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70号 |
看山又山记忘古今——试谈「悟」的民理意义与灵修成长 |
徐可之
中国文化传统中谈到「悟」的地方很多,但从心理角度来于以说明的却非常少,笔者在个人有限的接触中(所翻阅过的新旧著作中)一直都未能有缘读到。由于没有这方面的参考资料,仅能依照个人的一些感受和对心理方面的有限了解整理出以下几点,并以献曝的心情提供给大家来相互参照,分享,印证。当然,我们对悟的探讨,重点并不是只在寻求如何完全了解,而是更愿藉着对信的认识,使我们对切身的奉献生活有更深的领悟与体验,并因此体验而使我们在具体生活中,能日益感到踏实、充实,日益走向和谐圆融。至于有关「信与灵修成长」的部分,其中除个人的一点体验外,那更是许许多多在辅导过程中所有幸「看」到的成长逾越与美果。全文纲要如下。
壹、悟的心理意义
一、日常生活中的悟
悟与了解有所不同
悟更是「融会贯通」
二、悟的发展过程与心理因素
心理发展过程
—501—
主要心理因素
三、结语——真悟与假悟
贰、悟与灵修成长
一、基本条件
面对真实——自我接纳与欣赏
心有所寄——为谁辛苦为谁忙
二、日常体验
生活踏实——静观皆诉说
内心充实——生死仰天心
三、 圆通忘言
搬柴运水成妙用
月现湖心水无痕
结语
壹 悟的心理意义
一谈到悟,很多人都会觉得「玄」妙莫测,甚或谈了半天,最后仍是一头雾水。为避免跌入此种玄雾中,我们先从人皆有之的日常生活经验着手,相信这样不仅会更具体,而且还可使人感到亲切。
—502—
然后再从这些切身经验来探察其心理过程与意义,最后扼要指出真悟与假悟(或正悟与错悟)的辨识标志。
一、日常生活中的悟
首先我们看悟与了解(懂得、明白、知道等)有何不同,然后再以实例说明,悟如何更是生活体验——融会贯通。悟与了解有所不同 一般所说的了解、懂得、懂悟等多是在理智层面上,比如3×5=15,意思是:就如5+5+5(三个5加起来)也等于15,但是数字多的时候加起来就很麻烦(比如九个5,十七个5等),所以用5的倍数来乘就简便多了。再如日常所说的知道、明白等,也大都是在指我们对生活中一些事物的了解,比如从泰山到静山(先到桃园或新竹,再乘火车到彰化,然后再转乘客运到静山站)——知道当走的路,明白如何去走而到达目的地。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有这样的实例,比如「悟以往之不该,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⑴;或如「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⑵像这样的觉悟、感悟,和前面的了解、懂悟等,便有显着的不同。现在就让我们多「看」一下这分别究竟何在?其不同之点到底又是什么?
悟更是生活体验——融会贯通 词典上所给的几种解释中(比如觉悟、了悟、醒悟等)我觉得「悟,心解也」最能说明这方面的意义。换句话说,理性上的认知与了解和这生活中的「悟」,其最显着的不同,就是后者已由理智层面上的「知道」而进入了生活中的体验,碰到了「心」;由理性的知道而
—503—
变为「心里」明白,由理解进而成为心解。学个实例就会显得更清楚。朱自清的「背影」我们以前曾引用过,现在用在这里也很合适:「作者所描述的背影,是他二十岁那年在浦口火车站所看到的:父亲一定要自己送他上车才放心;找好座位后,父亲又来回穿过铁道,爬月台,为他买水果,最后要走了,还再回头看他。但作者当时对父亲为他所作的这一切,不但不感动,反而觉得是多馀、无用,大可不必。过了两年以后,等他读到了父亲的信:「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那时他才「体验」到这「父心」的亲、初、温、厚——「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在泪光中他重温这背影的深情,同时也愧悔自己当时「真是太聪明了!」天下父母心,对出自书香门第的朱自清来说,一定根早就知道了。但一直到他二十岁的时候,他对此依然只是理智上的知道而已。此后由于两年多的睽违,再加上父亲的身体日益衰弱,使他在这段想念与回忆中,逐渐对他早已熟知的「天下父母心」有了生活上的体验——心有所悟。⑶
