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67号

「厄娃与潘朵拉」述要


 

 刘俊馀 

一、前言

    最近几年,笔者正写一本书,比较圣经与希腊人的人生态度。有几篇已经写好发表,如「哲学与丈化」上发表的「耶稣与苏格拉底之殉道精神」,「见证」上发表的「真福八端之条理的探讨」,「高雄师院学报」中的「从痛苦经验到使命感之觉醒」等。接下来便写「圣经与希腊神话里的第一个女人」。写完后,感到言有未尽,许多资料未能加以利用。于是决定写成一篇独立的论文。因了某些理由,是用法文写的。笔者当然准备出版中文本,但因有许多别的事等我去做,这愿望不知何日能够实现。今应房志荣神父之请,在此先把拙著之主要内容介绍一下。

在绪论里,笔者先说明研究的方向,即透过厄娃及潘朵拉(Pandora)这两个永恒女性的画像,探索犹太人及希腊人的道德精神。因了这两个画家之文体属于神话类,第一章讨论的是有关神话的一般问题:郎神话之性质、起源、在诠释上的困难、及其现代意义。第二章先介绍海希奥德(Hesiod)的简单生平,及其两部作品的基本观念,然后分析潘朵拉之故事的意义。但因为古希腊人对女性普遍抱有歧视态度,可知海希奥德之偏见不只在于他个人的生活体验,该有更广泛的原因。在现存之三十二篇悲剧中,有两篇是讨论独身问题的,可知希腊人对婚姻之价值发生了疑问。此外我们知道,狎妓

21

和同性恋在古希腊是极普遍的现象,而且大家不以为耻,当然会妨害夫妻的正常关系。再进一步探索,我们知道希腊人缺乏责任感,而且他们有过错感,但无罪恶感。这一切都因了他们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处世为人常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因而容易对一切感到不满,最后走到悲观出世的思想。这是希腊思想的主流。但也有一派乐观入世的思想,其代表人物是荷马。

    第三章讨论的是梅瑟五书之形成及创世纪前十一章之文体类型等问题。第四章分析这十一章中之叙事部分的整体结构及其基本思想。第五章分析有关女人的章句。结论探讨提拔性的爱与贪求式的爱对人生的作用。圣经是以夫妻关系为人际关系的模范,希腊人是以主奴关系为模范。笔者认为原始儒家也是以夫妻关系为一切人际关系之模范,正如中庸所说的:「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自汉朝以后,乃特别强调「忠孝」二字。这是一种缓和的主奴关系模式的道德观。偏重主奴关系模式的社会缺乏亲合力及创新精神。

下面介绍的是笔者对创世纪前十一章之叙事部分的一些基本观点。 

二、几点假设

    在未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前,每位读者已经有了许多「成见」。在阅读这文章或这书的时候,便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的思想框架套在这文章上,以致不能与作者直接沟通,并造成许多误解,甚而根本摸不到作者想说什么。

在读创世纪前十一章时,一般读者都很自然地认为那是历史,所以各部分之排列,及各段叙事之内部情节安排,

22

该合时间顺序。这是一个很自然的现象,因为作者是拿族谱当这些叙事部分之框架。然而实际上许多情节不合时间顺序之要求,最明显的例子,是前两章万物出现次序不同.所以该寻求别的布局原理。我们认为这些段落彼此间及各段之内部情节,主要是按思想之理路关系安排的。

    一般读者的另一个假设,是认为这十一章是旧约中最早或很早的作品。但这假设使某些字句难於理解。我们认为这十一章东西是在第四世纪厄斯德拉修订梅瑟五书后写的,当作梅瑟五书之绪论。

    为理解这十一章作品,文献学说有许多贡献,但也造成许多障碍,使人以为这些作品是不很高明的剪贴。其实作者或编者的手法非常高明,只有洪水灭世那一段与整体结构配合得牵强。所以在原则上,不可轻易认为某句话是错简,与上下文毫无关系。这十一章作品之所以难懂,是因为作者要解答的问题太多,思想密度太浓。

