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73号

台神、南神、辅神三院共融感怀


林逸君
    在走向合一之途的大公运动的前提下,本年三月十四日台南、台湾和辅大三个神学院的师生,假辅大神学院举行了一次共融性的交谈。上午的主题是「在台湾做神学的困难」。首先由台南神学院陈正德同学作讨论的前引,他以地方、文化和人的处境作为做神学反省的出发点,认为只看重来世观念之欧美文化的耶稣基督形像,不足以表达全教会的观点,而第一二世界的确受到欧美资本主义及强权政治的剥削和压制。从而举出旧约先知宣布正义、关心孤儿寡妇、穷人,及新约耶稣扮演安慰者和公义者的角色。今日教会既为上帝服务,理应在现世中伸张公义、正理,为民请命。整篇讲辞给人的印象似乎是希望今日教会能考虑做与政治、社会有关的神学。讨论强从政治神学起步:有人认为今日上帝已为欧美文化所束缚,须摆脱人为的包袱,还给上帝真面貌。提到基督的福音应如何落实在台湾时,有不少认为不能只著重外在因素,而将基督的讯息简化为地上的讯息。
    下午的主题是「怎样做神学?」和「做怎样的神学?」由辅神谷寒松、房志荣二位神父作讨论的提引。谷神父指出做神学可从国际性、中国文化、中国政治、社会(包括中国大陆和台湾)及今日台湾社会生活几个幅度来反省,以达到平衡互补。同时强调做神学反省时须有开放的态度:一、接纳多元不同的思想,随时修正。二、重视科际间的合作,使基督的信仰有多面性的表达。三、具体信仰与生活二者间的整合。房神父则提出做神学反省不是封闭的,应从生活观点看它与时空的关系:向上超越,向下扎根,向后溯源,向前远瞻;同时不忽略在人类群体共生原则下的左右关系。然后,更须以三位一
475
体的信仰为中心,容许张力的存在,不断交谈,彼此补足。接著就是坦诚的交换意见,在讨论的过程中,最令人瞩目的是中国文化的问题,就是如何使福音讯息落实在台湾。有人把文化限制在典籍文化中,认为做神学不必透过文化。有人质疑,到底什么才是当代的中国文化?也有人以台湾本地化来取代中国本位化。到最后,由于时间关系和限于对文化内涵知识的不足,只能让这问题在没有共识的总结下结束。
    事后,追忆整个讨论的过程,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关基督形像和有关文化的话题,引起了我的一些反省。关于基督的形像,我们需要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基督面貌:一方面,我们不该把基督超脱于当时社会政治制度之外,以为历史中的基督是一个完全精神派的人物,只宣讲天国,要求悔改,对当代的社会政制不闻不问,视若无睹。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可以为基督的来临只是为了宣讲公理,改革社会,批评政治,而绝对化地把他视为穷人、弱者伸张正义的先知。诚然,耶稣基督并非政治性的默西亚,但他生活在当时代,他所宣讲的天国不但是末世的喜讯,同时也在现世开始了爱的讯息,在天国子民、大同世界的意义下,他的宣讲自然地对社会不公,政治不仁的现象有了权威性的挑战。换句话说,耶稣并非蓄意地以政治家的姿态来批判当代的社会、及其政治架构,而是在末世性的宣讲下,使爱的讯无时或无地向不均衡的社会、政治现象提出控诉。换言之,按圣经启示,耶稣面对当代政治环境,从未有过刻意的图谋,如果涉及政治,也只是在他宣讲天国时所导致的必然后果。因此,我们若单从政治、社会角度来看基督,无疑是瞎子摸象,以偏盖全。在现世有限的时空条件下,我们必须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逐渐体认基督的全貌。
    至于文化的问题,钱穆先生有一个颇具深意的说法:「文化可以说是民族的生命,因为没有文化
476
就没有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活的总体。把每一民族的一切生活包括起来称之为文化。文化不是指每一个人的生活言,也不是指学术生活,或经济生活、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等言,它是一切生活的总体。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生活,这个生活,就是它的生命;这个生命的表现,就成为它的文化。」(1)如果我们按上述的观点来了解,便绝不会把文化视为静态的事物,把它局限在典籍文化、地区文化或现代文化的范围内。文化是动态的生活表现,在每个民族的文化内有著经年累月的历史过程和生活演进的经验,而且每时每刻由外在世界吸取与自己民族有直接或间接关联的人情、事物形成常新常活的文化。职是之故,每个民族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享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承。所谓古典文化,可视为民族生命的根,地区文化和现代文化是这个民族在不同时代、环境中生命的流露。如果把文化视为民族生命的流露或生活的表达,那么我们更需要认清在一个民族的生命中,什么是可以改变的,即能按著不同的时代、环境,以不同的形式、外貌而表达出来。什么是一个民族不能改变的特质,就是形成这个民族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本质因素。总之,只有在我们真正了解文化的含义时才可以问:基督与我们的文化有怎样的关系?我们如何能透过文化来传达他的喜讯?走笔至此,倏然领悟到自己所关注的两个问题:即基督的形象和文化与当日讨论「如何做神学」的论题有著密切的关系。因为我们心里有怎样的基督形像,就会有怎样的生活取态;生长在怎样的文化传承内,就有怎样的身分和使命,这是无容置疑的。因此,使我体会到:只认识时代、环境,也知道做神学的原则和方法是不够的,除非我们确认了自己的身分(中国人、基督徒),我们是无法做出真正适合于中国人的神学。毕竟做神学的主体是谁?到底谁在做神学?
477
 
附注
(1)节录钱穆著「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页十三---十四。联经出版事业公司。民国六八年。
478
李文玉
I. 综合
1.不同的背景,必然产生相异的价值观(有时可能一致),以致影响到不一致的判断,甚至相左的行为取向。例如:
    (a)陈正德同学说当今之耶稣是受过浓装、丑化了,而须从经济、政治之层面来研究,卸掉浓装,还其本貌(长老会于台因曾受政治迫害以致反动必更激、情绪必较昂。)
    (b)苏耀文修士则说考虑台湾当地主教之省籍问题,更提出关心不只在政治、经济上,更以福音为基准。
2.我认为老师与学生之间看法真有差别。如学生强调,“当看到某一特殊之点或现象时,就该去关心”;而老师们却强调该是各个相辅之不同幅度,是整个立体之上下,前后,左右之广面做整合,而非只是片面的角度就以偏概全地下定论。
3.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与魔鬼交斗难免须要些技巧。因此要将基督的福音宣扬于台湾或整个中国,重要的乃先了解当地的文化背景、民间宗教,甚至其意识型态等。
479
II. 试看整个基督宗教之合一的可行性
    对这个问题,我的同答是肯定的,只是合一的程度到哪儿?是整个教义的合一?还是事工上的合一?
我对此次共融有相当乐观上只是合一的一个开始而非结束。如孔汉思博士所说须于各人基要、终极关怀内找寻那可交谈之共通点来开始。
    像基督教的强调实际的人权社会福利……可能会走向“失去理性之勇士”的为福音来奋斗之患。天主教之强调普世之观点,亦有舍近求远之嫌,忘记耶稣之救恩乃于困苦者身上。III. 结论
    综合整个会议、交谈。套用水浒传之开宗明义,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句话,在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该是走向合一的时机,只是在接合之际,必生苦痛,在所难免,而接合之际亦当先肯定对方的真理,随时同到信仰准则的反省上。
    如前所述,这次的交谈只是个开始,至于合一的程度就有待今时的神职人员,神学生一起来催化整个信徒全体来作信仰反省,在耶稣基督里找寻、建立合一,大而公的教会”。
480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