在理性方面的知识和懂信是由少而多,由浅入深,同样,在生活中的感悟与觉醒也是由小而大,由渐而澈——由逐渐的醒悟、心解而到达恍然大悟、彻悟,圆通忘言。这在下面还会提到,现在只举几个实例就够了。比如「当我还是娃娃,我的心里只有妈妈;当我渐渐长大,我的心里除了妈妈还有星星月亮和花。当我渐渐长大,我的心里只有梦想;当我眼光蒙胧,当我唇边浮现微笑,我的心里又多个他。」再如「童年」这首歌中所表达的:「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作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以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一寸光阴一寸金,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这些歌词的作者一定都是「过来人」,并在成长过程中对童年无知、情窦初开、时间宝贵等,有了切身的体验与觉悟。
—504—
对生命的体验与感悟当然还可在多方面扩展并加深,就如陶渊明由「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到「探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⑷;圣思定由「我在我身外找你,我找不到我心之主」(我沉入海底,我怅惘,我失掉了寻获真理的希望)⑤,到「主,你是无旧无新的美,我爱你太晚了,太晚了!你怎会在我内而我在我外?」⑥这些都是在生命的成长过程中,逐渐使在理智上早已知道的东西,有感于「心」而与其具体生活连接了起来,进而从这些生活体验与觉悟中,日益对生命整体有更完整的心领神会,日益迈向贯通与圆融。
二、悟的发展过程与心理因素
悟是什么我们已大致指出,现在要进一步来探讨一下:悟的心理过程究竟是怎样的一同事?在此过程中引人到「悟」的又有哪些因素与条件?心理发展过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大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偶然谈到小时候跟要好的某位亲友或同学,或以前读过的某篇文章或诗词等,但一时记不得那位亲友或著者的名字,虽然心里很清楚知道,但就是想不起来,只好「不再」去想;可是过了一些时间之后(有时能是短短的几分钟,有时也能是累月经年),忽然那个名字出现在眼前而顺口说出。这样的情形有时更会在梦中出现。
不少文学家、诗人、音乐艺术家以及科学发明家等,在他们的创作、发明过程中都有过这「突现眼前」的惊喜体验。这样的实例很多,此处无须引述。对这些现象的心理过程,我们不妨以电脑来类比:心理潜能接受到资料后(一个人的名字,一种欲过不能的「难关」等),就是当事人已不再刻意去想了,但这部「潜能电脑」仍在继续工作,潜移默化,到了适当时机(比如散步、休息、或睡眠
—505—
时),答案便忽然呈现出来。用更简单的话来说,那就是一直萦绕「心」怀的人地事物,到时就会有「心喜、心满」的答复与发现。反过来说,如果「心」不在,那就不会有这样的突现或顿悟。古代贤者早已了解到此中真义:「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⑦
主要心理因素 主要心理因素有三,就是年龄、智商、心理成熟。试分别说明一下。
1、年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孔子所表达的自我成长体验,今天的发展心理学也正可显示这「千古同感」的真实。当然更年青时也会有「悟」,但一般仍是在成年之后的时期。儿童时期的「悟」往往只是一些趣谈。比如某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去参观一个农场,看到很多乳牛,有白的,有花的。忽然有个小朋友很兴奋地对老师说:「啊!我懂了!」老师问他懂了什么,他指着花乳牛说:「现在我懂什么是咖啡牛奶!」
