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53号

尽付须臾悦父心


 

尽付须臾悦父心

                          ——基督生活基础蠡测

      

                 

         

小学毕业那年,在听道理准备受洗时,神父讲了这样的一个小故事。圣奥斯定很想了解天主圣三的究竟,想了很多很多,但仍是深感不解。一天他到海滨去散步,同时仍在不断苦思追问:究竟如何一体又是三位?无意中看到一个小孩在海边玩水,用贝壳把海水舀到他在沙滩上挖的一个小洞里。奥斯定看他这样不停地来回取水,不禁奇怪地问他:「你为什么这样不停地舀水?」小孩说:「我想把海水都放进这个小洞里。」「那怎么可能?」小孩回答说:「一个人想完全了解天主圣三可能吗?」小孩随就不见了,奥斯定也恍然大悟。故事的意义自然是:圣三的奥迹人无法完全了解。但这故事出自何处,现在我依然是不知道;猜想是后人因见圣奥斯定对圣三奥迹所用的精辟妙喻,有「感」而发,编成了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不仅对看不见的天主会令人感到神妙莫测,就是对「人」不是有时也有深奥难明的感觉吗?但基督既以人的方式揭示了神的奥秘,他登不是以「身」作则,使我们能在此看出并寻获人心最深的向往与满足?尽管我们各方面都非常有限,但基督「成人」的事实,就是要我们能对他有更多的了解与体验。本文就尝试着用我们现有的小小工具,来对这「天人合一」的生活传真,来作一次基本的探测与分享。全文分两部分,其纲要如下:

397

      

    蠡测的原则与工具

        (一)就事论事(二)「一见如人」(三)心同此理

    基督的生活基础

        (一)若望的体验与感受:父怀中的独生者—一父

                                的爱子

                              常作父所喜悦的——中

                                悦天父

                              及时完成天赋使命——

                                视死如归

        (二)对观福音的回响与共鸣:天父至上,全心信赖

                                  生命死亡,非他莫属

        (三)「为使众人都合而为一」:由父而来,渴望人皆「有父」

甘作羔羊,显示四海同根

     

          一、合测的原则与工具

蠡测依词典的解释是:蠡,部瓢也(一种葫芦之一半);以合测海,喻以浅见揣度。论语中记述颜渊对老师其人其道之感受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子罕第九);另一位弟子端木赐(子贡)对老师也颇有同感,他告诉齐景公说:「臣之事仲尼,譬犹渴操壶构,就江海而饮之,腹满而去,又安知江海之深乎?」(韩诗外传)。葫瓢、壶构、或贝壳,如用来测量江海,自然是「不成比例」;但对人的饮用来说,虽然十分微小简陋,仍不失为很实用,有效的工具。对古

398

圣先师—一孔子之为人,已令人感到莫测高深,对「天人合一」的基督,自然会使人更难以了解,不是吗?但基督在其生活中完全与「人」打成一片,尽量避免神秘、玄妙;处处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使人对他的所言所行更能易于领悟。现在我们利用手边的简陋工具,来探测其「天人合一」之浩然胸怀,虽然仍是十足地以合测海,微不足道;但对我们心灵的「饮用」而言,很可能也会给我们带来腹满而止的充实、满足与喜乐。下面就先介绍一下我们使用的「葫瓢」。

    就事论事

我们使用的主要工具和依据,就是现有的福音记载,特别是若望的回忆与记述。在使用中我们只作最少的肯定,就是照现有的福音所载,经历代学者考证与注释,确实显示基督处世为人的心胸与形貌;就如论语在中国文化的传承中,相当清楚地描述了先师孔子的生活言行,使我们藉此描述即可「想见其为人」,这里我们不必像某些特别「认真」的西方圣经学者,一定要分清哪些是基督「一字一句」所说的话(就如照录音带抄写下来一样),哪些是福音作者的回忆与感受;好像只有那些「照录不误」的话才能显示基督的真面貌,其它一切既是弟子们的传述,那就不足凭信了。东方文化传统比较圆融;就以对论语的考证、校释来说,其主要目的是保存孔子的教训与精神;就是该书中有些、甚或全是弟子们的回忆与传述,也不致那么影响先师的训诲真谛,使我们无法再认出「儒家精神」的庐山真面目。对福音的考证、校释、与传承,如果与论语相比,实在是要详实、严谨、可靠得多;所以为我们这里,可说已是「供过于求」——只要这些记述能传达基督的训诲与心情,使我们能藉此以「想见其为人」就足够了,其它暂不多问。

