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20号

「弥撒的情趣」读后


 

黄凤梧

      「弥撒的情趣」(Mean What You Say)一书为孙茂学神父所译,是玛利诺会所设的基金所翻译的圣经教理丛书之一。此书原为耶稣会士豪卫尔(Clifford Howell, SJ)连续发表于美国礼仪杂志「崇拜」(Worship)中的几篇文章,由海德神父收集成单行本在英国发行,其目的正如梵二礼仪宪章所言,「切愿全体教友按照礼仪本身的要求,能够完备的,有意识的,主动的参加礼仪的举行」(见:礼宪14)。本书原名「口诵心维」,对原著者的心愿颇能传神。

    全书共分十五章,每章可自成一单元,除首章论及教友的主动参礼外,从第二章就按弥撒进行的程序,由「上主、求你垂怜」始,直到「弥撒礼成」止,逐步阐释这些对答词的内涵,并且提出了要达到真正的「口诵心维」教友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持有的态度。如:在十一章要求教文确实宽恕别人,勿对人心怀怨恨、态度僵持,以配合行平安礼时的外在象征(见:一一八页),在十四章中提出:从全部的上下文中观「弥撒礼成」一句实在含有派遣的意思,派遣参与弥撒的教友在生活中去传扬福音。如果我们以「感谢天主」来对这派遣作了一个肯定的答覆,那么在生活中就得付诸实现,不畏一切以言以行来传播福音,否则这句话只算是一句空话而已(见:一五二~一五六页)。

本书的优点之一是它把弥撒中的行动与人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藉著各种譬喻把弥撒渗透到教友生活的整体中,使教文意识到除了了解礼仪中各种行动及对答词的涵意外,生活上实行福音精神是构成参与礼仪时「口诵心维」的基本条件之一。这实在是论及主动参礼中相当重要的一环,如果能使教

299

友意识到他全部的生活其实就是一种参礼的过程,这过程在有形的礼仪行动像弥撒、告解……等时候达到它的高察,因为在这些有形的行动中把日常生活中对天主无形的崇拜、赞美、隶属……等心情在团体中与其他教友一齐,有形地表达出来。那么教友才不会把参与礼仪当作生活中许多行动中的一个,就像是开会、逛街、吃饭、上班中的一个一般,而是当做生活中一切行动所趋向的高峰。这样教友们可能再也不会认为弥撒只是一种形式,都是些繁文褥节,相反的,可能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种需要。因为在生活的经验中给了他们资料来赞美、来歌颂、来庆祝、来祈求,他们需要和与他们有同样人生观的人来歌颂、赞美、庆祝、祈求。不但如此,著者显出他不是理想主义者,他承认并指出了主动参礼在资行上的困难(见:十一页),况且以风趣的口吻指出了对于主动参礼的几个错误想法(见:十一~十二页)。

    除此以外,原书还有不少的优点:首先在形式上差不多每章内都先举一些在人生活的历史平面上发生过的例子来引起读者的共鸣,然后将其带入该章所要注解的对答词的深邃情绪。这做法相当适合一般的教友,因为它避免了一般教会教理书中令人觉得「食不下咽」的缺点,但另一方面,它也避免只使读者止于浅显的文字譬喻的弊端,像在第一章中,它把弥撒比作一场复活剧,但也指出了弥撒不只是一场复活剧,它是重演著基督的圣死与复活。在它的譬喻中,它不使任何譬喻绝对化,一方面说出了这譬喻能表达的一面,一方面也说出了这譬喻无法到达的一面。

再者,当它解释每个对答词时,都不是单独的只解释它的涵意及应有的情绪,它大部分都指出这对答词所反映著的圣经章节,在教会生活中演变的过程,有些这译字,如「啊们」,「啊肋路亚」……等也解释了它的字源、字义及其衍生用法。如此使人在整体中去了解这些对答词的本来意义。在阐

300

述这些对答词在对答时应有的情绪时,它也在这句对答词的上下文中描述整个情绪发展的过程,这情形尤其在言及「圣、圣、圣」、「啊们」、及「啊肋路亚」时特别显著。使人觉得那时是那么理所当然地,顺理成章地呼出「圣……」、「啊们」、「啊肋路亚」……等。所以这本书的另一个优点是让读者有一个整体的看法,一切都知道它的来龙去脉,所以一切也都如此地「理所当然」。这本书实在弥补了过去许多弥撒释义书籍的缺失,它们在解释时没有这种圣经反映,字源研究,历史幅度及过程幅度,使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最后不免落得一个狭窄的片面看法,本书在此点上可算是一大进步。

    最后译者的译笔实在也值得一提,笔者虽未读过全部的原文,只参阅过一篇,但觉得译者把原文的「情趣」译出来了。他以相当轻松但不流于俗套的笔法把弥撒中的情趣勾画于纸上,译书中加上一点不伤大雅的方言,增加了在阅读时的亲切感和「情趣」,透过译笔,使读者更易于和原著者产生共鸣,整个心灵和他一齐登山涉水、呼求、赞美、和肯定。