2、智商 智商高低虽然和悟没有绝对的关联,但足够的理解力则是达成心悟的必要条件。智能不足(比如所谓的「蒙古症」儿童)自然无法悟到什么,而非常听明的人也并非一定就会(对生命)大彻大悟,因为这还要看我们在生活中如何发展运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偷盗行家都是智能根高的聪明人,但如此利用才智会使人悟到什么呢?反过来说,既有高度智能,生活又平稳踏实,那对生命整体就会更容易有所了悟,甚或澈悟。因为理解力强的人,自然会更容易看出「事物的关系」而融会买通。
3、心里成熟 对成熟的一些特征我们在别处已讨论过(参阅拙文「心理成熟与成熟的信仰」),这里可用这样的一句话来表达:面对真实,生活踏实,内心充实。说得更具体一点,那就是一个成熟的生命在各方面都会显得喜悦和谐,在人际关系上更能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
—506—
人之幼——民胞物与,四海同根;在对己对事上,常能尽其在我而乐天知命——「怡然与造物者游」。这样真实、平衡、乐观的心境,再加上天赋的聪明才智,自然很容易「看得开,想得通」,很容易有生命整体的悟。佛家所说的「慧根」,笔者以为就是意指这种心境与才智的生命融会。但究竟如何,就要留待大家去体验印证了。
三、结语——真悟与假悟
总结以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对生命整体的悟,其心理意义就是在于对生命「有心」:一方面「渴望了解生命真谛」而与绕心怀,另一方面又同时在积极而乐观地发挥生命活力,脚踏实地地在体验生命的宝贵与喜乐,其结果自然是「如愿以偿」,有时甚或更超出了内心的想望而使人口呆舌结,浑然忘言。俗语说「皇天不负苦心人」,如改「苦」为「有」而转用在这里,似也更有其真切的意义呢。
此外,上面会简短指出「慧根」的心理意义,这里更愿顺便分享一下个人对「顿悟、渐悟」的看法。禅宗里的南顿北渐(当时惠能大师居广东曹与宝林寺,重顿悟。神秀住湖北荆南玉泉寺,倡渐悟,弘化皆盛,故有「南顿北渐」之称⑧,如用以上所说的「心理发展过程」来看,似乎会显得更清晰可见。所谓渐悟是指发展过程而言(内心接受资料,逐渐潜移默化),而顿悟则是指答案忽然呈现,内心豁然贯通。此二者不但毫无冲突,实则更是「因果」相连呢。当然「人有利钝」(人的根性或慧根有锐利与粗钝的不同),所以对信自然有快慢的分别——根性锐利悟得快,根性迟钝就比较慢。但此种快慢更是在指过程的长短,而并非在说顿悟与渐悟的本身。不是吗⑨?
—507—
最后要特别指出,悟也能有真假的不同,其分辨标志是要看它们如何推动或妨害人性的开展与发扬。说得更清楚一点,假悟或错悟不但无助于、甚或往往更有害于人的全面发展,使人的生活偏激、阴沉、不和谐。如身居要职,则此种错悟更能祸国殃民。近代某些国家甚或宗教领袖、由于他们的偏激狂热而带给人类的灾害,都是显明而悲惨的实例。相反,真悟或正悟,其所以「真实、正确」,就是在于它能日益展放人性的光辉与温暖,使人的生活日益和谐、喜乐、圆融。就如印度的德兰修女,如果我们今天能多有几位像她那样效悟「基督爱内人类手足一体」的话,我们这个世界不是就会更温暖,更和谐吗?
贰 悟与灵修成长
就如在前言中所说过的,我们探讨悟不只是为如何完全了解,而更是要藉此体认来滋润、开展我们的灵修与奉献生活?现在就依照以上对悟的了解,一一放在我们的具体生活中,看看如何能藉此整合,而使我们逐步体悟奉献生活的真实、喜乐、和谐——圆通忘言。
一、基本条件
悟既有其必要的心理因素,自然在奉献生活中也不例外。除足够的年龄与智力外,我们特别指出「面对真实与心有所寄」来表达奉献生活中所应具有的心理成熟。
面对真实——自我接纳与欣赏从正反两面来看,其间的强烈对比我们便会一目了然。不面对真实的种
—508—
种困扰,我们可归纳成短短的一句话,也就是成语所说的「自讨苦吃」(或自寻烦恼)。比如在团体中我们常会接触到以下的一些情形:⑴在内心深处觉得自己不行,很糟糕,样样不如人;生不逢时,命途坎坷,「天主在哪里?」生不如死……。像这样的「心境」,在生活中会悟到什么?⑵在人际关系上很怕失去他人的重视与赞赏,拼命讨取他人的欢心、青盼、支持;随他人的情绪之风而飘摇,任他人之青白眼来摆布。——这样的人际交往,如何使人领悟天人间的真实舒放,悠然忘言?⑶对团体常感到人心虚伪险诈,必须随时多加防范;当权者更可怕,绝对要少碰为妙,外面随和嘻笑,内心紧张恐惧,夜晚惊梦失眠……。这样的团体生活,怎能引人悟到和谐共融而手足情深?
