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77号 |
五卷轴 |
舒弥德
在犹太传统中,雅歌、卢德传、哀歌、训道篇和艾斯德尔传构成旧约的一部分,即所谓的五卷轴。五卷轴是一个多数名词,有「卷」、「册」之意。是用在以色列民族节日上所公共诵读的五卷经而言。逾越节诵读雅歌,五旬节诵读卢德传;「阿布」月(五月)诵读哀歌,帐棚节诵读训道篇;「普陵节」诵读艾斯德尔传。现在分列说明:
一、雅歌
本书是全部圣经中一部十分微妙费解、深奥高雅之作品。因此,驰名的阿基巴(卒于公元一二五年)经师说:「一切圣经是圣书,而雅歌则是圣书中的圣书。」本书之希伯来文原名是「歌中之歌」,即最美妙的诗歌,故中文译为雅歌。
按照犹太的传统,雅歌是撒罗满王的作品。然而大多数圣经学者却不支持这种说法,因为题名「雅歌」是伪托的,犹如智慧篇、训道篇等。并且在书中发现有阿拉美文、波斯文及希腊文的字眼。因此,可断言:雅歌是个犹太人充军期或充军后的作品,至于,作者的问题,至今还是一个谜。
根据有些学者的看法本书很清楚的是以歌颂男女恋爱的诗歌为题材,每一首诗歌有它的历史传统背景。它们都象征撒罗满王与法郎公主结婚史事。同时象征雅威对选民或耶稣对圣教会,天主对圣
—321—
母,或天主对善灵间的爱情。虽然本书是经过收集而来的,但仍然可看得出一个清楚的结构。雅歌的内容共分六幕:
第一幕:互相倾慕(一7—二7)
第二幕:互相追求(二8—三5)
第三幕:爱情的成熟(三6—五1)
第四幕:爱情的试探(五2—六3)
第五幕:爱情的享受(六4—八4)
第六幕:完全互相倾慕(八5—八7)
第一章1至6节与最后八章8至14节,具相同的内容:弟兄、葡萄园的比喻及要求出发。
从文学类型看,可知雅歌是描述一位女人的歌。她讲第一句话,而且也说最后的一句话。其次,在内容方面她的出现也非常的有活力。在以色列重男轻女的社会上,这样的女人是很容易引人注意的。无论如何,本书的中心思想是说:天主对其子民的宠爱。如此,读者也不会见怪,诗人为描写这超越人情的春爱,所借用的情人或夫妇相亲相爱的种种比喻了。
二、卢德传
卢德传是一本短篇戏剧性的书,在旧约经书中是一部极优美的著作。本书的名称是取自故事的主角。卢德原是摩阿布地方的外邦女子。在这篇田园生活的故事中,对当代社会上问题的投射和指示不少。为了解本书所含的深意,可以分四个观点:第一,代兄弟立嗣律,并有权承受亡者的家业,就是
—322—
说:如果某人结婚后,没有生子便死去,他的兄弟有责娶寡妇为妻,而所生的儿子则应归于亡者的名下(申二十五5—10)。第二,一个外邦女子蒙受了美好的美名,第三,虽然卢德是摩阿布人,无法和以民结婚(因为摩阿布人不可以进入以民的信仰团体),但是她却成了达味王的祖母,并且还被列入耶稣的族谱中。第四,道德和宗教性的观点:依赖天主领导下的生命克服所有的困难。
本书的结构很显明,分成四大部分来描述,部分之间有较小单位联结。前言:和结构作为故事的框架:
前言:一1—5:纳敖米的形势
一大:一6—18:纳敖米回家,卢德追随她
一小:一19—22:到了白冷
二大:二1—17:波阿次厚待卢德
二小:二18—23:卢德回家后跟纳敖米交谈
三大:三1—5:纳敖米的计划及计划的实践
三小:三16—18:卢德回家后跟纳敖米交谈
四大:四1—12:波阿次商讨婚事
四小:四13—17:波阿次娶卢德
结束:四18—20:达味族谱
本书的目的是给读者指出虔诚依赖天主的人,天主必予以照顾。
卢德传作者是无名氏。著书年代的问题已无法确定。不会是民长时代,也不会是在充军之后。看
—323—
来,似乎是在达味登基为王之后的一段时期中,成书问世的。
三、哀歌
哀歌包括五首独立的歌,但是同一个主题,即哀悼耶路撒冷和圣殿焚毁,人民惨遭屠杀,未被杀害的也多被扩充军,留下的尽是老幼残疾和穷苦的小民。可是,五首哀歌中每首所用的方法不同。第一、二、四首的对象是耶路撒冷,除第一首外,主题没说出来;第三首是某一个人讲话。第五首是团体祈祷。因此,第五首被认为以民衷歌,而第一、二、四首彷佛个人哀歌。
哀歌前四章,每章二十二节的第一个字,是按希伯来二十二个字母的次序排列的。第三章有六十一八节,每三节有同一字母。按字母的次序排列是希伯来诗特有的形式,是所谓的按字母顺序排的Ak-rostichon。
因为能够把五篇合而为一,可以假定它们都从同一个生活背景(Sitz im Leben)出来的。如果以「哀悼焚毁的圣殿」作为类似的背景,则五篇中的不同方法就不配合。相反的,五篇各以一种方法来表达,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耶路撒冷和圣殿的毁灭:
第一篇:哀悼耶路撒冷的命运:耶路撒冷好像一位无人前来安慰她的寡妇。由于她犯了罪,受了毁灭。
