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66号

为什么我们还不能合一?


——「合一教理」第五卷简介
邝丽娟 黄德宽
甲、引言
    基督徒都深信「只有一个主,一个信德,一个洗礼」(弗四5),也渴望「众人都合而为一」(若十七21)。多年来各教会在「合一运动」上有不少进展,今年五月八日,辅大神学院师生和长老会台湾神学院恢复了中断多年的联谊活动。藉著共同祈祷、分享和讨论,双方都有「弟兄相处其乐融融」的感觉;很多人惊讶地发现,原来我们的信仰竟有那么多共同点,也不禁要问:「为什么我们还不能合一呢?」「为什么我们不能在传扬福音的事工上合作呢?」教会的分界线在热泪盈眶的眼中,似乎也显得模糊不清了。
    然而我们也体会到,基督徒的合一运动,绝不能仅止於教义实践上的合作,或发表经不起考验的共同信仰宣言。我们在谋求对福音的共同体悟时,也必须诚实地正视各教会间的分歧,深入地探讨这些不同观点的根源和背景,「充分了解分离弟兄们的道理、历史、神修生活、礼仪生活、宗教心理和文化等」(大公主义法令9)。唯有这样,合一运动或信仰交谈才有基础。因此,我们很乐意地为大家介绍「合一教理」。
乙、简介「合一教理」
—583—
    「合一数理」是天主教与基督教神学家,寻求对基督信仰提出共同宣言的尝试。事实上,这工作本身就是一项伟大的合一运动。一九六九年末,西德、法国和瑞士的十二位神学家共同讨论这件工作,拟定了进行方针和工作计划。邀请基督教与天主教的神学家执笔,其初稿再由不同教会的神学家补充他们自己的观点,最后由两位编辑出Rob van Wezemael与Otto Hermann Pesch负责编纂定稿,德文本于一九七三年出版。
    「合一教理」全书共分五卷。前四卷分别叙述有关天主、圣经启示、耶稣基督、基督徒信仰生活与世界等问题,是各教会都接受的信仰内容。第五卷则探讨目前各教会尚未完全同意的观点,如圣经与传承、恩宠与工作、圣事与教会等。我们可以发现,经过神学家的努力探讨,过去明显的冲突和争论,现在大部分已克服和消除,甚至可能达到共通的观点,为合一运动带来了光明的远景。
    丙、内容分析
    以下我们分四节来加以探讨:(一)圣经与传承,(二)恩宠与工作,(三)圣事,(四)教会学。在每一小节中,我们首先指出问题和背景,然后分别陈述基督教和天主教的观点,最后提出现代神学家的解释,和尚待努力的课题。
(一)圣经与传承
    1、问题与背景
    圣经与传承的问题,是教会长久以来的沈重负担。圣经是指旧约及由耶稣的言行、宗徒的传道、
—584—
书信所构成的新约,而传承就是指教会生活的全部,即教会对圣经的解释、教义和礼仪。
    天主教会认为,圣经以及由圣神领导的普世教会「口传传承」都对教会具有约束的力量;而宗教改革者和基督教会却认为只有圣经才对教会有拘束力。两方面相反的意见,相持不下。
    2、基督教会的观点
    中世纪天主教会召开了好几次大公会议,加上教会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形式更广的新传承,它的范围也逐渐扩大。马丁路德感觉到,这样发展下去,圣经与传承之间的距离将愈来愈远,会导致基督徒的基本讯息,基督徒的「传统」完全被遮蔽。
    面对这个危机,马丁路德的解决办法是,加重圣经的权威性,坚持教会应归于圣经,只承认取自圣经的论证。在他看来,大公会议的决定并没有约束力。路德强调天主圣言的权威,教会内的一切都在天主圣言的统治之下,所以这权威不需要以传承为基础。不过,路德认为那些在教会生活中,不与圣经冲突的传承是可以继续存在的。其他宗教改革考比路德更彻底,他们根本不考虑,教会的标准可以来自信徒受圣神影响的经验。
