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52号

社会调查、时代讯号、信仰意识及教会训导


 

张春申
这篇演讲的目标,是为本届神学研习会指出一个立场。神学有别于社会学、心理学……有关性、爱、婚姻与家庭,它依靠的是天主的启示,教会的训导,以及它自己在时代中的反省。
X     X     X     X      X     X
    今天不少关于性、爱、婚姻与家庭的社会调查,显示与教会传统的道理有不少差别。究竟教会面对这个事实,有什么态度呢?我们将分为三段来讨论:
     (一)有关性、爱、婚姻与家庭的几项社会调查。
     (二)教会训导面对社会调查的基本立场。
(三)社会调查对于性、爱、婚姻与家庭在牧灵方面的贡献。
 
(一) 有关性、爱、婚姻与家庭的几项社会调查
我们找到不少社会调查的资料(台湾地区,尤其教会对这方面的统计不多),这里仅抽出几项,来看当代人对性、爱、婚姻与家庭的反应、态度和意见。
一些社会调查资料
+169+
一、离婚:孙敏华著:离婚——双方都是输家,张春兴编著:感情,婚姻,家庭,一九七~一九八页。台北桂冠图书公司,民国七十年。
     美国:七十年代初  三对结婚  一对离婚
           七十年代末  二比一
                   大城市 三比二
                   南加州 一比一
      日本:七十年代初  六比一
            七十年代末  四比一
      台湾:民国六十七年 结婚与离婚十六比一
            民国六十八年 台湾省    十三比一
                         台北市    九比一
二、堕胎:
      民国六十九年 台湾 五十万人次堕胎
黄德祥著:堕胎、人口问题,同上:九五页
三、美国:天主教徒性观念的改变
                             一九六三             一九七四
      人工节育是不对的           52%                         13%
      离婚是不对的                 46%                         25%
      婚前性行为是不对的        75%                         35%
          每周领圣体的教徒中
                               一九六三           一九七四
    人工节育是不对的              82%                          24%
离婚是不对的                    80%                          46%
+170+
    婚前性行为是不对的           87%                          48%
          20—30岁之间的美国天主教徒性观念的改变
                        一九六三              一九七四           一九七九
    人工节育是不对的             49%                     7%                    4%
    离婚是不对的                41%                     17%                     11%
    婚前性行为是不对的          70%                     35%                     17%
          每周领圣体的,20—30岁……
                              一九六三   一九七四       一九七九
     人工节育是不对的              80%              24%             13%
     离婚是不对的                        79%       29%        18%
婚前性行为是不对的               83%       69%        34%
A Profile of the American Catholic Family, by Andrew M.Greely, William McCready, Teresa Sullivan, Joan Fee。
+171+
由以上的资料来看,当代人对离婚、堕胎、婚前性行为的看法与态度已大有改变。对这些资料,我不作分析。然而,看了社会调查的资料会发现与圣经和教会训导对婚姻与家庭的道理有些差距。有人会问:教会是否完全不知情?我们四周许多人批评教会当局,认为他们活在象牙之塔中,对社会改变漠不关心。其实不然,若我们这样想,实在是不公平的。事实上,教会清楚知道当今社会的现象。但是,教会对婚姻、家庭、堕胎、离婚……问题有坚持不变来自信仰的立场。比如说,参加世界主教会议的加拿大枢机卡特主教,会后发表《一九八O年世界主教会议对离婚和重婚所有的痛苦与焦虑》一文(Mind,1981,June),他说「我们并非生活在梦幻世界和象牙之塔中,面对时代,教会承担许多焦虑,它把时代的痛苦、忧虑当作自己内心的痛苦与忧虑。」其实梵二之后,教会根据牧职宪章的精神,非常关心时代的甘苦。
 
(二)教会训导面对社会调查的基本立场
    面对社会调查,教会的态度究竟是怎样的呢?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家庭团体」劝谕中讲「今日,领导教会的人,不能不知悉时代里的一些现象。」不过,他加上一句「对于时代的现象,我们应十分慎重,有时这些现象已破坏了婚姻与家庭的真相和面貌。我们不能跟着使人刺激与大感兴趣的大众传播工具走。」教宗表示,教会的首要任务是宣讲天国;它并不忽视时代环境,但必须明智地加以分辩。
事实上,今天教会若不与社会大众同感,不以大众的意见作为己见,有人就会说:“看哪,教会不随时代潮流,教会看不出时代讯号”「时代讯号」一词今天已经非常流行,什么是时代讯号呢?