最后我们假设这十一章之叙事部分的灵感,主要来自厄则克耳先知,而作者对四周民族之神话思想,特别对希腊神话,有极深入的了解。 

三、思想纲要

    这些叙事部分要解答的中心课题,是第三章所讲的恶之来源。作者在提出自己的答案之一刖,先推翻外发&话所提出的解释 a第一章反对的是波斯之善恶二元论,第二章反对的是希腊人的一个观念,即认为神嫉妒人的幸福。第三章把责任全部放在人身上,因为人不走正路(生命树)而走邪路(知善恶树)。人行恶的动机有三个;一是贪求物质价值(国人所谓之‘利’),二是虚荣心(国人所谓

23

之「名」),三是权力欲。接下来的三段叙事,分别说明这三个动机。加音的故事说明利欲,洪水故事说明虚荣心,巴贝耳塔说明权力欲。

    为反对波斯的善恶二元论,第一章特别强调万物都是好的,每造完一类东西,作者便重复这句话:「天主看了认为好」。从文学技巧观点说这方法虽然拙采,但主旨非常醒目。关于人,作者的态度有点保留,因为人之善恶不只在于天性,也须看他怎样运用自由。这是第三章的伏笔。但实际上作者认为人的天性是善的:最后的总评语也包括人在内。一神论是万物皆善之观点的基础,全篇叙述是以因果关系为骨架。

    第二章强调天主对人的爱护,以反对希腊人的想法。这篇叙述是以目的关系为骨架,故此作者先把人推上舞台:亚当是其他东西存在的理由:乐园,其中的丰富产物,飞禽走兽,以及女人,都是为了亚当而创造的。作者当然想把乐园描绘成一个非常美好的境地,但他受到了一个传统观念的牵制。自亚巴郎事件,到出谷纪及先知,犹太人的眼光常是指向未来的,他们的理想是在前面。因此作者不能把乐园描绘成完美境界及人类的黄金时代。那只是一个生长发育过程的起点。的确,若与先知们描述的默西亚盛世相比,乐园的描述朴实多了。只有讲到四条河所产之金宝时,作者使想像自由奔放了一下;但我们认为那是厄则克耳二十八章第二篇开端的改写。

    生命树及知善恶树是指人生的两个途径:一个导向生命,一个走向死亡。原祖面临之抉择与犹太人进入福地后该作的抉择一样:「你看,我今天将生命与幸福,死亡与灾祸,都摆在你面前……。」(申三十15)

原祖之罪过的性质,该根据动机来确定。为看清厄娃吃禁果的动机,我们须参考耶稣所受的三个考验。第一个是肉体上的需要,第二是虚荣,第三是权势。

24

这三项事情该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人做恶时的一切动机皆可归入三项之六请参看拙文「真福八端之条理的探讨」,见证一二三期)。

    「女人看那棵果树实在好吃好看」。这与耶稣的第一项考验一样,是关于肉体上的需要。第二个动机之字句不很清楚,按字面「好看」是那树的一种品质,与虚荣心似乎没有关系。我们认为作者在此采用了巫术精神的原理,就如国人常说的「吃脑补脑,吃肝补肝」。正因了那树好看,才能使吃那果子的人好看。所以「那树好看」是指虚荣。第三个动机是「知道善恶」。在此「知道」该按圣经上的特殊用法解释,知识郎等于支配能力。因此「知道善恶」是拿自己当是非善恶之最高标准,当宇宙万物的主人,「像天主一样」。换句话说,那指的是权势。因了从宗教观点,这动机是最严重的,直接侵犯到天主的权益,故用「知善恶树」当邪路的代名词。传统主张认为原祖的罪是骄傲,虽不无根据,但不完备,因为肉体需要的满足,也是厄娃犯罪的动机之一。第三章讲的是「罪」,而不是某一种罪。

    「于是二人的眼立即开了,发觉自己赤身露体……」一般学者都认为这里描述的是「羞耻」心之觉醒。其实原祖犯罪后的感受该比照加音犯罪后的感受来解释,并考虑到天主之干涉的意义。我们认为原祖的心情是害怕,不是害羞。「用无花果树叶编了一条裙子围身」,并躲藏起来,都是自卫的方法。这些方法显然作用不大,天主遂给他们做了「皮衣」,象征的是梅瑟法律。在加音表示害怕之后,天主也颁订了一条法律:「凡杀加音的人,一定要受七倍的罚」。

加音的罪表面上是杀人罪,但在动机方面则是贪求物质价值的罪。「上主接受了亚伯尔和他的祭品」。从哪里知道呢?当然因为亚伯尔事业顺利,财富滚滚而来。是这情况使加音心生嫉妒而杀了弟

