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57号

台湾地方教会使命的再反省


 

   谷寒松

        前言

    这篇反省并无意建立一套完整的教会学,它不过表达笔者多年来参与台湾地方教会的发展,以及研究台湾生活品质实况之后,对教会的奥迹及使命所作的新反省,设法将基督徒的神学和活生生的台湾现实更密切地交融在一起。

    我们分两个步骤来讨论。首先简述不同模型的教会概念,但本文重点在于发挥近来渐渐形成的新模型、教会乃是一具真实生活品质的团体;其次,我们综合出两种不同教会传教使命神学,一方面尝试更深刻地由天主的普世救恩计划———创新和合一的圣爱——来看教会的存在意义,另一方面具体反观台湾教会当前的问题。

         不同模型的教会观

            1、教会——天主的子民

     教会宪章4:「普世教会就好像『一个在父及子及圣神的统一之下集合起来的民族』」。

465

②天主子民是「天主的国」临近的标记。

③天主子民是救恩的圣事,也就是说,「教会是与天主亲密结合,以及全人类彼此团结的记号和工具」(教会宪章1

④天主子民在天主之前及团体之中基本上是平等的,只有职务上的区别。与天主子民的本质要素相较之下,制度中的职位成为次要的问题、「这一个民族的资格是天主儿女的地位与自由,天主圣神住在他们心中如在圣殿内。这一个民族的法律是遵照基督爱我们的芳表而爱人的新诚命」(参阅若十三34)(教会宪章9

⑤天主子民的终极目标应是无远弗届,深入人类的历史,成为地上的盐和世上的光。教会不仅应致力于保存人心灵中与各民族的礼教文化中所蕴藏的美善,更能予以医治、提高而达于极致,使天主受光荣……人类得幸福。(教会宪章917

⑥天主子民是旅途中的百姓,在世界的迫害与天主的安慰之中继续前进,宣扬吾主的苦架而复活,直到他再度来临。(教会宪章8

⑦天主子民也可视为天主的家庭。根据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所发表的有关基督徒家庭在现代世界中的地位②,即已清楚提出基督徒家庭就是小型教会的观念(Ecclesia domestica),尤其是第49节及其诠释,值得我们参考深思。

如今「天主家庭」中又发展出另一种基层组织,且不断地在扩展中,就是所谓的「基督徒基层团体」,这是教会成为天主的家庭这一动势中「前途看好」的可喜现象。

466

          2 教会—基督的身体

①「基督身体这一图像的有机性色彩浓于社会性色彩:教会被喻为具有各种器官的人类身体,藉著内在基本动力,身体得以成长,自我修复,适应变化万端的各种需要。基督身体和任何自然生理组织不同之处,即在于它的神圣超越的生命动力。它就是所谓的圣神……视教会为基督身体的看法出自保禄,但是罗十二及格前十二所强调的是地方团体成员之间的团结、关注和同舟共济的情怀」(Dulles46

②「称教会为基督的身体,容易产生过于神化教会的流弊,它好似暗示教会既与它的「头」结合为一身体,则必立于「不可错误」之地,而这结合则成了生理及实体的结合;若圣神又被视为教会的生命动力,则教会的所有作为似又可以归为圣神的行动。如此则个体成员的责任与自由的重要性,更使得教会内(包括领导阶层在内)罪恶与过错变得不可思议。

由此观之,天主子民的观念较为确切,它充分表露了教会是人类团体在历史中的具体现实。(Dulles51

          3 教会—圣神的宫殿,神恩的团体

①由此角度观之,教会是一内具生生不已的独特生命动力的团体,此动力即是圣神。

②这内在创新动力显为多元的神恩,相互关照似建设爱的团体。

③真正神恩的团体必定深深意识到基督徒团体的有形组织(教宗、主教、司铎和信徒)。但它是

467

在复活主之圣神的自由氛围下接纳上述制度性的因素。

          4、教会——圣统制度性的团体

①教曾在此模型内被视为「完美的社会」,它不附属于任何组织,而自成一完整体系,无所缺憾(Dulles31)这种以社会来比拟教会的观点,有意强调教会具有一般社会必备的组织结构,于是它很容易(未必应如此)导向制度性的教会概念。换句话说,这种模型主要是由有形的组织,尤其是领导阶层的职权来界定教会。

