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24号

辅大第四届神学研习会日记


 

刘太

 论「在台湾背景中的得救问题」

      (一)引

    去(六十三)年十二月,接到辅仁大学神学院一纸通知,谓将举办第四届神学研习会,征求各教区及修会团体遴派合于规定资格的人参加。我的会长见过通知,有意派我权充,我说简章载明,参加的人限于神父及修女,并不见修士字样,尚且我也没有传教牧灵的三年经验。会长幽默的说:「神职界中已包括修士在内了。」他又笑声说:「为了妥当起见,不妨在报名单上说明你的身份资格,准许与否由他们裁夺。」我领命照办,在报名表上空白处写上:台南碧岳神学院毕业,奉会长之命报名参加。过了阳历年不久,接到通知,获准报名缴费,喜不自胜。

      (二)一月二十七日

我在开会前一日随同会长开车去台北,当晚下榻泰山本笃会院。二十七日台北的气候不好,风疾雨劲。下午三点,仁慈的舒神父开车送我去神学院,路经贵子路,他说这条路的另一名字叫八块钱路,我不解其意,他解释说:「从前坐计程车,经过此路计程八块,因此得名。」我朗然一笑说:「现在汽油涨价,要改名十四块路了。」

307

    车子进了辅大校园,先去理学院稍停,参观了舒神父的物理实验室、办公室,末了又跑去五楼顶凭眺辅大全景。兜了一个大圈子最后才去神学院报到。手续极简单,报姓名,缴费,领个名牌挂在胸前,然后被人亲切的引到自己的房间,手续完成。刚走上楼不多会儿,遇上了来自台南的王文神父,赶紧趋前请安问候,谈笑甚惬。晚饭时又撞上来自嘉义的田、石二位神父,异乡重逢,少不了招呼寒喧一阵子,一团和气。七点有个交谈会,大家坐定,张春申院长首先致欢迎词并报告研习会筹备经过情形。他说:这次研习会是历来筹备最久的一次,经开始到今天几近一学期。原因之一是本次研习会邀请的多位演讲人,都是各宗教的着名领袖或学者,本院与之素不相识,须透过朋友间接邀请,费了不少周折。谈到在『台湾背景中的得救问题』,他说:「得救问题不只是一种知识,也是一种真实的生活经验,从实际生活中体验基督救恩的临在。」随后他介绍了在本次研习会中的全体服务人员向大家亮相。在场的人报以热烈掌声。张神父坐下,又站出一位高大的外籍神父,样子像戴高乐,主持简短的祈祷,并有修士指挥唱圣歌,气氛肃穆融洽。祈祷毕,张春申院长宣达了副主教的宽免令:宽免了大家的日常课经。大家的高兴情绪甫定,张院长也放宽赦:「大家如果累了,可以自由回房休息。」此语甫落,只听一人大声说:「谢谢副主教」。逗得大家笑了一阵子。

      (三)一月二十八日

昨夜房里有三个蚊子,睡前被我追杀了两个。熄灯后剩下的那一个盘旋我耳边作响。幸好我带了一条大毛巾,把耳朵及下巴部份围住,量它再无用武之地了。今晨天微亮,朦胧中听到有人呼喊的声音,那声音极像似我的名字,可惜被紧闭的门窗阻隔,沉哑不清。心想,异乡作客,大清早的,谁

308

会喊我呢?贪恋被窝的温暖,翻个身,迟疑了片刻,心中总觉得不大对劲,一骨碌爬起,披上夹克,拉开门瞧瞧,走廊上一片静悄,哪里有什么呼喊!暗笑自己敏感。

早饭时,碰上某神父,打招呼,道个早。孰料一碰面他就肃容满面的说:「今早晨我喊你,没听见?」我愣了一阵子才恍然大悟,原来真有其事。我连忙答说:「啊!原来是你喊我,听是听见了,只是迷迷糊糊的辨不清。」我又忙问:「什么事?神父」「我头晕,起不来,想你来递药我吃,我喊了好久,后来还是石神父来解了大难。」这时我忆起撒慕尔蒙天主召叫的故事。我太不惊醒了!