399

    (二)「一见如人」

福音中显示的基督,对其本人来说,其成长过程一如常人,没有什么传奇事件或神妙不凡。就如舜之「孝感动天一一象为之耕,鸟为之耘」;释达牟尼生下不久便能「七步莲花」;妈祖自幼不凡,十六岁时「由神人获得铜符」,二十三岁即「登高升天」等。福音外传中有此种类似故事;比如基督小时候与其它小孩子一起用泥巴捏小鸟玩,其它小朋友做的小鸟都放在地上,但小耶稣向自己做好的泥鸟轻轻一吹,小岛就飞上天空去了。这些外传在教会传承中,统统为伪经——虚构的故事,不足采信。由此教会传承——排除传奇、肯定基督除了罪过,他度过和我们一样的生活,我们不难想见,他的身心发展与成长,和我们一般人所经过的阶段与过程,没有什么特殊的不同。一般心理发展告诉我们,婴儿期以及儿童期的家庭背景,对一个人身心的成长,有非常深远、重大的影响,甚至终生都无法改变。在家庭背景中,最重要的自然是父母;一般来说,母亲的影响尤其深、大。基督是其母亲的独生子,照一般的儿童发展来看,母亲对他的影响一定是很大很深,不是吗?从这「母子情深」的关系来看,我觉得更容易使我们了解,基督对许多人地事物的不同反应和心情。比如路加记载的耶稣童年事件(路24152);每次读到或听到,十二岁的童年耶稣反问母亲「你们为什么找我?……」时,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基督一定很爱母亲;这最完美的母亲一定也不会溺爱独子而把他宠坏;但是基督的答复,对一个好久都在焦急寻找他的母亲来说,不是很「伤心」难听的话吗?我很久都有这「大惑不解」的感觉,而一般的圣经注释(大都是说,基督在此表示自己是天主子,他对天父的任务远超过他对任何受造物的关系),尤其是以中国文化的心情来体会,都不免使人觉得这似乎多少总有

400

些「不近人情」。但如以「母子情深」的心理去体会,那就有别洞天。

圣母怀孕生子,完全是由于她对上主的无条件信赖,「照你的话成就」;她对其独子的抚爱,也不能不是全「心」贯注。在母子连心的如此深情中,小耶稣自然在母怀中,就深深体会到了母亲对天父的心情——无条件的信赖,常是「照你的话成就」。随着年龄的增长,圣母一定藉着儿歌、咏赞、庆节等不同的方式和机会,慢慢教小耶稣敬拜上主,全心作他喜爱的孩子;同时也让智慧日增的独子,确实知道若瑟只是养父,不是其生身之父,而其真正父亲乃是上主天父。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中,童年的基督已耳懦目染地养成了「天父至上」的基本心情,建立了「以心神、以真理来朝拜父」的生活基督。满十二岁,是犹太儿童的「成丁」之年,他们的兴奋与欣喜不难想见。基督十二岁时,同父母亲友,像往常一样,一起去京城过节;但为一个年届「成了」的儿童,能在这样隆重欢乐的庆节上,同大人一起聆听法律和先知—一开始尽遵守上主法律的责任,一定会觉得特别兴奋、新鲜、快乐,不是吗?而圣母和若瑟找不到孩子的焦急,似乎更容易体会:一方面是基督从小就没有让他们这样担过心,而现在忽然不见了,这是他们从来「想不到」的事;另一方面是圣母对独生子的心情,一两天都还找不到,自然别有一番「母子情深」的焦急和痛苦。基督对母亲的答复,正充分表达了一个孩子「成丁——守法」的兴奋和热情,同时也是独子对母亲的特有深情与惊奇。他好像在给母亲说:「你不是从小就教我心寄文家、常作他喜欢的事吗?现在在这成丁之年,我全心在上主殿里聆听法律和先知,你们不是一定会知道的吗?」当然,「天下父母心」,尤其是独子之母的心,为她这总是「想不到——很难懂」的事;但在其独子的深情目光中,她马上感觉到,那股儿童成丁的兴奋和怎么会不知道「他应在上主殿里」的惊奇。在他们一起高兴回家的路上,圣母一定不断反复思索,惊奇不止:十二

