生甚至只能坐在教室台阶上听课,最后校方不得不将他的课堂转移到校园内最大的场馆——桑德斯剧场之中。课程连续几年成为热门,2013年和2014年更是在6700多名本科生中吸引近700位学生选修。

在地球另一端的台湾大学,由台大哲学系傅佩荣讲授的《哲学与人生》的课程,连开二十多年,堂堂座无虚席,被台湾大学学生票选为台湾大学最佳通识类课程第一名。

中国哲学,一向被视为冷僻的学科,缘何在精英人群中广受欢迎?


大学,你欠我一堂通识课
你知道我说的不只是马哲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从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讲起。

在20世纪初担任哈佛大学校长的劳伦斯·洛威尔曾说,「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应该既能博雅,又有所专攻。」如果说本科生的专业课是其所专攻的话,那么通识教育则属于博雅的范畴。

「专攻」,即要求学生对知识的追求采取一种非功利性、纯粹而独立的态度;而通识教育则更注重引导学生建立一种健全的伦理观,将独立纯粹的知识与复杂丰富的现实生活有机结合,哈佛的通识教育正是依照这种精神来设计的。

「中国古代伦理与政治理论」便是哈佛大学通识教育传统的自然延伸与发展。这门课采用英文教学,阅读的中国典籍也是英文翻译,学生们并不需具备任何专业背景知识。

它并不以培养中国哲学专家为目的,也不要求学生成为伦理学家、政治家。

尽管哈佛的通识教育课程选择多样,但中国古典哲学智慧独有的特点,使得它尤其符合通识教育的理想——课程关注的是普遍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和个人修养问题,是超越具体学科专业的、每一个人所应该具备的基本修养。

孔子所说的「君子不器」,也正印证了这个理想——真正的君子并非实现某种功利目的的工具,而始终保持着人所天生具有的、未被定义的潜能。


君子不器,恰是对个人主义的修正

普鸣教授说:「我们一生最终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修养自身。」这些思想对于美国的年轻人来说非常具有启发性。

通过学习中国哲学,他们明白了寻找到那个「真实的自我」,并不能真正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而自我是需要通过不断学习、修养和锻炼而成就的。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儒家思想重视学习和积累,注重实践和修为。值得注意的是,与西方的个体主义不同,儒家思想并不是以“自我”为思考的着眼点和最终目的。成就自我、成就他人、成就天道,三者是合一的。个体只有能够与自然、与他者和谐共处,对社会做出贡献和意义时,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这种思想对于注重个体的西方思想来说是一种很好的修正。


西方语境下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大多数关于人生幸福课的书都是在告诉人们寻求美好生活的原则和方法,而普鸣教授的新书《道路》最为核心的思想在于:关于美好生活,根本没有特定的道路可以遵循,道路需要我们不断去探寻、去实践。

美好生活的实现并不在于制定完美计划,而是在于不断修养自身,使我们能够得体、完满地应对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个时刻。

换言之,通往幸福的道路是需要我们在万千变化的世界中,不断观察与思考,在古典哲人那里获得智慧的启迪,从而在当下的每一时刻创造美好的旅程。

这恰恰是孔子所倡导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中国哲人强调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强调日常生活中的反省与修行,强调伟大的成就发源于日常中的点滴积累。

正如荀子所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些思想对于生活在个人主义与工具理性盛行的美国社会中的年轻人来说耳目一新、弥足珍贵。

这也许就是中国哲学课在美国受到广泛欢迎的另一个关键原因。

来源:佩荣国学馆
 
回复  支持[8反对[9]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我也评两句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还没有注册?
发布人身攻击、辱骂性评论者,将被褫夺评论的权利!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