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70号

从美感经验看基督徒的静观祈祷


林逸君
前言
    似乎是很不自量力,我选上了这本四百多页的「文艺心理学」(注一),作为这次读书报告的基本材料。也许是受到书中那套美学原理所吸引,因为作者朱光潜先生(注二)丢开纯以哲学系统所演绎出来的美学理论,而从另一个角度,把文艺的创作和欣赏、当作心理的事实来研究,归纳出一些可适用于文艺批评的原理,虽媒作者以西方文由为论据的起点,并举出许多西洋哲学名家、心理学家的分析和理论;不过,作者的观点是客观的,立场是稳固的,有取舍衡量的标准。他适当地折衷调合,把文艺、心理、哲学熔于一炉,铸炼成一套美学理论,并举出中国文艺,如诗、画、书法,甚至音乐、舞蹈等的艺术创作和欣赏,加以证实和解释。
    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和反省,也分辨了可以接受的和不能接受的。例如对于作者所提及的「宗教也是拟人作用」的说法(注三),是不敢苟同的。不过,大体来说,我对该书相当赞赏,特别是它所指出的美感经验、主要是形相直觉的活动。所谓美不   仅在直觉的形相(物),亦不仅在主体对形相的直觉(心);它是在心与物的关系上,是心藉物的形相(意象)来表现情趣。在这样的了解下,使我联想到这些道理,与基督徒的静观祈祷,在某种角度下的连贯性和相关点。在今日教会中仍有很多关注灵修的人,不断在探索、追寻静观祈祷的究竟。如何解释在静观中既实在而又
—521—
抽象的情况?如何描述这些天人交往的「艺术」?于是我尝试从美感经验中几个主要的观点、来看基督徒的静观祈祷。本文分为三部分:
    壹、美感经验的说明
    贰、从美感经验看基督徒的静观祈祷
    叁、静观与基督徒的整体生活
 
美感经验的说明
    根据「文艺心理学」书中,作者的美感经验分析:一、大致上是采纳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白enedettocroce,1866)(注四)的观点,把美感经验解释为「形相的直觉」。二、指出「名理思考」与美感经验,在艺术活动中的相辅相成。
一、美感经验
    形相的直觉:所谓美感经验是心知物时的心理活动。克罗齐把「知」分为两种:名理的Iogical 和直觉的intuitive。「名理的知」是指对于诸个别事物的关系的知识,即涉及本身以外的事物或意义。「直觉的知」是指对于个别事物的知识,即不旁迁他涉,只全神灌注在事物的本身。心知物就是指在直觉的活动中,事物本身是一个独立自足的意义或图形。换句话说,形相是直觉的对象,属于物;直觉是心知物的活动,属于我。在美感经验中,心所以接物者,只是直觉。物所以呈现于心者,
—522—
只是形相。美感经既是一种聚精会神的观照。在纯粹的直觉中只有一个意象,没有抽象的思考、意志和欲念。形相对我来说,它的意义和效用暂时消失,由此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它的结果是物我同一。
    心理距离:要进入这样的一个单纯的意象世界,须在事物和实际人生中,辟出一种适当的距离,把我和物的关系,由实用的变为欣赏的。这种距离,一方面是超脱现实,另一方面却又与事物有切身的关系。指的是我和事物在实用观点上的隔绝;而在美感经验观点上,我和事物的距离却又几乎两相迭合。正因如此,艺术把人从实用的时空世界搬到另一个世界去,无障无碍地来谛视美的形相。
    物我同一(移情作用):在凝神观照时,除了所观照的对象外别无所有;于是在不知不觉中,由物我两志走到物我同一,由物我同一走到物我交注;于无意之中,以我的情趣移注于物,以物的姿态移注于我,我的情趣与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这种移情作用常伴着美感经验,不过它并非美感经验本身,也不是美感经验的必要条件。
