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25号 |
圣三的奥迹与人生 |
谷寒松讲 黄風梧 记录 本文只是作者意图对教会已定断的圣三奥迹信理作一个理性上的解释,以助读者诸君对此信仰的内涵作进一步的理解并引起信仰生活深一层的共鸣。这完全是人理性上本能的追求,一方面人虽然知道在天主内有的是深不可测的奥秘,但另一方面却又吸引著人去寻求了解,这吸引使得他在信仰的光照下继续不断地去深入探索,可是,在竭尽所能,搜索枯肠地思考表达之后,人最后终得承认:奥迹终究是奥迹!人只能在其前信仰与朝拜! 全文的思想过程并非以抽象的天主一位的观念演绎下来,而是以天主在救恩史中的两个差遣为出发点来认识天主的生活行动。这方法先假定了救恩史中的三位行动和圣三内在生活中的结构是完全一致的,如此我们方可从后天的认识为出发点来窥探三位生活的奥秘,同时这假定也是相当合理的,因为,若是救恩史中圣三作用的痕迹并不反映三位内在生活的结构,那么天主在人间显现的不是一种启示,而只不过是一出戏而已!寄望这尝试性的解释有助于中华教会同仁深入圣三奥迹,在信仰中更意识地生活于圣三奥迹中,并品尝其甘饴! 前言 爱的奥迹 在位际关系上通常包括著两个基本上不同的因素:一是对立,一是结合,在位际里,我之所以能称之为我是因为有著你,我本身虽然是自立的,可以独立存在著,但是,除了有了另一个自立的你, 377 产生了这种「你我的关系,这「我」就不能称之为「我」了!于是,这你我的关系上有了对立的形态,这就是位际关系上的对立因素。但是这对立因素的形态是为了完成位际上的另一形态而产生你这形态就是你我的结合,在此达到了位际关系上的圆满性。那么:有一个「对立」,也有一个「共融」。对立的圆满在于共融,共融的先决条件在于有对立!这你我的共融关系就是通常所谓的「爱」,这爱达于极致,依据爱之本质:「满而溢」的丰盈原则,则定然外溢,形成了两位的结晶,指向第三位的产生,这第三位表达的是两位爱的关系结晶成的内涵。 上述之分析在人间位际生活中是显而易见的,今以类比法言及圣三内在生活的奥迹,上述的「我」差强比拟于天主父,祂是万源之源,是自立的。祂之所以能称为父,是因为有子与其对立,是在关系中,祂能称为「父」了!子,则如上述之「你」是有根源之源,是来自父,能称之为「子」,也是由于与「父」间产生的紧张关系而形成了「子位」,于是「父子」表达了位际中的对立形态!而圣神,正是父子间的结合形态,是父子间的「我们」。于是,全文要在此背景中发挥下去,在发挥的过程里,常注意到的是位格的分析:我、你、我们,以及两个基本的关系(或曰:因素):紧张――合一;这是爱的奥迹里的其本因素。全文以下列五步骤进行: (一)天主内在生活的「生」「发」。天主是爱! (二)由内在生活的「生」「发」论及:外在生活的差遣! (三)由差遣论及创造! (四)由创造之行动,论及其目的。 (五)由人生中观看天主三位奥迹! 378 (一)天主内在生活的「生」「发」(注1)。天主是爱! 在耶稣基督启示给我们的奥迹中,最深的莫过于「天主(父)是爱」(若一书四8)!这启示在圣神的光照下,初期教会的信友获得了最深澈的领悟。在新经的篇幅里我们发现,初期教会之所以得此领悟不是来自抽象地对天主父本性的推论,而是经验到天主父在人类历史中爱的行动而发自肺腑深处的欢呼!在这欢呼中不得不追溯到这行动的本源,于是就触及了天主父本性的问题:「父的本性是爱」这结论就如此形成了!类似的过程在新经中多如过江之鲫:父是神(若四24),是光(若一书一5)……都是在同样情况下的结论!可见,以「天主是爱」为出发点实在反映了新经的启示内容,同时也相当适合东方人较喜爱强调天主是爱的一面,而罕言天主真理性一面的心理! 爱的本身,其实就是圣经及历代大公会议中屡次赞扬的天主性。它是完全与众不同的,绝对的真善美,是永远生活的。