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07号

古代近东的盟约制度


 

房志

    在古代近东的各民族之间,盟约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在大国与大国之间,或大国与小国之间,大多是借著互相订立的盟约,来调整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我们现在简短的介绍一、古代东方盟约的种类;二、「臣服盟约」(即小国与大国之间所订的盟约)的各步骤;三、一些比较特出的例子。

      一、古代近东盟约的种类

    这些盟约的分类法可以随著所用标准的不同而异:

    1、按照地理上的来源说,古代东方的盟约可以分为赫特盟约,叙利亚盟约,或美索不达米亚(即亚述)盟约,全看盟主是赫特王,或叙利亚的君主,或亚述王。

    2.按照时间的分配来说,古代东方盟约可分为公元前三千至二千年的盟约;二千至一千年的盟约(我们今日所保存的约文大部分是这时期的);或是公元前一千年以后的盟约。这最后一期的盟约到公元前六一О,即亚述王国被毁之年,即告停止,而这一时期的约文也所存无几。

3.按照参加立约者的不同性质,而有平等盟约,及臣服盟约。前者是权力及地位都相等的国王,彼此之间互立的盟约,实际这就是古代几个大国(赫特,埃及,及美索不大米亚)之间的盟约,后者是权力及地位互相悬殊的国王间所立的盟约,比方赫特大王与他四周的小国王子所立的约就是「臣

+1+

服盟约」。这一分法为研究旧约圣经非常重要,因为旧约中的盟约大多是这一类型的。

      二.「臣服盟约」的结构

    「臣服盟约」与旧约圣经既有如此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如今把这类盟约的结构及各部分略微仔细地研究一下。我们所用的例子是赫特大国与其属国所立的约,因为在这些约文里结构及各部分都表现的特别清楚,虽然这些成分在其他的约文中也不是没有。

    1.弁言。在这里面赫特王作自我介绍:自己的名字和为王的尊号,他的父王及祖先的名字与尊号。例如赫特王莫西里(Mursilis)与阿摩黎王杜比德稣(Duppi-Tessub)所立盟约的弁言里,前者写道:「大王莫西里,赫特地之君主,波浪神之宠儿,赫特大王稣比鲁流玛之子,饶勇的英雄这样说……」。

2.历史引言。这里立约的大王将自己与对方以往所有过的种种关系一 一缕述,普通说的很长很仔细;偶然也有言简意赅,不加铺张的。以赫特王来说,实际就是把他以往对属国有过的恩惠加以描写。这种描写倒也有相当的历史价值,因为所写的确是有过的历史事实,而写法也生动活泼,极力避免刻板抄袭。历史引言有两个目的,或者可说,能分两方面来看。伦理一方面,缕述赫特王的种种恩德,能激起属国国王的善意及感恩之情。法律一方面,加给属国国王的种种恩惠造成一种赫特王的权利,一种由历史事实所产生的权利,要属国事奉他,向他表示忠贞。我们可以拿赫持王莫西里与乌卡里王尼克默巴(Niqeqmepa)所立盟约中的简短的历史引言做个例子:「至于你,尼克默巴,我曾将你引入你的国土,使你坐在你父亲的宝座上」。

+2+

    3.规定条款。这些条款有普遍性的,也有很具体的。普遍的条款无非强调对赫特王的绝对忠贞,因此而有福同享,有苦同受。赫特王的朋友是属国的朋友,赫特王的仇敌就是属国的仇敌。属国王子爱赫特王及王的一切,该如爱自己及自己的所有一样……这些普遍性的条款,普通即刻放在历史引言之后。

    具体的,或详尽的条款规划出在彼此的关系里所能发生的情事及应有的态度。如赫特发生战事,应该出兵援助;敌国的逃兵不可窝藏,却该交给赫特王等。以上这些义务只是针对属国国王而发,赫特王却不提自己有什么义务。

    除此以外,还有其他手续及义务的规定,如将盟约文件存放在赫特王及属国国王的神殿里,按时公开诵读这一文件,给大王纳税,到赫特王宫去朝觐……

    下面是莫西里王与尼克默巴王所立盟约中的普遍性条款:「我领你进入的这个土地,以及你本人,尼克默巴呵,都是我的僚婢。所以从今天起,直至以后的一切岁月,你,尼克默巴,都该向你的主人,赫特王,以及赫特的土地表示忠贞。正像你,尼克默巴,珍惜你自己,你的妻子,你的军队,以及你的土地,同样,你也该珍惜赫特王,他的众子,以及他的士地,永不松懈。在未来的日子,你要坚守这个友谊的盟约,即和赫特王,和他的子子孙孙,和赫特王国所立的约!」

    4.呼神为证。这些呼求来作证的神明是属于立约者的双方的。不仅普通的所谓神明被引来作证,即便天地、山川、渊海、风云都在被呼唤之列。这些神明并有权利,为受到破坏的盟约施行报复,并加给毁约者以处罚。