                             

研习会的各项节目今天正式展开了。上午第一篇演讲是温保禄神父的「人对救恩的渴望」。他首先阐述救恩的概念说,救恩就是人生的完成或人生的圆满。换言之,就是人生所必然追求的善,铭刻在人的本全中的愿望,不得到它,人生便没有意义。他认为人对救恩的渴求是人生的事实,特别是当人生面对死亡时所引起的紧张感而言。他说:由于人有自由意志,就必然有基本的追求,朝向那永远的幸福的目标追求。所谓永远的幸福的目标,他认为就是一个绝对的、真、善、美的无限价值。这价值是一个真实的存在,一经得到就不会失去。因为人就是为了这个绝对的真、善、美而受造。论及救恩的幅度时,他说人的肉身与人自身实在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我们不能因追求救恩而使肉身毁灭。另外由于人有社会性,而使救恩的范围扩及个人以外的人、事、物。他说人与家人、朋友有关系,进而与一切人有关系。我们所追求的真、善、美,也是一切人的真、善、美,与一切人休戚相关.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他说救恩虽然因着社会性与别人有着必然的关系,换言之,即因别人的自由而受到限制,也得留心自身的独立自由性。因为救恩不能是团体的成就(Collective achievement)。当

309

追求幸福时,一方要扩大范围,一方要顾全自身的独立自由。然而人凭自力追求一个绝对真、善、美的价值,是否能达成愿望呢?温神父说人凭自力追求圆满幸福,终归无能为力。人必须归向神,向神求助。在人的行善避恶的努力中,人多时感到软弱,人不期然的要仰仗一个『势力』。他继续发挥说:在伦理的义务实践上,人会体验到他所面对的是与吾人有区别的「另一位」。虽然人无法完全了解他。这是一个奥秘,是救恩的神秘性。他说:「人知道无法完全了解神就是人认识神的最高成就。」

                             

第二篇演讲是郑圣冲神父的「从哲学观点看得救」。他首先解释救恩与哲学的关系说:救恩是一超自然的目标,不是哲学的对象。但从人生方面而言,人渴望与永远、绝对的存在交往。如此,自然与超自然便相通了。他分存在主义哲学为封闭式的与开放式的两类:封闭式的存在主义者,把人生看成是「恐怖与荒谬」,他们迫切的感受到存在的事实,有一种使命感在催迫着;然而他们发觉使命与使命的完成之间存有荒谬,理性无法了解。他们从现实的人生中遭逢的一切感受,来探讨人生的方向,他继续说当代的存在哲学,透过文学的描写,叫人知道,人生原本是向往着一个「婚宴」的幸福,而实际上却过着「异乡人」的流落生活。存在主义者认为:人生的路途充满了「瘟疫」与「误会」。面对如此荒谬的人生,人不该屈服与堕落。他们坚决的要做一个「反抗者」。他们认为,只有反抗才能赋予荒谬的人生一个意义。开放式的存在主义者,不似封闭式的偏颇。郑神父说:他们承认人应在上帝面前站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原来人是灵与肉的综合体,「自我」是一个有限与无限混合的。但仅凭人自身之力,无法完成自我,必须藉「信仰的跃」(The Leap of Faith)才能打开天启之门而获得恩宠。所以总括说,人生是走向存有的一种存在,走向存有的老家,才能识透「存在的荒谬」。

310

郑神父在结论中说:「当代的存在哲学,凭理性与主观感受探讨了人生」,「封闭式的存在论者只凭理性理解,不愿接受超理性的启示与恩宠,认为人生必然落空。人性的尊严,只要求人『为其所不可为』。聊以赋予荒谬的人生一种意义」。「开放式的存在论者,则接受人生是不可单凭理性可以了解的事实。它是一种奥秘,必须开放心灵的局限,接受超理性的启示和恩宠,让生命走向超越。」(案:听完郑神父的全部演讲,我个人觉得,讲题若改成:「从存在哲学看得救」,较为切题。)

    在下午的综合发问中,有人问郑神父,存在哲学是西方世界的时代产物,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郑神父的答复大意是:存在哲学的流传在台湾,对年轻人,尤其是大专青年,影响极大,他们受了这种思想的感染,也跟着赶时髦,大喊自己是迷失的一代,以及不满现实等。这种意识情绪的发泄,无形中也加深了上下两代之间的隙。