401

岁的孩子已像「小大人」,对上主天父的事已是如此热情!……

    (三)心同此理

    基督的成长和生活既是处处「一见如人」,他的宣讲、教导也是充满着「人」的真情和体验,散发着人性的温暖和谐。他的比喻题材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大家共有的生活经验:如撒种、旁草、酵母、芥子、撒网捕鱼、善牧、亡羊等。对大自然的观察与欣赏,充分流露出他对故乡纳匝肋的乡土亲情,绝不以「纳匝助人」为耻。他要人「仰观天空的飞鸟,俯察田间的百合」,多么容易令人想到,他小时候跑在田地里去采这些野花,惊奇地瞻望着在他面前不断飞起的小鸟。他用这些最平凡的事物,讲明生命根源的最深道理,充分显示了  「深人浅出——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完美境界。他以「人」的各种方式,尽其所能地传达、显示了「神」的奥秘——「从来没有人见过天主,只有那在父怀中的独生者,给我们详述了」(若118)。就如先师孔子能坦然告诉弟子们,一切都与他们分享,毫无隐瞒——「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述而第七);同样,基督对其心爱的小团体,更是开怀畅谈,分享了一切:「凡我从父那里听来的一切,都显示给你们了」(若1515)。孔子恳切告诉生性好强的仲由(子路),只有面对真实才能获得真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第二);基督也以面对真实来说明内心真识的重要:「我们知道的,我们才讲论;我们见过的,我们才作证;而你们却不接受我们的见证。……我若说我不认识他,我便像你们一样,是个撒谎者;但是我认识地,也遵守他的话」(若311855)。

福音中所表达的基督之心,是一颗充满「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是「人」皆有之,

402

但却充分实现了「天人合一」的终极完美,达成了人心能有的最深向往与终极圆满。他怜悯群众,「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像没有牧人的羊」;他治愈一切疾苦,使人恢复人性原有的尊严和自由;他无条件地给与,叫人不要宣扬,但受惠者却越发传扬出去:他所做的一切都好——使聋子听见,哑吧说话,盲者复明,瘸子行走,贫穷人获得喜讯;违反对他的人也为其良善、真诚所震撼:「从来没有人如此讲话,像这人讲话一样!」(若746)福音中的基督言行所以能「动人」,就是因为这一切都是在「直指人心」,处处激发人性的开展与提升,使「仁者心自动」——只要反身而诚,自可不言而喻。福音作者将老师之「述而不作」编辑成册,一方面自然是为了宣讲上的需要,使这「天人合一」的好消息能保持完整并广为流传:但同时也是作者的亲身体验,有感于「心」而整理书写了下来——「这些所记录的,是为使你们相信基督是天主子;并使你们相信的人,也因为他而成为天主的子女(参阅若二十:3031;一:1213)。他们所分享的感受,我们也不能不用个心」去体会;因为基督所显示的人之天性与向往,正是「道在人心——天国就在你们心里」:每人都有此天赋之理,可以反求诸己而「心」照莫宣,不言而喻。反之,如果心不在,那就是再好的「道、理」,也仍锋是讲不通,无法理喻,不是吗?下面就依据福音的记述来探测、体验一下其中所显示的基督生活基础。

          二、基督的生活基础

这里所说的生活基础,就如以前曾分享过的(参阅神学论集50),不只是对「价值体系」的内在肯定,而更是有与此价值肯定密切配合的「行动原则」,使整个生活和行动,因此  「内外一致」而显得朝气蓬勃,充满活力。这样的生活基础,在福音的记述中,特别是依照「主所爱的那个门徒」的体验,

403

在他心爱的老师——基督身上,显示得非常清楚、具体、坚强、感人。现在我们先就若望福音来「看看」基督的生活基础究竟是什么,然后再以对观福音的记述来从旁加以印证。

            若望的体验与感受

    父怀中的独生者——父的爱子

    「靠在基督怀中」的这个弟子,经过多年的生活反省与体验,才慢慢把他「亲自所见、所闻、以及亲手所接触过生命之言」的种种感受,整理记录下来。从他留下的资料中,我们很容易可以看出,他完全无心于理论的讲述,而是分享他对老师的具体生活言行的体认与领悟。若望没有记载基督受洗,但由洗者若翰的话,「我看见圣神仿佛鸽子从天降下,停在他身上」来体会(参阅若132-34),自然就会令人想到对观福音中那来自天上的声音,「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不是吗?他心爱的师傅自称「人子」,但这出身于纳匝肋的人子就是「父怀中的独生者——天主子」(参阅若二:14-1843-51)。而且是以其具体生活与行动,随时显示出地确是「父的爱子」,绝非空有这些美丽的名号而已。他对父的地方——圣殿,从小就满怀爱火与热忱;成年而立之后,他同弟子们一起上京去过逾越节时,把在殿院里做买卖的人及其所卖的牛羊鸽子等,很痛心地一并赶出殿院:「把这些东西拿出去,不要使我父的殿宇成为商场!」(参阅着21317

他是父的独生子,但他渴望所有的人都能成为天父的子女,不分阶级、地位、年龄、性别、种族等任何不同,完全一视同「人」。他给「年高望重」的尼苛德摩说明:人必须由水和圣神而重生——

