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14号

谁在操纵谁?


 

乐俊仁

「面对现实」——是一句我们常用来勉励别人,或勉励自己的话,但是实际上,往往事到临头,不论是别人或是自己,在反应方面,却倾向「逃避现实」。换言之,理论与实际之间到底常有一段不小的距离。本文主旨固然在强调—「面对现实」,尤其是「认清现实」,文内对「现实」所做的分析可能只是片面的、肤浅的,但是,读者若在看完本文之后,稍加回味,再凝神回顾木文标题:「谁在操纵谁?」然后能坦然哈哈一笑道:「原来第一个『谁』是作者,第二个『谁』是俺哩!」则本文的目的已经达到。

一、引 

工业革命造成了农村中的劳力过剩,另一方面,工厂吸收了大批的工人,劳力由农村大量的流向都市,造成今天的工业社会。计算机与电脑的兴起,又大量地取代了劳力——更好说脑力,间接地也造成不少失业问题。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工作效率日渐增加,精确度亦然,使人对它的整个系统及原理发生浓厚的兴趣,研究之后,竟然发现,其原理及方法与人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固然是人理智的产物,另一方面,却启发了对自己的理智行为能够加以改良,电子计算机的改进是倾向「人化」,这项改进的原理,竟也能应用到人自己的身上,其适用的范围已超出了工商业的实用,今天在各种学问的研究上,也在许多人文科学方面引起普遍的共鸣,尤其也推广到人与人的关系。以下先对几个基本的

577

概念做简单的描述,以便后来能够深入。

    有一门新兴的学问叫cybernetics,我们姑且译为「统御学」(作者见闻浅薄,不知可有先进人士已做其他的译法?)从字义来看,该字与分子。kybernetes(希腊文)、gubernator(拉丁文)、governor  (英文)很有关系,换言之,有舵手,把舵,驾驶,统御,控制,操纵,调节的意思。其研究的对象是:「消息」(这儿不是指报纸上的消息,而指一项「知识」—传递的知识),特别是这「消息」作为「资料」,再将「资料」加以「整理」及「调度」。今以简单的例子说明之。

    小明放学回家了,家中的小花狗(名叫小花)蹲在门口迎接小主人,小明一看到小花,就吹了声口哨,小花一跃而前,猛摇尾巴,口中呜呜作响,偶尔也高兴得吠几声,然后跳到小明的怀中。现在我们分析刚才发生的这幕情剧?小明对他的小狗吹了声口哨,这声哨对小花而言表示。我—你的小主人回来了,我真高兴看到你在等我!」小花对这项「消息」,做成正确的资料,它确知不是别人,而是小主人来了,它的于应是友善的,是高兴的,它高兴时的呜呜作响与被痛打时是迥然不同的,它的摇尾,它跑的姿势证明它对小明所发出的「消息」已经收到了,小明也收到了小花的「消息」,张开双手把小花抱入怀中。

第二幕:小明的爸爸近来因工作劳累,早上常睡过头,因而迟到了好几次,为了儿看上司的脸色,下班后在街上买了一个闹钟,晚上睡一前把钟拨好,次日清晨,准六时闹钟铛铛作响,把他及时叫醒,从此他便不再迟到了。我们再做个简单的分析:小明的爸爸晚上睡前给闹钟一个「消息」——把闹钟拨到次日六时正,闹钟收到了这项「资料」,做了正确的反应,按时把小明的爸爸叫醒。小明的爸爸听到闹钟的钉铛声,知道「该起床了」,昨天他自己把该项资料放入闹钟,今天他收到