                             

第三篇演讲在下午,是成世光主教的「儒家思想中之得救」。主教说得救是因基督而来,儒家不能使人得救,但儒家有好的内涵,可以助我们走得救的路。他又说为达得救之路,必须接受基督、追随基督、度基督化的生活,用实际的行为表现信仰于外。论及在基督以前的儒家之得救问题,主教说追随基督的人自然得救,在基督以前的那些圣善的儒家,他们心存天理,行人事,也等于是接受了基督。因为他们的生活不只是饮食男女,他们把大部份的时间和精力为追求天理而孜孜不倦,保持了一个更高的精神境界前趋——走向天主。主教认为大学中的「明德」与孟子中的「四端」就是儒家精神境界的基础,可惜人由于后天的世熏俗染而迷失。主教说基督的降生,赋予人以新生命,新力量,使人再振作,发扬人的原有善端,使人超凡入圣。人按天赐的善端向上,天主由天而下,上下相接,达成

311

天人合一,止于至善。这是「明德」或「四端」的全体大用处。主教并进而指明,儒家仅是一伦理学派,供给了我们一套修养方法,助人度天人合一的生活。然而历代儒家把聪明智慧迷失在人事圈中打滚,总不能降一大步,上与天接。主教说学者称儒家为「儒教」,实际上儒家并非宗教。(太萼案:儒家不是宗教,但儒家所操持的义理学问中,确含有浓厚的宗教情嗦也。)假如把儒家看成宗教,对我们便成了一种威胁,逼使我们采取自卫的措施,不敢与之接近。实则他们仅是一伦理学派,不是宗教。儒家不但不可怕,反而是可以亲近的。继之主教引用尚书大禹谟:「人心唯危,道心唯微,唯精唯一,允执厥中」,劝勉吾人状思涵咏。这十六字心传,是儒家思想的根源。周公以之制礼作乐,孔子集大成创获了以「仁」为本的儒家思想。演讲纲要末尾有一段说:「孔孟得天独厚,早在基督之前倡行仁义之道,我们应当视为天主籍他们在以色列民以外,为接受基督的救恩,准备了一条含有人情味的途径。」

     (四)一月二十九日

    今天的三篇演讲,主讲者皆为外教领袖人物。在早祷的意向中,我们特别呼求天主赐吾人明智与谦逊,与之会晤。

第一篇是箫天石大师的「从道教观点看得救」。他的演讲内容,概括言之,认为宗教不该有阶级从世上所有宗教都不外是寻求一个最后的根本原理,在寻求的过程中必须先从个人自身做起,即是先,做人起。做人的目的,儒家是民圣成贤;佛家是成佛,道家是成仙。做人的起步,须从「心」始。要达到上述成仙的目的,道家有一套功夫步骤:即是炼心、炼性,合称为「圣功」,其次是炼精、炼气、

312

炼神,合称为「命功」,第三步是炼虚,称为「合道」。这就是道家丹鼎派的功夫步骤。

末了他说:「儒、佛、道、三教大义,可以用三句话道尽:儒家,担得起,放不下;佛家放得下,担不起;道家是既担得起,又放得下。」语毕听众大笑,他自己也笑了。

                             

    今天的弥撒提前举祭,大概是因道安和尚的演讲时间有更动的关系。

    成主教主祭,弥撒中的奉献礼节甚为隆重。有所谓「五献礼」:献花礼、献香礼、献果礼、献饼礼及献酒礼。每项献礼之后,念特定的献礼词,由主祭及辅祭共念。(太萼认为该由主祭独念较清晰明朗。研习会最末一日弥撒由罗主教主祭,献礼词又改由全体共念,也不太好。念毕,大家答:「愿天主永受赞美」极好。五献毕,全体向天主行三鞠躬礼。五献礼中我最喜爱献香礼,除了礼仪之外,但见香烟缭绕,不仅上升到天主跟前,也进人的鼻中,带领吾人心灵上升也。弥撒进行至圣体礼仪时,但见道安和尚,着咖啡色长袍,外披黄色袈裟,由张春申神父陪同,步伐徐缓,举止雍容,进堂行鞠躬礼,坐下。此时圣堂内,气氛肃穆,歌声如缕,真是天主的儿女齐集一堂了!)