但是,这是绝对无限,深具活力的「爱」,而不是一个完全呆板单纯,毫无生气的,静态的「一位一体」,在它本性中有著一个绝对生命的紧张和合一,这是内涵在爱的奥迹中的,经过了天主的启示我们方才恍然大悟:最高度「存有」的本身,原来就是「爱」!天主父是这绝对爱的「第一自立形式」,其所以称之为「自立形式」(注2)为的是有别于「自立体」(注3):「自立形式」并不是像「自立体」如此具体地像一个独立的单位,它是一形式,但是是自立的,天主性是藉著它自立化,这与「一位一体」化是不同的。况且,此处所谓之「第一」不是时间上的首位,而是在生命上的,意为:天主三位中没有在时间先后上的秩序,而是生命上的。父是「第一自立形式」,意思是指祂是万源之源,是绝对爱的自有,是无根由的自立形式。除此以外,父尚有另一特征:是论及祂的「父 379 性」。祂:是本源,是产生者。这「父性」是一个爱的自立关系,是绝对爱的自我给予的「自立形式」,于是可以说:父性是一个「关系」。 那么,讲到天主三位的「位格」问题,应从三面观之:天主性,自立形式性及关系性。在天主性上三位是一致的,是绝对的爱、唯一的存有。而在位格上,论及父的位格,则一方面指的是「爱」的给予性,另一方面指的是「爱」的自有性,前者是符合「位格」的关系性,后者是符合「位格」的自立形式。 天主父是绝对爱的「自我给予」,是无根由的自立形式和关系,祂产生了一个对立的关系,这对立的关系是和父有实在的区别,这就是绝对爱的「自我接受」,是「第二自立形式」,所谓的:天主「子」!就在产生子的当时,父通传了不可分的绝对的爱,就是通传了天主性。子也是一个「位格」,是有别于父的:祂是有根源的根源,是指绝对爱的被动产生关系,是对立于主动产生者的。这是爱的奥迹的首面!是紧张。 父子间有著爱的奥迹中对立的紧张,是「自我给予」――「自我接受」间的对立紧张,因为爱的奥迹是在紧张中合一,因此父子之间的紧张内蕴著合一的动力,是父与子主动地趋向完全的合一、形成了天主内在生活中的「发」,这行动的根源有二:一是父,是无根源之源;一是子,是有根源之源!如此、我们说:父藉子生神。因为子的根源是父,所以天主三位间的关系用传统三角形并不能正确的表达,应是直线的。就像父生于时其间有著主动与被动产生性(注4)的对立,此时也有主动与被动发出性(注5)的对立,这主动发出性和父性子性在关系性上是一致的,因为它是包含在两个关系内的,也就是说:他是由「自我给予――自我接受」的对立紧张而发出的。发出的是绝对爱的合一自立形式,是父子 380 对立紧张倾向合一时发生的整体对立,是绝对爱的「自我合一」的自立形式或位格!这是爱的奥迹的另一面!是合一。 鉴此、已无须强调在天主三位间无时间之前后或尊威的等级之别!也无须声明「不是三体」……等等。因为天主只有一个生活行动中心,只有一个意识,只有一「体」,只是一个绝对的爱!但是在这绝对的爱中有著对立的紧张与合一,在此中生发了子神,与父共成三个位格,那么是在三个位格之间的绝对爱的唯一生活。本文所指之位格是有别于今日存在主义之位格,即所谓之自我――自由――自立体,这里指的是三个本身不同的「自立形式」和「关系」。于是,一言及「三位一体」,脑海中应呈现的是:「三个位格一体」,「三个对立的关系,一个绝对的爱」,或「三个实在有区别的自立形式,一个生命」。 天主,实在是一个绝对的爱,是「自我给予」,「自我接受」和「自我合一」的无限生命奥迹! (二)由内在生活的「生」「发」论及外在生活的差遣(注6)! 在这不可渗透的绝对爱的奥迹里有著「向外给予」及「合一」的计划,这计划是基于天主完全自由的决定,是不可测量的、不可理解的,我们只能接受此计划的事实。但是这计划一旦决定了则必然涉及圣三内在生活,它必然是在世界上反映著圣三内在生活的结构。 父,因著本身的两个特征成为这计划的本源,他通传给子不可分的、绝对的爱,祂是向外启发一切的泉源,而子是祂的「表达」。子就成了向外的媒介,意为:如果天主要向造物自我给予,则派遣子进入其中。按照圣三内在生活的结构,只有子方有资格成为这给予的媒介与表达者,这给予的媒介 381 与表达可称之为启示。