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78号

回 应


 

                                             陈宗舜
    首先感谢岳神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为我们介绍敬礼圣母的历史发展。能在这么简短的演讲中精辟地介绍二十世纪内的敬礼发展,确实不容易。
1、在前言里,神父提出一个问题:「圣母学与圣母敬礼之间的关系」。听了以後,我们也意识到这两个问题在历史发展中是分不开的,而且是相辅相成的。有时候神学家给信友铺路,并且提出敬礼的范畴与方向;有时候圣母敬礼的发展给神学家提供反省的机会,因而作了更深入的研究并澄清对圣母的观念。
—515—
2、因著这篇演讲,我们更进一步意识到对圣母的敬礼并非近几年才有的,也并非近年来的某些教宗、主教们或某个刊物所创始的。演讲说明圣母敬礼已有很久远的历史,有根深、很稳固的历史基础,而这历史性的基础也应该是我们敬礼圣母的基础。如果我们奠定这基础就不会轻易地批评某些人物或刊物(当然我们不一定要赞成某些人或某些刊物在推动圣母敬礼所用的方法)。基於上面所言,我们能从历史中学习,如何推动圣母敬礼的正确范围及方向。
    3、藉著这篇演讲,我们也意识到对当时的基督徒而言,圣母敬礼已与他们的生活打成一片,圣母敬礼与圣母学也无分轩轾;它并非一个理论而已;也不是神学反省而已,他们的反省已与生活水乳交融,圣母学家也是圣母神修学家。一般信友看起来只用简单的敬礼方式表达,但是必要时也会勇敢地为圣母的道理辩护,并为圣母的道理牺牲自己的生命(请参考厄弗所大公会议的历史背景)。
    我也坦诚地说,这次的演讲因受了时间及主题的限制,无法详细地提出下列问题,譬如:东方与西方敬礼的历史发展,每个国家敬礼的历史发展,东方与西方不同的礼仪仪式内圣母敬礼的历史发展,圣母每一个奥迹或敬礼方式(无染原罪、圣母圣心、圣衣、玫瑰经…)的历史发展…等等。
    有关这些主题有足够的资料,有兴趣的话可自行参考。
    承认这次演讲受了时间限制之後,敝人不揣浅陋给岳神父提出几点建议,作为日後研究以及著书立说的参考;同时把这几点当作我们反省以及分享的内容。不过也许这几点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渴望或兴趣而已;请多包涵。
1、过去我们所采用的教会史书籍,绝大多数只提出历史事实;最近出版的教会历史书或文章,专
—516—
家特别强调历史事实的分析及思想的演变。依据这种新的趋势,只提出圣母敬礼的历史事实或引用教会的文件来证明敬礼的事实,个人认为稍嫌不足。还需要研究那个具体文件的背景或那个事实发展的原因。换句话说,在某一个具体的时代(古、中、近代)有什麽潜在的思想潮流、文化背景、政治背景、宗教背景…影响某一种敬礼的发展呢?也可进一步地采用社会学以及心理学来分析大众心理:为什么?或有什么潜在的潮流影响当时的教友推动圣母敬礼只用某种具体方式?甚至於用心理学以及笔迹学研究那些推动圣母敬礼者的心理;到底他们的心理性格、教育背景…影响他们对圣母所写的,以及所表现的敬礼到什麽程度?
    总之,我们每一个人要避免轻率地引用历史为了证明自己主观的看法和态度:比如,我喜欢某一种敬礼方式,因此我用历史来证明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相反,首先我们必须无成见的,用理智及科学的方法辨别历史事实的真、假。比方:为什么在东方教会内,无论过去、现在,圣母敬礼发展得那麽快速,那麽强烈?为什么他们会强调某一种道理或敬礼的方式?为什麽西方在中世纪时,圣母敬礼发展得那麽快?有那种敬礼方式?那些节日?那些经文?那些圣堂?很可能这就是岳神父在演讲里所提到的「文化性」。
    学例来说:为什麽在第一至三世纪有关圣母敬礼只有相当少的证据?这种静默证明什麽?
    为什麽第四至六世纪在东方把玛利亚当作女王或皇后并且特别强调「天主之母、终身童贞、无染原罪、圣母蒙召升天」呢?
为什么在厄弗所大公会议後比较不从基督论的角度来看玛利亚(她是「天主之母、童贞女」…)而开始从救恩论看玛利亚(她是「女王、主母」…)?是否是拜占庭政治神学影响这种演变呢?
—518—
    为什麽在中世纪,西方把玛利亚当作「基督共救赎者、中保、主母」并且开始推动所谓的「圣母之仆」的敬礼?到什麽程度封建制度影响了这种敬礼的出现?或日耳曼民族对「自由」的看法,影响了这种敬礼的发展?
    注意上列因素并回答那些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分清那些因素属於敬礼的核心,不容改变,应该接受并推动;那些因素属於敬礼的方式,是次要部分,可以改变,也应该改变。敬礼确实应该适应时代、配合文化,继续不断的革新。事实上,圣母的预言「今後万世万代都要称我有福」,也需要「现代化」及「本位化」。