25

弟。所以这里是在说明第一个动机的害处。

    创世纪的作者把物质文明的创兴归功于罪犯加音及其后代子孙。同时这段叙述是放在加音的罪行和拉默客的复仇歌中间。因此一般学者,皆认为作者对物质文明没有好感。我们认为这段叙述与不许复仇的禁令有密切关系。为这禁令作者提出了两个理由。在积极方面他认为坏人及其子孙的生命值得尊重:因为他们对人类社会能有正面和积极的贡献。在消极方面,作者指出复仇有愈来愈猛烈的趋势,拉默客的复仇歌即为表明仇恨逐渐加深的自然趋势。

    洪水灭世是一个古老的传说,流传又广;同时在巴比伦的传说中,又提出了一个宗教和道德问题:集体处罚是否合理?创世纪的作者不能不给一个解释。此外作者又要使这故事与前十一章叙事部分的整体结构配合。结果显然牵强。我们在此只说这故事怎样与虚荣心拉上关系。

    在文学上,不分古今中外,英雄常与美人形影不离。作者利用这层联想,由异族通婚话题,使英雄登场。然后又用「强暴」二字与洪水灭世拉上关系。在字面上这些关系说的都不清楚。可能作者故意如此,因为英雄的强暴行为,不足以说明集体处罚合理。智慧篇明明肯定英雄与洪水的关系:「在当初,当那些傲慢的巨人被灭绝的时候,世界的希望逃入了一叶扁舟……」(十四6)。德训篇也说:「对那些倚仗己力而背叛的古代巨人,上主没有息怒」(十六8)。

虚荣心与权力欲是两种不同的心态,虽然都可以说是骄傲。英雄追求的只是荣誉,并无意支配他人。真正的英雄决不欺压弱小,但会为了分个高低而与朋友杀得你死我活。巴贝耳塔故事要说明的是权力欲:雇士生尼默洛得,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强人……他开始建国于巴比伦」(创十8-10)。巴贝耳就是巴比伦。这故事可能是在巴比伦被居鲁士灭亡后编写的(前五三九年)。依撒意亚把居鲁士视为弱小民族之权利的保卫者(四十四28至四十五3)。

26

创世纪作者利用语言分歧之自然现象证明各弱小民族的独立权。我们认为「砖」象征被统治的各弱小民族或个体,统治者不许他们有自己的特色。「城」象征权力对被统治老的作用,「塔」象征权势是侵犯天主的权益。 

四、厄娃的画像

    在一般读者的心目中,厄娃与潘朵拉差不了多少,两个都是「祸水」。创世纪作者的用意正好相反,却是想提高女人的地位,给女人画一个与潘朵拉相反的形像,但因了他要顾虑的问题太多,表达方式又大曲折,结果遭到误解。

    在第一章作者便表明了与海希奥德相反的立场,声明男女是同时创造的:「造了一男一女」。作者在第五章开端又重复了一次这句话。这两次声明也是为表白第二章创造女人的叙述只是文学技巧,为了表达某些思想,而不是历史事实。

按海希奥德的说法,世界上原来只有男人,没有女人。宙斯神创造女人,是因为不愿意人类大幸福。创世纪作者则说,天主造女人是为了人的益处,因为「人单独不好」。海希奥德的男人是用各种金属造的,而造女人是用泥土,大概是为表示女人的脆弱,有轻视之意。圣经作者用泥土造亚当,为表明他与潘朵拉同样脆弱。同时又用男人身体的一部分进女人,使男人不得以女人「出身低贱」为藉口而有所歧视。为达到这项目的,本来身体的任何一部分都可以用。作者之选中肋骨,是因了肋骨与心的关系。按粗俗的常识,肋骨离心最近,所以女人是男人的「心上人」。此外肋骨也有保护心的作

27

用;正如德训篇所说的,女人是男人「相称的助手,和扶持自己的柱石」(三十六26)。

    天主表明要给亚当造个相称的助手后,不直接动手造女人,却去造各种禽兽,并使亚当给禽兽命名。这段几乎占去了一半篇幅,可知作者想用以去达一个重要观念:这是为了强调,为使人成个真正的人,有自觉的人,发挥出人的一切潜能,面前必须有另外一个人。印度的狼童是最好的证明。他们被发现时,大的已有八、九岁,但他们不会站立,不会用手,其他专属人的能力更不必说了。所以作者利用这一大段篇幅,是为表明他在此讨论的问题,是自然人怎样变成文明人,变成「仁人」,他在此讨论的是「超禽兽」的活动,并认为异性之存在是自然人成为仁人的关键。但生育问题不是他所要讨论的,那是第一章的课题;生育是人与其他动物共有的责任。