578

了他所要收到的「消息」。

    统御学便是研究:「消息」的产生过程,分类整理,传递,接受,综合,再传递,再接受,再综合,……(在每一次的接受、综合、传递的过程中都能附带「协调」的作用)。

    统御学在人文科学上的应用,有的人喜欢用另外一个字来补充:操纵 Manipulation 。这个字在过去多少带有贬意,一提操纵就变成了「恶性操纵」,一个正派人是不干这种行径的。今天我们用这字眼则是中性的,不指恶性操纵,也不指善性操纵,而指事情发展的途径在发展之前便纳入我们的思考,对事情的整体,按统御学的原则,尽可能地做全面性的透视(建立起完整的资料系统),以达到某项特定的目的。按操纵的字义而言,原来指以手操作的行为。最简单的例子是人发明了机械,手指一拨一动,便能达到预期的工作成效。这项成效的主要根源不是手指的一拨一动,而是「脑」在工作。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对于任何事体,以我们人小小的理智,很难百分之百的顾全。演绎法与归纳法何者为优的争执渐渐不为人所道,事实上是:定律(没有例外)越来越少,原则(可以有例外)越来越多,凭了几件单个的「小」事理去下个「大」定义的时代也慢慢过去了。我们只能尽我们的力量去顾及整体,至于顾及到的,是否已是整体,则很难断定,其实这也并非绝对重要,否则最好什么也甭干了。

二、因果网

我们常听说:因果律,因果关系,因果报应等等,各有其适用的范围。统御学所提供的是由因果环(或因果圈)所构成的因果网,其最基本的原则,一言以蔽之:互为因果。在此我们以最简单的图

579

例加以说明,特别有兴趣的读者请参阅有关的书籍。

资料收集中心

分析

综合

资料发出中心

内环系统——自我控制

output

input

Feed back

图中我们看到的是「消息」在一个简单的因果网中所经的路线。其中吞(input)是起站,吐(output)是终站。若以一个最简单的电脑而言,其操作可以是:由专门人员收集资料消息(吞),分

580

档归类,由制卡人员制成有系统的资料卡(吐),需要时,把资料投入电脑(吞)电钮一按,电脑开始作业,最后提供一项结果(吐),工作人员取得结果,转交专业人员(吞),他们根据所获得的综合结果(新资料),可以做出新的计划(吐)。在图的右方有一个「内环系统」,这是从吐出来的新资料中有一部份可以立刻吸收(吞),立刻成为新的资料来源,又可以加以作业,再提供一项新的结果(吐)

    我们在此并不是要详细研究电脑作业,而在说明一项「吞」——「吐」的关系,及「互为因果」的可能性,为下一段「统御学在生物学上的观点」做铺路的工作。

三、统御学在生物学上的观点

    一般来说生物学(特别与人有直接关系的医学)这方面的观点可以综合为三项。

A协调作用:

    最好的例子便是我们的荷尔蒙系统,以下用简单的图表加以说明:

由下图看来,三个内分泌腺(甲、乙、丙)所分泌的荷尔蒙都有一项特别的作用,可以影响身体的某一器官,或某一生理作用。他们各有其因素来刺激这项分泌,但其中最有决定性的影响因素往往是另一种荷尔蒙(也能是本身所产生的荷尔蒙),比方荷尔蒙A刺激内分泌腺乙的分泌,并调节其分泌量,其他可类推。以内分泌腺甲而论,在这个因果环中,它间接控制了自己的分泌作用,它自己可以知道是分泌太多或是太少,而加以控制协调。比方:荷尔蒙A对内分泌腺乙有正作用,荷尔蒙A

581

其他因素

内分泌腺

荷尔蒙 A

其他因素

内分泌腺

荷尔蒙 B

荷尔蒙 C

其他因素

内分泌腺

刺激

刺激

刺激

某生理作用

某生理作用

某生理作用

分泌

分泌

分泌

582

以下简写为A)分泌越多,则荷尔蒙B越多;假设B对丙也有正作用,B越多,则C越多。C对甲则有反作用,C越多则A越少。换言之当甲分泌过甚时,C就会太多了,C便是警号,促使甲减少分泌。如此可以维持一个平衡。(请读者自己找出 feed bock何在?)