    2、在演讲里提出某一时代,圣母敬礼(经文、诗歌、节日、圣堂…)发展迅速。我们可以问: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是在经济进步或退步中?是在教会的考验及危机中?在那一种社会情形下,圣母敬礼推动得比较快?
    3、演讲谈到在历史中,有时候首先有敬礼或某种宗教经验,然後才有神学反省。试问:是深刻的神学反省,或只用神学来为敬礼辩护?事实上,伟大的神学家(诸如:文都拉、多玛斯…)有关圣母敬礼写得相当少。可以问:到什么程度推动圣母敬礼的人,受到个性的影响?该承认这点影响了他们的文学类型。
4、岳神父提出一个事实:近代很多男、女修会以玛利亚为他们修会的主保及典型;他也提出那些修会士以及传教士(国内、国外)在传福音工作中,把圣母敬礼当作根重要的因素。我们问:圣母敬礼的发展及传福音的工作有什么神学的关系?反过来说,在传福音的工作中,圣母敬礼是一个原因还是一个机会?那些会土及传教士(圣衣会、方济会、道明会、耶稣会…),当他们前往南美洲或菲律宾…
—519—
去传教时,除了十字架外也带圣母像,到底他们有什么经验?究竟对他们而言圣母敬礼与传教工作有什么密切的关系?
    5、谈到圣母敬礼的演变,我个人认为根值得从社会学及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在每一个时代里「反对派」的重要贡献及教会在两极当中如何保持中立的态度。比加:在每一个时代(古、中、近代)都有「圣母崇拜者」或过度表现对圣母敬礼的人(Mariolatrists:  Collyridians,…)及「圣母迫害者」(Marioclasts: Docetists, Nestorians; Focius, Cerularius; Cathari, Waldenscs, Speronists; Wiclif, Huss; Protestants; Jansenists; French Revolution; …)。教会在不同的大公会议里澄清它对圣母敬礼的看法与态度(3.Ephesus, 431; 4.Chlcedon , 451; 6. Const-3, 681; 7.Nicaea-2、787;  8.Const-4, 869—870; …)。教会反对「圣母崇拜者」因为他们夸大的提高圣母,因为敬礼的情感部分越过信仰的教理及历史的真实,也反对「圣母迫害者」。教会赞成的是合理的敬礼,也就是神学家所谓的「超级敬礼」(cultus hyPerduliae)。在这儿值得提出:在各时代,教会疏导信友对圣母敬礼的「本能」,因此有关圣母敬礼的词汇也愈来愈清楚。譬如:(L.A.Muratori, 1672 -1750),意大利的历史批判家,写了一本书针对当时的更正教与杨森主义(Jansenists)对圣母敬礼各种谬论的纲要。 “Monita solitaria Beatae Mariae Virginis ad suos devotos indiscretos”
6、好像在演讲里忘了提出一个很重要的文件:圣依坡里多(Hippolytus, 185 -235)在他的「宗徒传统」里所记载的「感恩经」(也就是我们目前使用的感恩经第二式);这是在二O年左右用希腊文写的,在感恩经内记载:「你派遣他(圣子)自天堂降至童贞女胎中,他(圣子)成为血肉,因
—519—
圣神及童贞女诞生…」;这段证明圣母敬礼在第二、三世纪已经进入了教会最重要的礼仪中(弥撒感恩祭)。
    7、除了在演讲里提出那些推动圣母敬礼的著名圣人外,还有那些写圣母学及圣母敬礼著作的人。诸如:理查.乐伦(Richard of St.Laurent, -1260),法国神父,约在一二三九年为了第一本「有关圣母敬礼的大纲」共十工一册(De Laudibus Beatae Mariae Virginis libri 12)。又比如德国耶稣会士,推动圣母敬礼不遗馀力;(Peter Canisius、1521-1597 )在他所写的「圣母论」共五册(De Maria Virgine incomparabili et Genitrice Sacrosancta libri 5),详细地反驳一百位反圣母敬礼的人;然後他提出九十位赞成圣母敬礼的教父,最後他提出一百一十位赞成圣母敬礼的名作家;这本书算是圣母敬礼最好的护教论。
    另一位是西班牙耶稣会士;Francisco Suarez, 1548-1617),他为了第一本「圣母论」,开始了所谓的新的圣母学。除了这两位有名的耶稣会士的贡献外,还有另一耶稣会士(John Leunis, 1532-1584),在一五六三年建立了「圣母会」,特别在学生、工人、及职业团体中推动圣母敬礼。纽曼枢机(John Henry Newma, 1801-1890),在一八四五年从圣公会皈依天主教会;在他的著作里,作了教父及更正教有关圣母敬礼的深入批判。
最後以岳神父丰富的学识,鼓励神父写一本有关「圣母敬礼的历史发展」。相信不但可以帮助地方教会,疏导教友对圣母的敬礼,而且可以推动与其他基督教徒之间的交谈。另外也鼓励岳神父写一本有关「圣母敬礼在文艺中的历史发展」。相信对中国教会是一个很大的一只献。
—520—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