在圣三内在生活中、在绝对现在的永恒,父产生子之当时,在圣三的外在生活里,子已被派遣进入造物中。所以子的产生和派遣实在是一致的。由于子是由父产生的,故其派遣是一切造物的模型及可能,子是万物的模范因(注7)! 子的派遣必导致神的遣发,因为父――子在紧张中常倾向合一,于是若父产生并派遣子,则神必然由父藉于在内在生活中发出且遣发之。因此、一如子的产生因派遣,神的发出和遣发也是一致的:发出于内在生活中,遣发到受造物生命里。由于圣神在圣三内在生活中是绝对爱的合一形式,祂的遣发是使一切受造合一的原因。 藉著两个差遣,天主绝对爱的奥迹出现在受造物中,祂们把天主内在生活的「自我给予――自我接受」与「自我台一」的生命通传给受造物! 因为在圣三内在的生活里,以三方面来讨论位格:天主性、自立形式,对立关系,于是:同样的,两个差遣一方面启示天主三位不同的自立形式;另一方面启示三位间的不同关系。也更是启示了天主性,爱的臭迹! 如此:藉著在自由中,天主无可言喻,只可赞美及朝拜的决定,祂内在生活中的「生」「发」和向造物的两个差遣实在是一致的! (三)由差遣论及创造! 前文中已说明:子与神的差遣使造物分享了圣三的生命。但是,这受造物来自何方?这是古今中外神哲学者公认的难题之一:如何能够在绝对的天主之外还有别的存有物?实在!受造物的有比天主 382 的存在更难了解!在下面我们企图觅得一个整体性答复的途径。 由于圣三外在行动的样式和内在生活是一致的,如此我们绝对不可以把天主的行动(创造和差遣),按照人时空的限制当做两个先后发生的动作:先是三位创造人类宇宙,后来是第二及第三位的差遣!应当超越这种过于拟人化及时间化的看法。更好这样说:在对子与神绝对自由的差遣中早已内涵了创造的行动。因为差遣是天主爱的计划的目的,本身的内涵是非常的丰富,创造只是构成其内涵的必然秩序之一,就像一个有机体有著许多内在的秩序使其能生生不息。可以说:创造是差遣的初现。为了更清楚起见,我们分三个平面来说明:首先,在天主性的平面上,只有一个单纯、绝对爱的生命,这生命中有两个内在生活的「生」「发」,和三个位格之间的生命秩序;但是不是说有著狭义的时间上的先后。其次,在差遣的平面上、天主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差遣和创造行动是一致的,两个差遣是创造的本源。最后,在有时空限制的宇宙平面上,两个差遣是在创造行动之后。 创造行动本身只是天主圣三绝对自由的「愿意」,这「愿意」和遣发两个差遣时的「愿意」是完全一样的。就是说:天主圣三的创造行动不像人,需要制造时的原料,祂自己是使万物成为有的唯一「有效因」(注8),是绝对的第一因。创造行动是来自唯一爱的奥迹,所以只是一个行动,但是因为有三个位格,所以有三个行动者,这三个行动者之间有著实在的对立,如此,在他们共同的唯一行动里,在关系上有实际的区别。换言之,在同一行动内,父、子、神各按其在内在生活中不同位格上的特色来共同实现唯一的创造行动。下面要稍微说明在同一创造行动中三位的不同角色、在说明之际,使人无法不想到中国传统思想中「道」的循环,这在中国是相当普遍的看法。但是在耶稣基督的启示里,方使我们彻悟这「道」的真谛。 383 在创造行动上一如在圣三内在的生活里,父是万源之源,祂与子、神有著实在的区划,按照他的「父性」祂是绝对爱里自我给予的位格,那,祂就是最狭义的创造者。子,亦然,一如其在圣三内在生活的特色,在创造行动中祂是「有根源的根源」,与父及神是截然不同的,由于祂的「子性」祂是绝对爱里自我接受的位格,祂成为创造的媒介。其作用能分三面来描绘。首先是启示父:因为子是父自我给予的启示,由父所产生和派遣的,所以子在造物中是真理、光明、生命、是爱的化身,直到以死亡来完全启示「父」,爱的奥迹中的自我给予的「父」。其次,是子自我的启示,「子」是「自我接受」的自立形式,是一切受造物的模型,由于子是绝对爱中「自我接受」的位格,如在造物中启示这特色也需要一个接受原则,在造物中的接受原则是「物质」,它常是接受。