    其他在肌肉骨骼系统上有所谓的拮抗作用,以维持一定的平衡,比方几条肌肉可以举起手臂,另几条肌肉便是要拉下手臂的。

   B信号传递作用:

   在最高等的动物——人身上有最完整的神经系统,各种感觉、感触,都能迅速传达开,大脑可以直接、间接收到所有的信息。

    广义而言,我们的循环系统也扮演传递的作用,它不但传递(输送)气体、营养,也输送荷尔蒙。

    C统计线合作用:

    生物的反应是最典型的一项结果。我们看到一条小沟在面一前时,便知把步子放大,以便越过,眼睛收集到的资料(大概的宽度)与经验及习惯一综合,便能适度举腿越沟,若沟太宽,经验便指示:最好停止前进。

我们若把空间拉开,时间打通,则可以有另一项新的观点。大自然中生生灭灭,有其一定的平衡

583

——即所谓的生物平衡,各种生物的消长有其一定的过程,彼此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互有协调的作用(有如荷尔蒙的新陈代谢)。代与代之间透过遗传的物质,把信号一路传下去(生殖作用)。在整个生物界中人的发展特成一格,甚至主宰了整个生物界的综合作用。

    作为局外人可以有个感觉!人固然有生物界中最一同的智力——综合能力,但是有一项综合的结果告诉我们,我们的能力仍是有限的,界于人与自然的困难固然日渐减少,但人与人之间的困难则有缓减。这项困扰好比一个新手初试摩托卡,起动,换档,加油都很顺利,高兴之余,立刻一人单独驶上公路,开了一两公里,才想起忘了先问煞车何在!!!

四、统御学在灵牧、灵修神学上的观点

    大原则非常简单,读者至此也许立刻会说:「在传教方法上,检讨、检讨、再检讨;会谈、会谈、再会谈;计划、计划、再计划。一切「电脑」化,一切企业化!」固然没说错,可是任何事物,涉及到「人」,就没那么简单。因为人是最不甘受统御的生物;传教固然该讲究「方法」,但「方法」不是万能的,在追求「方法」改进(本文实在是推荐方法之改进)之余,千万别忘了:光是「方法」不会带来信德川

    A历史上的回顾

第二届梵蒂冈大公会议给革新打开了一条路子,故教宗若望廿三世曾说:「打开窗子,透透空气」。守旧派(有点幸灾乐祸地)说:「你看!这一下可不是伤风著凉了!」

584

    在此我们希望就事论事,不一味守旧,也不一味标新立异。在用语上将多次出现「操纵」一词,再次声明,「操纵」也可以有善意的及中性的意义。

    革新的必要性不在大公会议之后才出现,教会的现代问题更非大公会议的流毒。在改革的过程中,纷乱是自然的现象,不改革,故步自封,只会造成纷乱的延长及扩大,是走向「逃避现实」。

    近代教育从业人员明白的表示,教育本身是项「操纵」——为了达到灌输知识这项目的。在方法上。著眼,我们传教也是一项操纵,为了争取信仰。纯以传教方法做出发点,可以在历史上看到这项操纵的演变。效以几个小例说明之:

    例一:为了保障信仰的纯洁,教会法典会制定:与外教通婚要罗马特别许可。姑且不论许不许的标准,目的是避免与外教通婚。一对青年男女(几十年前)去见传教士,要求婚配圣事,女方已领洗,男方只有愿洗(家庭禁止)。该传教士拟好求宽免公文,呈主教府,主教府转罗马,公文一到罗马,有如石沉大海,没有下文三对青年频频去催传教士,传教士只有善意的解释:「等等吧!慢慢会有回音的,东西来往交通是多么的不便上是很自然的现象,这对男女究竟等了几年不得而知,后来成婚与否也不得而知,只知罗马的回音是没下文,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革新上,我们要清除间接障碍,没有实地(堂区)传教经验的神职人员,在灵牧方面的革新上,最好插手。用形式(如法条)去操纵信友的个人生活,用意固然很好,但效果通常不佳。准此,在做类似决定之前(地方教会单行法也好,全教会的法典也好)该收集实地资料,勿因噎废食。