+172+
教会不与社会调查的多数意见相合,便是看不出时代讯号吗?我们必须详细说明。
1、「时代讯号」名称当代的来源与圣经基础
    「时代讯号」的名称英文是 Signs of Times,拉丁文是 Signa Temporum。这个名词在当代教会中应用得已非常明确与广泛。二十年前,第一位应用它的是教宗若望二十三世,一位非常开放、也是打开教会窗户的教宗,不单让天主圣神的灵感进入教会中来,而且还通过窗户教会进入世界。教宗在一九六一的圣诞节发表了一篇演讲,其中一段话的大概意思是这样的:「我们要把耶稣的要求认真的加以考虑……,我们应当辨别出“时代讯号”。即使在今天这个如此陷入混乱与黑暗的世界中,为我们、为教会、为人类尚能见到光明的迹象。」于是「时代讯号」的名称便由他开始引用出来了。老实说,可能在教宗用此名称时,许多重要的因素与神学反省,还未完全清晰与明确,有待继续发展,不过「时代讯号」名称本身,早在玛窦福音16:1—4中出现。
    玛窦福音第十六章第一节到第四节是这样的:「法利塞人和撒杜塞人,为了试探耶稣,前来求他显一个来自天上的征兆。耶稣回答他们说:“到了晚上,你们说:天色发红、必要放晴。早上,天色又红又黑,你们说:今日必有风雨;你们知道辨别天象,却不能辨别时期的征兆。邪恶淫乱的世代要求征兆,除了约纳先知的征兆以外,不会给它任何的征兆。”」「时期的征兆」即我们现在所翻译的「时代讯号」。
耶稣责斥当时人能辨别自然界的讯号,而不会认识天主在历史中的讯号。耶稣所说的“时代讯号”显然即指他自己、他的宣讲和他的行动。在他的宣讲和行动中,在这些“时代讯号”中,人应辨别
+173+
天主的国已经来临了。所以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在「时代讯号」的名称下,呼吁教会分辨天主在当代历史中的救恩行动。不过,由于教宗的应用,这名词便成了大家应用与研究的对象了。
2、梵二大公会议对「时代讯号」的应用
    在第二届梵蒂冈大公会议中,多次应用「时代讯号」一词,现在把最重要的为大家举出来。大公会议的文献不只要求教会认出「时代讯号」,而且一般的信友也应当在他们的生活范围中认出「时代讯号」。现在先把可能最重要的一段话提出,这是在「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第四号中。教会历来执行其使命的作风,是一面检讨时代局势(即「时代讯号」),一面在福音神光下,替人类解释真理,并以适合各时代的方式,解答人们永久的疑问,即现世及来生的意义,和今生与来世间的关系。」我们知道牧职宪章分为两大部份,第一部份整体的描述现代世界,第二部份分述世界的每一问题:家庭问题、社会问题等等。我们刚才所读的就是第一部份的重点。教会若要执行它的使命,必须在时代中认清最重要的讯号:属于人心灵的、属于人团体的、属于人类历史的讯号。然后在福音的光照下,来说明一切讯号的意义:有的可能出自人心最为真实的渴望,有的可能出自罪恶的倾向。教会根据它的认识,而提出自己先知性的语言与行动。以上一段话,我认为可能在整个大公会议文件中,「时代讯号」应用得最为重要的了。
其次,在另外一个文件「司铎职务与生活法令」的第九号中,「时代讯号」又出现。这段话要求神父们「欣然聆听信友的意见,友爱地考虑他们的期望,承认他们在人类活动的各种领域中,所有的经验与专长,好能和他们一起辨别时代的征兆。」这里要求神父和教友一起辨别“时代讯号”这是
+174+
