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80号 |
小型教会团体如何做神学反省 |
谷寒松
本届研习会是在了解小型教会团体,并寻找其在生活中的使命。本次讲题的重点则是发挥小型教会团体在信仰方面的思想工作。九个讲题中,除第一个讲题是房志荣神父的入门介绍之外,其于八个讲题是小型教会团体的八个层面。其中第二、三、六、七、八、九讲题是较注重小型教会团体向内之面目,而第四、五讲题则是较注重小型教会团体向外关怀社会之面目;此二者是一个活生生的小型教会团体不可分的两面,一是内在生活面,一是向外传福音及使命感。
我们常问:「形成小型教会团体的要素是什么?」其实,制度性的标准不是最重要的,无论那里有几个人,虽不属一个固定的团体或善会,只要他们意识到社会的需要,而在一起聆听天主的话,彼此分享,共同分辨应做什么,就形成一个小型教会团体。我们不必急于为小型教会团体订出制度性的标准,因为内在的精神、思想、关怀是更重要的,比堂区、教区或善会的制度性标准更重要。如今教会也意识到这一点,认为需要教友们一起来沟通、思考周遭的问题。
下面要说明小型教会团体在信仰方面的思想工作应如何进行。就我们所能考虑到和教会文件中所提示的,综合起来,指出小型教会团体的神学反省是什么。以下分成四个步骤来答覆这问题:
一、广义的「神学反省」。
二、狭义的「神学反省」。
三、狭义的「神学反省」有何要素?
四、狭义的「神学反省」发问的基本模式。
+199+
一、广义的「神学反省」
1.教友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多少作著信仰反省?
每一位会思考的基督徒在日常生活中多少作著信仰反省,将所体验到的事,从信仰的角度来看。在梵二文献,教友传教法令第4号,第三段中说:「只有在信德光照下,只有默思上主的言语才能够时时处处认识天主,『因为我们生活、行动、存在,都在他内』(宗十七28),才能够在一切际遇中,寻求她的旨意,在每个人身上看到基督一—无论这人是近人或外人一—,才能够正确判别现世事物本身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对人终极目标的意义和价值。」如果有教友如此作信仰反省,广义地说,他就是在作「神学反省」。另外在第29号,第六段中说:「培育传教工作不能仅止于理论的训练,而应按照顺序渐近方式,明智地从培育工作之始便学习,一切都在信仰光照下去观察、去判断、去实行;以行动来成己成人,如此进而积极地为教会服务。」
亚洲主教团联盟(FABC)于一九八六年九月十六日——廿五日,在日本东京所召开第四届大会中声明:「在一切境况中,整个教会被召叫度一个和别的基督徒、别的宗教以及一切不同社团的成员交谈的生活。由于教友们的生活更直接、且每日和不同信仰的人们接触,所以他们更被召叫度此种交谈的生活,特别在关于影响这社会的共同问题上。」
先说一个故事:在美国有一个母亲和八岁的女儿,上公车坐在司机后面,女儿发现司机是一个黑人,由于是她第一次见到黑人,觉得非常惊讶,就问母亲说:「世界上怎么会有与我们颜色不同的黑人呢?]母亲一时觉得很难回答,因为怕伤害司机。但是母亲作了一个神学反省,就对女儿说:「我们去百货公司买衣服,若都买一样颜色的衣服,你喜不喜欢?」女儿答说:「不喜欢!」母亲又
+200+
问:「如果外面的草坪上,全部都是百合花,你喜不喜欢?」女儿答说:「不喜欢!我希望还有玫瑰花、紫罗兰…等等。」母亲遂给女儿解释:「如果天主造人都是一种颜色,不是太单调吗?所以天主造了许多颜色的人,有黑人、有红人、有黄人……,但每种颜色的人天主都喜欢。」女儿于是懂了为什么有黑人。到家时,他们准备付钱下车时,司机告诉这位母亲:「不用付钱了,我非常感谢你;因为我从小就听说我们黑人是被神所诅咒的,现在才知道我应该如何告诉我的孩子和我的亲戚。非常感谢您!」这是一个很好的信仰或神学反省的例子。
2.个人或团体作分辨神类(spiritual discernment)或寻找天主旨意(search for the will of God)的努力:
我们在生活中有时作避静,寻找天主旨意,分辨神类,默想耶稣的奥迹。有时为革新生活而问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这类和信仰有关的反省就是神学反省。