成长就是会把所发生的一切事故整合为生命的体验,特别是从消极的经验中看到积极的成长方向。如果我们已在上述的情况中生活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那至少要开始问:这些烦恼有什麽用?已经烦恼、痛苦了这麽久(三年、五年、十年……)是否够了?这样的反躬自问,可说是灵性生命的“开窍”——悟的开始。当然在灵修奉献生活的此一阶段中,很需要有真实可靠的辅导来引领帮助,从信仰角度来看,这就是天父藉著人在照顾其心爱子女(或基督爱护其小羊群)的显明标记。我们说这些烦恼是自找的,是自讨苦吃,初听乍看之下似乎很难令人接受,因为我们“明明知道”,这些都是来自外在令人讨厌、痛苦的人、地、事、物。是的,这份感觉完全真实具体,但在以下的“积极面对”过程中,我们将会发现,这内在的矛盾也自有其内在的纾解。
面对真实的自己,依照我个人的一点辅导经验,首先就是要调整我们的自我形象。具体的作法是:先写出自己的优点、才能、成功等,以五十项为原则;可分两三次来作,每次设法找出十五至二十项。消极的一面(缺点、失败等)暂时不看,并不是否认,而是暂时放在一边,不去注意它们。进
—509—
行的细则这里无法多写,开始时最好由辅导来帮助。这「练习」的中心是针对以下的心理实况:⑴很多人的自我形象相当消极;⑵太强调消极因素,对自己的优点才能不够欣赏,甚至抹杀,因而形成一个以偏差全的心理「假象」;⑶此假象既严重地歪曲事实,因而由它所引发的生活悲观消极,都可能根本偏差,完全不符合事实;⑷此假象早在儿童时期已基木形成,所以我们一向「习惯如此」,如要加以调整,自然需要一点时间和耐心。
找出这些优长后,不仅在心理层面上加以肯定,而同时更整合于信仰中来感谢、赞美天父——他给了我这一切,他对我真地很好。只有经过生活与信仰的这番整合,我们的感谢、赞颂才会逐渐变得真诚由衷,心口合一。因为当我们在内心深处自觉「很糟糕」的时候,就是口中大声唱「我们全心感谢天主……」,内心的不满却在说:「我这么可怜、差劲,就是因为你(安排的不好)!如果我生在一个更理想的家庭,有更多才能……,一定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可能有人会说,我很少这样抱怨过天主。是的,不是用言语,也不是有意识地在如此作,但内心的根本矛盾也正是在此:一方面相信我是由天主而来,只是一切的主人,同时对我自己的「存在与所是」非常不满,甚至无法接受,这二者放在一起的「心境」,我们叫它什么呢?此外,在自我整合的过程中,很容易会遇到「双重」的困难,一是自以为一看就会,不必「小题大作」;另一是多欣赏自己,很容易引人发骄傲,这和灵修中的最基本课题「谦逊」,岂不正相违背?试分别多说几句。
一个从小就「习惯成自然」的东西,不可能很容易就会改变。而自我假象,一如上面所说过的,是我们从小已经习惯如此。对度奉献生活的兄弟、姊妹来说,除非在进修会以前已经作过此种调整,一般都是二、三十年以来一向如此,从不会想过这方面需要什么改变与整合。所以能看到此种内在深
—510—
度的分裂不合,在心灵成长上可说已经跨出了很大的一步;但几十年已经习惯的一种假象,如果以为一看就可调整过来,那是否完全不切实际?经验也告诉我们,越是肯认真「练习」,脚踏实地去作,越是在短时间内就会获得显明的改变(一般来说,半年左右就会感到不同,其可靠标志是:当事人在具体生活中日益感到轻松、喜乐,对一切觉得更积极)。反之,自以为不必小题大作的人,不脚踏实地用「心」去练习,常是费更多的时间,吃更多的苦,最后还是要重新开始!以上我们曾说,不面对真实是自讨苦吃或自寻烦恼,在此已经有显明迹象可见,但以下会显得更清楚。至于欣赏自己是否违反谦逊,这里可暂就理智方面来说,面对真实不可能与谦德相左,因为真正的谦逊就是要人面对真实。以下我们更会从生活体验中清楚看出,其反面(不面对真实)正是骄傲虚伪的根柢所在。
