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35号

弥 撒 礼 仪 指 南


 

(一) 原则上,应把教会的指示和可有的创造性配合运用。换言之:我们(神父和信友)应该把正式的礼节做「好」,同时也充分利用普世教会所提供的弹性加以创造性发挥。例如:引入忏悔礼;讲道,信友祷词;奉献礼品的变换,或为了强调成圣体圣血的经文,在颂谢词前,静默片刻;领圣体后,静默片刻,降福前的最后祈祷;最后降福种种方式的变换等。

(二) 感恩礼包括两个主要的部份:「天主之言礼」和「感恩冥祭礼」。这两部份应保持适度的平衡,

例如:别让「天主之言礼」拖得太长,使得「感恩宴祭礼」好像只是一个附带的行动而已。为保持上述的平衡,下列的建议能有所帮助:

甲、「天主之言礼」:

1 好好准备福音的诵读;这是「宣告」:当诵者由且读时,团体应「聆听」。我们应设法改变现有的习惯:一面看,一面听。

2 分清分享(对象是在场的人)和信友祷词(对象是上主)。现有的习惯把「分享」和「信友祷词」相混了,这是不正确的,不太符合普世教会的指导。信友祷词又有两种形式:

+113+

甲式:「意向」指向其他的信友,例如:请大家为某人祈祷;只是最后以恳求语句结束,例如:上主,请听我们的祈祷,这才是指向上主的。

乙式:意向和祈祷都直接指向上主。最好随着普世教会的现况,在同一感恩礼中,使用一种(同样)方式(或是甲式,或是乙式),而不把两种方式相混。

3)读经长宣读圣经时,应在适应位置,以便强调「天主之言」的重要性。

4)场地情况允许的话,能把举行「天主之言礼」的位置和「感恩宴祭礼」的位置分开,是会很有益处的。

乙、「感恩宴祭礼」

因为感恩经是在基督徒团体中,由神父(们)诵读的正式祷词,并且其中心部分(成圣体圣血)是一「宣告」,所以,最理想的方式是「唱」出这中心部分的祷词,一方面可表明其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是使其与「天主之言礼」保持平衡的适当方法。

主祭应高声读,共祭则轻声和之。(教会这普世性的指示,会帮助我们避免在诵读感恩经时过份匆忙。)

信友「不」应诵读感恩经。

依照教会的指示,成圣体圣血后的感恩经文分让共祭者轮流诵读。

轮流使用四式感恩经,而不仅仅只用感恩经第二式,更可帮助体会感恩礼的整体意义。

⑹分送圣体的原则:应由神父「分送」基督的体和血。这原则不赞成把基督的体和血置于祭坛上,让信友前来自己领取。

+114+

(三)感恩礼的内涵极其丰富,可能有时会因时,因地,因情况的不同,而强调某一方面(例如:天主之言礼,祭献,宴会);这也是适当的,但千万不可损害其他礼仪部份的由完整及平衡。可有的变化:

甲:祭台的位置——

置于团体之前:表明「祭献」意义。

置于团体的中心:表明「宴会」特徵。

乙:诵念经文时,可着意强调祭献意义或宴会幅度。

(四) 特别注意团体的「应答」,因为感恩礼的基本结构是「对答」。「阿们」,答唱咏(可以以静默替代),阿肋路亚(教会宣布说:若是不唱,可以略去;意思是阿肋路亚应「唱」出,否则略去,而不只是诵读;因为诵读表达不出阿肋路亚的气氛,

即向雅威欢唱的意义);颂谢词;成圣体圣血后的欢呼;感恩经结尾的「阿门」。

(五)全部完整的感恩礼包括「基本的」和「完整的」部分:

甲——基本部分:如

——读     经。

——团体对读经员的回答(静默是一种可能的回答)。

——感恩经(即:颂谢词、成圣体、圣血经、「阿门」及天主经)。

——感恩宴(领圣体)。

乙——完整部分:如

 

+115+

——进堂式及忏悔式。

——奉献礼(准备饼酒)。

——准备领圣体祷文(在天主经之后)。

——礼成式。

 

(六)「歌唱」是依照天主教的古老传统,在感恩礼中,表达我们参与的「正式」方法。

甲、因为唱歌增加感恩礼某部分的重要性;所以通常基本优先使用歌唱,但不是严格限制!

乙、关于唱歌,我们应注意下列事项

——所选歌曲应适合礼认仪年节期。

——歌曲应配合感恩礼进行部分的气氛。

——所选歌曲至少是领唱者所熟悉的(礼仪时不是练习新歌的时间;练习应在礼仪之前)。

——独唱——众唱;歌咏团唱——众唱。这样轮流的歌唱会很有帮助。

(七)人的内心都渴望有片刻的静默,尤其是生活在中华文化背景中的我国人。礼仪中更好保持某些「静默」的时间;例如:在忏悔礼;在「请众同祷」之后;在读经之后;在奉献时;团体聆听感恩经文中;领圣体之后,都可有短暂的静默。

(八)最后,清楚地划分感恩礼中不同的角色。例如:主祭,共祭,讲解员,领读答唱咏的人,司仪,歌咏团,辅祭员,信友等。

+116+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