宗徒大事录第十五章,第1一35节,描述宗徒在耶路撒冷召开会议①。保禄和巴尔纳伯第一次出去宣扬福音时,面对一件犹太人未曾想到的事,就是外邦人如何成为天主的子民?在犹太人的想像中雅威是犹太人的神;外邦人若不受割损,遵守梅瑟法律,就不能得救。保禄不同意这种说法,就和巴尔纳伯上耶路撒冷商讨此事。路加在此有很精彩的描写,他凭圣神的默感,用高妙的笔法,综合他们的热烈辩论。他们分辨神类,寻找天主旨意,探究天主圣神是在封闭的犹太人中,或是在激烈的、开放的保禄身上说话?保禄说:按我的经验,圣神不只显示在犹太人的生活方式中;外邦人不必按照我们的法律,而可按照他们的方式生活。宗徒们在此一起作神学反省:耶稣的精神究竟是什么?耶稣要他们做什么?耶稣自己又如何做?我们若跟随耶稣,而把耶稣的精神限制在犹太人的方式,我们真是跟随耶稣基督的人吗?在神学反省后,他们很肯定地
+201+
说:我们跟随耶稣基督的人,应在开放中跟随他。
普世教会、地方教会、教区、堂区、修会和大小团体,多多少少也召开这样的会议,在这些会议中,事实上,也作不少的神学及信仰反省。
3.神学:学术性的反省。
从开始以来教会就一步一步地发展他的「神学」。
「神学」是什么?「神学」是:
.以启示及信仰为出发点,
.以救恩历史中的三位一体的天主(天地人合一)为对象,
.学术性,
.有自己方法的学问。
「神学」在学术界中的特色见图一。一般学问中,可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及社会科学,且都有理论及应用二部份。在一般学问及哲学之间,有型式科学,即所谓的逻辑或数学。然而我们都生活在社会的脉络、场合或境况中,综合地研讨人生的意义,就称之为哲学,哲学亦有理论及应用二部份。教会团体却是耶稣所建立的信仰团体,靠天主的启示和信仰来生活,有其灵修生活方式,使徒工作及见证。在此团体中,有一个范围是学术性的信仰反省和研究,就是「神学」。「神学」可分成三部份:
.有实证(因是靠启示的生活团体,所以应将启示弄清楚);
.有理论(如信理神学,较系统的说明信仰的整体);
.有应用。
「神学」在教会信仰团体中有其需要,因它面对整个人类社会说明此信仰团体存在的理由。教会需要这种学术性的帮助,但此学术还不是小型教会团体的「神学反省」
+202+
图
+203+
4.在科际合作研究(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中也有信仰及神学反省(注二):
这些科际合作研究所作的神学贡献和神学反省,可当作使徒工作,如同社会工作、牧灵工作、教育及大众传播工作一样③。一九八一年七月廿九日「耶稣会东西参赞区神学家会议共同声明」中有下面的解释:「显然地,基督徒团体不同的成员有不同的角色,及圣神所赐的神恩。有些人因为他们的训练,有一种特别的批判意识,能够更清楚地讲出教会经验本身的意义。这或许可说是神学反省作为一个与众不同而特别的使徒工作的起点。这项以教会的名义,为人类团体所作的使徒性的服务,并不局限于专业性的神学家。神学反省是一项科际性的合作。具有各种世俗学科专业知识(读为「神恩」)的人,是在这项事业中所必要的合作者。换句话说,社会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及人类学家(名单不止于此),按照每人能力的路线可以完全参与神学反省的服务。事实上,最近雅鲁贝神父更常用『在信仰之光中的科际反省』来代替『神学反省』。
在这事业中,专业神学家的特殊贡献,在于他能给这整个反省的过程所谓的『层次分明的神学意识』。神学家藉著一种特殊的方法,以及用一种确定的意义为背景,来进行工作,得到结论。天主的启示就是这项方法和意义的来源和中心。神学家的责任在于确定自己是按照神学方式得到他的肯定和结论,而不是藉著其他学科的方法和假设;因为神学是在天主之言的光照下,对人类的存在及历史所作的反省。」④
综合以上的说明,广义的「神学反省]包括四个因素:一、个人信仰;二、个人或团体的分辨天主旨意;三、学术性的神学工作;四、科际合作研究中的信仰反省;除此四种外,尚要加上一种狭义的「神学反省」。这就是指小型教会团体的神学反省,将在下一步骤说明。
+204+
二、狭义的「神学反省」
1、为什么提到狭义的「神学反省」?