为什么呢?因为所谓「时代讯号」,并不限于教会的环境内,而是在整个世界中间。教友们生活在世界的每一个领域中:政治、经济、社会的领域中,他们在这些领域中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作为基督徒,他们也该在这些事情上分辨「时代讯号」,认出天主的救恩。大公会议要求神父联合教友根据信仰的经验,一起在世界的许多事件上看出救恩史的意义。
    最后,「教友传教法令」第十四号第三段:「在我们这个时代所有的特征中(即「时代讯号」),特别值得提出的一点,便是正在滋长中而且无法阻挠的一种各民族休戚相关的意识,教友传教的责任便是把这种意识努力加以推进,并将这种意识化为诚挚真实的兄弟情素。」这里告诉我们在历史的层面上、现象上,大家看到的就是人跟人彼此之间天天在一起,你要也好,不要也好,经过今天的交通工具、大众传播工具,人跟人事实上是联结一起。不过这只是时代中间的一事件,大公会议却说,教友应在这事件中看出信仰的要求。他们以基督徒的身份,要促进人跟人之间彼此更深的关系,提升为兄弟的情愫。
    以上我们把梵二文件有关「时代讯号」的重要思提供出来,当然还有其它材料,不过不必再去分别注意。
3.「时代讯号」的确定意义 
虽然教宗若望二十三把这个名称提出来了,我们在圣经中也看到这个名称,同时大公会议也多次应用过它,我们还当把「时代讯号」真正的意义比较确切地提出来,这是现在要讲的第三段。多次,一个圣经名称,甚至于一个教会文件的名称,应该用神学的分析把它重要的因素提出来。我们研究
+175+
「时代讯号」也该如此,才能分辨「时代讯号」。那么「时代讯号」究竟含有什么确切的意义呢?
    所谓「时代讯号」,它首先应当是在人类历史中、或在某一地区的历史中的一个相当重大的事件。所以我们每天早上起来,刷牙、洗脸,晚上上床睡觉,这些事牵涉不到什么「时代讯号」。「时代讯号」按照经验来说应当是重要事件。这是大家注意,大家关心的事。不过如果事件本身,只由历史观察,即使重要,也不过是历史上的事件,不是我们所讲的「时代讯号」。只有当历史上的重要事件,经过教会团体的信仰意识,提升到救恩史平面时,才开始有分辨「时代讯号」的工作。基督徒相信,人类历史同时是救恩史,我们相信:天主早已在耶稣基督的生命中进到历史中了。我们没有一个抽象的、跟救恩无关的历史,我们有的历史事实上含有天主的行动,天主的计划,事实上是天主救人的历史——救恩史。因此,历史中一个重大事件产生了,教会不能不在救恩史的角度下了解,追问这个重大事件的意义。它应该在其意识中,探讨与分辨;所谓探讨与分辨,不是历史家身份,而是信仰团体的身份。通过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教会省察究竟它导致救恩生活什么方向,究竟是否要求人类生命的悔改,究竟是否含有天主的要求。
所以,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必须进入救恩史的层面上,经过教会的探讨;当教会的信仰意识,看出这是救恩史上重大的事件,并讲出在这件事上天主和我们人的关系时,我们才开始称这个重大事件为「时代讯号」,因为此时这个事件成为救恩记号,指出天主跟人的关系。时代讯号的分辨是教会先知性的任务,教会在时代讯号中,有时看出历史事件是天主爱人的伟大工程,常人所看不出来的,教会在信仰中能够肯定。有时另一事件,教会能够指出是人对天主的不忠、对天主的抗拒。先知对时代说出天主的判断:教会分辨「时代讯号」,因此表达自己先知的言语与行动。
+176+