    3、天主教的观点
    面对宗教改革者的挑战,天主教当然努力要证实,教会的种种传承是有效的。特利腾大公会议(一五四五~六二)宣称,信徒应该以对待圣经同样的爱和尊敬,来对待传承,亦即,传承被认为是与圣经同时存在的一个独立的系统。符合圣经的传统,称为「固有传承」;用以解释圣经的,称为「宣示传承」;圣经以外有关信仰或伦理问题的传承,称为「法定传统」。所以,天主子民有意识的信仰,也成了有效传承的主要标准;因为教会认为,传承的发展过程是延续不断的、新的时代要求新的
—585—
信仰同应形式,同时,教会是由主基督建立的,以解释和保护全部天主启示的真理。
    4、今日的新认知
    有关圣经与传承的问题,近年来因著圣经的研究,及各教会的重新思考,已有根大的进展。其中最重要的文件是一九六二年基督教的满地可「信仰与教团」会议,和天主教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天主启示教义宪章」,它们都同溯到福音本身和它的传递。
    在新约成书之前,就有一个与福音 传播有关的传统发展起来,而且在许多复杂而分歧的说法中,常有一个「标准」的传统。当教会以文字记录耶稣的言行和宗徒们的传道时,即以「标准」传统为基础,形成「新约」。
    当标准传统成了「圣经」以后,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却如何正确解释圣经?最初是由主教,后来由主教会议和大公会议代替。这些会议的任务,就是解释和说明圣经与现有的传统。不过,会议的决定又形成了一个新的教会传承了。
    从这段发展过程来看,我们可以说,满地可会议的「福音本身和它的传递都包含在传承之内」,和梵二启示宪章中的「传承」以单数出现,很明显地有相通之处「都触及了问题的核心」亦即这一「古老的传承」自耶稣以来,一直活跃著,而「圣经」是在这背景下完成的。启示宪章亦肯定「圣经与传承都来自同一神圣根源,且朝向同一目标」(启示宪章9);而来自宗徒的传授,是有一定进展的,这进展是个信徒对信仰有了较深刻领悟,而非外在创制的新教义。
    经过这样的解释,我们现在再也不能把圣经置于传承之上,或视为完全独人止的,与这个传承分离,另一方面也不能过分偏重初期教会口授传统,而认为新约的写成是次要的。基督教的「唯有圣
—586—
经」,实在是要以圣经作为信仰的标准,排除「人的传统」,分清「古老的传承」和习俗,相信这也是天主教所能接受的,因「有权威解释成文的或传授的天主圣言,是教会训导权,它不在天主圣言之上,而是为天主之言服务」(启示宪章10)。
    当然,问题并未完全解决。例如,大家同意以「圣经」为信仰标准,可是各教会都有一套很不同的释经原则,如何正确解释圣经呢?又如启示宪章仍要求信友对「圣经与传承当以同等的热忱与敬意来接受与尊重」,如何解释呢?都有待进一步的努力。
(二)恩宠与工行
    1、问题与背景
    十六世纪,破坏谈会团结的主要争论问题是天主恩宠和人的善行对于人救恩的意义,亦即罪人在天主前成义的问题。
    当时,教会内受到中世纪的神学与神修影响,认为应修生活是最有价值的!人不单靠基督和天主的恩宠,也要靠自己的修链刻苦以获永生。
    路德早年就曾加入一所隐修院,以期获得内心的平安、救恩与成义。可是由于他那过份敏感的良心,使他常感到罪孽深重,无法自拔,人性已彻底败坏,终日生活在绝望的深渊中。他这种个人的经验和感受,铺下了宗教改革的路。后来他在圣经中得到了革新的力证:天主的恩宠是白白的赏赐,人不能凭己力换取,人只能以信仰领受。这就是「天主的公义」。(罗一16ff)宗教改革者认为这是教会存亡所系的信仰问题,他们一再申明,只要谈宗保证让他们自由地宣扬「惟独靠信而称义」的信条,