    (太萼又案:团体聚会,弥撒中准领圣血,无奈人数众多,排队领圣体之后,再另排队领圣血,未免烦事而费时,不若把圣爵圣盘并列,让领受者手拿圣体再蘸圣血,一气呵成,较佳。)

    弥撒完毕,大家去休息室用茶点,十五分钟后,演讲开始,题曰:「佛教观点下的得救」。

道安和尚,湖南人,(事有凑巧,佛、道、同三主讲人皆湖南人也)六十九岁,足迹遍天下,著作等身,并身兼几处庙宇的主持。他为人乐善好施,办有许多慈善事业。高神父特别介绍说:「法师与常人最大不同处,就是他不用床铺,不须睡眠,而是以打坐静息代替睡眠。」他站在讲台上,一边

313

静听高神父的介绍,一边神情奕奕的扫视全场人众,气宇委实不凡。他劈头第一句话便说:「在贵教的新旧约中,强调『信』使能得救,这是很坚实的话。任何宗教信字是很重要的,但只信不够,还得看你信得坚不坚。在佛家有『成打一片』的说法,就是此意」

    他介绍佛家讲得救有四个字:即信、解、行、证。信:即是相信,但信得要深,要愿,要实。解:是了解,有深刻的研究。行:实践,亲身体验。证:即证道,从行中得到了经验。论及得救力量的来源,他说:「佛家讲个人或国家的得救有两种力量。一是「自力」,二是「他力」。自力就是靠自身修持的功夫,他力是靠佛,靠上帝。因为『祂』有很多威德、神通、智慧。我们靠着祂的帮助便可得救。他力或自力虽不同,但最后必归一途。故此佛家有两句话:「方便有多门,归源无二路」。佛家讲的得救是自力与他力合起来。」

    就自力得救方面,他引涅盘经中佛的话:「吾有二健儿:一者自不作恶,二者作能忏悔。」他解释说:从来不作恶,固然可称「健」,但作恶之后,知道忏悔,亦是「健」的表现。他又补上一句:「这与人有原罪说稍有不同上他又引了孔子的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继续发挥说佛家认为一人不得救,乃由于他自己的罪恶。他引用了华严经中「普贤行愿品」的一段话来阐释罪恶的来源。经曰: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瞠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他解释说:佛家的生命观皆白「无始」。空间无内无外,时间无始无终。佛家的空间,是指三千大千世界。人的罪来自贪、嗔、痴。贪者,爱(欲)也,爱即被。爱,有自体爱,境界爱,后有爱等

314

三种。自体爱:就是爱惜自己的身体,爱护自己的生命。假若腿部息了癌症或遭了车祸,医生说须锯掉,为了保持生命继续,不得已,只好锯掉。锯腿虽不得已,还是出于自体爱。境界爱:就是指对财产的所有权有贪恋,出于一种权利欲。后有爱:指死后升天国上早极乐而言。这是诸贪中最高尚的贪。自体爱与境界爱,如果爱得过了份,就会侵害到他人,唯后有爱最纯高。以上所举自体、境界及后有诸爱,是与生命俱来的,谓之无始贪。嗔者,怒也。你妨害了我的自由,我就发怒反抗。痴者,愚痴也,无明也,即是盲目的意志与意识。佛家禅宗有句话说:「打破漆桶,黑漆一团」,即指痴而一言。佛家称贪嗔痴谓之三毒。三毒是从身语意而来。这些罪要铲除,便须忏悔。

    他解释第二段经文说:业障似海,皆从妄想生。妄想像水的波涛,是因风吹而起,非实相。去妄想,该念诸法实相,不要为虚相所惑。他说:佛家说得救,只要念实相,用智慧可以克服罪恶,这是自救一条路。

关于他力得救,是要靠观世音菩萨,靠佛。是纯宗教的救济。佛家有求免七难,免三毒及求满二求等。靠佛的力量,随求者的身份环境不同,观世音应现三十三种身份降凡救人。由于时间有限,关于佛家他力得救的内含,道安和尚未多发挥。