    现在以一个清楚的例子,使大家看教会怎样分辨时代讯号。在梵二「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的第一部份里,教会首先把我们今天时代中的重要事件分析一下,分析得很长,我简单的提出来:(1)我们今天时代中间有着很快的变化,因此影响到个人与团体;在文化、社会以及宗教方面都有显著的变化。(2)科技进步,但是人类却无法由完全控制自己创造的东西。(3)财富不断的在增加,可是,同时在这个世界上贫穷的人愈来愈多,贫富差距愈来愈大。(4)我们今天大家肯定自由与平等,可是另一方面,今天时代中充满新的奴役。(5)世界上有一切的物质幸福,人要有的都有了,可是在精神上有着很大的空虚……。在第一部份中还有其它很长历史事件的分析,但这还不叫做「时代讯号」。一旦教会自己在信仰的光照下,透过这些事件,在救恩史的角度下,指出人的自私和有罪、人的精神有限,肯定耶稣基督是历史的开始与终结,在她身上才能解决人类问题,这时,历史事件成为「时代讯号」。在这讯号下,教会表达先知性的言语与行动,它说人有罪、说人自私,它说耶稣是解决人类的枢纽。
    以上的介绍相当简单,我愿意大家看出:所谓「时代讯号」是根据信仰经验,在福音的光照下,在重要事件中看出天主跟人的关系,因而导致先知任务的实行。譬如:在台湾的历史中,能够实际上发生相当重要的事件,可是不一定我们的教会能因此完成其先知任务。它必须在那些事件中看出「讯号」来,才能够根据信仰有所表示。不过教会实在有这个使命,教会是为了世界。假若在四周真的发生大家都认为重要的事件,大家都牵涉在内的事件,它使有责任分辨「时代讯号」,不能不讲先期性的言语。
经过以上三点说明,可知「时代讯号」并不只是我们所观察的现象,更不只是社会调查提出的现象。教会中「时代讯号」一词,至少包括几个重要因素,就是:在人类历史现象中,有许多重大的事
+177+
件发生,这时,教会应辨别天主在这个时代,这些事件上要求些什么。教会回到天主的启示和历代的训导上;回到信仰经验中分辨,天主透过这些事件,为教会、为人类的讯息。所以,时代讯号是透过教会的信仰经验,在重大事件中明白辨认出的天主旨意。一般而论,社会现象的意义是模棱两可的。对一件事能有不同的见解,无神主义者与唯物主义者有自己的注解,教会面对社会现象,则是根据天主的启示和自己的信仰经验来分辨。
总之,时代讯号并非社会调查,后者只是提供教会分辨讯号的资料而已。教会根据讯号,宣践它训导的使命。实际上,一九八O年世界主教会议中,主教们就作了一个分锵,因此教宗在他的劝喻中给信仰指出现代人对婚姻与家庭积极与消极的因素来。他说「今天人类对婚姻与家庭,注意的是个人的自由;度婚姻生活者,更是注意夫妇间的交往,及相爱的表达,并重视和提升婚姻生活的品质。今日社会,对妇女地位也特别地重视。同时,现代的家庭对生育、教育都有积极的计划,就是以自己的理性及信仰光照下,预先计划家庭的未来。最后,家庭与家庭彼此沟通,在物质与精神层面上互助。当代教会也特别注意家庭牧灵。」同样的,教会透过社会调查指出相当消极的因素:就是说「现代家庭对婚姻的价值观,基本上受到骚扰。尤其是夫妇间相当不正确的独立概念。父母在子女前的权威也受到严重的挑战,甚至产生不正确的概念。父母很难把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传给子女。另外,还有离婚、堕胎、人工节育……等问题。」教宗在文件第七号指出「今日天主教会内,也有相当严重的家庭问题,比如信友离婚率提高,重婚率增加;有些信友忽略在教会内领受婚配圣事,他们只举行一般的婚礼;有些信友虽在教堂行婚礼,但动机不很纯正。另外,信友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念被混淆,愈来愈不按福音的标准生活……」
+178+
   社会调查并不是时代讯号,那么怎能与「信仰意识」(Sense of faith)有关系呢?