②如此的教会自然偏向于使用权利(训导、圣化、管理)、财富和操纵的途径进行教务(本不应如此)。比利时主教 Emile De Smedt在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第一会期会使用三个词汇来形容这种教会观:圣职主义、法律主义和凯旋主义。自此,这三个字眼就在教会中盛行一时。

     制度性模型的教会观也有三个优点:

A、它强调赏罚严明的有形组织结构,能给予人安全感,它好似救恩的堡垒,能赏赐永生的福乐。

B、它强调现行组织与原始教会的延续性,于是将不稳定的现在和过去光辉的历史连接起来。当现代人正饱受未来的激荡时,这份宝藏给予动荡不安的世界中的教会相当的稳定性。

C、尤其在最近几年中,它为罗马教会保存了强烈的团体认同感(在传教区对台湾这小小的信仰团体也具有保护作用。可能台湾的非基督徒对教会的印象仍是一个组织严谨的国际性宗教组织,有相当庞大的西方势力撑腰,传播典型的西方信仰及思想方式。)

468

        5、教会——仆役——婢女型的服务团体

①这一模型的教会观较偏重于俗化、交谈,不再像以前与世界俨然对峙的姿态。所谓俗化的趋势是指教会视世界为神学反省的对象及场所,身居其中分辨时代的讯号;至于交谈的态度是指教会不再像以前只知用基督宗教传统(包括圣经在内)来批判当代世界,而是站在二者的交会点上致力于沟通协调的工作。

②仆役——婢女型的教会,随从耶稣的表率,与所有人一起同心协力。因耶稣当时会和天主的「贫穷百姓」密切生活在一起。不论何处,凡是在生活中和心灵深处经验到需要天主及其救恩的人民,都可算是天主的「贫穷百姓」。

   仆役性的教会愿意由百姓生活中揭开天主的人性面貌,也就是说「接受并敬畏天主不可言喻的一面,但专注于耶稣是一真实的人这一事实上,聆听祂、陪伴祂,就好像陪伴一个人一样」③。我们一旦分辨出天主的人性化的一面,自然会领悟到另一面神性的深奥难测。如此,反不易犯按自我形像捏造天主偶像的错误。

④仆役性的教会有意效法耶稣基督自我空虚的境界(斐二6-11)成为地上的盐和世界的光。这样的教会必须付出相当代价,牺牲一般稳定及严密的组织所能给予的安全感(其实,这安全保障可能也是因著自身的需要及权力的欲望所形成的,它绝非来自耶稣的表率。由人的眼光来看,耶稣当时并非生活在一个有安全保障的环境中)。

⑤这样的仆役性的教会将打开门户,尽其所能地为周遭的人们及团体服务(换句话说:一座整周

469

门窗紧闭的空教室,丝毫不能显示出教会是为周遭民众服务的机构)

⑥天主的婢女玛利亚(路一38)是仆役性教会的完美象征。

         6 教会—先知性的团体

①身为一个先知性的团体,教会承继了旧约先知的使命,尤其是先知的先知耶稣基督的使命。

②耶稣来到人群中由宣讲天主之国,因著祂整个人的临在,天主之国决定性地显形于人间,耶稣的时代背景、政治意味十分浓厚,祂所说的大概和我们大部分的人从小所听到的不同,祂并没有说:快抛开生活中黑暗的政治问题,致力于你内心的灵修革新,其他事情自然会顺遂如意。耶稣当时的人们生活在放贷者和税吏的控制和压迫之下,他们十分敏感于罗马掌权者的统治。我们可以猜测,耶稣年青时一定目睹过他的同胞被迅雷不及掩耳地捕捉弃市的情形。

