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16号 |
值得回味的日子 |
—有感于辅大神学研习会— 姜郁青 尽管辅大神学院,为一些人是旧地重游,但是许多人却认为其中有怡神悦目的景物,有特殊优闲舒适的气氛,更有新的振奋冲力。 十二日晚报到后,旧雨新知,聚在一起,欢乐谈笑,尽情交谈。活动节目令人放下忙碌的担子,渐渐感到轻松愉快。有人发现女多男少,认为是重质不重量,大家喜笑,不在话下。在百忙中能独处寻觅心中的至善——耶稣,确是个人的抉择、向往和幸福。 十三日晨祷后,一片寂静,张春申神父登台,讲演「今日福音批判的问题」。他的语音、态度、整个人都流露著一种真诚,令人心神俱至,倾耳细听。他的课题分三节: 一、古代教会对福音的基本态度。 二、十九世纪福音的遭遇,及当时产生的证明福音价值法。 三、今日对传统方法的批评,与福音批判学的需要。 每一节他作了清晰的说明。古代教父们信仰圣经,谨慎严肃,如发现其中有矛盾现象,多以「教条主义」的方式来处理,并未作科学性的讨论与真正的批判。到了十九世纪,问题就不简单了。自由派者根本否定耶稣的天主子身份、奇迹及复活等。以后又采用狭义的历史批判方式,否认福音的价值。正统派学者奋起接受挑战,说明福音作者,都是直接或间接的目击证人,所记述的事件更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但是,争端并未平息,问题却源源而出,如作者的言语、史料的来源、口传或笔录的资料等,与历史批判 派的标准,还有差异。传统的证明已失时效,为了确定福音的价值,必须另觅方策。研究福音的文学类型,分析它的形成过程、编辑工作,都是当务之急。如果这些问题有了满意的结论,才可评判福音的价值。 休息后,张神父继将「圣经的灵感与福音的批判」,作一番费解的说明。人人承认,圣经是在天主灵感下写的,但天主的灵感,不仅激动作者的思想与意志,而是整个人,具有作者独特个性的人。有的作者不但揭开自己的心扉,同时也表达时代的思潮、社会的心声。一部巨大的作品,需要专长的作者、分类的作者,编辑的时间也较长。了解这些因素,将使我们洞悉福音的形成过程,增加我们对灵感的认识。 十四日房志荣神父面带笑容,温文地登台。他的讲题是「福音形成史」。全场寂然无声,人人凝目注视,聚精会神地听著。他分析福音之作,与今日的著作之异同。每一作者在他写作之前,定下一中心构思,循著已定的方向,进行写作。福音的形成,在其编写的阶段,受到某些神学思想的影响和指挥,因此要知道福音的形成,就得知道福音神学。讲题分三节: 一、从古代传统到一九六四年的教廷训示。 二、近代福音研究所经过的步骤。 三、今日如何讲福音的形成。 自古以来,圣经受到信徒的重视,是基督信仰的基础。一般人都以为,四部福音中的二部为宗徒亲自执笔,另两部系根据伯多禄和保禄的宣讲,由二者亲信弟子写成。一九六四年「福音中历史性的真理」出现,打破了那悠久的传统见解。明言初期教会,迎合听众的心理要求,适合时代的需要,配合既定的目标,而予以选择、综合、解释。近代以批判的态度来研究圣经。批判的方式分源流、类型、编辑。以上方式解决了不少圣经中的问题。近代福音的研究,马尔谷福音被认为是最早的一部。路加和玛窦福音都与马尔谷有关。马尔谷首先采用福音的说法,意指以口头宣讲耶稣基督,并以苦难与复活揭开默西亚的秘密。 路加所写的不是一般的历史,而是救援史。他的编辑工作是循著「路」的概念进行的;分前后两阶段,各有自己的空间;前者是犹太全境,后者是全世界,二者都以耶路撒冷为中心,这两个阶段并不混淆,而 有一期待时期为之隔难。我们聚精会神地倾听着,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着,颇有专家的风度。大家获益不少。 王敬弘神父是一位青年才俊,他登台讲演「若望福音的结构」。他精神抖擞,想象力充沛,一章一节都清楚地讲出来。若望福音的分段、形成、结构与古经前呼后应,透出一个生命之源。 十五日周联华牧师讲演:「从玛窦福音的编辑要旨看第一福音的神学思想」。他是天主教的朋友,对人对事他有信心,对前途有希望。他主张缩短人与人间的距离,所以他演讲的气氛,非常友善。他指出福音的神学思想,原始教会多采用玛窦福音,因其适合教导的缘故。同时玛窦福音对犹太人很有感召力、吸引力。比如耶稣的族谱,犹太人的王,寻找以色列的亡羊,旧约的引用,耶稣与法律,摹仿梅瑟五经,并且用字都能引起犹太人的好感。最后他讲到耶稣与教会,马窦福音第十六章,有点江边卖水的气味,大家都哄然大笑。他卖的水,果然是江里的水。 刘家正修士登台演讲对观福音,他的态度好像要实现人类的凌云壮志,把对观事实一一道出,连章节都清楚,不是作了一番恶补,就是孜孜不倦的苦干,才有了今日的成功。无怪许神父说,现在的修士有最优良的教育。 十六日张神父讲福音的历史批判。研究史料的形成,或福音作者的编辑工作,都显示耶稣的一切都是宣讲的对象。可是传统式的证明福音历史价值已破产,教条主义式解答福音又失时效,历史批判派大唱高调。其后步特曼把各派搞得方寸大乱,满城风雨。他看不出历史中的耶稣,与信仰中的耶稣有一通道,幸而他弟子倒看出了,我们对基督的信仰,有一个历史的基础。 施达雄牧师富有干劲的走上讲台,讲演牧灵上的应用。他的谈话洋溢着热情,具体地推广福音,阅读福音,默思福音,细听耶稣对今日人的谈话。他的助人改过自新工作建基于福音,值得敬佩,值得模仿。 这次研习会的目的是在扩展查经运动,如果人人阅读福音,家庭、学校、友朋相聚查经,祈祷反省,友善的气氛就会浓厚,相处的时光就会使人愉快,这世界也会变得完美,人生也会变得更幸福。 (转载「铎声」民国六十二年四月份19-21页) (下转二O六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