—587—
他们一定会服从教宗,可是在特利腾大公会议中订立「成义」教条,促使天主教与宗教改革者处于明显的对立地位。
    2、基督教会的观点
    他们肯定人本性恶,不能度完美的生活,没有资格赢取永生赏报。即使是基督徒,仍是一个罪人,只因基督恩宠而「被判无罪」,「惟独靠信仰」使人称义。天主法律的目的,是叫人看清自己的无能。「惟独靠基督」,「惟独靠恩宠」能获得救恩,任何作为都是无能为力,路德死后,他的热心追随者甚至更偏激的认为,「善行」根本妨害救恩与永福。
    3、天主教的观点 
天主愿意一切人幸福向善,藉基督及其救了,天主在人身上倾注恩宠,使人重生。在天主恩宠的推动下,人能作成义的准备工作,但人有自由拒绝或接受这推动。当人愿意接受及答覆时,富有转化力量的恩宠才完全占据人。恩宠不仅不归罪,且真实的内在地改造人,这就是所谓的「成义」过程,  亦即由罪恶奴役的境况中,藉著基督进入天主义子的国度。人成义后,仍需要思宠的帮助,好能按照  天主的诫命生活,不断增加义德。所以,为信仰的开端,为成义、为争取永生达全福,人绝对需要天主的恩宠。但为反驳宗教改革者「惟独靠信仰」的偏激论调,天主教就愈益强调「善行」的重要和功  绩的作用。
    4今日的新认知
      过去许多争辩的言论,都是在互相对抗攻击的情势下形成的,所以,难免显得偏于一面。今日,如果我们小心研究,不难发现天主教与宗教改革者之间并不是存有完全矛盾的冲突,也有其共通点,
—588—
大家都注意到「善行」对于救恩的重要。
    路德在他翻译的圣经「罗马书序」中,这样说:「信仰包含著某种生活的、活跃的、有力的质素,使它不断地行善。」一五二O年他曾写过一篇「论善工」的训导文章。一五二九年他所出版的两部教理书中,更撰文详释十诫的意义。所以他并没有禁止行善。路德以为若不悔改和不行善,就绝不能有救恩。但另一方面,任何人都不能以救恩和善行作为获得救恩的工具。由此可见,在路德的思想体系里,很多概念是互相联系的。近代研究路德思想的学者都会觉得只是他以后的跟随者把概念过份分立而已。
    至于在天主教方面亦并非如改革者所误解的,绝对没有否认恩宠的必要,反而肯定天主恩宠是信仰的第一步,为成义及获、水生是必需的。行善是人受惠后对天主感恩的表示,天主对人类的仁慈是如此深厚,竟致把她赐给人的恩惠,变作人的功劳。
    不同的语言「用词」,也往往造成争论中的混乱,所以,在合一的路上,谋求基本看法和语言的表达方式是急需的。天主教一直受中古传统亚里士多德哲学理念的影响,所了解的恩宠,是指倾注人心的神圣力量。基督教却直接同复圣经思想与语言模式,是指天主恩宠的意向与行动。今天,如果双方都能采纳:「天主恩宠必然使人更新,因为它把人引进一种新关系,天主与人之间爱与宽恕的关系,因这爱和宽恕更带给人生命的动力。」这看法为出发点,则问题的分歧会愈趋一致。
    为能正确评定彼此教义的差异及其差异的重要性,我们应以圣经为准则,再作深入反省。现代神学家研究所得的结论是:
    (1)保禄与雅各伯的观点并不矛盾
—589—
    当时,保禄必须对我的是一种纯粹以人为努力、以法律完成为中心的思想,所以他说「人的成义是藉信德而不在于遵行法律」(罗三28)雅各伯则相反,他面对的是一个自以为拥有救恩便道德放纵和不负责任的团体,为此他认为「人成义是由于行为,不仅是由于信德」(雅二24)。在不同情况和面对不同的挑战时,同应也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他们不同的语言,不正表达出同一的讯息吗?况且,在保禄其他著作中也说明「基督徒在审判时,将藉各人肉身所行的,或善或恶,领取相当的报应」(格后五10)。这样看来,改革者对保禄的思想,是否只作片面的解释?