二、名理思考与美感经验
    如上所述,美感经验是单纯的直觉,不带任何名理的思考。这并不是说,美感经验与名理思考毫无关涉,而是说两者在作用的平面上不能同时共存,不过,它们彼此间却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因为美感经验是不能由整体的生命中分割出来的。无论就创造或欣赏来说,都不能说「物』只具有单纯的形相,没有实质、成因、效用种种意义。因为一切现象都有它的前因后果,美感经验也不例外,它与人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实,在美感经验中,精神专注于孤立、绝缘的意象,这个意象的产生须借助于联想。联想是知觉、概念、记忆、思考、想象等的心理活动,意识在活动时就是联想在进
—523—
行。联想愈丰富,则意象愈深广、愈明晰。一位艺术家在突然得到一个灵感,见到一个意象以前,往往经过实际生活的体验、观察、反省、做学问等长久的准备。换句话说,顷刻的美感经验,往往有几千万年的遗传性和毕生的经验、学问来做背景。这样看来,我们不难明白,在艺术活动中,美经验可以说是领略美的境界,而美感经验之前的名理思考是一种了解,为的是更能帮助进入美的境界。而美感经验之后的名理思考,则是美感的反省和判断;也是在此一时刻,人才觉察到美之所以为美。所以说,美感经验与名理思考两者不可或缺,是相辅相成的。
    经过上述对美感经验的说明,和它与名理思考的关系后,下文将以美感经验为主,同时也不减低信仰超越性的幅度;从这样的角度下来看基督徒的静观祈祷。
 
  从美感经验看基督徒的静观祈祷
一、「形相的直觉」与静观
    什么是静观?甘易逢神父给静观所下的定义是:「静观是目向天主,是人在天主面前,实体在根源面前的心驰神注。整个的静观是基于实体一旦会意了他的所以然,而转向其本源的一个主要动作。」(注五)从美感经验来看,静观这一活动是凝神的观照,是直觉的活动,是全神贯注于意象本身。在纯粹的直觉中只有单纯的意象世界,没有抽象的思考、联想,更没有想家和感觉。在静观的境界中,有些是有清晰意象的,而且整个人的心神为意象所吸引,人单纯地凝注于意象本身,而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有些静观则是没有清晰意象的,个体在根深的沉寂中,浑然而忘我。
—524—
静观祈祷与默想不同,静观祈祷不是思考、推论、反省……的理性活动。如以圣经作为反省的材料,对照自己的生活;或以福音 中的耶稣为典范,检讨自己为人处事的心态;或由比喻中联想到天父的仁慈,天父和我的关系;或在祈祷中与天父、与耶稣基督作心灵内的交谈。这些祈祷的方式是在联想、思考或实用的层面上。无可置疑的,这些都是根有价值,甚至很美的祈祷,但都不是静观的祈祷。事实上,很多人都觉察到,愈是在思考层面上活动的人,愈难采用静观的方式做祈祷。因为每一事物的概念,都会由于他的博学、思辨及分析而联想到与此概念的关系上;如此,单纯的直觉就消失于无形了。
    静观祈祷也不在于心动、热情,充满动力的心理感觉。在静观祈祷中既然是没有相互间的对谈,没有想象,没有思考和反省;也不太可能清晰地去分辨「你」、「我」,更不会有意志和情感的兴起。它是纯粹的直觉活动,只凝注于意象本身,是一种「无所为而为」的神注。所谓感受、情趣和美感,是在静观祈祷之后,才回忆起来而有所评价的。在静观的时候只是心领神会,如鱼得水,无论如何是难以旁迁他涉的。拿圣五伤方济各来说吧!他可以彻夜不寐,张开双臂,双目向天,毫不厌烦地一遍一遍重复诵念:「我的天主,我的万有!」事实上,他这句话已由于对天主所有的认知和体验,逐渐地转化为一个极单纯的意象。换句话说:他已由口祷转变而为静观的祈祷了。而就在那一刻,他已进入无限美善天主的奥秘中,当人如此心驰神注,整个沉浸在天主内,一切内在的、外在的活动彷拂都停顿了,因为在这一刹那间天主与人相遇了。