    天主造女人时,使亚当熟睡。为领悟这句话的意义,该与亚当发现厄娃时那种惊奇心情连在一起去解释。熟睡是惊奇心情的伏笔。我们认为作者在这里所讲的不是女人在世界上的客观出现(作者已声明男女是同时造的),而是女人在男人意识中的出现。在青春期以前,人不知道异性对自己的人格代表什么意义,就好像是在睡眠状态。所以这里讲的是性别之觉醒。在人第一次发现他需要异性之为异性时,有如大梦初醒。

在讲故事时,一定要有一个主角。整个第二章的主角是亚当,乐园、禽兽和女人都是为了他而创造的。因而女人成了男人的附属品。为补救这个缺点,创世纪前十一章的作者发明了一种办法,我们称之为「辩证笔法」,即是利用正论、反论,以达到一种合论。这方法的目的,是为从两个对立的情况,得到一个平衡的概念。在创世纪前十一章里这样的例子很多,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例如加音的罪是正论,不许报复是反论,罪人对人类的贡献是合论。英雄的暴行是正论,洪水灭世是反论,诺厄盟约是合论,以缓和集体处罚之惨酷印象。通常反论是极简短又是突如其来的一句话。

28

    在创造女人的叙述中正好有这样一句话。那里说:「为此,人应离开自己的父母,依附自己的妻子」(二24)。首先,这话不合前文的逻辑:因为女人既来自男人,本该回到男人的怀抱,但这句话使男人成了女人的附属品。此外这句话不合历史事实,按旧约所记载的,大都是女人出嫁,几个例外(如梅瑟)可用特殊情况来解释。这辩证的合论是「二人成为一体……」。

    在第三章,厄娃好似仍然变成了潘朵拉,成了人类的祸水。其实这不是作者的用意。他选女人当这惹祸事件的主角,是受了旧约传统象征体系的牵制。自第八世纪的欧瑟亚开始,先知们习惯把以色列与天主的关系比作夫妻关系。厄则克耳在第十六章用这象征法讲述以色列与天主的盟约,选民的叛逆及处罚,和复兴的希望时,四周的民族也是以女性来象征。当创世纪前十一章的作者要把以色列的历史模式投射在人类通史上时,自然该以女人象征人类。乐园相当于福地。

    作者虽然是要使女人象征全人类,但为使故事显得自然,并与前后章节能配合在一起,不得不使亚当也出场;但他的角色降低到了最低程度,为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女人身上。这样一来,女人的象征作用就不很明显了,读者难免想到具体的女性,作者遂又不得不想办法挽救女人的尊严。

为使女人不因犯罪故事而受到歧视和误解,作者用了两个办法:第一,他使亚当参与犯罪行为,但不使他参与复兴工作。在原始福音中,男人只是以女人之后裔的资格参与反抗恶势力的圣战。第二个方法是辩证法:女人因犯罪乃是死亡的根由,但同时因了生育而是生命的根源,并且作者使亚当在最痛苦的时刻承认这项事实:「亚当给他的妻子起名叫厄娃:因为祂是众生的母亲」(三20)。原始福音所暗示的最后胜利是生命与死亡之辩证关系的合论。

29

我们前面曾说,反论通常是既简短又突然的一句话。一般学者都因了这类句子来得突然,而认为是放错了地方。因此有些人主张亚当的声明该放在第四章讲厄娃第一次生育的时候,或放在厄娃被罚「在痛苦中生子」的地方。那样固然合于上下文的逻辑关系,但完全失去了这句话的辩证作用。我们认为放在现在的地方,这句话最精彩,意义最深长。 

五、原罪问题

    「后裔」这个名词用得也根有趣。原文是指植物的「种子」。与女人象征人类,及女人是众生之母的观念合在一起来看,我们认为作者用这名词是有意强调后裔与女人的关系,用以反对另一个希腊观念。希腊人认为父亲是生育的积极根源,母亲是被动根源。「种子」完全来自父亲,母亲只是一块田地。在孩子出生前及出生后,母亲都只是乳娘。在艾斯奇鲁的一部悲剧中(公元前四五八年演出),阿波罗神便是拿这个理由减轻奥来斯代斯杀母亲的罪过。而且那里所用的也正好是「种子」这个名词。中世纪的神学家接受希腊这个观念,但又承认圣母处女生子,及耶稣与人类的血统关系,实在不合逻辑。

