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评论

我也评两句

评论:中国神父:“登记”的新十字架

查看原文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平均得分: 0 分,共有 0 人参与评分
   网友评论
 52   首页 上一页 1 2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3 14:53:14 发表
纽约时报:一个属于中国的世纪可能已经到来

多年来,理论家们一直在设想一个“中国世纪”的到来:在那个世界里,中国最终利用其巨大的经济和技术潜力超越美国,重塑全球力量格局,使其以北京为中心。

那个世纪可能已经到来,而当历史学家回顾时,他们很可能会指出,特朗普总统第二任期的前几个月是中国拉开距离,把美国甩在后面的分水岭。

华盛顿和北京在特朗普的贸易战中达成了没有实质成果的暂时休战,但这无关紧要。美国总统立即声称这是一场胜利,反而凸显出特朗普政府和美国面临的根本问题:在与中国那场更为关键的的战争面临惨败之际,美国却在目光短浅地关注无关紧要的小规模冲突。

特朗普正在大肆破坏美国力量和创新的支柱。他的关税正在危及美国公司进入全球市场和供应链的机会。他正在削减公共研究经费,削弱我们的大学,迫使有才华的研究人员考虑离开美国前往其他国家。他想缩减清洁能源和半导体制造等技术项目,并在全球大片地区消灭美国的软实力。

中国的轨迹截然不同。

在钢铝、造船、电池、太阳能、电动汽车、风力涡轮机、无人机、5G设备、消费电子产品、活性药物成分和高铁等多个行业,中国的产量已经位居全球首位。预计到2030年,中国将占全球制造业的45%,接近一半。北京同样非常关注赢得未来:今年3月,它宣布成立一个1万亿元的国家风险投资基金,对量子计算和机器人等尖端技术进行长期投资,并增加了公共研发预算。

中国的做法取得了惊人的成果。

今年1月,当中国初创公司深度求索推出其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时,许多美国人突然意识到,中国可以在人工智能领域展开竞争。但是不止如此,这样的“斯普特尼克时刻”还有很多。

特朗普的政治盟友埃隆·马斯克曾将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当成笑话,但这家公司去年的全球销量超过了特斯拉,正在世界各地建设新工厂,今年3月的市值超过了福特、通用和大众汽车的总和。中国在药物研发、尤其是癌症治疗方面正处于领先地位,2023年安装的工业机器人数量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半导体是本世纪至关重要的大宗商品,也是中国长期以来的软肋。在华为最近的突破性进展引领下,中国正在打造一条自给自足的供应链。关键是,中国在这些领域和其他重叠技术方面的优势正在创造一个良性循环,多个相互关联领域的进步相互促进、相互提升。

然而,特朗普仍然执着于关税。他似乎甚至没有意识到中国构成的威胁有多大。在上周一两国宣布同意削减贸易关税之前,特朗普驳斥了他之前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天价关税会让美国商店货架空空如也的担忧。他说,美国人只要给孩子们少买几个娃娃就可以了——这种把中国说成是玩具和其他廉价商品工厂的说法已经完全过时了。

美国需要认识到,无论是关税还是其他贸易压力,都无法让中国放弃一直以来行之有效的国家主导型经济政策,并突然采取美国人认为公平的工业和贸易政策。相反,北京正在加倍强化其国家主导的方式,以“曼哈顿计划”的方式专注于实现高科技产业的主导地位。

中国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房地产市场的长期低迷继续拖累经济增长,尽管有迹象表明该行业可能最终正在复苏。更长期的挑战也迫在眉睫,比如劳动力萎缩和人口老龄化。但是,怀疑论者多年来一直在预测中国经济的见顶和不可避免的衰退,却每次都被证明是错误的。不管自由市场倡导者们是否认可,以国家为主导的中国体制的持久实力现在已经不可否认,它可以随意转向、改变政策和重新分配资源,以服务于国家的长远利益。

特朗普对关税等短期权宜之计的盲目痴迷在积极破坏美国强大之本,同时只会让一个由中国主导的世界更快到来。

如果两国都按照目前的轨迹发展下去,中国很可能最终完全主导高端制造业,从汽车、芯片到核磁共振成像仪和商用飞机。人工智能霸主之争将不是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展开,而是在深圳和杭州等中国高科技城市之间展开。作为卓越的世界技术和经济超级大国,中国的工厂将遍布世界各地,并将以中国为中心重新配置供应链。