—525—
二「心理距离」与静观
    人处在一个竞争性的社会中,一切都讲求效率、实用的价值。于是,人对于一般事物的看法都有了一种「常态」。譬如说:糖是甜的;乘车比走路快;看到太阳,立刻想到田门方便……等。这些「常态」几乎完全占住人的意识,以致人很难在日常生活中「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也许有时人需要如同叔木华所说的,「丢开寻常看待事物的方法」,去发现事物的平常的一面。静观的道理也是如此,它是一种不沾实用目的的祈祷。是抛开一般实用的价值而进行一些「无所为而为」的观赏。正如前文所说的,它与反省的、思考的祈祷是有分别的。因为反省是查看自己的行为和心态是否合乎基督所要求的标准;目的在于修正基督徒的生活。思考会使人联想到天父的慈爱,帮助人更领略与天父的关系。但静观祈祷本身不带有上述这些实用目的。这并不是说,行静观祈祷的人从不反省、思考;而是说,人在静观中,不带有这种理性的活动而已。
    一如上述,不沾实用目的,抛开寻常对事物的看法,意思是在事物和我中间留出一种适度的距离来。就是美感经验中所说的心理距离。在凝神专注的观照中,人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理论与实用价值似乎都不存在;人为天主所提升,突破了天人间的某种距离,彷拂超越了平常所了解的天人关系,被吸引到人之所能到达——与天主距离最接近——的极点。虽然如此,人在此刻,仍能非常清晰地意识到,天主是天主,我是我;也就是在这样巧妙的距离和关系中,无穷美善的天主向人揭示了他莫可言传的奥秘。
—526—
三「移情作用」与静观
    所谓「移情作用」是把在我的知觉或情感,外射到物上去,使它们成为在物的。平常我们对于人、地、事、物的了解、能起「设身处地」,或「推己及人」的同情和共呜,主要是基于外射的作用。但外射作用却不尽是移情作用——因为外射作用是单向的,由我及物,物我不必同一。移情作用则是双向的,不但由我及物,也由物及我,物我必须同一。
    在凝神观照单纯意象的祈祷中,有些是有清晰的祈祷图像的,有些则是无清晰的祈祷图像。有清晰图像的祈祷,能来自移情的作用。举例来说:一个人在静默中,内目神注于这样的「一幅图像」——每次耶稣一抬头,就看见父,一看见父的面容,祂就心旷神怡,立时体会到父的旨意,满心愉悦地做父所喜欢的事。这种图像的产生,用人的言语来描写,是有时间的次序和限度。在意象方面来说,是极其单纯、整体而不带思考性的一种直觉。意象产生的同时,人不知不觉地由物我两忘,走到物我同一,即在某种距离下与耶稣合而为一。耶稣对父的情怀移注(吸引)于我,我的情与耶稣的情相合,而在这一刻中,耶稣对天父的「心」彷佛转为我对天父的「心」了。
 
   静观与基督徒整体的生活
一、信仰是静观祈祷的基础
    描述静观祈祷时,似乎容易使人产生某种错觉,以为它是一项独立的行动;其实它与基督徒的生
—527—
活有紧密而不可分割的关系。一个人能进入静观的境界,绝不是偶然,而是借着信仰而来的。信仰一方面来自天主的恩赐,和人对真理的渴求,另一方面,信仰也有它的过程,就是从认识信仰的对象开始,透过种种知觉、概念、思考、观察和反省,逐渐在卖际生活中,体认到神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向绝对者发出真诚的信念和爱慕。这样看来,信仰在基督徒的生命中长期酝酿着。可以说,基督徒的静观往往有日积月累、世代传承下来的信仰做背景:也有个人毕生对信仰的认知和体验做媒介。因为在静观中人以整个的自我(心身、理智、情感……)在无限的天主面前,以信仰、以虔歌来专注于整个的「他」。所以静祈祷虽然不带有丝毫的理性活动,却涵盖了人对天主所有的知识、领悟、经验、信心和爱。——这是静观者在圣神的推动下,对信仰所做的长期而恒久的努力。
二、静观与行动的相辅相成