恳郧埃袒嵘儆茫坌⌒徒袒嵬盘濉沟拿剩膊磺康鞔酥滞盘澹陨偬嵝⌒徒袒嵬盘宓膔神学反省」。教会为适应时代需要,认为必须强调这种团体的信仰思想工作。在今日人类思想及教会生活中有下面的一些新趋势? 海袢杖死嗨枷耄
海康鞲鋈说淖鹧稀⒅魈逍约懊裰鳌
#康骶榧疤逖榈闹匾浴
#⒁獾礁鋈嗣娑源硕嘣母丛由缁崴械南薅龋枰渌
说暮献鳎╰ea mwo「k)及沟通(co「nmunication)?
钠惹行浴
#康骼砺酆褪导南嗷ス叵导罢逍浴 #袢战袒嵘睿
海蠖慕袒峁郏鹤⒅靥熘髯用褚唤逃训闹匾浴
#胧赖幕揪裨瘛
#跃榷鞯目偶鞍莸奶取
#康餍⌒屯盘逶诰咛宄『现匾浴U庋男⌒屯盘逶诰咛宓某『现胁坏貌蛔餍叛龇词。
「神学反省」。藉著「神学反省」小型团体把社会情况和信仰行动整合在一起。因此,产生所谓的「牧灵周期」(pastoral circle)。
2.牧灵周期(如图二)?
此周期由经验(experience)出发,有了经验以后,小型教会团体应了解其周围的社会环境,教会近几十年来慢慢意识到,天主也在我们的社会中工作,由社会环境中可了解许多天主要告诉我们的事,所以要作社会分析(social analysis),了解时代讯号。
+205+
图
+206+
由于对社会有比较清楚的了解,而可注意到环境和小型教会团体的关系 。如此进入小型教会团体的 「神学反省」(theological reflection),会更实际,由此而产生较具体的牧灵计划(pastoral planning),以回应时代讯号所产生的使命,而成为具体的牧灵使徒工作(pastoral apostolic action)。
教宗保禄六世于一九七一年五月十四日颁发「八十周年」的公函中,以相当清楚且开放的态度指出:「各地区的教会应对所在地的情形加以客观的分析,并在福音神光,却永不变更的天主圣言的烛照下,由教会有关社会问题的训示求取思考的原则、判断的准绳及活动的指南。而上述的训示,即教会随著历史的演变、特别针对工业地区而发表的训示,则开始形成于教宗良十三世关于工人生活情况而颁发的历史性通论。我人深以今天幸能庆祝这通谕颁八十周年纪念为荣。各地区的教会,应在圣神的助佑及与负责的主教亲睦相融之下,与信仰基督的弟兄们及一切善意人士从事交谈,以鉴别何者是应当采取的意见及任务,以完成各地社经和政治在许多事情上迫切需要的改革。」⑤教宗保禄六世在十八年前就已原则性地提到,此牧灵周期的五个因素?
P矶嘈藁嵩阼蠖葬岬母镄屡χ校赜ΡB涣赖幕埃创俳藁峄崾扛⒁庹錾缁岢『希彝贫崾浚谒堑木咛迳缁嵘希魇雇叫缘膔「神学反省」。如耶稣会第卅二届大会法令四中说:「这里并非指一种调查,而是指一种反省和依纳爵神操传统辨别神类的评判步骤。祈祷与「无所偏向」的努力或使徒性的可遣性,彼此极为重要。这种意识化与明辨的程序在保禄六世「八十周年」公函中,已有提纲絮领的描写。它把我们的经验、反省、与抉择或行动,照我们「在行动中保持默观」的传统与习惯,维持在一个恒久的自动自发的互相作用的关系上。其目的在保证人的思想、习气及心灵的转变,使使徒性的决定成为可行的。⑥
+207+
福传大会的「引言」中,第三部份指出天主教在台湾传福音的未来方向说:「动态性的传福音要求教会团体有正确的认知,并收集环境变迁中的资料,甚至有时委托专业人士作科学性研究。它尽量客观地分析与认识环境。动态性地传福音要求教会团体信仰中的行动,它在读经与生动活泼的礼仪中培养自己与天主同感(参阅提案九),因而在福音光照下,分辨、判断时局的变迁,然后决定随从天主的旨意向环境中的个人与团体传报福音、采取行动。但是这尚未完毕,动态性传福音要求教会团体,对自己的抉择与行动,继续反省、评估、修正。天主在人类历史中的讯号,常常藉著变迁而前进,因此传福音常常是动态的」⑦。这是在牧灵周期的思想背景下写出的。按此「引言」,在前面所提牧灵周期中尚可加入评估、修正二项因素。
3.描写:
小型教会团体所作狭义的「神学反省j是什么?可用下列六种说法来表达,其中所用团体名称虽不同,但主要都是指小型教会团体。
.信仰团体(普通是基层或小型团体)作基督信仰观与社会需
要之间的「桥梁」及「媒介」的工作。
.基督徒团体把基督信仰的内容(圣经、传承、训导文件)应
用在具体的脉络(场合、情境)中。
