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40号

额我略七世与德国的命运


 

 

邹保禄

在西洋历史上,有三位教皇影响了欧洲社会:额我略一世以他传教的精神使不少民族皈依教会,使欧洲成为一个基督化的国家。十二世纪末的英诺森三世,使教会执欧洲的牛耳,成为西欧的霸主,不得不溯源而归功于十一世纪的领我略七世:他的宗教改革,不但影响了整个教会,更改变了德国的命运.今将此事的来龙去脉叙述于后。

甲:改革的意义

从十一世纪中叶至十二世纪初这段时间,可说是欧洲历史的重要转捩点之一。这是个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的改革时期。

改革的意义就是设法废除旧有的秩序,而建立一个新的社会形式。在教会方面来肴,废除的是皇帝和俗人控制教会的权利,建立的是教会固有的权势。

在政治方面,英国以封建制度来建设它的君主政权。在经济方面,中产阶级的兴起,使社会的生活比从前较为平衡。在文化方面法国北部主教座堂学校开始形成,北意大利有些市立学校渐渐演变成大学。

193

这也是法律发展的时代,自从五世纪蛮族入侵后,罗马法首度再次被人重视,同时又将此法与教会法并论。

在这额我略改革时代,教会从「俗人授职冲突」事件获得不少自由,不再受到皇帝的控制。

乙:改革的来源

克吕尼运动(Cluniac Movements)可说是额我略改革的远因,当时社会的神职人员分修会和教区神父。教区神父生活放纵,妻子儿女在旁。只顾自己的利益,且失去耶稣传教的精神。修会人士,尤其是克吕尼会,主张神贫及发三愿,且过著一个清苦的生活。当时改革家认为只有这种生活才能使教会保持基督的精神,只有这个改革才能重振教会的地位。

这种改革怎样与额我略改革有关呢?

自一OO年后,在教会任重职者多为隐修士,所以他们很自然地将严肃的生活带给教会。例如,伯多禄达弥盎(1007—1072)是十一世纪声望卓著的人物;他在米兰改革教会时,斥责当时神职人员腐败的生活。这种思想和作为的确是希德伯兰(Hildebrand),即以后的额我略七世——改革教会的来源。

那时良九世(一O四九至一O五四年)是一位英明圣善的教宗,是改革教会的先锋。他召集数次主教会议,重申神职人员独身制,禁止圣职,圣物的买卖,并禁止信友获得神职地位。革新的程序已略见端倪。

「枢机」本是台与罗马各本堂司铎与七位六品副祭的名衔。在大公会议的决议书上,他们随教宗

194

与罗马六位郊区主教之后,郑重签名。

十一世纪时,教宗开始召请各地著名的司铎前来罗马,尤其是克吕尼修士们,颁赐他们枢机头衔。

为了改革教会,良九世擢升了不少杰出的人物作为枢机,例如:伯多禄达弥益、胡伯、希德伯兰等人。这些人都是改革教会的中坚人物。

丙:改革教会的重要人物

在改革教会的人物中,可分为两派:缓和派,以伯多禄达弥盎为主;和前进派,以胡培及希德伯兰为首。今略述如下:

1、伯多禄达弥盎

达弥盎在改革声中是一位不很受欢迎的人物,因为他的清贫且严肃的生活对当时人来说是难以忍受的。可是但丁(1265-1321)在他的名著神曲中却赞扬他。

O四六年,达尔盎从事改革教会工作。一O五七年被擢升为枢机主教。从此他不但奉教宗之命奔走各地,还著书立说,强调教会的纪律。他在米兰改革教会的运动并不很成功。

在改革教会的项目中有三大重点:

一:教会内部的革新、取消「神职交易」(The Simony西满罪)和教士结婚问题。

二:建立选举教宗的制度:摆脱德帝和罗马强权的干涉;由枢机团自由选举教宗。

三:取消「俗人授职」(Lay Investiture),而保障教会权利的独立。

195

最后两项的改革牵涉到政治问题,因此开始了五十年的教宗和德帝的冲突。

在这些改革的事项中,缓和派的伯多禄达弥盎。然不满急进派的措施,他认为胡培和希德伯兰是他的劲敌,因为他认为「取消俗人授职」不免会与德帝发生冲突,这是行不通的。他主张缓慢的改革,所以他尽量避免与德帝冲突。可是前进派却不采纳他的忠告。