第二篇:描绘毁灭的行动,来源是天主的愤怒。
第三篇:回忆上主的慈爱,讲话的自我不清楚,到底是谁?彷佛「上主的仆人」(依五三)全篇有礼仪的味道。
—324—
第四篇:描绘耶路撒冷被毁的灾难情况。讲述耶路撒冷和她所有先知及司祭的罪。
第五篇:以民的祈祷:上主,求你眷念…垂顾。祷词以赞美永远的天主及祈求复兴为结束。
按照古代的传说,本书是耶肋米亚先知作的哀悼诗歌。可是,现代圣经学者认为哀歌的作者不只是一位。虽然本书大概是圣殿毁灭以后(公元前五八六)撰写的,可是有些话有充军以前说法的趋势。结论:哀歌内有一些旧约的文献和宗教传统,是公元前五八六年的祸患的见证。
四、训道篇
训道篇在智慧书中别具一格,好似一位思想家所写的笔记。关于内容,本书与约伯传很类似的表现智慧的危机;但是,表现的方法不同:约伯传以对话方式,而训道篇以思想方式表达。关于结构方面,本书彷佛箴言:很多谚语和书内的思想发挥的不太清楚。可是,训道篇的谚语更广更大,并有不同的思想水平,这是本书的思想特色。
为了把结构的每部份分别出来,可将常见的惯用语作为结构的准绳,即:在一12—六9。中间,「看,都是空虚,都是追风」的词句九次(一14,17,二ll,17,26,四4,6,16,六9)。除了这个词以外,还有「人不能察觉自己」,「谁能穷究?」(七14,24,八17,七25—29)和「人不知道」(九1,5,10,12,十一2,5,6,)按照这种准绳能够作以下的结构:
一1:题目
一2—ll:白费一番力气的诗
一12—六9:详细的调查生命,结果:「看,都是空虚,都是追风」
—325—
六10—十一6:后果:人无法侦察出来,什么对他有好处;人不知道,他以后有什么事。
十一7—十二8:莫负青春和及早纪念造主
十二9—14:结论
智慧的来源是说,人无法了解天主的行动和无法侦察他的计划。训道篇的作音接受类似的事实,不像约伯要反对。这样的态度表达一个对传统智慧「听天由命」:承认主的无限力量和人在世界上的有限理智。可以说,作者吸收约伯传中「上主的训言」那部份所表现的立场。就是说:天主的智慧和人方面的最适合的反应是:敬畏天主。因此,关于生命方面,人应该享受他的生命,生命是天主赐给的。
类似放弃的态度也有点嘲骂的味道。训道者从有钱人之看法来讲:钱与智慧一样重要(七ll);钱可应付一切(十19)。这暗示希腊文化的说法。看本书里所采用的言语,指出米市纳的圣经时代用希伯来文。为此,保持以民智慧的传统。
「训道者」名称的来源不清楚。大概是一个团体用的名称: :领导者。在本书里有两个地方认为训道者是达味之子(一1)和智者(十二9)以这两名称及敬畏天主和遵守他的诚命之结论,表现,圣经时代以后的智慧传统与托辣的关系。
五、艾斯德尔传
本书好像友弟德传,是叙述天主怎样藉另一位女英雄拯救犹太人免于丧亡厄运。书内的史事发生于波斯国薛西斯王朝的分散之犹太人中。
—326—
本书自古以来节流传著两种不同的经文:一为较短的希伯来文;一为较长的希腊文。若问那一种文是原来的,至今无法解决这问题。但现代多数圣经学者以希伯来经文为原文;而认为希腊本大部份为翻译者所增加,增加理由是,天主在希伯来经文不被提出来。为了克服这个缺点,翻译者增加摩尔德开的梦,揭破太监的阴谋(补录甲),摩尔德开和艾斯德尔的哀祷(补录丙),摩尔德开的梦的说明(补录乙)等等。上述的经文都描写天主的行动,除了那些段以外,还有三段补录,全部的补录都是次经。
本书在智慧传统上因为描写天主看不见行为和天主的威能,它用很老练的说法表现摩尔德开与哈曼之间的斗争。结构如下:
一1—二23:前奏:宫内盛筵;选立新后,艾斯德尔应召入宫,介绍摩尔德开是一个好人。
三1—九19:主要部分:摩尔德开与哈曼之间的斗争,艾斯德尔开始帮助犹太人,哈曼受死刑,摩尔德开接纳哈曼的地位,犹太人庆祝危险的克服。
九20—十3结论:普陵节的来历
最后一部份表达出来,本书的意义是,说明普陵节的来源。可能原则上不是,因为「普陵」一名词只是在最后一部才提出来的。但是,可以说,每一年过的普陵节也必有一种历史的根据。这节日是将古老的传统加以戏剧化。
犹民在波斯国的分散情况是无可怀疑的。作者关于波斯国王宫的情况知道的根清楚,对于波斯帝国的历史及风俗也都很熟悉。可见本书的作者已经受了希腊文化的影响。因此,可以推定,本书是在公元前第三世纪内写成的。
—327—
参考书目:
①圣经。
②圣经辞典,思高圣经学会编著,香港,一九八三2。
③Rolf Rendtorff,Das Alte Testament.Eine Einfilhrung,Neukirchen –Vlryn: Neukirchener Verlag,1983. —3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