                             

下午的演讲是定中明教长的「从回教的观点谈得救」。回教相信阿拉是他们的真主,阿拉是纯一无匹的。在可兰经(Coran)中,真主阿拉说:「一切罪皆可赦,唯独认阿拉为举匹(有偶)者,不可赦。」阿拉是宇宙的创造者;宇宙及宇宙中的万物只要阿拉一命就成。真主说:「有,就有了」。阿拉是全知、全能,有大仁大慈。

315

    回教认为,自阿拉造人始,至教主穆罕谟德止,人类才发展到完全成熟的阶段。到此阶段,人类才开始从事一切学问的发明与创造。

    论到回教自力修持的功夫,他举述回教的「五功」。他说五功就是:念、礼、斋、课、朝。念,即念真主:「寓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谟德是主的钦差」。礼,如礼拜。每天按时礼拜五次。斋,即斋功:每年同历的九月,要斋戒一个月。斋戒的目的是要人体认饥饿的滋味,进而念及穷人,改进人类道德及精神上的情况。课,即课功:纳税也。每年施舍所得资财的四十分之一,作为济贫之用。朝,即朝功,指朝觐朝圣而言,朝麦加天房朝拜。定教长特别指出,谨守五功亦非易事。今如能一生谨遵不渝,定能成圣成贤,达到得救的目的。

    定教长对世人多讥抨回教为一鼓励战斗的宗教,有所阐驳。他说:回教徒传教系一手执剑,一手执经的说法,实在与事实真相不合,而事实上也不可能。当时的经文是写在羊皮上,一部可兰经,须皮百卷千卷之多。百十千卷的兽皮,用兽驼车载尚嫌笨重,如何能说一手持经呢?」

      (五)一月三十日

今天的第一篇演讲是谢博文牧师的「圣经启示中的基督救赎论」。他说他从收灵工作和教学工作中,实际体验并领略到,基督的救赎工程确是「人的需要,神的作为」。他说我们所信仰的神,是非常愿意与人交往的神。整个圣经中所表示的神,是一个交谈的神,不是独白的神。我们的神好像是一位来到精神病院服务的医生,他用爱心,用劝勉,用忍耐与人交谈,他冒着危险与病人同住,而病院中的病人,反而不知好歹,起来反抗他,斥骂他,甚至想赶出他去。

316

    论到旧约以色列民的被选,他说:我常想,天主为什么选了以色列这个民族,而不选中华民族为他的选民?无论从那方面说,中国人比以人强得多!他缕述历史说:天主从创世造人,到人性的堕落,从召选亚巴郎到以色列民族,从以民建立了国家,到建立了祭司、君王、先知的制度,以色列民族所表现的一直是那样的不听话!南北朝共历四百余年,二十余位国王几乎都不争气!可是上帝选了这样一个民族,自有他的用意。他提到今天传教所发生的一种奇怪现象,他说:在新约中,基督道成肉身,从传教到死亡复活,是基督全部生命的表白。他的生命就像葡萄般被压碎,流出血来供人喝。最后复活完成了救赎。然而奇怪得很,这个世界的人,对耶稣受苦的事实较易接受,对复活的耶稣却不感兴趣。大部份人愿跟随十字架上的耶稣,而舍弃复活的耶稣。为什么如此?他并没确切说明,只说我们的使命是传福音,传的是整部福音,不是截取福音中的某些段落。

他把天主的救赎计划比作一出戏剧。他说圣经中的救赎过程就是一出神与人共演的剧。旧约的导演在幕后,到新约,导演亲身出马演出,神与人的交往史,可比作戏剧去了解。这真是一出神人共演的喜剧。救续不是哲学理论;不是神的独白,而是交谈。他说得救不是指一次完成,而须从自身生活开始。必须亲自跳进救赎史的洪流中亲身体验。从旧约到新约,以至现在的教会,是一个连续的生活历程。我们已经得救,却又是正在走向得救。

                             