③耶稣来到这样一个环境中宣讲一个基本是人世性的天国道理,祂必须答覆日常生活的许多现实问题。但耶稣的宣讲时常揭露了社会中不正义及迫害的本质,这是令当时权者难堪之事,而且祂并不太在意罗马的统治。祂向百姓宣讲的,不外是国家内在的隐忧:国内的压榨和党派的争斗,例如寄居在加里肋亚的外方流民和耶路撒冷当权势力之间的纷争,那些流民在耶路撒冷的当权者眼中不过是些卑劣的团体而已。

耶稣所宣讲的正义,有些是源自圣经中的先知及圣咏传统的思想,具有浓厚的团体色彩,也就是说:接纳那些因著罪过、麻疯、撒玛黎雅血统,不懂法律或其他任何原因而被遗弃的人们,使犹太成为一个在社会生活、文化传统和宗教信念上整合的真实团体。

470

如果天主是真实的主宰,也是独一无二的,那么,任何人若自行将人们划分成高下的等级,即是亵渎天主,这是正义的原始精义。故凡能接纳那里被遗弃者的人,才是真正认识天主并在人群中彰显天主临在的人。很多人认为若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能贫富均等,人间就太平无事了。但福音的看法却不同,富人得救的绊脚石并不在于他们的富有,穷人相形之下最穷的问题,而是在于这些财富带给富人某种错误的安全感,并形成一种极为排外性的小圈子。所以耶稣当时不只应解决穷人的问题,同时也应面对富人所面临的另一种型态的危机。

④宣讲这种天国之音,自然会引起误解及敌视。当人们不接受真理,又拒绝正义时,我们应该如何?这是真正的难题。我们一般人的解决方法是聚集雄厚的武力,募兵聚众,引进精良的枪械;总以为当大军长驱直入时,他们就会接受真理了;耶稣所采取的方法却截然不同,秘孤注一掷,完全信赖祂的讯息中的真理本身的力量,而且祂深信人的心灵迟早会认识这真理的。

⑤耶稣在敌视之下仍勇往直前,最后落得与百姓共患难及为百姓牺牲的下场。早期教会亦步亦趋地跟随祂的脚步,成为「先知、殉道者」的教会,是这种精神终于由内部撤底改造了罗马帝国。

⑥在耶稣的芳表之下,我们不禁扪心自问:台湾的地方教会是否称得上是一个先知性的教会?

A、在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至上的意识型态之下,我们采取什么态度?

      ——我们面对当前的经济发展主义可能带给国人的遗害,会否努力地传播教会的用「社会观」?

      ——教会曾否针对人性尊严、人权和社会正义作过建设性的批判?我们会为飘流各方的工人

471

             做了什么?我们的牧灵方法是否能实际配合工人的环境?我们教会当前的传教组织,尤其是堂区体制是否足以应对台湾急速工业化及都市化的挑战?

B、天主教会对当前政治局势所隐含的意识型态,曾发表过什么声明?

   ——在深切意识到我们当前仍在备战及戒严法之下,我们是否仍敢表达我们的立场:不断促使台湾政治更注重全台湾福祉、正义和秩序三者的协调?

   ——当许多人眼见台湾危机重重,而逃往国外时,教会会否扮演「希望的先知」这角色?不少天主教信徒不也是一样想尽办法为自己的家庭到国外去寻找庇护及安全感吗?

          ——天主教会会否为了自由地行使它先知性的使命而谨慎地与当前政治组织的关系保持某种超然态度?这种态度并无碍于我们对国家的忠贞,甚至可以说:这种超然和建设性的批判态度,正是表达了基督徒对自己国家政府的真实关爱。

C、教会在文化的领域中是否扮演了先知性的角色?