    既然静观祈祷不是一项独立的行动,而是基督徒整体生活中的一部分。那么很自然地它与宇宙其它的受造物,特别是「人」有肯定的关联。人在静观中只是暂时脱离现世的一切实用价值,而专注于绝对者天主,获得天主的特殊垂怜,经验到天主的全美全善。虽然这些内心深处的领会,绝非世上任何言语和符号所能比拟,而像是永恒直观的浅尝,然而这种祈祷是短促而一瞬即逝的;往后静观者有如目睹耶稣显圣容的三位大宗徒一样,不能永远停留在超越的层面上。而必须脚踏实地,回到有限的时空世界。正如雅各伯书所说的:「没有行为的信德是死的」(维二14—17)。静观者需要面对自己的信仰,在生活中不断地做抉择。在平凡和具体的生活中、继续体认这种天人之间的关系,并向世界传达并作证所体验到的天主。他的生活需要以祈祷中的天主,作为动力的泉源;也需要在行动中表达
—528—
天主在人身上的能力。如果基督徒真能如此把生活视为一个加强天人关系的「空间」和「范畴」,那么天主圣神将会在他身上工作,改变他,吸引他进入天主圣三的共融中。并在唯一的天主内与兄弟姊妹们,和一切受造物契合为一。综合来说,基督徒的整体生活就是静观和行动,静观与行动是相辅相成的。静观祈祷推动着基督徒的行动,透过信仰的行动,无形中塑造了静观的有利「环境」,等待天主的再度亲临。再说,天下的道理大部分是殊途同归的;静观与行动相辅相成的道理、还不是耶稣基督训示的爱主爱人的总纲吗?降生成人的天主子耶稣基督——世界和人类的中心——亲自走进人类的历史中,是他首先开辟了这两条具体的路:一条是通向天主的;一条是通向人的,而他自己便是这两条道路的交通枢纽,他指示给普世人类:「谁看见祂,就是看见父。」(若十四,)「爱天主的也该爱自己的弟兄。」(若壹四21)
    以上由美感经验中领悟的静观现象,仅是从我有限的知识和祈祷的经验中所作的尝试。我得承认,人的看法和言语的表达是有限的,不能完全说明神人之间的交往,也不能描述天主在人心深处所造成的经验。因此,我深深感受到人在天主面前的贫乏和限度。如果本文较强调以主体的人为出发点,即自下而上看天人关系,刚必须从上而下来补充这种不足的现象。因为往往有些事理超越人的理知民后面;内在于人的能以各种不同的科学方法加以分析。但超越的幅度超乎人所能达到的范围;若非天主主动地答复人内在的渴求,人永远不能超越自身有限的层面。(注六)祈祷也是如此,特别是
—529—
静观的祈祷,主动老者常是天主自己,祂是爱,是万事万物的开端和起步;是祂首先行动,并主动地进入人的生命中,把自己无可言喻的奥秘和旨意启示给人。(注七)这对人来说,无异是一项额外的恩赐。基督徒是在圣神的带动下开启心目,全力开放于天主,在自由中献上信德的服从和爱的同应。(注八)
 
注一 文艺心理学,朱先潜撰。民国73年3月初版,汉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 
注二 朱先潜,笔名孟实,生于一八九七年九月十九日,卒于(今年) 一九八六年三月八日,北平。安徽桐城人,一九一六桐城中学毕业。一九二二年香港大学毕业。先后留学英、法等国,曾任教于清大、川大、武大及北大。遗有「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美」、「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等著作。「文艺心理学」在民国25年完成。
注三 文艺心理学,47—48页。
注四 克罗齐是意大利美学家,唯心派或形式派美学的集大成者。唯心派是十九世纪德国唯心哲学所酝酿成的一个派别。这派的开山始祖是康德,其后的重要人物有席洛、黑格尔、叔本华、尼采等人?
注五 静观蹊径,第一章。甘易逢著,民国57年。光启出版。
注六 救恩论入门,第二章,人对救恩的渴求。温保禄着,民国74年9月初版。光启出版。 
注七 启示宪章,2号。
注八 启示宪章,5号。
—530—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