    上午的第二篇演讲是温保禄神父的「基督的救恩」。由于整个的讲述,理论性太重,非我学力所能完全领会,勉强介绍又怕错会原义,因此付之阙如,谨向读者致歉。

下午的主要节目为综合发问。因为发问与同答,语多琐碎离题,亦无精采可记。

317

     (六)一月卅一日

    四天的研习会,早祷皆由修女领导。她们的感怀多,意念周详,口齿也伶利。今晨的祷词中,除了感谢天主赏赐了我们的研习会顺利和谐的进行之外,修女特别提到了为大家服务的修士修女及神父;「我们接受了老爷般的招待……求天主降福他们。」歌唱部份,采用圣言会编印的「欢乐年华」,词与谱不类圣歌荟粹,加之用吉他伴奏,我感到特别清新。八点十五分进教室听张春申神父的「教会与救援」。张神父首先缕述有关救援的四种不同理论:

        1 新正统派

    此派特别强调对天主启示的救恩性、超越性。认为其它宗教是来自人的罪,甚至是来自魔鬼。这种说法,在「天主就是爱」的理论上,无法成立。

        2)自由派

    此派与新正统派立场相反。认为一切宗教皆有同样的救援本质。不过在现实上,基督宗教是最完美的。此派的缺点,在于否定了天主因基督的启示的唯一性,因为耶稣的死亡与复活,其它的宗教没有。

        3)完成派

此派肯定了圣经中的思想是来自天主的启示。其它宗教的救援道理,只是为基督的启示做了准备

318

工作。这种论断,行之于其它宗教则不被接受。

        4)归化派

此派承认基督以外的宗教有圣善的部份,但面对基督的死亡与复活的启示,应当向基督宗教归化,归化后仍保持原有宗教的面目。这种论调实际上难以解说。

其次张神父分析其他宗教救援道理的形成。第一是形欧有三个层次。①基本层次:耶稣的救恩在历史上的某一阶段,进到某一人、某一家或某一民族心中,于是产生了与天主神秘交往的经验。②象征层次:用神话的方式把上述神秘的交往经验表达了出来。③制度层次:信仰表达之后,渐渐浓缩成信条,化成礼仪,结成组织,最后完成制度。第二是在基本上任何宗教皆有此三层次。但在各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环境,就产生了不同的表达。第三是在形成的过程中,不一定都是进化,有时也能退化甚或僵化。这是因为在自由的答复天主的救恩时,有了变化的原故。

第三点是论到教会面对其它宗教的态度。张神父分成消极的与积极的两方面。消极方面:应当承认其他宗教也是来自天主的某些启示,是透过了各该民族的圣人贤人的智慧与经验而表达出来的。积极方面:我们除了宣讲基督的福音启示以外,还该认定在救恩上,天主特选了以民,对其他民族而言,是「代理」性的角色。基督的教会在各宗教中也是处在代理性的地位。在圣经中,「上主的仆人」之一称谓,更具代理性的意义。在我们礼仪生活的赞美中,即是表达了代理其它各宗教各民族的「代理赞美、代理忏悔、代理祈祷及代理求赦」。★                             

319

    当日还有两篇演讲,我都未作记录。一是谷寒松神父的「救援神学的若干系统反省」。二是弘宣天神父的「从牧灵与教理观点下讨论救援」。

      (七)  

    我拉杂冗长的把这次神学研习会的实况及研习的全部内容,尽我的力量与学力完全的记录下来了。研习会结束后,回到嘉义会院,足不出户的费了三个昼夜,全力书写。我的用意不外是让没有参加研习会的人读了我的报告后,也能分享一些研习会的果实。虽然我写得并不好,记述得并不十分完美,但我自信,我的记述忠实的表达了演讲人的原意。然而我更自信内中必有走样及错懂的地方,在此我得向主讲诸君子请求原谅。

经过这次研习之后,我深切体会到,教会处在今日多元化的世界环境中,除了在努力学习自处之道外,还在谦抑自下的学习如何待人。假如我的观察不错,我发觉,教会在自处上较有依归,而在学习如何待人方面,经验尚甚短浅,而且遭逢到处碰壁的苦恼,是一片爱心被人拒绝的苦恼!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也不十分了解。但我深信,只要我们怀着基督所怀的心情,甘心的接受磨练,天主的神必会领导我们安渡这一尴尬的阶段。因为我们虽然已经得救,却仍旧是在得救的道路上。

320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