心有所寄——为谁辛苦为谁忙 自我形象比较正确真实之后,进一步就是在具体生活中日益加深这「心口合一」的欣赏、感谢、赞颂。一方面更积极地尽其在我,发挥天赋,同时也更深入去体验信仰与奉献生活之基本事实:「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我们越能体验到「我真是天父的心爱子女」,我们的生活就越会根深柢因而稳定充实。关于这点记得在别处已有所发挥,这里不再重述⑩。但一般对「心有所寄」的较深体验,和身心发展的阶段之间,也有其「天然」的关联与需求。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三十而立,就如前面已经提过,从心理角度来说,确可显出其身心成长的完整意义。人到三十岁时,一般会感到要「安定下来」;三十以后,这份安定的需要会与日俱增,越来越强。尤其是女姓,如到三十五岁左右而尚未完成终身大事,就是没有外在压力(比如父母亲友),自己在内心也大都会「急着」想找到归宿,好能尽快让自己安定下来。这和二十出头时的海阔天空、热情理想等,相比之下,真令人有不可同日而语之感。所以对一般人来说,就是借着成家立业后而找到人性的这份自然
—511—
安定与满足。由此人性之自然需要来看,奉献生活中之心有所寄似已不言而喻。更有进者,正因为奉献生活没有自己的家庭和子女,所以在心灵方面就更需要有「处」可寄——在生活中日益体验到内心深处最宝贵的那一位,非祂莫属。这份安定与归属感,从初学起就要用心培养而打下基础,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配合着身心发展的自然需要,逐步使之加深、加强而坚贞不移。反过来说,如果生命已接近不惑之年,而仍是心无所寄或丧失其所寄,内心之空虚悲观甚至绝望毁灭,都是可预见的不幸后果。
一位还不到四十岁的职业妇女,和一位男士住在一起已有十五年,而一直没有正式结婚。邻居和同事都觉得他们终究是会结婚的,但有一天男方忽然宣布要和另外一个女子结婚。这妇人完全不知道男方会爱上别人,所以对他一直是死心塌地而寄望终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真如晴天霹雳,她被打得精神崩溃,倒了下来。但几天之后,她好象很快又恢复了正常,仍同原处上班工作,和以前没有很大分别。可是在几个星期内,她开始衰老!皮肤满是皱纹,头发变为灰白,体重大减而身体萎缩,整个人变得非常憔悴。于是很快被送进医院救治,虽然经过各种检查和最好的医疗照顾,但始终找不出原因,而且病势越来越严重,不到一年她便与世长辞了⑾。
这是一个很少见的特殊个例,一般我们自然不会严重到如此地步。但对奉献生活来说,尤其为正在“不惑之年”左右的兄弟、特别是姊妹,这罕见个例也根可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宝贵参考与借鉴:每天工作、劳累之馀,我们内心觉得充实、满足,还是空洞茫然、烦燥苦闷?有否很容易觉得乏累,好像是“未老先衰”?还是忙累中会感到心安理得,晚上一躺下就能“含笑”入睡?在此“心有所寄”或空无所寄,和上面所说的肯否“面对真实”又合了起来。说得更清楚一点,不论是感到内心
512
充实、满足或朴空、怅惘,一定要面对真实才能获得助益,才能整合为生命的成长体验—逐渐对生命有所了悟。反之,如不面对真实,则不论如何“自圆其说”,终究还是要落到自己身上而自食其果。几年前有位献身者,以“谢卡”和我分享其静修心得:“‘心安理得’是这一次避静的最大收获?…希望我的这颗心从此不但‘心安理得’,同时更‘把心放在基督身上’!怀著一颗‘不动之心’而与基督‘白首共此心’”。能写下这样的感受与分享,我们一定觉得当事人的奉献生活不会再有什麽大问题,至少不会有“圣召”问题,不是吗?但事实告诉我们,奉献生活不在於会“说”什麽,而是更在於如何面对真实地去“生活”。上述之献身者於事後一年左右离开了修会(请不要去多“猜”这是谁,更重要的是把所发生的一切整合为积极的成长体验与活力)—不面对真实与自讨苦吃就是如此地因果相连。
二 日常体验