    (2)路德与保禄的观点不完全一致
    照路德的看法:基督徒既是「罪人」,同时也是已「称义」的人。但这思想在保禄思想中是找不到的。保禄说「为那些在基督耶稣内的人,已无罪可定」(罪八1)。为此,改革派的「称义」思想与保禄的「成义」是不一样的。保禄的「成义」是指人进入天主的统治与公义的领域,成为天主公义之仆。当人在信仰中接受天主无罪的宣判时,也同时担负起公义的服务,就是以新生活和善行表现的一种服务。天主无条件白白给予的恩宠是有创造力的,使人藉信与爱把自己完全交付给天主和人类而成为一个新人。若从这个角度看,罗三28与格后五10的矛盾,便可迎刃而解了?
    在教会历史中,「恩宠」是最常引起争论的问题,因而也使「恩写论」不能在安定的情况下获得整体深入的发展。在过去的认知里,不免个人主义大重,忽略教会及社会性幅度,片面地只按「基督徒生活」解释恩宠,很少谈及教会以外及基督以前的人的得救问题,太强调天主直接在人心内光照的精神主义恩宠,似乎与外在世界无关.
    现在,我们了解到人类是一体的,个人的问题与整个世界息息相关。天主透过基督关怀爱护世
—590—
界(若三16)。天主在耶稣基督内接触我们的方式,不只是对孤立的个体的恩宠,而是对全世界的恩宠,个人只是以人类一员的身份分享天主的爱。同时,天主的恩照也是对人类的自私、缺爱、仇视、分裂:……等罪恶展开判决的恩宠,天主要把人从种种的罪咎中拯救出来。
    在这情况下,「惟独靠信仰」;同时实指两件事:
    (1)在这绝望的世界中,我们被天主的爱所宽恕而再生。
    (2)我们对世界的爱的服务,成为天主打击这绝望世界及她怜爱世人的工具。
    基督徒团体,应是一个不断地有意识地接触天主的恩宠和爱的地方,是天主救恩的标记,天主在此时此刻赐予人类的救恩正在向世界不断推进。这样,我们不再执拗于「惟独」靠信仰或恩宠「与」工行的问题上,而是共同正确地更深了解「凭籍信仰生活」的意义,把十六世纪的争执,转化为基督徒对现代世界的「共同见证」。
(三)圣
    1、问题与背景
    圣事在教会生活中是一个象征和标记,透过它们天主的恩宠分施给价不。然而各基督教会对圣事的教义却有不同的了解。过去,我们可能会很容易这样划分.天主教是「圣事的教会」,基督教是「言的教会」,遂以「恩宠只能通过圣事作为分施的工具」或「恩宠只能透过圣言作为分施的工具」,以这二种说法来概括他们在教义上的差异?实在,他们间的差别是植根于基本教义上。
    天主教认为圣事有七件,都是独立的,但不是七件都同样重要。各基督教派只承认其中两件或三
—591—
件。至于其他的、有些教会也以隆重礼仪举行,但不称它们为圣事。事实上,在圣经中,的确从未出现过「圣事」这名称。七件圣事的订立,在教会历史中是经过一段根长时间的发展,直到十二世纪才完成。所以,既然我们不能根据圣经证明圣事确实是耶稣建立的,或圣事的数目有多少,我们在合一路上能够而且应该做的,就是把注意力集中研究最主要的问题:个别圣事的本质及圣事的救恩作用。
    2、基督教会的观点
    (1)言与圣事
    基督教会强调「言」先于圣事,只有「言」才是救恩的必要条件。圣事只是「言」影响人们的不同表达方式。路德认为:圣事是圣言出现的特别可见的形式,圣事是由言和物(记号、象征)组成,但它的主要意义是由「言」表达。这不是说言与圣事是在相对的地位,但最重要的是福音的言和传道者的言,因其本身具有应许和影响救恩的力量,而圣事的救恩力量是附属的。所以,大多数教派只有洗礼和感恩礼两件圣事。
    (2)圣事的作用
    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是:一切恩宠和救恩只有透过「信仰」赋予人。所以,一切圣事礼仪,也只有透过信仰才能在基督内发生作用。这观点是阻止基督徒把圣洗圣事看作是一种「善工」,一种人为的贡献,使天主不得不以恩宠同报。为此,圣事和信仰的关系是密切的。圣事的救恩力量是由圣事而来,不过人只有藉信仰才能同应这「言」,只有信仰才能接受圣事并获得籍圣事而来的救恩与恩宠。另一方面,圣事也加强和支持这信仰。