404

成为无父的子女,才能进入天主的国(参阅着3115)。他对一个生活很不检点,又毫不客气地拒绝给他喝口井水的撒玛黎雅人,表现出无条件的接纳和重视,温和而亲切地和他交谈,最后把「生命活水」分送给他,引他「以心神、以真理去朝拜父」(参阅着四126)。一个已瘫痪了三十八年的病人,在人间已没有什么痊愈的希望,基督在安息日上主动地去接近他,使他痊愈——更带给他心灵上的治愈,使他也能成为天父的子女。虽然因此而遭受到犹太显要们的嫉恨与迫害,但这「父的爱子」依然乐此不疲:「我父到现在一直工作,我也应该工作」(参阅若5118)。对基督如何随时随地引人成为天父的子女,下面还会特别提出,这里就暂不另赘,好能更集中心力,多「看」一下他如何以「中悦天父」来肯定、显示他是父的爱子,来宣扬、光荣父的令名。

    常作父所喜悦的——中悦天父

撒玛黎雅妇人得到「生命活水」之后,高兴得连水罐也忘了在井旁,就跑回镇上去报告好消息;这其间门徒们请师傅用饭,他满心喜乐地回答说:「我已有食物吃,那是你们所不知道的一我的食物就是承行派遣我来者的旨意,完成他的工程」(参阅若42738)。他对不肯接纳他的犹太同胞,虽然感到非常痛心,但时常利用各种机会来开导他们,希望他们终能有所了悟:「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听我的话,相信派遣我来者的,便有永生,不受审判,而已出死人生。……父怎样告诉我,我就怎样审判,所以我的审判是正义的;因为我不寻求我的旨意,而只寻求那派遣我来者的旨意」(参阅若51930)。若望在记述增饼奇迹之后(五千多群众都吃得饱饱的),随即指出基督热切寻找他的民众,讲述了更重要的食粮:「你们不要为那可损坏的食粮劳碌,而要为那存留到永生的食粮劳碌,

405

即人子所要赐给你们的……我就是生命的食粮;到我这里来的,永不会饥饿……因为我从天降下,不是为执行我的旨意。而是为执行那派遣我来者的旨意」(参阅着62240)。

    从基督的这些言行中,我们不难看出,他整个生活的中心,就是承行派遣地来者的旨意——完成他确切体验到的  「天赋使命」。若望第七章记述基督于帐棚节(犹太人的国庆与感恩的大节日,一连庆祝八天),去首都耶路撒冷参加庆典;在这热闹而隆重的庆祝礼仪中,他的真诚言行引起了截然不同的回响与反应。心地单纯的一般群众,大都深受感动,觉得他就是「要来的那一位」;而政治宗教方面的首领与显要,却大都以为他是个危险人物——「煽惑民众」,应该及早把他除掉。虽然在此有生命危险的情形下,基督依然是「放胆讲论」,强调他是由父而来,其所言所行,都是派遣地来者的教训与旨意(参阅若71430)。第八章里的辩论——基督和不肯接受他的犹太同胞间的「热烈交谈」,一方面很清楚地显示出,他对自己同胞的那份真诚与热情,不但得不到积极的回响与共鸣,反而越来越引起他们的敌视和接恨;另一方面是。基督更明确、更庄严地向他们宣示「父子一份的真实,就是为此必须要受死,他也甘心乐意。无所回避。这可使我们看出,基督的这股「视死如归」的浩然之气,其根源就是发自「父子同心一体」的真情挚爱:父的爱子——常作父所喜悦的。」当你们高举了人子以后,你们便知道我就是那一位。我由我自己不作什么;我所讲论的,都是依照父所教训我的。派遣我来者与我在一起,他没有留下我独自一个,因为我常作他所喜悦的事」(参阅若81230)。

    及时完成天赋使命——视死如归

若望第九章的主题是基督治好一个生来就瞎的乞丐,但其所以如此行事的「幕后动力」,仍是在

406

完成其天赋使命一一满全父的心愿:「趁着白天,我们应做派遣我来者的工作;黑夜来到,就没有人能工作了」(若94)。就如胎生的瞎子。「听」基督的话而到史罗亚(被派遣者)水池里去洗自己的眼睛,使他能完全恢复视觉而看到光明;同样,谁在这「由父所派遣者」内洗自己的心目——接受并相信基督的话,也一定会获得生命的光,使自己成为「光明之子」。反之,谁拒绝接受这「生命之光」,不听由父所派遣而来者的话,那就是自甘留居在黑暗中而与生命根源相隔绝。父所喜悦的正是要基督——他的爱子,向世界显示这生命之光,因而使盲目、迷失、生活在黑暗中的人们,能在其爱子内获得光明,成为无父的光明子女。在第十章中基督自比善牧和羊栈之门,为了羊群地肯甘心舍掉自己的生命——「这是我由父所接受的命令」(参阅若10121)。他愈加明确地表达出父子之间的一体情深,他是由「父所祝圣并派遣到世界上来——我与父原是一体」;他的所言所行都是在实现父的心愿,而这些具体事实。「你们必会会认出父在我内,我在父内」(同上2239)人为了宣示并保证这「父子一体」的生活事实,他不惜牺牲一切。