相比之下,美国可能最终会成为一个严重衰落的国家。在关税壁垒的庇护下,美国企业将几乎只向国内消费者销售产品。国际销售的损失将降低企业的收益,使企业用于投资业务的资金减少。由于美国制造成本的上升,美国消费者将只能购买质量中等但比全球产品更贵的美国产品。工薪家庭将面临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和收入停滞。汽车制造业和制药业等传统高价值产业已流向中国;未来的重要行业也会随之流失。想象一下全国范围内都出现底特律或克利夫兰那样的情形。

要避免这种严峻的局面,就意味着要做出本应显而易见并已得到两党支持的政策选择——今天就做:投资研发;支持学术、科技和企业创新;与世界各国建立经济联系;为国际人才和资本创造一个友好、有吸引力的环境。然而,特朗普政府在这些领域的做法恰恰相反。

本世纪究竟属于中国还是美国,这取决于我们。但是,改变方向的时间已经不多。
 
回复  支持[3反对[3]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3 14:36:47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你们的上帝在哪里?用虚无缥缈对抗现实

你们的上帝就是美国,是美国罩着你们,但现在美国也罩不住了。你们除了咬牙切齿毫无办法。

纽约时报:特朗普在做中国想做的事:让自由亚洲电台噤声

——
怎么办?特朗普只认钱,对“民主、自由、人权”这些不感兴趣

纽约时报:“特朗普同志”建设伟大中国

在中国,特朗普总统有很多绰号,其中之一是“川建国”,直译过来是“国家建设者特朗普”。我觉得最好翻译成“特朗普同志”。这个笑话的意思是,特朗普是中国的一个爱国的好儿子,他在美国制造混乱,努力推进中国的利益。
 
回复  支持[2反对[3]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3 14:32:13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你们的上帝在哪里?用虚无缥缈对抗现实

你们的上帝就是美国,是美国罩着你们,但现在美国也罩不住了。你们除了咬牙切齿毫无办法。

纽约时报:特朗普在做中国想做的事:让自由亚洲电台噤声

——
怎么办?特朗普只认钱,对“民主、自由、人权”这些不感兴趣
 
回复  支持[3反对[3]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3 14:28:14 发表
纽约时报:特朗普在做中国想做的事:让自由亚洲电台噤声

——
怎么办?特朗普只认钱,对“民主、自由、人权”这些不感兴趣
 
回复  支持[3反对[3]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3 14:22:23 发表
台民调:六成六民众认为特朗普会出卖台湾

台湾最新民调显示,超过六成民众担忧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会为美国自身利益而牺牲台湾。

台湾民主文教基金会星期二(6月3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有66%受访者认为特朗普可能会为了美国利益出卖台湾,仅约20%认为不会。另有67%受访者认为,美国主要是将台湾作为与中国大陆博弈的筹码,认为美国真正希望保卫台湾的仅占12%。

在对美对台军售动机的认知上,仅17.7%受访者相信美国是出于关切台湾安全,反之有54%认为美国只是希望通过军售获利。

面对“台湾要全力配合美国各种要求,才能获得协助保障安全”的说法,仅25.8%受访者表示同意,57.7%表示反对;民调显示,43%受访者认为美国会出兵保卫台湾,42.3%则认为不会。

在维系台海和平与保障台湾安全的策略方面,仅12.4%倾向配合美国寻求保护,42.6%认为应改善与中国大陆关系;另有27.7%主张积极备战、推动“抗中保台”。

针对台湾总统赖清德此前提出的“并购说”的说法,仅22.6%受访者表示认同,60.9%则不赞同。

赖清德在“520”就职周年前接受网络节目访问时,将两岸关系比喻为“大公司并购小公司”,称大陆若要并购台湾,应由大陆提出条件,而不是直接说“你一定要成为我的一部分”。

至于赖清德两岸论述从“拒绝统一”到“并购说”的转变,有37.7%民众认为是受美国施压所致,14.9%认为是受到中国大陆压力,13.5%认为是口误,仅2.8%认为出于赖清德本人的立场,另有30.2%未表态。

本次民调于5月22日至24日进行,调查对象为全台20岁以上民众,共计有效样本1070份,在95%信心水准下,抽样误差为正负3个百分点。
 
回复  支持[3反对[3]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3 12:52:53 发表
钱学森在美国留学期间持有的是中华民国护照,鉴于中华民国是美国的盟友,钱学森才得以接触原子弹的研发。