2、胡伯枢机(Huwtert of silva Candida

与达弥盎思想针锋相对的是胡伯枢机。他来自圣良九世曾任主教的罗兰地方(Loraine),出身贵族,最增恨德帝,因为德帝控制整个罗兰地方。良九世当然很高兴地请他到教廷工作。他因勤奋努力而成为著名人物。可惜因英年早逝(一O六一年),未能登上伯多禄的宝座。

在枢机团中胡伯是位急进派的领导人物。公元一O五九年他出版两本书,颇有助于额我略七世的,改革。

第一本书论「选举教宗条例」。其要点是:一、选举教宗,包括提名和附议是枢机团的专有权利。二、选举后,只将经过情形告知德帝,并不须获得帝王的同意,更不须先向他宣誓效忠。

第二本书为政教关系,讨论并反对西满罪。在此书中,他积极反对德帝对教会一切措施。胡伯认为,西满罪不只是教会职位的买卖,更是让俗人干涉教会的内政。所以俗人授职,私占教堂等是应根除的。

希德伯兰受到这两书的影响很深,可说是他改革教会主要的动机。

3、额我略七世(一O七三至一O八五)

若以希德伯兰与达弥盎和胡伯比较,前二者是理论家,而希氏却是一位实行家。他综合了各方面

196

的资料,再加上他自己的经验,便成为一位革命性的改良教会者。

公元一O七三年即位后,额我略七世撰写了「教宗训令」(Dictatus Papae)一书,讨论教宗的权利。这是一部重要的文献。包括二十七项条文,今略述如下:

1、罗马教会是天主所建立的。

2、罗马教宗合理地称为至公的。

3、只有他才能罢黜或恢复主教职位。

4、他的代表在召开会议时,有罢黜任何人的权利。

5、教宗也可罢免那些不在场的人。

6、他不该与受处罚的人住在一起。

7、在必要时,只有教宗可制定新法,召开会议,设立教区,此外他可分划富有的教区和将贫穷

的人联合起来。

8、教宗可具有帝王的纹徽。

9、只有教宗的脚才能为公侯们所亲吻。

10、只有他的名字可在教堂内诵读。

11、他的名衔是世界上惟一无二的。

12、他可罢免国王们。

13、在必要时,他可调动主教。

14、若是他愿意,便有授与神品的权利。

197

15、 教宗所祝圣的神父,可治理其他教堂,不为他人所控制,但他不能领受更高的地位。

16、没有教宗的命令,任何会议不可称为大公会议。

17、没有教宗的许可,任何书章不能成为合法的。

18、没有人能约束教宗的意见。

19、教宗不受任何人所控制。

20、没有人能处罚已向宗座上诉的人。

21、教会内重要案件该由宗座定断。

22、在圣神领导之下,罗马教会未曾错误,永远也不会错误。

23、罗马教宗一旦被祝圣,毫无疑惑地便为圣伯多禄所圣化。

24、因教宗的命令或许可,属下可上诉。

25、教宗不必经过会议,便可罢免或恢复主教职位

26、凡与罗马教会不相符合者,不该称为教友。

27、教宗可赦免那些向他效忠的人们。

这项训令对当时欧洲皇帝和诸侯来说,的确是个革命性且颠覆社会性的言论。在欧洲史中,教宗权势凌驾于国王之上是从未有过的。教会人士和西欧诸王也知道教宗额我略七世要强硬实行这项改革,冲突是在所不免的。当时的情形真有短兵相接之势。所以当他在位时,政教恶化终于展开了。

4 巴斯卦二世(一O九九至一一一八年)。

巴斯卦二世是急进派最后一人。对教会改革颇为努力。他会在佛罗棱斯城附近梵罗比罗沙(Val

198

lomtrrosa)隐修院为修士;此地为当时新神修学和改革的发源地,后来进入教廷,成为额我略七世的忠实弟子。

在位十九年的时间显示出他刚毅果断的精神,与德帝亨利五世也发生过冲突,继而又与英王争执,但后来因支持十字军东征,为了联盟西欧各国抗敌,态度较为温和。公元1000年教宗与德帝订约,才结束这漫长的冲突。

他认为德国教会的土地该属于国王,亨利五世也许诺不再干涉德国主教和隐修院长的事,双方都感到满意。

丁:俗人授职冲突的经过

皇帝和教宗争执的重点是在俗人授职问题上,也可说是牵涉到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对一般有权授职的俗人,这是剥夺他们已得的权利:为德意志皇帝,是放弃任命高级官吏的权利。