基督很清楚地意识到所面临的危险,他的弟子们也因看出这危险而不愿再去耶路撒冷;但他依然心安理得地上京去过节,继续做派遣地来者所喜悦的事:「白日不是有十二个时辰吗?人若在白日行路,就不会碰跌,因为看得见这世界的光。……我们的朋友拉匝禄睡着了,我要去叫醒他」(参阅若111-16)。他使已经埋葬四天,且已发臭的拉匝禄复活起来,彻底而完整地显示出他确是生命的主人——「他与父同是生命之源」,为使众人能相信并接受他确是由父而来,常在实行父的旨意。「父啊,我感谢你,因为你偏听了我。我本来知道你常常俯听我。但是我说这话,是为了四周站立的群众,

407

好叫他们相信是你派遣了我」(同上,1744)。这项亘古未有的惊人事迹,一方面是在彰显父的光荣——「一见这事就有许多人信了他」,但同时也因此而使那些反对他的政教显要,决心要除掉他:「从那一天起,他们就议决要杀害耶稣」(同上,4556)。最后一次进人京城时,群众热情地欢迎他,但他深知「人于受光荣的时辰」已到;他本能地感到心神烦乱,但他立即把一切都交托在父的手中:「父啊,救我脱离这时辰吧!但正是为此,我才到了这时辰。父啊,光荣你的名吧!(参阅若121236

基督面对痛苦和死亡时的沉重心情,若望用了这样的一句话来表达:「耶稣知道自己离开此世而回归父家的时刻已到;既然切爱世上属于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见若131)。他要为羊群甘心情愿合掉自己的生命,这是他由父所接受的命令(见若101418);残酷的痛苦死亡来到时,他坚定、镇静地走向来逮捕他的人:「我就是。」他拒绝弟子们的本能冲动和卫护,让他们安然离去:「把剑收入鞘内!父赐给我的杯,我岂能不喝吗?」(参阅若181-11)。在整个苦难过程中,他一直在实现「经上的话」——父对他所显示的心愿;断气前他能坦然呼出:「完成了!」随立即回到了父那里去——他永远是「父怀中的独生者」。不仅在整个一生,他是如此诚挚地表达了父子一体同心的无限深情,而且于复活后仍短暂留后人间的数周内,他依然是一心怀念天父:「你别拉住我不放,因为我还没有升到父那里去;你去到我的弟兄那里,告诉他们:我要升到我的父和你们的父那里去,到我的天主和你们的天主那里去」(参阅若20l18)。为他的小小羊群甘心会掉性命并再取回来后,复活的善牧很快就去看顾他心爱的弟子们,带给他们这世界所不能给的平安与喜乐,并把白己由父所领受的使命传授给他们:「愿你们平安!就如父派遣了我,我也同样派遣你们」(同上,19-23

408

一一派遣你们去结丰富长存的果实;使众人也能成为大父的子女,并在其爱子内合而为一,就如父与子是同心一体一样(参阅若 1517)。

            对观福音的回向与共鸣

    若望编写福音时,对观福音且已流传在基督团体中间。由以上所述,我们清楚看出,若望所显示的基督心情是:父的爱子—一常作父所喜悦的;而且是及时完成天赋使命,视死如归。现在如果把这「父子一体情深」的生活事实,也放在对观福音的记述中去印证,是否也会找到相似的回响或共鸣?是的,如果用「父子一体情深」的感受,来体会对观福音中有关「父子」的章节与记述的话,的确会令人感到「别有洞天」:一些好像是散落在各处的珠玉,藉此线索一下就珠连王接而缀成一件光耀夺目的「同心」宝饰。现在就以最简要的方式来收集一下这些「珠王」,同时也用已有的「金线」立即把它们连缀起来。为了收集上的方便,我们以玛窦为主,必要时再参照路、行以相互印证。

    天父至上,全心信赖

基督接受若翰的洗礼而开始其宣讲「天国来临」的公开生活,就在此时天父公开宣示:「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参阅玛31317)。父所宣示的,基督以行动来印证;他在面对诱惑和考验时,都是以「经上记载」——父的心愿,来排除迷惑而胜过考验(参阅玛41-11)。基督要他的弟子以及愿意跟随他的人,努力成为世界的光来光照他人,要以超越旧约的新精神,来显示他们真是天父的子女:「你们的光当在人前照耀,好使他们看到你们的善行,光荣你们的在天之父。……你们