因了希腊这个观念,所以中世纪的神学家认为后代人类因为是「亚当的子孙」,才染有原罪;当初若只有厄娃犯罪而亚当没有犯罪,人类便不会有原罪。这也不合创世纪的思想。如果能证明原祖的罪有遗传作用,该说因了后代人类是「厄娃子孙」才染有原罪。其实劣根性的遗传也不合创世纪作者的思想。他在前两章反对外教神话对于世界上有恶的解释,正因为这两种解释都减低人的责任感。在洪水灭世的故事中,作者极欲证明人类普遍败坏,为了说明集体处罚合理。但他只说:「人心的思念从小就邪恶」,而不愿更进一步扯到劣根性上去,因为那反而会减轻人的责任。创世纪的作者对道德问题的了解,比奥斯定及后代神学家周密多了。

30

    推翻了传统的原罪学说,对耶稣救赎的意义并无妨害。按传统学说,耶稣的救赎主要是偿还旧账,信徒的注意力也集中在偿还自己的旧账上。推翻了传统原罪说,救赎的全部意义便集中在改善现实上。现实不合理想乃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只要世界上还有一个人受到死亡的威胁,耶稣的死亡便有意义。

    我们认为传统的原罪学说是把两个可以分开的观念混在一起了。人类彼此之间只有「处境」上的连带关系。处境直接传递,不管当事者是否同意。每人的一举一动都使这个共有处境变好一点或变坏一点。每人都有责任使这处境变好。传统原罪说且主张「功过」的连带关系。但功过不能机械式地直接传递;必须有当事者的某种同意,才分有某个功德或某个罪过。

学者们都承认,保禄罗马书第五章那一段,是全部圣经中最难懂的。但保禄那段话的整体用意相当明显,而学者们没有加以重视。保禄在那里是要证明耶稣救赎的功能,比罪恶的破坏功能强大。然而在传统原罪学说中,却显得救赎的功能不如罪恶的破坏功能强大。因为一人要想得救,须有意地与耶稣合作(信德,圣洗等),而效果马上看不出来,因为私欲和死亡非一时能消灭、但罪恶之参与不必当事者有意(原罪),而其破坏作用马上见效。为使双方至少能势均力敌,或者须假设人得救也不须当事者同意(这违反全部圣经的精神),或者假定罪过须有当事者的共谋才能传递。

31

鲁汶大学神学院的师生图书与考试

                             一位博士班学生的来信                       刘赛眉

    这里的教授,对学生的爱心很大,尤其是Lambrecht,令我很感动,那份为学生设想的心肠如此自然地流露,而且一视同仁,不理种族之差异。在此,我感到同学和教授对我都非常好,我很有归属感,也根安全,Lambrecht不是我的论文指导教授,但他每次见到我总是很关心。读书、生活、考试都关心到。其他的教授亦对我很好,我想,不久将来,我会很适应这里的制度。

    这里虽然有些课也不是太理想,但大致上说来,教授不错,尤其是图书馆的环境及设备,很适合做研究,其实,上了博士班,靠自己的工夫多于靠上课的「灌输」,因为最重要是自己会研究、会吸收方法和灵活运用。

这里考试的制度特别利害,没有学生不读书的,这里的教授都很会考学生,总之,您不能遗漏一页不读,因为教授都会问出来,这里全用口试,每科十五分钟至二十分钟,但预备考试则每科都要预备好几个星期,考试之前,早早就要念书了,校方觉得这样的考试制度很好,一方面可以策励学生读书认真,另一方面又可以看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能否把握整个课程的重心。所以,问题一定是包括整个课程的中心要领,再问两、三个问题是很细和较复杂的,这样一来,学生是否领会全部课程以及是否精细地读书也一览无遗了,教授们都说这是鲁汶优良的传统(这样的考试),不会改,会持续下去,只是学生面对考试,十分紧张,不过,我也觉得很好,虽然很不易,除非你真的了解和读了书,否则不能过关。赛眉草

3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