就如学任何技艺,我们必须认真练习才能“苦尽甘来”,逐渐到达心手相应的境界而挥洒自如。对亚修奉献生活的“体验”也是这样。有了以上所说的必要条件之後,这里要简短指出,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认真“练习”,逐渐加深对生命的真实体验。配合对悟已有的体认,我们不妨以“生活踏实,内心充实”,来表达从事此种练习时的心境与方向。
生活踏实—静观皆咏赞 依据个人和在辅导中所获得的一世体验:我们的生活踏实与否,和能否突破生命中的主要“盲点”密切有关。首先可说是“志在必得与合理化”,其负面影响常使我们生活扑空,而我们却“看”不到。志在必得的积极意义自然是表示:决心、毅力、择善固执、有志竟成等。
—513—
但这些积极「心境」往往会与合理化(无济于事的一种心理自卫方式)结为一体;使我们生活在「心盲」的努力中而不自知。空鹏在学生时代非常勤勉,力求上进;进入修会后更是胸怀大志,要为祖国教会贡献一切。读书培育过程中成绩不错,晋铎后被派往某处堂区负责牧灵工作。但他在此工作中觉得有「大才小用」的委屈,不久就向长上申请出国深造。一般都认为他有中等才能,如果全心投入牧灵工作,很可为地方教会大有贡献。但空鹏觉得自己天赋优异,一定要有博士学位才能实现其神圣使命。其深造过程在此只能长话短说,由于自视甚高,当然要选择最有名的学府,而读书又未完全专心,结果考试不能通过。最后不但读书不成,而且也放弃了铎职,甚至连信仰都有了问题。
在辅导过程中笔者更看到不少的积极成长实例。如将此正负两面合在一起,再加上个人生命中的一点体验,可归纳为这样的一个模式:我们「喜欢」的就一定想办法要得到(在心理方面会找出各式各样的「理由」,说服自己和别人为何一定要如此)。反之,如果我们不喜欢,我们也同样会找出各种理由而予以拒绝。其实此种本能价向,我们从小都多多少少经验过。比如小时候不喜欢上学,会摸着墙走弯路,有时也会头痛、肚子痛;回到家里很快就不痛了。这模式的「不踏实」。到此可说已碰到了根,露出了「真相」。所以「踏实」的练习也就显而易见:仅就人的层面来说,首先要深切体认,这样「合理化的志在必得」,不但不帮助人积极成长,反而使人停滞于幼稚、封闭中—「自以为是」。再加上灵修与奉献生活的基本要求,此种合理化必须从根加以调整: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我们度奉献生活的兄弟姊妹,必须主动地把握机会,练习超越此种本能倾向,在「小事」上多多去体验「天主借着人在引领照顾我」的真实、平安、喜乐。如果我们把「志在必得」用在超越此种「不踏实、合理化」上,我们的灵修与奉献生活自然就会日益踏实,日益有所体悟。反过来说,如不肯认真练
—514—
习,那么以上所说的自讨苦吃也自会不言而喻。
再者就是「操之在我的绝对化」,可说是灵修与奉献生活中的另一个主要肓点。简而言之,其模式为:「我详加计划,全力以赴,结果必然会实现」。此种「盲」与不踏实,是在于把「计划—实现—成就」(反之就是失败)认为是绝对的—非此不可。而事实上中国文化传统也告诉我们,「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或「尽人事,听天命」等),只要我努力作我能作的—尽其在我,至于事之成败利钝,我皆可、也应该全无愧恨而心安理得。如将此生命体验带入灵修与奉献生活中,天父的照顾企不更显得亲切动人?他看我们尽心努力就非常满足,而事之木身为它原是可有可无!如果计划的「不实现—失败」我们能「看」作加强、加深对天父之「信任、孺慕」的好机会,我们的生活便自会因此练习而日益踏实、稳定、和谐,静观皆咏赞,天心不言中。反之,如果不会利用这些机会来认真练习,事实上也不改变什么,惟有徒增烦恼、痛苦而已。我们小时候读书作功课,不是很多次都是在父母的勉强下而完成的吗?比如不作完功课就没有糖果吃和玩具玩等等。长大之后,对父母的这些「勉强」我们都会感激不尽,终生难忘。同样,假如在灵修奉献生活中,样样都照我们的计划实现,那么我们对天父的信任又如何落实呢?假如事事都非「如我所愿」不可,那我们所而念的「愿你的旨意奉行在人间,如同在天上」,是否完全空洞、矛盾、可笑?其贵此种心态,虽然我们往往并未清楚意识到,一方面是非常幼稚,不可理喻(就如孩童时看到小老虎非常好玩,就哭闹着非要妈妈抱同家不行);另一方面,又可说是「目空一切」,连信仰的基本条件也抹杀了(信仰的起码条件是:相信天主的智能比我的大,他能用一些我想不到的方法,让一些我一下无法了解的事情发生等;再加上基督的启示,天父非常照顾我们,他心爱的子女)。这可使我们清楚看出,在此「非如我愿不行」的模式