409

一向听过:你应爱你的近人,恨你的仇人!我却对你们说:你们当爱你们的仇人,当为迫害你们的祈祷,好使你们成为你们在天之父的子女」(参阅玛514164348)。基督指出真正的禁食、祈祷、施舍,不是像伪君子所作的那样,设法在人前显出他们的「热诚」,而乃是默默地不为人知,一心转向天父:「但叫你那在暗中之父看见,他必要报答你」(参阅玛6161618)。

在口常生活中,我们都体验过「诚于中,形于外」的吸引,使人衷心感动:至于「心口不合」的言行,不管是修饰得多么美丽动听,我们也知道那终究是枉费心机,无济于事。基督在他的生活中,唯一不能接受的也正是这「口是心非,虚伪谎骗」(参阅玛715I8231336)。他的生活言行完全把「真、诚」表达了出来;由所讲的道理更是他内心的生活体验,而不是特意编造的美丽言辞。如果我们以「言为心声」来体会、了解他对天父所说的一切,那就不难看到他这份诚于中、形于外的「父子深情」,充分印证了他所表达的心口合一的真实:「人心里充满什么,口里就说什么」(见玛1234)。所以在向天父祈祷时,他更愿我们以孺慕之心来投奔天父,就像他那样时常信赖天父一样:「你们祈祷时不要解呼叨叨,如同外邦人一样……因为你们的天父在你们求他以前,已知道你们需要什么」(参阅67-8)。他所教的那端祷词——天主经(见玛6913),把我们对大父应有的孺慕与信赖,表露无遗;而这正是他那「父子一体情深」的自然流露,不是吗?他的故乡纳匝肋是一个偏僻的小乡镇,他的木工生活,也是一需要卖力流汗才能维持温饱的生活;但从「信赖天父」那篇谈话中,我们可体会到,他是如何会欣赏大自然而「草食瓢饮,乐在其中」。对于「习惯」于为生活工作而紧张、担心、焦虑、恐惧的我们,这是多么不习惯,但又那么令人向往的一种放心、自由、喜乐、舒畅!「你们仰观天空的飞鸟,……你们的天父还是养活它们:你们不比它们更贵重吗?……你们

410

观察一下田间的百合,……连撒罗满在他极盛的荣华时代所技戴的,也不如这些花中的一朵。田里的野草今天还在,明天就投到炉中,天主尚且这样装饰,信心薄弱的人啊,何况你们呢?……你们的天父原晓得你们需要这一切。你们先该寻求天主的国和它的义德,这一切自会加给你们」(见玛62434)。

    生命死亡,非秘莫属

基督以「作父所喜悦的」来显示他是父的爱子,所以他能坦然说出,「不是凡向我说主啊!主啊!的人,就能进天国;而是那承行我在天之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天国」(见玛72123);谁以生活行动来中悦天父,他为基督就成为心同道合的至亲家人:「谁遵行我在天之父的旨意,他就是我的兄弟、姐妹、和母亲」(参阅玛124650)。看到他的单纯弟子们能接受、相信他(虽然在好多事上,他们当时还不懂得老师言行的真谛实意),基督就欢欣感谢天父:「父啊,天地的主宰,我称谢称!因为称将这些事瞒住了智慧和明达的人,而启示给小孩子」(参阅玛112527;路102122)。高兴时他立即感谢天父,面临痛苦死亡时他更是非父莫属。「我父,若是可能,就让这杯远离我吧!但不要照我,而要照你所愿意的」(参阅玛263646)。对天父的这份热诚与信赖,他也渴望跟随他的人也能同样体验得到,特别是在面对困难和考验时:「你们不要怕那杀害肉身而不能杀害灵魂的;……两只麻雀不是卖一个铜钱吗?但若没有你们天父的许可,它们中连一只也不会掉在地上。……你们比许多麻雀要贵重得多呢!你们小小羊群,不要害怕!因为你们的父喜欢把天国赐给你们」(参阅玛102633,路123234)。如果不是「父怀中的独生者」,谁能把荡子比喻中的那位「父」,

411

描述得那么慈祥感人?基督要我们无条件地接纳、宽恕自己的弟兄,就如天父那样接纳、宽恕我们一样(参阅玛182135);他不只是这样说,而是在受伤害不能再多的情形下——被钉在十字架上时,他无条件地宽恕那些钉死他的人:「父啊,宽恕他们吧!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见路233337)。他这样把父显示给人,完成了他的天赋使命之后,最后所说的一句话是:「父啊,我把我的灵魂交托在称手中」(同上46)。