               我们正面对一个弥漫着狭隘的人文主义思潮的社会,它的两个源流是:一、科学至上的意识型态,另一个则来自新儒学的某些流派。科学至上的意识型态是奉西方科学为新中国的救主,他们相信科学万能,即是以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的神圣世界,并且否定其他的超越层面;至于新儒学的某些流派则确信,任何宗教信念并不能算是传统「君子」的至高伦理境界,甚至有些保守封闭的观念,认为只有孔子及儒家道统为当代及未来人类的救恩。目前这种狭隘的人文主义十分盛行于台湾政治圈内各阶层的教师和不在少数的自满人士之中,影响甚巨。他们深信凭着道德上的努力即能完成人生的目标,因着他们大肆鼓吹,使信仰与宗教在

472

           中国社会无以立身。

        D、根据当前已有的资料显示,台湾的教育具有三大特色:

          a)教育的目标似较倾向于经济幅祉及消费,较不重视培养人的能力,主动地去建设一更好的世界。

          b)教育著重于一种较封闭的、涵摄性的及俗世性的人生观。而缺少开放、全球性、整合而超越的世界观。理性的、量化的、技术性的、人本的及片面性的人生观似乎压倒了整合性的、批判性的和宇宙性的人学。

          c)教育较偏向驯服式的和灌输式的心态,却少强调人格的自由发展和完全负责的一面。

             (那么,如果台湾主教团委任辅仁大学为我们当前的教育体系研究出一套较具整合性的方案,难道不可能吗?如果辅仁大学能同心协力积极推动这一目标,辅仁大学不就成了我们国家中真正的先知之音吗?不要让我们推托说这是不可能的)⑤。

         E、最后,我们该自问:曾否深入研究那已成为上百万的台湾本地人社会生活的温床的民间宗教?难道我们不应考虑召募一个研究小组,以一种开放而整合的态度去探讨台湾民间宗教的实况吗?

7 教会——具有真实生活品质的团体

根据目前台湾地区的「时代征兆」,我们看到社会普遍对「生活品质」的关切及探讨,人们渴求一个高品质的生活,这正和耶稣基督所许诺的「更丰富的生命」不谋而合,故教会若能表现出真正的

473

品质,必能在中国社会中成为救恩的有效标记。

    ①谈到生活品质,我们必须先反省生命的本质。首先,我们发觉凡有生命之处,常常显示出三种能力。

        ——交往、沟通、共享的能力。

        ——同化新成分及革除腐旧的能力。

        ——自我再造及自我实现的能力。

        (我们不妨藉机反省一下:台湾的天主教会是否明显表达了这三种能力?若缺乏这三种生命力的团体,生活品质是不可能提高的。)

    ②其次,我们若著眼于生命的内涵,便会发现所有生命所具的三种特质:

         ——任何有机生物之内在构成成分均按一定比例以达平衡(台湾的天主教会的成员及职权的分配是否达到了平衡的比例?)。

         ——生物的各种元素整合成统一的整体,成为一个能具体发挥功能的有机体(台湾的天主教会的整合则建立于生活的天主圣爱之内)。

         ——整合而统一的整体常具有某种弹性,能适应不断变迁的环境及内外夹攻的挑战。

    ③我们若观察人类生活的范畴,便会看到生活涉及各种不同的层面,物质的、经济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层面;人权、知识的层面;伦理、宗教和艺术的层面。而且所有的层面彼此息息相关,故唯有所有层面的生活均衡地成长才有意义。

        因此我们可以尝试界定生活的品质:「生活品质是指人类生活的八个层面,包括物质的、社会的、思想的、伦理的、艺术的、政治的、心理的、宗教的均衡、整合且其弹性的成长程度」。

        此生活品质包括基督徒的价值体系,其终极价值、宗教应立于首位,然后是伦理、思想;接着才是各种工具性的价值。由此推之,任何二分法或二元论在人类生活的领域中是无法立足的。真实的「品质」常具有整体性和交融性。换句话说,过于简单的二分法(身体/灵魂;自然/超自然;俗世的/宗教的;此世/来世;教外无救恩/基督宗教的救恩等),并不足以彻底表达人类透过各层面的成长过程而显示的生活真貌。

④上述由基督信仰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品质观帮助我进一步反省台湾的地方教会的问题。