而现在的中国留学生拿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根本没机会接触涉密技术的,美国人大可放心~
 
回复  支持[3反对[3]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2 10:29:54 发表
美媒为劝特朗普放弃针对中国留学生,搬出了钱学森

特朗普政府再次向在美中国留学生下手,遭批“新学术冷战”。

对于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者凯瑟琳·金斯伯里来说,她第一时间想到了钱学森。

“美国在钱学森事件上犯了一个可怕的错误。”5月30日,金斯伯里在发布于《纽约时报》的文章中,告诫特朗普政府不要重蹈覆辙,因为疏远世界人才最终只会让美国得不偿失。

金斯伯里提到,钱学森23岁时到美国,在加州与一群前途无量的年轻科学家共事。这支自称“火箭敢死队”的队伍后来获得了一个更正式的名字:喷气推进实验室,即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前身。

据中国科学院网站介绍,在喷气推进实验室,钱学森负责导弹研制工作,曾参与建造美国第一枚进入外层空间的火箭。1945年,钱学森被派往德国稽查希特勒的秘密技术,并审讯纳粹科学家。1949年至1955年,钱学森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

金斯伯里认为,当时,钱学森希望在航空航天和武器装备领域大干一场。“然后,他的计划戛然而止。”

“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政府并未意识到,他们手中握有赢得冷战的关键之一:钱学森。”文章写道。

这时的美国正值麦卡锡主义横行,全国掀起了一股要雇员们效忠政府的歇斯底里狂热。钱学森因身为中国公民和科学家,成为美国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及其支持者的攻击目标。1950年9月7日,正处于事业巅峰期的钱学森遭人破门而入,在家人面前被戴上手铐。

据清华大学公开资料,15天后钱学森被保释出狱,赎金高达15000美元。在监禁期间,钱学森遭到了不堪回首的对待。他被关在单人牢房,不准与别人接触,不准说话,监狱里空气浑浊,伙食极差。更令人不能忍受的是,夜间每隔10分钟狱警“啪!”一声把电灯打开,察看他是否确在,弄得他整夜不能入眠。

此后,钱学森在美国羁绊达5年之久。1955年9月,钱学森全家登上克里夫兰总统号轮船回国。

文章称,此事件对美国的影响令人震惊,“代价惨痛”。美国不仅错失了在载人航天领域超越苏联的机会,还让中国获得了挑战美国在亚洲主导地位所缺乏的一项资源:雄厚的科研实力。除了缩小差距之外,钱学森还开启了一场技术革命,使中国一跃成为超级大国。

据钱学森图书馆网站介绍,钱学森回国后,立即参与现代武器项目建设,成为新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的主要创建者之一。1960年,在钱学森具体领导下,我国研制成功了第一枚导弹。之后,他又亲自主持我国“两弹结合”的技术攻关和试验工作,于1966年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1965年,他向中央提出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时机已经成熟,并于1968年兼任空间技术研究院首任院长。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新中国终于迎来了航天时代的黎明。

美国前海军部长、后来成为火箭推进技术公司洛克达因航太领头人的丹·金博尔就曾说,“驱逐”钱学森,“是这个国家做过的最愚蠢的事情”。

金斯伯里哀叹,约75年后,历史在美国重演:特朗普政府无情地打压外国学生和研究人员。

当地时间5月28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发文宣称,美国将开始吊销中国学生的签证,包括“与中国政府有联系或在关键领域学习”的学生。据悉,美国留学生总数超112万,其中中国学生约为27.7万。

同日,美国国务院网站发布题为“新签证政策优先考虑美国,而非中国”的声明,声称将“狠狠吊销”中国学生的签证,并将修改签证标准,以加强对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所有未来签证申请的审查。

“钱学森被驱逐出境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警示故事,”金斯伯里称,“事实证明,这是美国在仇外心理的推动下犯下的一次错误,并因此永远改变了全球力量平衡。”但特朗普政府再次剑指中国学生,无疑在美国高校的国际学生和学者之中引发焦虑。

她继续指出:“以往的美国,曾将教育世界上的奋斗者视为增强和巩固国家的一种方式。一直以来,如此多最优秀、最聪明的思想家、科学家和领导人渴望在这里学习,接触美国的民主和文化,这曾是一项战略优势。”然而,现在的美国丢失了这一优势。

文末,金斯伯里再次告诫特朗普政府:“钱学森代表中国取得的成就,表明了美国放弃这一优势的风险,同时也表明了以及疏远世界人才的潜在负面影响。总有一天它会被用来对付我们。”

——
“钱学森被驱逐出境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警示故事,”金斯伯里称,“事实证明,这是美国在仇外心理的推动下犯下的一次错误,并因此永远改变了全球力量平衡。”(嘿嘿,这就是一己之力),中国的耶教徒有没有发现自己陷入永久的被动?
 