    从以上所说的一切,我们不难看出,基督在其日常生活工作中,他的「心」常是与父同在,确切地意识到他是在为「谁」辛苦为「谁」忙——心有所寄,自然就平安、稳定、充满活力,不是吗?他的宣讲,也就是其具体生活的流露与写照,都是以父为中心:使父的名受显扬,使父的旨意能如愿以成。在顺利快乐时,他立即赞颂感谢天父;在困难考验中,他衷心肯定天父至上(其它如生活需要,人际热情以及世上的一切,都不能与此相提并论);在辩论作证时,他坚持父要他怎样他就怎样,绝不为个人利害而有辱使命;痛苦死亡来临,他把一切交托在父的手中,彻底活出了「视死如归」——从父那里来,再安然回到父那里去。人际经验告诉我们,当两人感情深厚、心灵相通时,一切都会显出相互关怀,不言而喻。基督如此时刻不离天父,其父子间之一体情深同心至爱,不是已超出语言文字所能表达的极限,而唯有「仁者心自动一一尽在不言中」了吗?

          「为使众人都合而为一」

    由父而来,渴望人皆「有父」

    基督的短短一生,所以能活得那么落实、稳定、充满活力,就是因为他「心」有所寄:知道「我是父的爱子」;时时「作父所喜悦的」——中悦天父。但他所作的一切,也就是父所喜悦的,就如上面已曾提及,不是别的,正是为使众人藉着这「由父所派遣者——称的爱子」,也能成为天父的钟爱子女。基督由父所接受的这项天赋使命,在路加福音里用「经上记载」来表达,显得尤其简明、具体、生动、有力(见路41621)。他的宣讲、治愈、接纳、宽恕,的确实现了他的使命:使贫穷人获得喜讯,使身心的「俘虏」获得释放,使官者复明,使劳苦和负重担者获得心灵的安息与自由。对基督的这些「治愈民间疾苦」,对观福音主要是以「宣报好消息」的方式来传述,但「靠在主怀中」的这个弟子,却在这些可见的  「事迹」以外、以下,更体会到其不可见的深远意义——「别有天地与人间」。就如从井水引到生命的活水,由饼鱼的饱饭来显示生命之粮的真实,藉胎生瞎子的复明使人能在「被派遣者」内获得生命之光等,都是显明的实例,不必多赘。所以基督的这些治愈、神迹,其目的是在「显示、作证」他确是由父而来——「自古以来从未听说:有人开了生来就是瞎子的眼睛。这人若不是由天主来的,他什么也不能作」(见若93233);对那些不肯接受他的犹太同胞,基督也多次恳切告诫,不要以「貌」取人(加利肋亚不会出先知——从纳匝肋还会出什么好东西?),而要打开心目,看看摆在眼前的事实:「就是我所行的这些工程为我作证:证明是父派遣了我。……你们纵然不肯信我,至少要信这些工作,如此你们必定认出父在我内。我在父内(参阅若53140,十3139)。

凡接受、相信他是由父而来——是父的爱子的,那这常  「与子同在」的父。也就把自己显示给这接受其爱子的人,使他也成为其心爱的子女。父在「人」间的获得光荣与显扬就在于此:人能以基督

413

所显示的父为父,能因这「父子情深」而感到尊荣与自豪,就如基督与父是那样一体情深,常以中悦天父为其最大的喜乐与满足一样。基督的整个生活、宣讲,对人来说,其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人「认识」父,并以成为这样一位父的子女为荣:「请看父赐给我们何等的爱情,使我们得称为天主的子女,而且我们也真是如此!(若一31)他这使人皆「有父」——成为天主子女的一片热忱,不仅是在建立人与天父之间的父子深情,同时也在推展出人与人之间的手足一体而同心共融;这份由衷的真诚与渴望,尤其是在他最后逾越晚餐之后的祈祷中,特别显得恳切动人:「父啊,愿众人都合而为一!愿他们在我们内合而为一,就如你在我内,我在称内,为叫世界相信是称派遣了我。我将称赐给我的光荣赐给了他们,为叫他们合而为一,就如我们原是一样」(参阅若 172026)。

    甘作羔羊,显示四海同根

基督不只是渴望人能成为天父的子女并合而为一,他更以「付出自己的生命,为大众作赎价」来奠定这合一、共融的稳固基础。若望在这方面的感受,可从他追究当年大司祭的「预言」这件事上看得清楚:「叫一个人替百姓死,以免全民族灭亡——不但为犹太民族,而且也是为使那四散的天主儿女都聚集归一」(参阅若114553)。基督在生活、宣讲中,已经把当时经师们所认为的「近人」(犹太民族),扩展为所有的人,特别包括犹太人所最轻视的撒玛黎雅人在内。就如上面已曾指出,基督那么亲切的接纳那个拒绝给他水喝的撒玛黎雅妇人,并把生命活水分送给她。在对观福音中,基督用一个善心的撒玛黎雅人来说明谁是近人,并告诉那个向他「质询」的法学士:「你去,也照样作吧!」(参阅路102537)——对当时的正统犹太人来说,撒玛黎雅人最下贱、最可耻,连外邦人都不