A、国内已有不少人根据各式的意识型态(见上),尝试着探讨生活品质的问题。教会则受派进为基督生活的真实品质作证:祂是天主子,同时也是一位无处栖身的人于,祂的生命指数过短;祂是极度不正义之下的牺牲品。但是,祂不只表现出最圆满的人性,而且祂的生活被基督徒视为最高的生活品质的衡量标准。

            我们无法否认,有时人类可以在压迫和剥削贫穷、监禁的环境中度着更圆满的生活,胜于一个能使人类潜能完全发展的完美环境。于是我们在此发现人类生活的一大吊诡:一个人若为利他之故而牺牲自己,人类生活的意义及喜悦便更形深刻。以基督徒的话来讲则是:一个人(个人或团体)愈深刻地参与耶稣基督在爱中的死亡,则他(它)也能更深的分享复活主的生活品质。

            我们在这恩宠的生活氛围中,方得以庆祝罪恶及死亡的克服,由焦虑及贫乏中喜获不死

475

        的希望。因着天主对人类的眷顾更能激发起我们同舟共济之情,而毫无后顾之忧地投人人类的生活之中,如此的品质远超过政府或国家的权能所能启发的。

            基督徒团体(教会)有些天职,为建基于信望爱的生活品质作证,与国家过去片面地强调生活水准(生活品质的物质层面而已)的趋势抗衡。面对如此天职,我们真该扪心自问:天主教会真的在台湾大力推展一至高品质的生活吗?

     B、三愿生活也能在人文化、涵摄性很高的中国传统氛围中为超越性的生活品质作见证。这种见证性的生活不可能因着生活水准的提升而被弃置。透过这些奉献的团体,带给社会一些新的价值观念。故天主教团体应努力参与生活品质的发展。若有群具有天国远景的人士或团体参与,因着他们自甘贫穷,俭朴、克己和默观服务的生活,必能使得当代台湾的非宗教人士对教会耳目一新。

⑤教会以一个其真实生活品质的团体可提供的其他贡献。

A、促进个人发展

          在传统的体性的宗教观和世界观中的人,常需经历个人和自我觉醒的成长过程用(中国即曾经历此过程)。如此人经由觉醒渐渐成为生活的主体,而非仅为其他目标的工具。也唯有如此,个人才能成熟地经验到且有责任感地保存生活真实的品质,而且满怀信心地加以推展,如此社会大众才是建立于稳固的基础之上。

      B、培养基督徒基层团体时,既能顾及生活的多元性,又能具体深入一般社会大众,如此个人成长才不致走向个人主义的极端。除了家庭以外,我们相信这种基督徒基层团体对个人的成熟

476

最有助益。

      C、有助于人们在生活各种层面上,甚至于面对死亡时,都能经验到和谐的境界,因基督的复活已拯救了死亡。

然而,纵使耶稣在世时,祂的和谐心境都不断受到冲击与限制。我们相信生活的最终品质必须经过一些冲击而得真正的和谐(中国传统心态不易接受冲击所带来的生活张力)。

      D、推展真实的人文主义,向天主的绝对奥秘开放,而不封闭于此世和实证资料之中。人文主义最深的核心不再是人(人性)而是生活的天主(大我)。这是比自我更真实、内在于人的存。

      E、在现代的消费社会中,培养中庸的克己节欲的精神,指出一适当地使用科技成品的态度,才不致最后被物所役。

      F、致力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且提供较整合的观念,在国际普遍的关切声中,台湾的教会不能再缄默了。⑥

      G、最后,台湾地方教会应尽可能地在自己的组织及行动中履行教会的「社会观」。如此一般社会大众才能清楚看到所谓高品质的具体形像,教会才会变成一个深具吸引力的生活团体。

            8、结  

重述了各种模型的教会观后,我们尝试提供一幅教会的新形象——一个具基督信仰品质的生活团体;同时,我们也论及一些应用于台湾现况的可能途径。

477

    我们已在前言里交代过,此文并无意推出一完整的教会学,而要进一步作一些有关台湾地方教会当前处境的神学反省。因此其他的教会图像及模型不容一 一详述:例如教会如母亲、新娘、天主之城、羊群、葡萄园、建筑物等等。这些图像及模型基本上都已多多少少隐含在上述的七种模型之内了。

