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58号

对路德的回顾


——资料室
(一九八三)十一月十日是马丁路德诞生五百周年纪念。整个基督徒的世界都对这事件予以极大的注意。教宗对于十二月十一日在罗马路德福音教堂所举行的合一礼拜中讲道。教宗的这项决定对天主教友来说,使这事件显的更有意义。这一次讲道是教宗对更正宗表示的善意前所未有的。
  路德的周年纪念引发令人困扰的问题。路德很显然地从未愿意与罗马教会分裂,更不用说要建立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教会。事与愿违,他的确使西方的教会分裂,以致今天基督信仰的世界,有许多互相不合的宗派,这究竟是怎么样造成的呢?当初这种情形是否可能避免呢?这项损失是否可能弥补呢?
路德在一五一七到一五一九所发展出来对大赦补赎和成义的原始教导与罗马的官方教理有些不同。但是,一五一八年被派往奥古斯堡做教宗特使的Caetem枢机,并不以为路德犯了异端的罪。他似乎相信一个对补赎教理的一项罗马官方声明,以及路德对此问题执导的一项小小修正,整个的争论就可告一结束。为了不同的理由,Caetam协调的努力,在一五一九年失败了,路德不妥协的脾气,必然是因素之一。但是,当时许多天主教徒争论的心态也造成同样的后果。John Eck, 道明会士,路德可怕的反对者,在
 
路德的教导中找到了四百零四条错误,但是似乎从未掌握路德抗议的积极意义。
  宗教革命的时机成熟了。在教会内,到处有弊端和恶习,有改革思想的基督徒,几乎感到绝望。路德所有的特殊的活力、学问、口才,以及性格的力量,把他推到领袖的地位。他所写的许多小册子,使整个的德国骚动。不久之后,双方互相交换激情的控诉,而很少顾到真理或结果。教宗提出厉害的责罚,其结果只是火上加油。
  现在回顾起来,似乎失去了许多伟大的机会。在不同的环境中,路德可能会成为教会中一个新神学派别的创始者和斯高德学派及多玛斯学派。但是,由于爆发性的环境,他灿烂的神学见解注定要使他所愿意事奉的天主教会分裂,而非增加财富。
  路德对改革的呼吁,虽然造成了分裂的效果,但也产生了一些好处。他不只兴起了一群有能力的牧者,对基督和圣经深刻的献身,他也震撼了罗马天主教会,来从事自我改革。脱利腾公议会,十六世纪修会及教宗职务改革的成功,不小的部份是由于路德改革所引起的危机意识,即使那些不完全赞同路德信念的天主教徒,也可以相信路德比他当时的任何一个人更深的刷新了基督徒的信仰,为欧洲拯救了基督信仰的
 
世界。因此,间接的为全世界做了这事。
  在二十世纪中,许多基督徒都对如何弥补分裂的损失关心。梵二以后,在国际间和在许多国家中,大家努力在路德宗和天主教会中,达成神学上的协议。对传统争议的主题如感恩祭、圣秩服务、教宗首席权和不可错性所做的交谈都达成了高度而前所未期望的协议。一九八三年十月,在美国所举行的路德宗——天主教会的交谈,对因信成义发表了二万一千字的声明,在其中,他们共同肯定:「我们只把最终的信靠放在天主的许诺,和在基督内的救援工程上;而不放在任何其它的东西上。」
  在英国,路德宗的团体很小,天主教所有最具活力交谈的对象是圣公会。在过去数年中,圣公——罗马天主教国际委员会(Anglican-Roman Catholic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简称 ARCIC)从以前路德宗和天主教会对感恩祭、圣秩服务及教导权威听发表的文件,获得益处。该委员会下次讨论的主题是成义。虽然,圣公会在官方并不采取路德宗的意见,但是,这些意见对圣公会的信仰,特别是对圣公会福音派有相当的影响。因此,他们会什仔细研在路德宗——天主教交谈中所达成的协议。
从现在已完成的路德宗和天主教所做的交谈中,可得以下的结论。虽然,某些神学上的歧见仍然存留
 
