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星期一(5月12日)总结美中日内瓦经贸会谈时,貌似不经意地提及,中国大陆若同意开放市场,“这对统一与和平(unification and peace)非常有利”,舆论哗然。虽然美国国务院和美国在台协会第一时间表明,特朗普的言论是针对美中贸易关系,重申美国对台政策不变,但这句话已让台湾惴惴不安。
美国总统特朗普星期一(5月12日)总结美中日内瓦经贸会谈时,貌似不经意地提及,中国大陆若同意开放市场,“这对统一与和平(unification and peace)非常有利”,舆论哗然。虽然美国国务院和美国在台协会第一时间表明,特朗普的言论是针对美中贸易关系,重申美国对台政策不变,但这句话已让台湾惴惴不安。
美国的衰弱将使大量的耶教徒变成无根之木,失去精神寄托。这是我两年前就预言的。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中东之行刻意绕过以色列,被部分舆论解读为“冷落”和“边缘化”以色列。有分析指出,此举并非刻意疏远,而是出于回避加沙战争与伊朗核协议等敏感课题的现实考量。这折射出特朗普政府更重视经济利益,倾向与资金雄厚、要求较少的波斯湾国家接近,也凸显以色列影响美国中东政策的能力正在减弱。
特朗普此次中东行先后与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签署总值逾1万亿美元(约1.29万亿新元)的协议,涵盖军备、能源与交通等领域。对一向视特朗普为“最可靠朋友”的以色列来说,这无疑构成认知冲击,因为特朗普在上一个总统任内,不仅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推动《亚伯拉罕协议》,还在伊朗问题上全力配合以色列,展现出近乎无条件的支持。
美国以色列政策论坛首席政策官科普洛(Michael Koplow)向《联合早报》指出,这种转变反映出特朗普在政策排序上的根本调整,“以色列在特朗普政府中的影响力和地位已然减弱”。
特朗普显然决意推进一个以贸易和投资为核心的议程,但以色列缺乏对美国具有实质吸引力的交易筹码。
科普洛说,特朗普更倾向与“不给他添麻烦”的国家合作,以色列既无法提供大规模投资,又在伊朗与叙利亚等课题上不断要求美国加大介入,这有违特朗普尝试将这些冲突从美国外交议程中移除的计划。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东研究所研究员蔡胜荣受访时说,特朗普政府虽然嘴上挺以,但真正看重的是稳定换繁荣的经济战略,而不是无条件配合以色列。“如果以色列不认同这一战略路径,华盛顿将自行推进不等候。”
另有分析指出,特朗普对以色列总理内坦亚胡越来越不耐烦,部分原因在于他期待以色列尽快结束与哈马斯的战争,在中东稳定化进程中发挥应有作用。特朗普认为中东局势趋稳将为美国带来战略与经济红利,但内坦亚胡政府不仅无意停火,反而不断扩大加沙军事行动,使美以在区域事务上的战略分歧日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