.教会团体以自己的世界观及价值观来评价社会的经济、政治
及文化生活。
.信徒团体为作入世及使徒工作,依据天主的启示、传承及训
导文件作反省。
·基层(小型)团体,在具体社会经验中,努力了解自己的意
义及使命,为走近社会作「世界的光和地上的盐」。
.基督徒在祈祷、分享、分辨的气氛中,想达到对具体社会及
+208+
世界的信仰共识。
4.狭义的「神学反省」与学术性的「神学」的比较:
我们将二者列表如下,由之可看出狭义的「神学反省」的特色,并了解小型教会团体的信仰思想工作之特色。
表
三、狭义的「神学反省」有何要素(图三)
狭义的「神学反省」所包含的要素,在此并不能清楚地列出一
+209
图
图三
顺序说明,因为此种「神学反省」是一整体性的,活跃于团体中的行动。它有不同的要素,如读圣经、祈祷、领受传承、社会分析、教会的礼仪生活、基督徒团体的经验或体验、训导文件、学术界的援助等,这些要素主要是指出「牧灵周期」的五个因素在互动。这五个因素会因不同的小型教会团体,而有不同的重点;在某一次的讨论中,可能只注重某一点,但在整体性的反省中,则应有五个因素的相互运用。
四、狭义的「神学反省」发问的基本模式
小型教会团体按下列的步骤作狭义的「神学反省」,会帮助它更整体地作好「神学反省」。虽然如此,每个团体可依其特性自由
+210+
运用,而不必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小型教会团体开始作 「神学反省」时,可循下列步骤进入反省中⑧:
1.入门问题:
.我们所面对的问题和基督徒的信仰生活有什么关系?
.是普世教会或地方教会或小团体的问题?
.此问题的根源及原因何在?
.此问题的核心是什么?
2.圣经为准绳:
.圣经中有什么话涉及所反省的问题?
.圣经的话有何真实意义?(按今日释经学的解释,或可请
一对圣经较有研究的人,谈此段圣经和我们今日的关系。)
.是否圣经的话和今日的观念有出入?
.如果我(们)接受圣经的话,我(们)的思想、观念、态
度在哪方面应该修正?
3.教会说什么:
.在教会的传承中有什么话论到我(们)所反省的问题?(
如:教父;礼仪;圣人等等)
.教会训导文件有关此问题说什么?
.今日「神学J如何看此问题?
4.综合:
.有关此问题我们达到相当的共识吗?
.这样的共识为计划及行动有什么功能?
注释:
di Ave「y Dul les," An EcclestaI ModeI fo「 TheolOgica1 「efIec-tion: The Counci l of Je「usalem ", James 「 Hug (Ed ),T「acing the Spi 「i t. Com「nuni ti es, Social Act ion, and The-
+211+
ological 「efI ection, New Yo「k f Paul ist P「ess, l983, PP. 218-241.
②谷寒松著,神学中的人学,台北:光启出版社,一九八八,第三七一—五十页。
③雅鲁贝总会长神父于一九七O年耶稣会代表大会的致词。
① 参阅,神学论集,五三期,一九八二年十月,第四九七一—五O八页,特别四九九页。
② 保禄六世,「八十周年」公函,一九七一年五月十四日,四号。
③ 耶稣会第卅二届大会法令(一九七五),第四,我们今日的使命:服务信仰、促进正义,七—一—七三号。
④ 张春申,「天主教在台湾传福音的现况与未来方向」,中国主教团传教委员会编印,福传大会事辑,台北:光启出版社,一九八八,第一三七——一六七页,特别一五九——一六O页。
⑤ Jess S. B「eha, Ch「ist ian Fai th Communi t ies(CFC) fA Do- I t-You「sel f Manual of the Chinese Bi shops' Confe「ence,Taipei. Voluntee「 Lny APOst les P「omot ion and T「ainiflgCente「, l988.汪德明原著,基督信仰小团体,天主教中国主教团传教委员会,台北:天主教使徒训练推广中心出版,一九八八年。
+212+ |