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02号

圣咏的祈祷


 

 

 项退结

Notker Fuglister : Das Psalmengebet , Kosel , verlag , Munchen 1965 , 168 Seiten

每一位神父和念大日课经或小日课经的修士修女,每天接触最多的祷词就是圣咏。可是一般人对圣咏往往不但没有好感,而且似乎目之为「不得已的灾害」:教会既把许多篇圣咏编入日课经,而又规定念日课经的责任,也就只好「姑妄念之」了。何况日课经既以教会名义祈祷,差不多本身总会产效果(ex opere operato),领悟意义与否无所谓,念得或好或坏也无所谓。

本书作者本笃会士傅神父却认为本身会产生效果的「客观祈祷」根本是乌有公;无论公众的或私人的祈祷,都必须是每一个体发自内心的行为(十三页)。耶稣自己早已驳斥了那种像念符咒似的祈祷方式:「你们祈祷时,不要唠唠叨叨,如同外邦人一样;因为他们以为只要多言,便可获得垂允。你们不要跟他们一样……」(玛:六7)「天主是神,朝拜他的人应当以心神、以真理朝拜他。」(若:四24

既然如此,任何有念日课责任的人,就必须了解体味圣咏。否则,教会法律的条文固不难守,但每天死啃那莫名其妙的字句,究竟不是滋味。而且不懂涵意的热切祈祷,圣人们诚然做得到,凡人如我们却很难企及。

傅神父这本书的中心思想是:圣咏是诗,因此必须以诗的形式了解、体味,以读诗的方式利用它来祈祷。诗的特色在于内容与形式合成一体。在普通文字中,优美的内容可以用平淡甚至拙劣的形式表达出来,诗却不然:它的内容可以说寄生在形式中。作者引用歌德「旅途者的夜歌」那首诗,我们则不妨任意以两首绝句来说明: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李商隐的「登乐游原」也是很好的例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谁能把上面这两绝句的内容与形式分关呢?第一首的思念之情和第二首中茫然如失的感受,完全与诗的形式打成一片。透过诗的形式,我人也体味到诗人所有过的感受。

作者也引用了三篇圣咏作为例证。窃以为其中第二十二篇圣咏最为适当(香港思高圣经学会一九六八年出版圣经中第二十三篇,八六0——八六一页。标点则参考耶路撒冷圣经略予更改):

上主是我的牧者,

我实在一无所缺。

他使我卧在青绿的草场。又领我走近幽静的水旁;

还使我的心灵得到舒畅。他为了自己名号的原由,

领我踏上了正义的坦途。

纵使我应走过阴森的幽谷,

我不怕凶险;

因你与我同住,你的牧校和短棒,

是我的安慰舒畅。

在我对头面前,

你为我摆设了筵席;在我的头上傅油,

使我的杯爵满溢。在我一生岁月里,

幸福与慈爱常随不离,我将住在上主的殿里,

直至悠远的时日。

这篇圣咏的神学思想很清楚,就是上主爱人并与人接近。可是圣咏由于内容与形式打成一片的特性,却产生另外一种作用:它不但昭示我们并且使我们体味到天主爱我们,并和我们接近。本书指出诗所产生的三种作用,即沟通、同化、唤起。沟通就是把诗所表达的感情和感受直接传播给诗的读者;同化使赞者设身处地,完全站在诗人的境地,唤起使读者尚未明朗化的固有感情获得表达的机会。

这第三种作用——唤起,对我人应用圣咏祈祷这件事具有格外的重要性。

原来旧约是替基督铺路的,尚未达到基督的完美境界(十七页)。因此,属于旧约的圣咏也有一些复仇、恃己之功、死后绝望等等思想。在诵念这些诗篇时,我人尽可不必拘泥于字面的意思,而应用诗句所蕴含的感情来表达我们个人的更高意境,而这也就是唤起的功用。

圣咏既是诗篇,所以本书作者非常强调:圣咏的译文应当优美动人(五六页)。说到优美的圣咏译文,我们很自然地会想到吴经熊先生的圣咏译义初稿,那本书在民国三十五年于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以后立刻博得教内外人士的无条件赞实。只可惜文词稍嫌艰深,中文程度较差者不易问津。思高圣经学会在出版新旧约合订木以前,对圣咏格外加以修改,使它宜于念日课时的诵读。的确,比起一九四六年初版的译文已有了显着的改善,对此我们应向思高圣经学会同仁表示由衷的感激。但就事论事一九六八年的译文,离诗篇所要求的优美究竟还有一段距离。极希望思高圣经学会延请学人合作,以期精益求精。

要领略欣赏诗的意境,先决条件是内心的安静与轻松。因此本书作者希望诵读圣咏时不可躁急:那种赶快念完日课还债似的心情,决非领略圣咏的合适情调。不但念日课如是,做弥撒与举行其它礼节本来都应当富有诗的情调。匆促慌忙、敷衍了事的心境根本就破坏了欣赏、接受上天宠光的能力。

本书作者系本笃会主办的罗马圣安瑟宗座神学院的旧约教授。他非常致力于教内同人对圣经与礼仪有较深刻的了解?窃以为这本关于圣咏的著作,对圣职界和男女修会会士都非常有用:它可能会替我们揭开一个簇新的天地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