例二:许多传教士的传教旨在制造数字。这是圣事形式化的后果。许多教友对自己的信仰只知道一些有关圣事的皮毛,圣经不知是何物也!在过去的传教方法,固然有其优点:信仰生活可由圣事的

585

数字去控制及表功,教友最好少发其他问题,有了问题,也易以「不成问题」回答之。我们扪心自问便知:圣事是我们信仰的表达,是与天主的沟通,是我们信仰「实践」的「一」部分——不是「全」部,信仰的实践大部分还得在生活上表现出来,这要靠信友对耶稣教训更深一步的认识。作为革新的原则,值得我们深深检讨:我们该开口说什么?该动手做什么?其后果是否能达成我们的目的?其间「」「」的关系如何?如何建立「自我控制feed back的系统?如何以自己的因果环与其他传教士建立起因果网,以谋求教会整体的改进?

例三:五十年前欧洲某一教区的主教听说教区内神职人员不用心准备主日道理,乃召见大修院的讲道教授,指示要加强修士在读书时便有准备道理的习惯。该教授回修院后深思一番,自新学期起,便传授「死背式」讲道,修士必须事先做纸上的准备,原稿呈教授审阅,并在两周内一字不漏背出,在修院的圣堂中试讲。教授亦强调这是「唯一」的准备法,五十年来修士皆信以为真。这种死背法的效果不难想象,给修士们日后带来的烦恼也不难想象。就事论事,「死背法」只是方法的一种,有优点,也有缺点:好在结构较完密,用词较优雅,坏在不生动,使人听得不易动心,并且准备耗时太多。该教授及其继任者固然有其用心是为了使神职人员好好准备道理,所以出此下策,强调「唯一」的死背法。这是操纵的一例。对我们而言,操纵——懂成用一间接的方法去达到某一目的,值得我们警惕。尤其是上下之间,不宜有隔膜,即便真是长上比属下聪明得多,也该忌讳!再论到革新,在任何场合,不论是检讨—座谈,讲习,大家都该开诚不公,因为一项错误的资料(出自不诚)可以造成错误的后果,大到可以影响整个大局,小到可以由于某神职人员的不诚,使信友丧失信德!!!不要忘了,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因果网的一环。耶稣说:「谁不同我一起收集,就是分散。」

586

B 

传教方法的改革固然重要,但事事该由自己做起,换言之,自我改革是基础,没有自我的内心改革,所有的会谈,检讨,计划都是自欺欺人。内修(灵修)是一种自我操纵,我知道:假使我不常自我反省,假使我放纵自己,假使我不再祈祷,而同时劝人自我反省,劝人不要放纵自己,劝人多祈祷,则是一个道道地地的法利塞人。耶稣说:“祸哉!你们经师和法利塞人!”(玛,廿三)

五、结 

我们的革新要同心合力来进行,只有彼此以诚相见,彼此互相谅解,才能找出更好的传教方法,我们每个人固然会有自己的意见,但也该细心聆听别人的意见,不要相信只有自己是对的,别忘了,圣神也在别人身上工作。方法我们要讲求,资料我们要收集,意见我们要交换,但要让圣神做我们信个因果网的撒网者,他要在我们的祈祷中赐给我们光明及力量:

    后言:

列出以下几册有关统御学的原理参考书籍,至于在灵牧工作上的实用则靠读者自己去体味了。参考书籍:

1. Norbert Wiener, Cybernetics (John Wiley, New York 1948)

2. Norbert Wiener, The Human Use of Human Beings (1952)

3. Paul Overhage, Expcriment Menschheit (Ver1ag Josef Knecht l968)

4. K. Steinbuch, Automat und Mensch (Berlin l963)

587588)—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