    上述七种模型,分由七种角度来看教会的奥迹时,我们已隐隐牵涉到了一些教会的传教使命问题。下文即将据此发挥。我们将简明地综合近代两种传教使命神学的要点。希望这种反省能有助于我们对普世教会及地方教会的生活动向有一深刻的了解。

        教会传教使命观的两种模型⑦

    我们先勾划出这两模型的基本架构,希望有助于读者一目了然其基本不同处,然后逐一提出这两种模型的神学特质,最后我们将提出当今第三世界一些神学家的传教使命神学趋势。

           1 两种模型的基本架构

    这两种模型很明显地采用两种基本不同的世界观。

A模型常由二元分立的观念出发,而B模型则常由整合体来看人类的现实(此与中国阴阳推移,合成太极的整体观相近)。为清晰起见,今以图表表示:

478

               

479                                       480

 

 

2、两种模型的不同神学特质

A模型

B模型

(一)  

——世界的受造是为了使人能在历史中与救恩相遇的有形(物质)凭藉(11)。 

——天主是世界的创造者及维系者(12)。  ——天主的救恩临在世界历史中,但世界的本然没有救恩(13)。

——世界与天主对峙,所谓世界的本然只不过是指它与天主之间的旧隙(14)。 

——世界的本然掩蔽了天主的救恩(15)。 

 

——世界意谓著分崩离析,故此需要教会圣事性的合一标记(16)。

(一)    

——世界的受造是逐渐迈向完满之境,世界本身即是一部历史(11)。

——天主不仅接受,而且爱世界的本然(12)。  ——天主的救恩与世界的本然是分不开的;世界不只是救恩的舞台(13)。

——世界的本然与天主有基本关系天主造它的对象(14)。 

——世界不断超越自己的本然而迈向天主的救恩(15)。

——世界在合一的远景下具有整体性,而这合一的远景已经在教会圣享型态之下出现了

(是一标记和型态)(16)。

(二)教会

——教会乃是天主在世界内实现救恩之地(21)。 

——所谓「教会是世界的圣事」意请著唯有透过教会,历史时空下的世界才能获得救恩

22)。

——所谓「合一的圣事」意谓著教会象征性地预示并且实现了末世的「新创造」(23)。  ——教会延续著天主在基督内的具体救恩行动(24)。

 

——由於天主愿意救恩在历史(时、空)公然显现,故教会是获得救思不可或缺的途径(25。)

——教会在自己的末世圆满境界反照之下,它目前的形式成为一暂有的存在形象(26)。

(二)   教会

——教会乃是天主对世界的救恩行动的表达(21)。

——所谓「教会是世界的圣事」意谓著天主的救恩在教会中有效地显现予於世界(22)。 

 

——所谓「合一圣事」意谓著教会是世界合一的象徵及途径(23)。

——教会是世界投奔天主的见证。基督具体表达了此归宗之举,而教会则是透过圣言、

圣事和服务以归宗(24)。

——由於天主愿意透过历史时空将自我传与世界,故教会是获得救恩的不可或缺的途径(25)。

——教会在世界的末世圆满境界的反照之下,它目前的形式是暂有的存在形象(26)。

(三)救

——救恩史在人类历史中是一独特的部门,它又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及部门(31)。

——基督之後是教会时期,是救恩史公然显现於社会的阶段(32)。

 

——在普世性地宣扬基督事件的对比之下,人类历史便退居为隐性的(一般性的)救恩

史(33)。

——隐性的救恩史应导入独特的救恩,一如世界应归宗於教会一般(34)。

——因著教会的许诺,教会有责奋力将世界导入救恩的领域之中(35)。

(三)    