    由此观之,这木书在今日的中国教会书刊中实在是值得一一剩的好书,无论在选材,在内容、在译笔上都有它的优点,尤其有助于度一个「口诵心维」的礼仪生活;不只是教友们读了有益,就是对我们这批传教者读了也有益,它帮助我们自身,也帮助我们在出且讲时帮助别人度一正确的礼仪生活,使我们在参与弥撒时体会到它的「情趣」。

虽然说到目前为止,有关弥撒释义的书籍此书已算是上乘之选,但是为入使以后发行的书籍,更能有益于中华教友,使全部的编译工作「臻于至善」,对编译委员会尚有著一些小小的建议,就把它当做「小市民的心声」!「可则取之,不可则舍之!」

301

    首先,在原作者的自序中能看出原文中有著一个很大的优点:原作者曾因时空对象的不同,在发行单行本前已作过一番修改适应的工作(见:作者自序第三段),译者在「译者的话」中也说过:「……我觉得这本书,虽然有的地方已经时过境迁,不过稍于修改或补充后,仍颇有一读的必要……」,可见译者也觉得此书就如此直译可能不甚适合现在时空中的中华教友,译者也会努力作过一番修改和补充的工作,这努力在一些方言的运用,一些外加的注解(见:二页,注1。),尤其在第一章最后拉丁文解释省略(见:十三页)一事上尤能看出。不错、译者是作过一番「选」、「修改」、和「补充」的工作,但这还不够,而且靠译者一人的力量也不够,我想可能应该是编译委员会和译者合作的结果。

    譬如说:在第二章中有一些地方把「上主,求你垂怜」的希腊文音译出来以后再加以中文解释(见:十五、十八、十九、廿一、廿三……页),这情形在别处也能见到(见:卅、卅三、卅七、……等页),不知译者如此作是否别有用意?若是没有,针对著中华教友是不是就把弥撒中用的中文译字或译这写上就可以了,免得全文的连贯被这些琐事所中断。又如:第四章中「啊们」一字,在解释时必须要牵涉到一些希腊字,如果木书的对象是中华教友,是不是更好先写出中文译意?如果觉得那希腊文不可废置,那么可以把希腊文放在括号中(见:卅八页),如此可分清宾主的地位。这情形在其他地方也出现过(见:二九三、一五二、一五五……页)。这工作可能有时译者忽略了,可能有时译者也有他保存的理由,这一切都应在编译委员会在审阅时与译者交谈后决定其废存。一面适应读者,一面也考虑到尊重原著及译者。

再者:虽在前段中会提过本文的优点之一是在每章开始时,它都先举一些在人生活的历史平面上

302

发生过的例于,引起人的共鸣以体会到这句对答词中深邃的情绪。但是使人发生共呜的程度例子和例子间有著不同,愈是和每个人生活经验相连的例子愈能引起人的共鸣。原书中不少例子是举自发生于欧州大陆历史或生活中的一些事,不知道对英美读者的共呜度如何?但是为中华教友,可能我们中不少人只觉得那是发生在某地的一件事,共鸣度可能不强,或者很微弱,这不是失去了原来举例的用意吗?又如有些譬喻实在显得牵强:譬如在第一章以做白日梦的舞台剧演员来比喻心猿意马的参与弥撒者(见:三页),诚如原作者所云:「在理论上虽属可能,而在事实上大概总也不会发生过的事」(见:二页),这种譬喻缺乏真实感。既然原作者已经把弥撒和日常的生活有著某些程度的配合了,何不引用一些生活上参与聚餐的形形色色的人来作比喻,使人更觉亲切、更熟悉,也更能在读者日常的经验层次中发生共鸣而立即进入到比喻中所要意味的情绪中去?这工作我们暂且不论原作者如何,现在只管在中华教会的适应:编译委员是否会真能「编译」一些书籍,而不只是「译」一些书籍?尤其是对这些涉及教会生活,传递恩宠生命,使教会更是教会的礼仪释意书籍,愈适合当地风土人情,就愈能大众化,如此方能普遍地深入一般的教友中,带他们由浅入深体味著教会的奥迹,庆祝著他们生命的希望。如此,若是能二、三人在一起工作,一人把握住译书的中心思想及内容,另外两人以这思想内容为中心适应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想系统中。不知道这方法在今日是否可行?

最后,还有一些小小的意见,譬如每章的「注」都分散于各段之后(见:第一章注1于二页,注2于五页),集中于每章之后可能更好些,译者所译的「奉献经」在礼仪委员会中已译为「献礼经」(见:六十~六一页),若能一致可能更好些,还有原书的十五章「祝福」在中文弥撒程序早已于数年前调至「遣散」之前,如果把两章互调,对教友可能更方便些。最后在排印上还有一些小错误,

303

如:「你」成了「」(见:目录第二一章),「意义」作「义意」(卅四页),「兄」作「只」(一O九页),以及「教会」作「教友」(二一五页),这些望在再版时订正。

最后要说的是:乐见中华教会已开始了这一类书籍的编译工作。也代表著中华教友谢谢玛利诺会的传教士有著这番心意。创业维艰,守成亦不易,恭贺编译委员会已献上了它的初果,寄望你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使中华教友在你们不断创新的书籍中,体味到教友生活的丰富,及天主爱情的甘饴。

304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