   信仰意识更是属于神学性的字汇,在教会中早已应用,梵二大公会议的教会宪章,特别加以注意。教会宪章第十二号这样说明信仰意识:「信友的全体由圣神领受了傅油(参阅若壹二20,27),在信仰上不能错误;几时『从主教们直到最后一位信友』,对信仰及道德问题,表示其普遍的同意,就等于靠着全体教民的信德的超性意识,而流露这一〔不能错误的〕特质。天主的子民靠着这种由真理之神所启发的信仰意识,在〔教会的〕训导当局领导之下,拳拳服膺,其所接受者,已不是人的语言,而是真天主之言;他们不能缺损地遵从传与圣徒的信仰,以正确判断力更深刻地去体会,并以生活更完美地付诸实行。」
社会调查资料就是信仰意识吗?与信仰意识有什么关系?教宗自己在文件中指出「所谓信仰意识……,并非是社会调查,也不是一些统计数字,而更是整个教会在真理、在信仰中的一个经验。」通常,社会调查从来不问:「这是你相信的吗?」或是「这是你的信仰吗?」他们只问:「对这问题你讲些什么?你有什么意见?」社会调查并不要求人认真进到自己信仰经验中。总之,即使在基督徒中所得的调查资料,最多只可称为「基督信友的意识」,而不是「信仰意识」。信仰意识是神学名称,简言之,它是来自天主圣神的推动,在人生活经验中所作的信仰肯定。一般调查根本不能满足信仰意识的条件。
 
(三) 社会调查对于性、爱、婚姻与家庭在牧灵方面的贡献
既然那些资料不能称为「时代讯号」,也非「信仰意识」。那么,社会调查对教会有何贡献呢?
+179+
它把这些现象搁在一旁,完全不理吗?那也不是。其实,教宗的整个文件与世界主教大会都说面对这些资料,教会深感痛苦与焦虑。教会依据这些现象,要进入信友的婚姻与家庭生活中,与信友们一起在信仰的光照下,谋求解决的方法,与他们一起肩负重担,减轻重轭。因此,社会调查对教会的牧灵有很重要的贡献;教会根据资料发掘缘由,具体构思牧灵措施。实际上,教宗在劝谕中已提出一些根源的问题。,或许在台湾地方教会背景中,可用来作一反省。他说「在这些社会调查统计下,我们看出自由概念受到歪曲。」今天人们容易误解真正的自由,尤其滥用自由。真理导致人自由,可是今天高唱的自由并不实践天主启示的真理。多时,人们提出婚姻、家庭的自由,还不是为满足个人的需求?此外,教宗根据各地有关的资料,也指出导致婚姻与家庭日趋走下坡的缘由。例如,在第三世界中,还有许多穷人缺乏生活最基本的必需品、住所、食物、工作……。实际上,这种种正导致他们的婚姻与家庭的不和谐。另外,在物质富裕的社会中,因为过度富有,反而带给人内心的不安全、缺爱、惧怕……这些都是导致婚姻与家庭生活破裂的因素。另一方面,在富裕的社会中,人只谋求享乐;不再表现「慷慨」、「牺牲」、「勇敢」、「真正面对困难的勇气」。所以社会调查有助于教会发掘当代婚姻与家庭生活困扰的来源,因而计划改灵工作。
我们在这次演讲中,看到教会当局怎样面对许多来自社会调查有关性、爱、婚姻与家庭的意见:它一方面肯定训导的基础是信仰与传承;另一方面,慎重研讨这些资料,因而对自己的信仰与传承深入反省,同时指导牧灵措置。教会训导的态度应该是这次神学研习会的指南。
+180+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