    3、天主教的观点
—592—
    (1)言与圣事
    「言」与「圣事」是互相诠释的,但不是混合不分。「言」并不涵盖和包括「圣事」的每一种东西。「圣事」是谈会内的救恩标记,就本质而言,实补足了带来思宠的「言」的有效影响力。
    (2)圣事的作用
    天主愿意他的恩宠透过「圣事」及藉口传播的「言」,在教会内分施给每位信徒。只有天主能赋予圣事以救恩力量,施行人或领受考的个人主观态度或整个国体的虔诚程度,都不是决定圣事救恩力量的因素。圣事籍「圣事本能」已根有效,过去,中世纪末期的神学,曾错误地解释此句,把圣事看成魔术似的「自动生效」,因而引起基督教的猛烈攻击。但它正确的了解应该是:若不加上领受者个人对救恩的肯定,圣事不会成为对他有作用的「恩宠工具」。
    4今日的新认知
    近年来,在圣事教义方面的许多问题,都已达到相当高度的、实质的同意。一些过去特别强调的差异,现今也在解决的过程中。另一方面,各教会都在努力加强木身对圣事教义的了解,力求消除过去片面的观点,实在给基督徒合一带来很大的希望。
    今天,天主教和基督教都认为「言」和「圣事」并不是平衡而独立的两件事。「言」和「圣事」互相诠释,但不混合,两者关系相当复杂」圣事是救恩的标记,本质上是补足了「言」,它的特质是影响人类生活中「言」不能触及的层面。人不必只靠听觉而能籍感官,接触到已成血肉的天主之言,人不只从口头的宣讲中了解,还能从人的切身经验中接触她。
    宗教改革派一直强调圣事的功效性与信仰有密切的关系。天主教也从来没有说过,圣事与信仰无
—593—
关,而是一方面肯定圣事是主亲自保证的,他自己和他的恩宠都临在其中;另一方面,人若不是以信心接受,天主的临在和恩宠都不会在他内产生圣事的救恩作用。这样看来,天主教的圣事教义,实包含改革派认为重要的因素。
    诚如天主教梵二大公主义法令所言:「公教信德的表达方式,绝不应成为与弟兄们交谈的阻碍。」「公教信仰必须更正确地解释,其方式与措词必须使对方完全地确实了解。」「本著爱好真理及爱德与谦逊的精神进行交谈。」今后,让我们共同努力探究并阐明自己的教义,也顾及别人的传统。不要忘记,公教教义内存有一个「真理的层次」,这些真理与基督信仰的基础有著不同的关联。所以,在比较教义时,应把圣事放同原来的真理层次中,而信仰真理的内容与信仰真理的表达方式又是两同事。
    同时,也应好好掌握个别圣事的本质,小心选用文字和礼仪形式,使圣事所象征的意义更清楚地表达出来,不要把圣事变成获取救恩的廉价工具,滥用为魔术性的仪式。圣事实是天主实现他对人类许诺的保证,基督徒绝对不能只依赖圣事而不信赖天主,信仰是要求全人的投入。为使信友在圣事生活中获得滋养和成长,也应阐扬圣事是以救恩史为中心,同时亦具福音的社会性幅度,从人生各层面、各角度反映天主的慈爱,以及天主的救恩许诺对人类生活带来已有的及将有的影响。
(四)教会及其权柄
    1、问题与背景
    十六世纪,因著某些差异与冲突而导致教会分裂,四世纪以来,我们有著各种不同形式、不同结
—594—
构的教会,甚至彼此都自认是「唯一、至圣、至公的教会」,但却互相对抗,令人眼花撩乱。
    这些差异实在来自各教会不同的教会观,对教会的不同看法和不同重点,形成了各教会的特质。以下我们先探讨两个主要教会的观点。
    2、基督教——路德的教会学
    路德把教会分为内在的、精神的、不可见的教会与外在而可见的教会。
    教会是有信仰、希望和爱的基督徒团体。而信望爱是「隐蔽」的,所以教会不能由外在的准则来界定。路德认为教会的本质是因同一信仰的聚合,而非形体的聚合,所以教会包括一切有信仰的基督徒,是诸圣的共融,是神圣而大公的。