,但是,他们并非如此深刻,以致教会应该分裂。因此,这种交谈对各教会的领袖提出了一个困难的问题.这样在分裂如此之久的教会间建立某种正式的共融。这项任务并非易事,因为该团体在彼此分离的四百五十年中,发展了不同的思想、说话和感受的方式。对圣公会和天主教会之间的关系,也有同样的情形。
    如果路德宗和天主教会之间能达成相互的承认和接受——他们的分裂会造成西方基督信仰世界的破碎——这合一的纪念碑也必然会传到其它的教会中。基督信仰也可能再一次成为吸引人类大家庭进入友谊和结合的力量。这本来是基督信仰原有的面貌,也是基督所愿它有的面貌,更是将来应呈现的面貌。本文译自: 「Luther in retrospect、」(an editorial)The Tablet vol 237 No.7479(12 Nov.1983)1099.
为什么是这个人?
Marie  BehaO.S.C
    另一个安息日,他进了会堂施教。在那里有一个人,他的右手干枯了。经师和法利s赛人究察他是否在安息日治病,好寻隙控告他。他看透了他们的心思,就对那枯了手的人说:「起来!站在中间!」他遂站了起来。耶稣对他们说: “我问你们:安息日是许行善呢?还是许作恶呢?是救命呢?还是丧命呢?」他环视众人一周,就对那人说:「伸出你的手来!.」那人照样一做,他的手便复了原。他们竟狂怒填胸,彼此商议,要怎样来对付耶稣。(路六6—11)
    一个人被治愈了,在拥挤的会堂中,从所有疾病的残缺的人,只有他被选出来而治愈。为什么是这个人?是否耶稣只知道这个手枯者的需要?从耶稣拥抱所有病患者的医治之爱来看,似乎并非如此。是否这个人是最堪当受医治?最需要?最热诚?我们都无法知道。我们所知道的只有福音中的一个暗示:当
 
基督召唤他时,这个人听到就站起来并对基督答复。
   他听到,是因为他在正确的地方——安息日在会堂中。这个人来到会堂,可能有复杂的动机,可能那是他每天乞讨的一个地方,也可能是因着好奇心,甚至可能只是毫无目的地随从一伙群众。但是,他来了。
    因为他来了,他才能在这个地方听到耶稣的话。在围绕着耶稣拥挤的群众中,他找到了一个可以听、可以看,也可以被看见的地方。他没有隐藏自己,或是他的残障。他让人看到他真实的自我。当耶稣健全的人性唤起他内在对健全的希望,他也没有加以掩饰。
    因为他没有隐藏,所以当耶稣叫他站起来的时候,他听到了这句话。他没有四周观望,而不顾耶稣对他个人所说的话,也没有用虚伪的谦虚推辞:「主,是我吗?」他听到了,就站起来「伸出你的手。」  让所有的人看到他的残障,好奇者会注视他,并对他怜悯,骄傲者会以为自已是健全的,只有他才需要医治;法利窦人想对他受医治的希望加以嘲笑。但是,这个手枯的人,却有足够正直的精神来听和答复。命令的话变成一项邀请。他对这出自爱的恩宠答复。「我愿意按你的意思去做,谢谢你!」他伸出他的手接受耶稣要给他的任何东西。我们已知道故事的结局,就会说:「当然!谁不愿意用一只干枯的手去换一支健全的手?谁不愿意接受洽愈呢?」但,我们甚至害怕失去「已有的病痛」,它是我们所熟悉的残障。我们可因此得到所需要的补偿。我们知道如何藉此乞讨,甚至相当精于此道。我们得到一些怜悯的铜板和减退的希望,我们也被原谅不被负太大的责任。
    医治的代价太昂贵。暴露我们自己的软弱,谦逊地承认我们需要帮助,信赖「那一位」,也相信自己。 一项「藉信德的医治」听起来是在一刹那就成就,可是它要求整个生命去相信。
   主!为什么是这个人?因为他能做一个覆答,他有足够的自由去听到对他个人所说的话,而不是只做无名群中的一份子。他有足够的自由,不去管经师和法利塞人对他的不高兴。这些人有力量减少或切断他。
 
的生路,除去他在社会中的地位,甚至不许他进入会堂,而只有在会堂中才能听到主的话。
    主!为什么是这个人?因为他足够健康来认出主的声音,他常召唤人走向健全,这是主的爱常给我们的邀请:让你自己被治愈吧!让你自己变为健全吧!让你被祝圣吧!冒一个离开过去境遇的危险,冒一个当每天所有可能性中责任的危险。拥抱现在走向将来。
    主,为什么是这个人?因为他有足够的信德,愿意除去所有使他不能完全分享天国的障碍。对我们大多的人来说,生理的缺陷不是主要的障碍,情绪上的跛足,更可能是我们的残障。我们心灵上的创伤,甚至可能是来自对自由和责任更基本排拒的后果。我们都为罪恶所伤。因为我们受到了损伤,我们也伤害别人,恶疾因此一代代的传下去。
    我们真愿意被治愈吗?
如果我们说是,让我们以行动来实践我们的希望。那么,我们就能开始走向健全,以圣德的反应来代替罪的习惯。情绪上的阻碍就不再会束缚我们的自由。身体上的残障也不再阻止我们和人交往。我们将站直起来,伸出我们的手,有足够的勇气去接受爱,这爱常给我们带来医治,可能特别是在安息日那一天。
本文译自:Marie Beha,O.S.C.“Why This Man?”Revlbw for Religious,42(1983)240—1.
 
520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