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32号 |
民间宗教对社会问题答复(纲要) |
箫清芬牧师 一、混淆但充满希望之现况(问题之提出) (一) 中华数千年文化集中于一地。 (二)现代化之潮流(对宇宙、人物、人间、关系之观念)。 (三)新可能性。 人口集中,生产过程加速,交通传达之密集,家族制度社会结构之改变。 (四) 中国有史以来物质生活最富足之时代。 (五)过去之保守与未来之挑战。 人情、直观与冷酷理性之对遇。 物质生活之富足,精神生活之贫乏。 二、问题解决之尝试与努力 (一) 中华文化之复兴。 (二)科技及俗世主义。 (三) 民间宗教信仰之复兴。 (四) 基督教之信息。 三、民间信仰特色 (一) 宗教动力模式。 (二) 北川氏之统一中华民族之三要素。 (三)民族信仰之动力来源: 甲、中华民族之原始天地人相互关系之信念。 乙、道教之术。 丙、儒家之伦。 丁、佛教之法。 戊、基督教之挑战。 四 民间信仰之现况及特色: 甲、包容性。 乙、普及大众化,以民众为中心。 丙、信徒中心(非祭司中心) 丁、现实具体。 戊、过去传统之保守(家族社会之统一,一切用台语)。 (五)民间信仰贡献之商榷。 甲、个人命运之把握。 乙、家族、社会之团队精神。 丙、休闲娱乐之功能。 丁、将来之希望(三期末劫)。 (六) 待决之问题: 甲.人格分裂。 丙、人与自然之关系。 四、耶稣基督福音信息 释放、审判、死、复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