    教会虽是精神的,但也有一些可辨认的特质。为路德,教会在现世的外在标志就是洗礼、圣体和福音,他特别强调「天主之言」,因为这是教会最早出现的标记,其他的标记都是藉「言」而界定。路德大都是透过天主圣言来描述具体呈现的教会和她的内在成长;因此,路德严厉地攻击那时代的天主教感恩礼,因为是用拉丁文且以耳语念出,剥夺了参礼者应得的权利(聆听圣言和表达信仰)。 关于教会的职务和管理,路德亦是从「言」的角度出发。本来,透过洗礼,每个基督徒都接受了司祭职,有权利和义务宣扬上主之言,但若有团体存在,就应委任传道的神职人员,他们的存在,是要透过语言为团体服务,使团体不断地在言的影响下革新。由于路德是从作用方面来了解神职,所以他反对天主教的说法,认为圣秩圣事给予领受者永远不能磨灭的品质。
    3、天主教——梵二的教会学
    梵二教会宪章形容教会是在父的召集下,所聚合的全部基督信徒,散会的所有成员—天主子民都
—595—
拥有先知、司祭、王者的职分,都分享基督对世界的使命。这信仰团体是籍生活的天主之一言而产生(教会宪章9),而圣事是教会生命的工具。
    梵二文献承继传统思想仍特别强调教会的权柄,虽然在「教会宪章」中,有关天主子民的一章,是在谈会权柄之前,但教会的「圣统制」仍然处于极重要的地位。
    天主教将教会职务追溯到耶稣基督自己,他召叫宗徒组成团体,并选择伯多禄作首领,以保存教会的基本性质。主教藉祝圣而成为宗徒的继承人,主教团的结构,是教会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特色,同时也是教会本身的特色。文献也重复梵一的主张,谈会有至高裁判和训导权。
    路德是从「言与职务」来看教会的职责,而天主教的传统却著重在施行圣事的权柄。虽然教会宪章说:「主教的主要职务中,首推宣讲福音」(教会25),不过,大致来说,教会职务的重点,是放在司祭和圣事的功能上。因而当权者与教友之间,就有了明显的区别:「教友们的普遍司祭职与公务司祭职,不仅是程度的差别,而且有实质的分别」(教会10),只有祝圣过的司铎才有权力主持感恩体。这种日愈重视教会权柄的思想,是因为天主教认为,在教会内旅行,并为教会而建立的整个职务的结构,不是属于人的工作,而是天主救恩的活动,主教和司铎籍著世世代代传下来的「链锁」,与教会根源—基督联接。在圣统制内祝圣司铎,也说明教会团体在历史的过程中一直保存不变。
    4、今日的新认知
    天主教和基督教信友对于教会的基本性质,看法相当近似。各教会都承认,唯一、至圣、至公的教会,就是所有信仰基督的人的聚合。大家都承认,圣经、洗礼、感恩礼和有结构的职务,都是教会的基本特质,对「言」和「圣事」则各有轻重不同的看法,但这应是互相砥砺的因子,而不是分离的
—596—
压力。
    真正的困难,似乎是在大家对谈会权力的不同看法。因此,各教会间应该展开互相学习与反省。在天主教方面,对教会职务的结构形式和理论,似应更借重近年来圣经神学的种种发现。例如教会宪章论及圣统制,对于现代神学家,从历史和释经学方面.对初期教会的组织所作的研究,未能充份加以注意:耶稣所选的十二宗徒,其工作和使命,很明显的和复活后的「使徒」不一样。在教会建基时期,使徒的职务是最重要的;但在宗徒时代以后,以长老和监督的职务为重。在这个基本结构之内,我们知道巴勒斯坦的犹太基督徒团体,和在希腊地区的基督徒团体,又有不同的职务结构。而由一个主教领导整个团体的结构形式,是在第一世纪以后,才在各地迅速发展起来的。教会的此种原始形式,也就成为他以后发展的标准。这一个事责,使人有较大的自由,重视历史对教会职务结构的影响,而提出下列问题:教会的结构既是历史的产品,是否永久不可改变的呢?