—515—
中,不论我们意识到与否,自讨苦吃已是势所必然,而目中无「天」的骄傲根柢也同时暴露无遗。
内心充实——生死仰天心 以上的一些练习可说主要还是对事,这里要进一步指出的是「直指人心才突破、超越了「合理化、绝对化」的盲点后,我们已开始接触到心与生命的本身。换句话说,除对人、地、事、物要练习体验其可有可无外,对自己的生命本身也必须去体验「死生有命」⑿的真实、可贵(中国文化传统)并进而体验生死有「父」的欣幸与充实。「贪生怕死』原是人之常清(保护生命更是人之天职),但如方法不当,使「贪生」保命适为伤害生命,而怕惧死亡却正是加速死亡,这时我们就必须加以调整,不是吗?说得更白话一些:越「担心」生病,病就会更多;越「怕」死,死得就更快,而且还会更苦。这在另一篇拙文中已和大家分享过,此处就不再重赘⒀。但这里要加上一点,尤其为我们度奉献生活的兄弟姊妹,就是:基督带来的「丰富生命」是否已使我们的生命日益丰富而充实?如果我们已与「生命」打成一片——拥有生命之源,而对此生的死亡仍和一般人一样担心恐惧,甚或怕得要命,那企不是矛盾之至,令人啼笑皆非?在此如能认真练习,超越此种「心虚」的矛盾可笑,生命活泉便会由心底涌流奔放,使我们清楚体验到究竟什么是「生命充实」—惟有心会而不易言传的充实。有了这番体验后,我们的心自然会完全「安」定下来,不再轻易掉进「庸人自优」的陷阱里,更不会再轻易受到外在事物的激荡与*扰。相反,在一切外在的「风云变幻」中,内心深处却是「静观皆自得.生死仰天心」。「生命好消息』到此开始成为生活传真。无须多言了。
—516—
三 圆通忘言
经过以上的积极练习与体验后,依据我们对悟的体认,其结果自然是不负对生命「有心」者的热望,而且还往往会超出我们的想望,使人口哑舌结,浑然忘言。在此我们就以简短的两点来表达这「无言胜有言」的心境,希望不是画蛇添足吧。
搬柴运水成妙用 中国禅宗传统中很强调日常生活,使人在最平凡的生活中能「明心见性」就如唐代一位居士所说的:「神通并妙用,进水及搬柴」⒁。对我们的灵修与奉献生活来说,真正的成长、成熟也是如此——逐渐会在平凡的生活中体验到「他」的亲临。这时的一切都显得单纯、自然、和谐,如果和以前的复杂、忙乱、矛盾等相互参照,我们会清楚「看」出,当时的烦恼、痛苦原是我们自己在「无理取闹」!就如小时候我们玩小汽车、小飞机等,本来是小巧灵活,非常好玩,但我们会自作聪明,把它们一一拆开,最后成了一堆零件,无法拼合起来。这时我们会生气甚或哭闹着给妈妈说:「你看,都不好玩!」圣思定「找同自己」之后,就如以前已经提过,不禁感叹高呼:「主啊,你是无旧无新的美,我爱你太晚了,太晚了!你怎会在我内而我在我外?……你在我身边,我却醉心于世物,远离了你」⒂。这时对过去的自作聪明、糊涂可怜等,虽然比以前看得更清楚,但在内心深处却更是充满着无尽的感激与喜乐,而不再是悔恨、苦涩 悲痛。这时对工作、事物的本身好象都「看透」了——根本不值得我们「志在必得」,它们全是可有可无,但同时又是很宝贵,很有意义,因为我们清楚意识到,天父所喜悦的就是我如此工作、生活,尽管在外表上是「运水搬柴」一样的平淡无奇。基督的「乡居」生活这时显得特别亲切而「韵味」无穷:一心中悦天父,对自身的一切需要毫无
—517—
挂虑;大自然的飞鸟野花都在天父的照顾下优然自得,他心爱的子女又当如何呢?——生命活泉心底涌,别有天地与人间⒃。