——救恩史是人类历史本身的内在因素(31)。

——由於天主不断在历史时空下向人类自我传达,教会不过代表著人类向天主的答覆,

故此,它是救恩史的典型(32)。

——由於人类历史基本上已在基督所许诺的救恩内被祝圣,故整体而论,人类历史可称

得上是一种涵摄性的救恩史(33)。

——涵摄性的和外显性的救恩史都将在末世圆满救恩中受祝圣(34)。 

——教会向世界宣告未来的希望和末世的圆满,并且推动世界迈向此远景(35)。

(四)    

——人类历史结束时将有末世﹁他力﹂涉入而生彻底转变(41)。

——历史的真正意义在於透过教会,天主的普世救恩而得以实现(42)。 

——教会的传教使命正是普世性救恩的保证,它成了历史完成不可缺少的条件(43)。

(四)末

——人类历史结束时,世界将升华臻於圆满之境(41)。

——历史的真正意义在於:为其末世之圆满而铺路(42)。

——教会的传教使命是以天主在历史中所赐下的普世救恩为行动的前提,故它同时也是

期待圆满救恩的标记和途径(43)。

(五)救

——救恩意谓著人类在肯定末世时彻底脱胎换骨的能力之下,对人生意义的积极期待(51)。

——救恩即是基督的救恩,它必须通过信仰才能於历史(时、空)之下经验到(唯有超

越性的经验,才称得上是救恩的经验)(52 

 

——救恩的意义常被界定於个人氛围之中,强调个人与天主的「你—我」关系(53)。

 

——救恩触及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本然,成为希望的标记,也是信仰真理的标准(54)。

(五)  

——救恩意谓著整合性的人生意义,它当前虽在历史——现世型态下存在著,但它期待

著末世决定性的圆满(51)。

——所有人类的活动都可能在历史(时、空)

下经验到救恩,因此它的救恩(明显地或

隐含地)就是基督的救恩(所有救恩的经

验都是超越的经验)(52)。 

——救恩的意义常被界定於世界的氛围中(因天主透过人类俗世及人际活动而传达神圣的自我(53)。

——救恩触及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本然,成为人类末世救恩的在世表象(54)。

(六)    

——交谈是基督徒人际沟通的途径,它表达出信仰中的谦虚之德,亦出自天命(61)。

——交谈是为了解他人的基础,也是为了能更适切地传扬福音(62)。

——基督徙的交谈包括信仰的见证在内,对世界难免产生挑战之作用而引起冲突(63)。

(七)   交谈

——交谈是因为天主如此对待世界,故此也成了教会对世界应有的标准态度(61)。

——教会与世界之间的交谈本身即是救恩,是宣扬福音的一部份(62)。

——基督徒的交谈包括在信仰的见证内,藉此将世界引入天主的真理(63)。

(七)天  

——天命是属历史中的特殊事件(71)。

 

——教会正是基督降生到末世圆满之期间内天命的具体临在(72)。

(七)天

——天命是天主创造、救赎及圆满完成的行为(71)。

——教会有责为世界指出天命这一现实,而且在基督的使命光照之下认识教会自己的使

命(72)。

 

481-484

    上述的图表及其神学特质帮助我们看出两种传教使命神学相当显著的基本差异,我们可以大胆地说梵二的基本观念在圣神的引导下逐渐由A模型转向B模型。而教会的传教工作(包括中国大陆及台湾的地方教会在内)以往一向是在A模型的趋势之下进行,如今已渐渐与B模型会合了,有些第三世界的神学家甚至不惜以激烈的手段大肆推动B模型的传教使命观念。

          3、第三世界一些神学家的基本观点

第三世界的传教使命,神学的特点在于他们一致瞩目于当前世界中贫穷及迫害的现实,故此,它自然以促进人类的合一,治愈分裂的人性为主要目标,这必须有勇气承担众人的苦轭,共享大地资源,并完全尊重基于人性而产生的多元文化。由此看来,推动此大任者,不必是一外籍的传教士,也无须是神职或修会人士。我们更该留意,每一洲或每一国家所要求的合一团结精神会各自呈现不同的形