   5.祝福与诅咒。这一部分和前一部分紧紧相连,因为神明不仅处罚毁约者,还赏报守约者。这一部分里就是把各种酬报和处罚一一加以数点。赫特王杜达里亚(Tudhaliyas)与达大撒(Datassa)

+3+

王乌耳米—德稣(Ulrni-Tessub)。所立的盟约,在这一方面,给我们留下一个很好的例子,那里说:  「假如你,乌耳米—德稣,不遵守与赫特王,及王后,以及他们在位的子孙所立的约,假如你破坏它,那么曾呼以为誓的神明将要全然毁灭你,你及你的子孙,你的土地,你的房屋,你的财产,你的花圃,你的田地,你的果园。然而如果你遵守盟约,保护大王及王后,以及他们的子孙,那么,曾呼以为誓的神明将要守护你,你及你的子孙,你的土地,你的房屋,你的财产,你的花圃,你的田地,你的果园」。

    6.结束典礼,借此典礼,属国国王发誓要遵守所规定的种种条款,并以诅咒约束自己服从。这一典礼是订立盟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我们对它知道的不多,因为那些仪式行动不必写在约文里,这样就没有留下什么记录。

    最后还得注意的是书写的文件为盟约的效力绝不可少。如果文件遗失或被毁,必须另制一份来代替。在文件上删改或涂抹等于破坏盟约,与毁约者同罪,因此须受毁约者所应受的诅咒。

      三、盟约的例子

   1.公元前三千年至二千年中所留下的盟约例子不多,至今所认识的只有美索不达米亚的两件,即拉迦市王厄阿纳东(Eannatum)与乌玛(Umma)城居民所立的约,及阿卡王纳兰辛(Naram-Sin)与厄郎(Elam)王所立的约。

   2.公元前二千年至一千年以内,盟约的例子比较多。最有名的是赫特王哈土西耳三世(Hattusil III )与埃及王兰姆塞斯二世所订的互不侵犯的平等盟约。至于臣服盟约,除了我们在解释这种盟约的

+4+

结构时所引的例子以外,还有八九个例子都是赫特王与属国王子所订的约。公元前一千年以后有两个相当有名的例子:一是亚述王厄撒哈东(Esarhaddon 681-669)与本国元首所立的约,用以保证他的儿子的继承权。另一个是用阿兰文刻的巴尔卡亚(Bar Ga'ayah)与玛地厄耳(Mati'el )之间的盟约,约文刻在有名的斯菲肋(Sfire)石柱上。

    3.最后我们可将赫特王莫哇大里斯(Mulatalis)与魏路撒王阿拉克三杜斯(Alaksandus of Wilusa)所立的约与申命纪内的许多类似词句对照著读,以见其相似的地方:

        

           赫特盟约                             申命纪

1)弁言:

  「这是太阳(王的自称,下同)莫哇大里斯大王,   「以下是梅瑟对以色列民众所说的话……」                                         

赫特地的国君,气候之神的宠儿所说的话……」   (申一,1)。

(2)历史引言:

 「往昔我的祖父拉巴纳斯(Labarnas)曾攻克阿尔札    「出埃及后第四十年……梅瑟将上主吩咐他的瓦(Arzawa)及魏路撒诸地……从那时起魏路撒就没  一切事,都训示了以色列子民。那时,他以击败了

有叛离赫特国,而常为赫特王的友邦……」。    …阿摩黎王息红,和…巴商人王曷格」。(申一,3-4

3)规定条款:

   「你,阿拉克三杜斯,应该护卫太阳,一如护卫       「你应给上主你的天主祭献逾越节的祭品!」。

好友!」                                          (申十六,2)

   「如果有人说对太阳不利的话,而你保守秘密,不    「若查出一人拐窃自己以色列子民中的一个弟

让太阳知道……那么你,阿拉克三杜斯,就冒犯向众神  兄,而待他如奴仆,这个窃贼就该处死!」(申廿

所起的誓;众神必要因你背约而苦待你!」             四,7)

 

+5+

4)树立文件:

   「此外,还要有人为你朗诵我为你立下的这个文件,    「你应把这法律的一切话很清楚地写在一些石

每年三次」。                                        头上」(申廿七,8)。

5)呼神为证:

   「天君太阳,大地的主宰,人类的牧人;阿里纳(A

rinna)的太阳女神,大地的皇后,以及风暴之神……」。

6)诅咒与祝福:

   「假如你,阿拉克三杜斯,破坏这文件中所写的那些    「你若不听上主你的天主的声音,不遵守奉行

话,那么其中所含的誓言就要把你剔除……并把你的子孙   我今天所吩咐你的一切诫命和规章,这些诅咒

由地面拭去。                                         就会来到你身上」(申廿八,15)。

相反,你若遵守那些话,那么千万的神明都要友爱地     「你若聆听上主你的天主的声音,遵守奉

守护你,你的妻子,你的儿女」。                        行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这一切诫命……这些祝福

                                                     都会来到你身上」(申廿八,12)。

                                                    

+6+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