O七五年,德皇亨利四世在欧洲是一位很有权势的君王。额我略七世发表他的训令,要他放弃俗人授职权利,而且恐吓他如果不顺从,将予以罢免,这是国王所不能忍受的。

亨利四世(一O五六至一一O六年)即位时,年方六岁。其父亨利三世时,以强硬的中央集权政策控制整个德国贵族。贵族们很不满意亨利三世的做法。因此准备在新旧交替推翻这种制度。所以沙桑尼(Saxony)大公国领导德国的贵族,在旧王逝世和新王登位之际决定发动叛变,但是沙桑尼的主教们仍然效忠新王。

经过几年的内乱,亨利四世终于战胜了离心的贵族,且继承父志,巩固己力。在一O七五年,反

199

叛的首领彼屈服了,不少沙桑尼农民在战场上死去了,使德国却成为一个强盛且统一的国家。

就在这时候,他接到教宗的训令,要他放弃俗人授职权,这不是要置他于死地吗?

起初,享利对罗马的措施是谨慎且缓和的;但教宗的政策,不得不使他与罗马发生冲突。

亨利告诉教宗,他的措施会招致教会的混乱和咒骂。同时亨利声明要侵夺教宗的宝座,这样的行为实与圣伯多禄的权位相违背。

但是教宗不怕德皇,因为有许多同盟国支持他:如土斯卡尼女伯爵玛弟达(Matilda of Tuscany)是最支持教宗的。当教宗收到这封咒骂的信,便罢免了亨利;同时又致书德国主教们,命令他们不得承认亨利为国王。

绝罚是当时教会一个有力的工具。亨利四世的三分之二军队来自教会的地方,如果他不顺从,他会失去权力,同时,贵族也会乘机扩张封建力量来抵抗皇帝。

当时宫廷任职的教士也劝导皇帝,认为顺从教宗可保王位。亨利四世也相信教宗召开会议,会令他免职。因此派使节到罗马请求教宗宽赦。

亨利四世在大斯卡尼玛弟达的加诺萨(Canossa)与教宗相遇。一O七七年冬所发生的这件事成为欧洲史上富有戏剧性的一幕。

「亨利亲自到加诺萨……只带几个随从……他出现在城堡门口,赤著脚,只穿一件槛楼的毛衣,怯懦地恳求我们(教宗)给予赦罪与宽恕。就这样一连三天,在旁的人大为感动,开始同情他,流著眼泪祈祷,代他祈求……最后我们撤销了免职的处分,再度引他同到圣母堂内。」

亨利四世终于屈服在教宗权力之下,但是时间短暂,一年后(一O八四年),亨利派兵进攻罗

200

马。额我略七世逃往天神堡垒避难。德皇在拉特朗教堂开会,把额我略革职,另立吉伯特(Gilbert of Parma)为教宗,取名为格来孟三世。一星期后,他给亨利四世加冕,亨利统治罗马约一年。

O八五年,罗伯·吉斯卡率领三万六千大军进攻罗马。亨利无力抵抗,逃回德国。

额我略继续往沙来诺召开会议,将亨利逐出教籍;接著已感心力交瘁,便说道:「我爱正义,痛恨邪恶,因此我将死于流亡之所。」享年六十二岁,时为一O八五年三月廿五日。

亨利四世的晚年受到其子亨利五世的困扰,其子联合德国贵族反对他。享利五世在1106年继位时,继续攻击教宗和他在德国的联盟。

戊:结论

很显然地,教宗和享利四世双方均有得失。各方均未得到完全的胜利。教宗在加诺萨恢复德皇的地位,亨利承认教宗有权审判且罢免欧洲的统治者,却承认罗马主教的首席地位。

在教会方面,一位皇帝屈服在教宗权下,是一件空前的大事。加诺萨地方因此名垂青史,成为典故。后来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1815-1898)在与罗马教宗相争时,就意味深长地说:「绝不去加诺萨」。

教宗的权势一直上升,直到英诺森三世(一一九八至一二一六年)。教会为欧洲最高盟主,号召诸侯以抗回军?这不得不归功于额我略教宗的改革。

在德国方面,俗人授职冲突的事件显示出诸侯们势力的成长和地方自治的产生。有些德国历史家认为十一世纪的政教冲突决定了德国的命运。

201

自政教冲突后,德国在文化方面也走下坡。1050年时代德是学术和艺术的中心;但自此事件发生后,便失去了这种向上力。此后,人们多注重政教的关系,而忽略了哲学、文学和艺术等方面的发展。代之而起的是法国和意大利,在中世纪学术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20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