    基督教会在历史中分化为许多地区性的教会,他们的经验足以促使他们明白,教会需要一个普遍性的结构。基督教的神学,也应该重视塑造东方教会与圣公会的早期天主教。藉著近年来各教会间所建立的新关系,承认和欣赏教会对世界的作用,也可能使「言的教会」和「圣事的教会」,不但不致于互相排斥,反而发现它们是构成「一个」教会的两面。
    「教宗的地位」仍然是各教会间不能解除的障碍。近年来因著释经学的许多发现,和对伯铎职位的研究,可以有较多的出发点,和更深入的了解,但到现在还有不少困难,仍待神学家的努力。
    丁、反省与结论
—597—
    「合一数理」的撰写完成,实是一件令人鼓舞的事,因为它展开了「合一」的新里程。我们可以清楚而确切地看到结合各教会的团结作用。本书显示出基督教及天主教神学家在各自忠于自己的传统下,同时进行坦诚的「信仰交谈」是可能而急需的,本书就是他们「合作」与「交谈」的结晶。他们抱着一份共同的信念工作,希望藉此能激起自己的弟兄,从生活中共同印证同一信仰的热忱。他们深信他们信仰的共同因素,远远超过彼此间的差异。
    本书的卷一至卷四是各教会共同信仰的表达,然而,在卷五中;却提出了一项挑战;它要求我们对这些仍在争论中的问题寻求更广泛、更确切的解决办法。所以,它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开始」,意味著我们更须携手合作,共同努力冲破阻碍「合一」的藩篱,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在卷五中,虽然是在讨论各谈会尚未达成一致看法的问题。但它的优点是:不攻击及排斥任何一方,只清楚客观地陈述教会对这些问题的不同观点;并尽量深入地追究这些问题的根源和背景,及找出它们的重要性。而且总是以「圣经」为出发点,因为圣经是基督徒信仰的标准,也是合一的基础,愈是同到信仰的根源,就愈能看清问题的本质。本书亦十分注重问题的「历史背景」,如对天主教历代大公会议的教导和路德与改革派的整体看法都有详细的分析。这样读者对问题的产生及演变过程都有一个清澈的了解,继而看出今日的问题在哪里,并能更进一步掌握未来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本书也非常强调「真理的层次」,我们必覆分辨何者为首要的信仰核心,何者为次要的,因为在合一交谈时,对不同层次的信仰真理,实有不同程度的处理方式。此外,本书也尽量避免运用神学专有名词或术语,全书没有附注,使一般读者不致迷失在资料的大海里。综合而言,本书无论在其合一目的、或教理表达方式、或资料安排上,都属创举。无疑的,在这件艰巨的工程上,仍有一些可以改
—598—
善的地方,比如,整个广大的东正教传统,就没有收罗于本书内!使人感到一份遗憾!在实际应用上,至少目前在台港两地仍不是太普遍。虽然本书作者再三强调神学大众化,但为一般信友而言,可能仍会感到学术气味太重。然而,对从事神学问题研究者,却有实际的帮助,因为,它提供了不少近代基督教会的神学思想,是一份很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迎向未来,我们展望的「大公教会」,是一个「合一」而又「多元」的教会,是在「共融」中却又拥有多元性的「自由」的教会。过去的分歧,大都是由于不同的神学解释而引起的争论,其实,信仰与神学是不同的两回事。神学思想的差异,是可以而且也实际存在于每一个教会内,我们也可预期类似的差异,将在合一的教会内存在,而所谓「大公教会」,她应该是一个能够包容正确差异的谈会!教会永远不是信仰的对象,她是为信仰而服务。她生活在各时代、各文化、各邦国中。一方面,她固然要保存从天主而来的启示真理,但另一面,她也要生活在世界中,以更适合当时当地人的语言来传达天主的讯息。那么,合一而又多元的谈会不是正反映出天主的富饶吗?
—599—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