485

象。

    未来的传教人员应致力于协助每一个民族文化,用他们自己的语言、神话、比喻及方式重述「耶稣的事迹」,重述的工作不应太受官方正统的形式所拘限(按他们的说法),这使命自然落在本地信徒的身上,非外籍人士甚至神学家所能承当(按他们的说法)。如此「耶稣事迹」的格式一定会因地而异。

    传教人员无须远走他乡去寻找天国的种子,然后才把基督输入;而应亲身投人当地的文化及生活中参与它的成长,发掘深藏其中已久的天国种子。

    纵使我们无法完全接受上述的观点,至少应聆听他们的呼吁,而有所反省才是。我们该学的确实太多了,让我们提出几点迟早该注意的,并以此作为本文的结论。

    ①我们当地的教会致力于本地文化之时,是否只专注于适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孔孟之学,而不够注意目前正在中西思潮激荡之下的台湾具体的现实环境问题?

      ——我们在推展教会工作时,是否有勇气和当地人士合作?并且发掘出仍存留于活生生的人群中的中国文化遗产?

      ——台湾不正是基督徒学习进入中国领域的一个理想的跳板吗?可是我们怀想大陆之情是否超过了对目前台湾的关注?若教会多多少少确实怀此心态,无怪乎教曾在台湾如此难以生根。笔者深信,由长远观之,如果教会肯在中国土壤——台湾上多花些精力,有效地推动落实的工作,我们教会就和整个中国的距离更拉近了一些。因为不论在中国任何一个地方推行教会本地化,都有助于基督教会和全中国人民的了解与接纳。

486

    ②值得我们深思的统计数字:

      台湾的全部人口比例之中(大约一千八百万)

        85%是台湾本省的中国人。

        13%是大陆的中国人。

        2 %是山地的中国人。

      台湾天主教的人口比例之中(大约三十万)

        50%是大陆的中国人。

        33%是山地的中国人。

        17%是台湾本省的中国人。

③最后,中国传教问题(尤其是在台湾的独特例子里)所面临的挑战,急需要一种密切的联合作业方式。不论动机多么纯正,我们实在不能再继续以往闭门造车的个人研究的方式了。教会传教情势的复杂,需要多方面的联合作业:如教区间的合作、教区及修会间的合作、专家学者间的科际合作,以及学术及推行人员之间的合作等。而且,这种联合作业常应有大公主义色彩,才能「使世界相信是你派遣了我」(若十七21),并使「他们获得生命,并获得更丰富的生命」(若十10)。

注:

我们引用当前教会学的观点。例如:

A.Dulles, Models of the Church,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the Church in All Its Aspects, Doubleday

487

&Company, Inc. Garden City, New York, 1974

     参阅宗座的「家庭团体」劝谕,一九八一、一一、二二中国主教团秘书处编译,天主教教务协进会出版社七十一年初版。

     SrBreda Noonan,Columban Sister,, To Eat at Their Table: Columban Intercom, June 1981, Vol3, No5

     Thomas Cullinan OSB, The Passion of Political Love, Talk at the Catholic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llR, 22 Coleman Fields, London NI 7AF

     LGutheinz, An Attempt at a Theologcal Discernment of Ideologes in Taiwan today

   中文译文请参阅神学论集45集,从神学的观点看台湾今日的一些意识型态。P.355384

     Pastoral Letter of the German Bishops Conference, Issued in The German Edition of L’Osservatore Romano, December 19, 1980, pp.1618.益世杂志291983, 1,2

     Thomas Kramm, Analyse und Bewǎhsung Theologischer Modelle zur Begründung der Mission, Missio Aktuell Verlag, Aachen 1979, esppp192198

     Virginia Fabella, Ed, Asia’s Struggle for Full Humanity; Towards a Relevant Theology Papers from the Asian Theological Conference, January 720, 1978, Wennappuwa, Sri Lanka

  (中文译文参阅神学论集,两次神学会议的报告(40) PP203222

   Statement of the Fifth Conference of the Ecumenical Association Of Third World Theologians, New Delhi, August 17-29, 1981, in:  VIDYAYOTI, February 1982,81-96

488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