回复  支持[3反对[3]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5-29 18:20:19 发表
这是一条需要极大智慧、勇气和祈祷才能走下去的路。

——
呵呵,原来信耶稣这么累?你们劝人入教的时候怎么不把困难说清楚?
 
回复  支持[3反对[4]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5-29 17:46:09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你们的上帝在哪里?用虚无缥缈对抗现实

你们的上帝就是美国,是美国罩着你们,但现在美国也罩不住了。你们除了咬牙切齿毫无办法。
 
回复  支持[3反对[2]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5-29 17:20:07 发表
万斯:美国主导地位不受挑战的时代已终结

(华盛顿综合电)美国副总统万斯阐明新的美国对外战略思维,指总统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动用军事力量时会更加谨慎,避免卷入看不到终局的战争之中,美国将回到以现实为本的战略。万斯也宣告,美国主导地位不受挑战的时代已经结束。

万斯周五(5月23日)在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向美国海军学院毕业生致词时,强调美国正面临来自中国、俄罗斯及其他国家的严重威胁,今后在科技领域必须保持领先优势。

万斯指出,过去的美国政府没有留意大国竞争,也没有为同等竞争者的出现做好准备。他说,美国称霸海空和太空的时代已结束,美国主导地位不受挑战的时代已成过去,美国及美军人员必须接受这个现实。

万斯说,特朗普政府将改变做法,不再投入目的不明确的军事任务,不再参与看不到终局的战争。“我们正在回归以现实为本,和保护核心国家利益的战略。”

不过,他强调:“这并不意味我们会忽视威胁,而是意味我们会严守纪律地应对威胁。当我们派军参战时,我们会带着非常明确的目标去做。”他以美国日前对付也门胡塞武装为例,指这一行动有明确的目标,即要迫使胡塞武装停止在红海攻击美国船只。

万斯说:“我们(美国)出拳时会很小心,但是只要一出拳,就是重拳出击,而我们将果断出拳。”他说,如今美国的对手都知道,只要美国设下红线,就会执行。

提到美国过去的对外政策,万斯批评道,美国的对外政策经历了长期的试验,近年的一些总统卷入对美国国安和核心利益并不紧要的海外冲突,牺牲自家国防和对盟友的维护,转而扶持其他国家建国和干涉他国事务。

万斯虽没有点名批评哪位前任总统,但似暗指小布什、奥巴马和拜登。小布什在任内发动美国主导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奥巴马任内继续推进阿富汗战争。拜登在2021年下令美军撤离阿富汗,撤军行动和随后局面混乱不堪。

万斯说,苏联解体后,美国在一段时间内成为没有对手的超级大国,因此美国以软实力取代硬实力,停止生产汽车、电脑,乃至于武器,比如保护海域的船舰等。

他解释,当初美国这么做,是相信国际经济融合能走向和平,让中国等对手国家变得更像美国,所以与其花费精力应付中国的崛起,美国领导人追求他们认为会是很简单的任务,像在中东建立民主等,结果发现不仅困难重重,也耗费大量资金,得不偿失。

密歇根大学教授、前国家安全委员会反恐高级主任阿里(Javed Ali)告诉《新闻周刊》,万斯的言论是对正在进行变革的美国外交政策“最新、或许也是最清晰的论述”。

他说,过去100多天发生的事件表明,特朗普政府在确保美国国家安全与美国核心利益一致这方面,“变革的方向截然不同,速度也更快”。

——
陈日君非常失望
 
回复  支持[3反对[3]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5-29 17:18:13 发表
你们的上帝在哪里?用虚无缥缈对抗现实
 
回复  支持[3反对[2]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5-29 13:39:09 发表
用虚无缥缈对抗现实
 
回复  支持[3反对[4]

 52   首页 上一页 1 2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我也评两句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还没有注册?
发布人身攻击、辱骂性评论者,将被褫夺评论的权利!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