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02号

为什么需要中国神学?


 

 

                                    

    假如神学不但如同其它科学一样不停地演进,而且在历史中不断以新的姿态出现,那么我们实须及早开始讨论中国神学的种种问题。中国神学的问题基本上是观念的问题,即是神学、文化、进化等观念澄清的问题。同时也是历史和事实的问题。

    这里所用「文化」一词的意义与一般国人所了解的意义稍有差异。一提到文化,人们就会想到固有文化、历史文物等。这些观念意味着「历史文化」的产物,而非文化本身。这里所谓的文化,是当代的、生活的东西,其内涵是一现存社群思言行为的标准及类型的总合。言与行是思想的外表或象征。「文化思想」与笼统意义的「思想」不同,「文化思想」是人群思想中含有「意义」的部分。为此,一个文化思想体系是由一个社群思想领域中所有的「意义」所组成。这文化思想体系内往往包含性质不同的一些小体系,这些小体系之间的磨擦与斗争造成整个体系的失调而趋于变化。这便是守旧派与前进派以及社会中五花八门之争的原因所在。这些磨擦与斗争并非是必然的,然由于人对自己所发现的「意义」的过分重视往往使整个系统四分五裂。普通是经过正面冲突之后人才逐渐了解与容纳对方的「意义」体系,铸成更完整的体系。这种冲突演进的现象我们称为文化进展的现象。由上面的简述可知,文化进展有其共同「意义」体系的起点,不同「意义」小体系的冲突过程,最后有再合一的终点。文化思想体系宛如一座建筑物,有它完整的架构。在这架构的最基层我们找到「文化逻辑」。每一文化都有自己对事物关系的看法以及由此看法所演绎出来的思维层序,这便是「文化逻辑」。普通一谈逻辑,便想到西方的逻辑,其实西方逻辑只是世界各种文化逻辑之一。文化逻辑是文化思想体

系中最难改变的部分。

每个文化都有其组织与系统。虽然我们可以比较不同文化中某些具体个别的类型,我们无法比较任何两个文化的整体或评判谁高谁低。这跟比较两个人一样,你可以比较两个人的体重或某方面的知识,但你无法比较两个「人」。为此,—切文化都是独立平等的,任何一个文化绝对不可为任何理由去侵犯另一文化。文化是「人」的空气,也为了它与人的密切关系,任何一个文化不得侵犯另一文化的独立完整。文化之间真正的善意只能表现在介绍自己的文化给自己所尊重的另一文化。文化权与人权之间的相似不是偶然的,因为人群所以为人群是在于文化。

    以上简介的文化和进化观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神学的本质。我们知道神学不是基督的启示,而是人对基督启示逐渐了解的整理,不是天主的真理本身,而是人的学问。既是多人整理出来的学问,那么不能不属于文化的范畴。我们实在可以说:神学即是圣言因圣神降孕于文化思想体系的结果。

初期教会有着当地的文化背景,在圣神的启导下,他们根据自己的文化思想去整理整个教会的信仰与生活,奠定了神学的基础。长时期的系统整理使神学日臻完善。但由于西方文化的特殊倾向,神学渐渐从生活的文化思想中脱离出来而成为与生活脱节的伦理神学。即在神学趋向存在主义的今日,西方特有的文化逻辑仍旧散布在神学思潮中。比方,过去强调理性的“信”,现在强调体验的“望”,然这两个观念仍是对立的;信者的主体与救赎史的客体仍旧互相对待。这种文化逻辑和中国文化逻辑有着极大的差别。无论如何,今天的神学已随着西方文化思想的转变有了极大的转变。

一切文化固然是独立平等的,然同时也是相辅相成的。人不但有多种个别文化,也有一“人类文化”,不但个别文化在进化,整个“人类文化”也在进化。在“人类文化”中,中国文化占有何等地位?在神学中中国文化思想又占有何等地位?无论是从神学、文化、进化等观念来看,或是从神学进化的现阶段来看,中国文化思想体系都是非常重要的,换名话说,中国神学不但对今日中国教会是必需的,甚至对整个教会都是必需的。

统一与划一不同,教会的统一不是来自文化,而是源于人性、圣言与圣神,文化是多姿多彩的,在不同的文化中,人性的丰富与和谐才能得以充分地表扬。为此,不但传统神学,任何文化表现,如拉丁文、士林哲学、教会法律等等都与教会统一无关。假如一个文化不知道自己的独立存在,因而不能建立自己的神学系统,它不但对教会没有做能做的贡献,教会对它的任何传道工作也无从下手。

中国神学是中国文化思想体系中的一部门,即有关基督启示的一部门,中国神学是中国人对圣经经文的感受与在生活中的体验的总合。由于整个中国教会从未呼吸过自己文化的空气,一时是很难找到自己以建立自己的系统。因此,我们不能不借重尚未西化而同时又能协助我们汇集信仰体验的人们。

人的思想一天一天进化,神学也跟着一天一天进化;人类整个文化一天一天进化,建立在神学之上的信仰生活自然也随着一天一天进化。中国神学不但是今天的工作,而也是明天、后天、甚至每天的工作。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