月现湖心水无痕 此种境界的第11个特征,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称之为「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⒄。人在自己的生命中有了「中和」,对其它一切便更会接纳欣赏而使之人尽其才,地尽其利!事尽其宜,物尽其用。我们的古圣先贤所体验到的「天人合一」就是这样来「参助天地之化育」而与天道相合⒅,甚或「同于大通」而到达坐忘⒆。禅宗的「十牛图」中以「人牛俱忘」来表达此时的自性圆通,而面对人、地、事、物时已是「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的清净自如⒇。这些对生命的热切追寻与深切体验,正可用来表达我们的灵修与奉献生活的当前心境。其不同之处自然是在于对「根、源」的体认:前者对「天、道」或圆通真如已是无言可言,但我们在此却能体验这一切是在「父子情深」的交流共融中!以下的一个小小实例或许更能表达出这两者之间究竟有何异同。
两三年前,一位修会的姊妹参观一个佛教书画展,事后和笔者分享了她很欣赏的一幅对联: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从「镜花水月』(镜中花、水中月都是影,都是空)的角度来欣赏,这幅对联的作者确已有了「不凡」的体悟。但一般的困难是,「镜中花、水中月」固然是影是空,但镜外之花、天上之月又如何呢?……此后不久我有机会在天祥小住,正值暑假,一天晚上看到昙花开放,质素香清,淡雅宜人。就在此惊喜赞叹之际(生平第一次看到昙花开放),忽然对「昙花水月」与「父子情深」之截然不同有所了悟,同时也浮现出了一幅对联:昙开午夜芳有道,月现湖心水无痕(21)。内心如此圆明「有父」时,还有什么话要说呢?
—518—
结语 对生命「有心」并在日常生活中止同认真「练习」,其结果自然是水到渠成而悠然忘怀。但在灵修成长过程中上「有心」并非集中在「悟」上,好象把悟视为必须达成的目标;而是衷心有「祂」,和祂一起日益体验「根源」上的无尽活力与充实——「父子同心一体」的终极真如与圆融。在灵修辅导中多次会有幸看到深具「慧根」的兄弟姊妹,有时更能分享到「豁然开悟」的心玺喜悦。去年春天的一次神操静修中,在分一旱此「心悟神乐」之馀,还留下了一个小小记录:
春雨初霁一空新,日暖风和开呜禽;
应时草木青苞满,倾性身灵善意深;
花衰果旺随妙化,理得心安自乾坤;
流水四季天行健,看山又山忘古今。
祈愿藉着在这方面的真诚分享和手足之间的互爱互助,能引发更多的天赋「慧根」,及时绽放出「澈悟」的千秋花朵——「父子情深」的永恒圆融。
附 注
①陶渊明「归去来由」(古文观止)。
②辛弃疾「丑奴儿」。
③参阅「神学论集」55,119—120页。
④陶渊明「饮酒诗」第五首(陶渊明全集)。
⑤「忏悔录」应风译,光启,民国五十年三版,81页。
⑥同上,189页(卷十,第二十七章)。
—519—
⑦大学传七(四书读本)。
⑧参阅「六祖昙经」钝渐品第八。
⑨同上。
⑩参阅「神学论集」55,123—125页。
⑾paul Adams The New self-Hyposis,Parder,N.Y.1970(3rd ed.),pp.30-31.
⑿论语颜渊(十二)。
⒀参阅拙文「心阔体壮自圆融」。
⒁禅学的黄金时代」,吴经熊著,商务,民国七十三年十二版,62页。
⒂忏侮录」,189页。
⒃参阕「神学论集」61,427页。
⒄中庸第一章(四书读本)。
⒅中庸第二十二章。
⒆庄子大宗师。
⒇参阅「禅诗牧羊图颂汇编」杜松柏编著,黎明,民日七十二年。
(21)一切都由天父而来,皆自有其天性或「道」;当一切充分发挥其天性而显示出来的和谐自如(就如昙花之开放),也正是在用示天父之美善真如(虽然只是有限的一点点而已)。当湖水平静时,天上之月自会映现湖心,清澈圆明,无可描绘。人之心湖清澈平静时,其天性之原本真貌——父之肖像,不是也自会呈现无遗吗?
—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