那么,子的派遣是涉及子降生的奥迹。降生的奥迹使子有了社会性和历史性,他成了纳匝肋的耶稣,是今日我们在信仰中朝拜祂,称祂为复活的主的基督!最后是启示著子向父的关系,因为子性是一种关系,祂是造物向天主父的媒介,中保、或道路。 圣神是父藉子而发出的,是与父、子完全不同的一位。因为在绝对爱的圣三内在生活里祂是「自我合一」的位格,所以也是创造行动的合一力量。就因为祂是「自我合一」的自立形式,所以是一切受造物的合一动力及自我总同力。子与神是来自根源的父,父是创造的本源,子是受造物的发展进化及历史过程的动力,圣神是使受造合一、综合、调合、及成全的动力,父、子、神实在是彼此对立而不同的自立形式。所以:父是一切受造物的本源,子是他们的媒介,是祂们在时空过程中的动力,圣神却是祂们合一及完成的动力,是他们超越爱的合一。 在此处可以想到中国的阴阳论,对这理论不应该由于其古老而马上不加思索地完全否定它的价值, 384 其实这理论内含著相当深的领悟、但是并不是十分清晰,因为它缺乏了在启示中的三个其本真理。这三个真理是:三位一体的天主,从虚无中创造的概念,绝对的天主与万物之间的类比。在启示的光照下,我们推测阴阳论里的「天」,「帝」,「道」或「太极」可能是想表达启示中的三位一体天主的内容。现今在基督的启示光照下我们试著把阴阳论作提升与净化的工作:分三个幅度进行,首先在第一个幅度里是绝对爱有「自我给予」「自我接受」「自我合一」的紧张与对立,这可称之为绝对的阴阳。因为在阴阳论中阴阳重要的一个原则是:紧张――对立――补充。其次,在第二个幅度里就是绝对爱藉著两个差遣在受造物内的紧张和对立。如: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死亡与复活,降生成人具体的耶稣和超越的圣神,绝对第一因和第二因的相互合作渗透,天主圣三的行动与人的自由……等等,上述例子中前者多少反映阴的一面、后者多少反映强的一面。但是历史的事实在上述例子中均显出「柔弱胜刚强」之现象!最后,在第三个幅度上就是在受造物内形形色色的阴阳现象,它们反映著「阴阳」原则。 就如同在论及圣三的创造行动一般,对圣三保存眷顾万物的讨论上我们亦分三个平面来描绘。首先,是在存有的平面上,只有一个单纯的天主性生命,故此在这奥迹内创造保存与照顾的行动都是浑然一体的。(注9)其次,在差遣的平面上,天主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差遣和创造,保存与照顾的行动亦是浑然一体的。但是两位的差遣,是保存与照顾的本源。换言之:创造、保存、眷顾是两位差遣的内在因素,是其被差遣的鹄的。最终,在宇宙时空的平面上,创造是在保存与眷顾之前。 (四)由创造之行动论及其目的 论及创造的目的、应兼顾创造者与受造物双方,因是一事的两面!双方的目的均是藉著历史过程 385 渐渐实现,正如创造行动是包含在两个差遣内,创造的目的是内涵于两个差遣的目的中。故此,事实上这两个目的不能分开来说明的,下述就从三个角度来阐述创造的目的。 首先从存有的角度观之。创造者的目的就是绝对爱的分给,受造物的目的便是分享这绝对的爱。创造这行动本身的近目的是使受造物存在!其中间目的是要保存受造物及人类历史的过程,它最终目的是使受造物与人类历史过程圆满完成,这时,就是我们所谓的「新天新地」来临的境界。其次,从现象的角度观之,创造者的目的就是要在受造物分享其生命的现象上彰显自己的光荣,而受造物的目的是要光荣创造者。最后,从位格的角度观之,创造者的目的就是要与受造物建立一个「你――我」的关系,有意识及自由的受造物之目的就是答覆这邀请,并在答覆中开始形成这关系! (五)由人生中观看天主三位奥迹 圣三奥迹和我们日常生活究竟有何关系?如果没有圣三的奥迹,我们的生活会有损害吗?于是,在本段中欢说明的是圣三奥迹是与我们的生活休戚相关的! 