414

如(用一个很粗俗的词汇来表达的话,那就是「杂种」;犹太人视撒玛黎雅人为杂种,不屑一顾)。基督的弟子们,也曾由于撒玛黎雅人的「不客气」而怒从心起,想  「叫火自天降下,烧毁他们」;但师傅却趁机会把弟子们教训了一番,然后再去别的村庄另觅住处(参阅路95156)。

    基督为使这「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理想真能实现,他以言,更以「行」完成了一项非常艰苦,但是「非有不可」的生活事实:无条件的接纳和宽恕。人的本能是在感到受伤害时,立即加以反击和报复:由于彼此之间的怀疑、猜忌、仇恨,人际关系在许多方面是相互拼斗、摧残、毁灭!但基督在自己受伤害不能再多的时候,而且是在那些伤害他的人正欣喜若狂、尽情讥笑侮辱他的时候,无条件地宽恕了他们:「父啊,宽恕他们吧!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参阅路233343)。人间能有的真正和谐——四海同根的「大业」,由此而奠定了基础;人性也只有在这能彼此完全「放心」、自由、和平共处的气氛中,才能发挥出其原有的光辉,才能「尽性知天」而达到其「天人合一」的终极向往与圆满。反之,人与人之间如果没有这样真诚的接纳与宽恕,不管在外表上修饰得如何动听、感人,便不可能有真正持久的和谐与共存。此外,基督在其整个残酷之至的苦难过程中,真真实实地表现出是甘心为大众作代罪羔羊,视死如归;不仅没有任何仇恨与报复,而且就像七步诗中那「相煎何太急」的伤感与悲痛,也没有出现在他的痛苦之至的感受中——虽然其民族同胞,对他确实作到了「相煎至极」的地步。

                 

藉着我们能用的简陋「葫瓢」,特别是依据「主所爱的那个门徒」的记述,我们蠡测了基督的生

415

活基础,而所得的结果是:他的短短三十几岁的生命,特别是在其最后的两三年内,能显示出那么踏实、积极、乐「天」知「命」、视死如归,就是因为他完全心口合一地活出来了「父子一体情深」的真实——父的爱子,常作父所喜悦的(中悦天父)。而父所喜悦的,正是要人藉着这由他所派遣的爱子——接受听从他,也能成为他的钟爱子女。基督为完成这项天赋使命,甘心「付出自己的性命,为大众作赎价」;特别以无条件的接纳与宽恕,给分裂、仇恨、自相摧残的人类,打开了真正的和谐、共融、四海一家的门、路,并不断提供为实现此「四海同根共融」所需要的能源和力量。如果以中国固有文化之「心」来体会基督的心情(也就是他的整个生活基础),好像可以这样来表达:

      四海之内皆兄弟,甘作羔羊喻同根;

      人生自古谁无死?尽付须臾悦父心。

当然,对基督的浩然心怀来说,我们的葫瓢总是「又安知江海之深」呢?但对我们的饮用而言,似乎也达到了「腹满而止」,不是吗?但回顾教会的历史与成长,其所显示的基督面貌——生活基础,使人不能不感觉到,他的「成人」不只为某些民族,而是为所有的民族与文化。尤其是在梵二大公会议之后,对基督生活、使命,以及其「天人合一」之庐山真貌等各方面的探讨,更是「百花争放」,令人欣喜(诸如:存在基督论,过程基督论,超验基督论,宇宙终点基督论,解放基督论等;参阅神学论集2336374751)。这些各有千秋的  「基督画像」,可说正如西洋油画所描绘的基督一样,不论是写实、印象、或抽象,终究都是「西方像」,没有什么东方的神情与风韵。就如西方在

416

理智分析方面所表现的专、深、精、确,非常值得我们赞赏与学习;同样,东方文化在体验生命的圆融与和谐上,似乎也很可提供他人参考和分享。佛学经汉唐文化的孕育,才开出了禅的花朵;基督的好消息,不是也应以中国文化之「心」来表达,方能有中国基督面貌的「活」现吗?当然,这全貌之活现为期尚远。但其主要的几个线条似乎已隐约可见。如果要显得更清楚,那就需要更多致力于  「怀有基督所怀有的心情」的兄弟姐妹。大家共同用「心」去深深体会,日日不断地在「生活」上多多努力。

417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