依据圣经与教会的训导,天主圣三在向外行动,创造时是以一体行动的,就是说:只是一个行动!但是却各按其位格的特色来创造。故此,万物皆留有圣三之痕迹。在神学历史中,会对此问题有过无数的解释方法,有从心理学方面言之而谓:人之理性行动中反映著圣三的肖像,是记忆、理智、意志;有更广的以形上学概念论之而谓:一切受造物之所以蕴涵圣三的痕迹,是因为受造物本身是单一的,是一个,是真的、是善的。……等等。但是在传统神学上解释三位向外的关系都说是思想上的关系,是归名的,不是实在的关系,连多玛斯和奥斯定在这点上也不例外。 386 本文在此处想以一个更整体、更合乎里三特征的方法来说明:这说明的内容不但涉及人的理性,受造物在形上的三个「超越本性」(注10),也涉及人的整个存在与存有。其所以把此说明只以人的整个存在与存有上作反省,实是因为你――我――你们的位格问爱的奥迹在本文前言中已提过,故在此不再重复,下面就以三个角度观之。 首先,在我们日常的生活里充满著许多无法解释的奥迹,像:人藉什么而存在,良心的标准,人超越的来源,造物本身的奥秘,在创造时的喜悦,自由的奥秘……等等,这些体验是指向人的超越幅度,是无法解释的,是天主父的肯像,绝对爱「自我给予」的肖像,在这体验中我们直接与父发生关系。 其次,因为人的生活是在时空和物质内的,是在社会上、是在过程中的;人本身是接受一切的受造物,他接受他周遭境遇中已存在的一切!这指出了人在物质宇宙内实在是反映了「天主子」的肖像,是:绝对爱的「自我接受」之肖像,这点上反映了子的痕迹,是一种直接的关系。 最后,人的存在蕴涵著一种内在合一的动力,这是一种向上往前的生命力,人渴望在内在达到完全的合一。这个动力实在是要使上面提及的二幅度中的紧张走向和谐,即在此动力下趋向美满的成全,这些在人内在幅度里的动力和倾向,反映的是天主里神,这绝对爱的「自我合一」之肖像,于是,是与圣神直接有关的。 由上面的说明,可见在人的生活中是与三位直接发生关系的,只因为三位是自我完全渗透的,所以在这三个角度下,每一个角度不只是与一位有关,也与其他二位有密切的关系,三个角度指出了天主三位实在在人生命的深处留下无数的痕迹,人的日常生活是三位的肖像,实在!人存在的最深及最 387 绝对的奥迹是圣三的奥迹!不管人是否意识到,这是一个事实!所以,非基督徒虽然在价值层次上未意识到这现实,但是是存在性地生活在这奥迹中!他们向善的能力基本上与我们毫无差异! 就像在人的生命里,虽然有著上述的三个幅度,但是终究只是一个人,于是,可以差强类比地说:圣三有著三位,却还是一体!这真是一个奥迹!但是,也可以从另一角度来看:因为天主是三位,但是还是一体,于是,人虽然有著这三个幅度,但是还是一个人! 至此,我们突然醒觉;其实天主的奥迹实在离人不远,且是在人存在的最深处!可能这就是中庸所云:「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为道」!。 最后,再度重复前文中的寄望,只希望此文能助中华教会同仁对自己生活中的圣三奥迹有更深的意识,藉此得窥三位生活中庙堂之美,好能更自由、更意识地生活于这奥迹内! 原文对照: 1)「生」「发」:Procession 2)立形式:Distinct Mode of Subsiting 3)自立体:Substance。 4)主动产生性:Active Generation 被动产生性:Passive Generation 5)主动发出性:Active Spiration 被动发出性:Passive Spiration 6)差遣:Mission 7)模范因:Exemnlary Cause 8)有效因:Efficient Cause 9)浑然一体的:Identical 10)超越属生: Transcendentals 3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